【懶人拆書 第150篇】如何複雜的事情簡單做?

2021-02-16 懶人拆書

在工作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有一種行業的人,無論問題如何千絲萬縷,總是能夠迎刃而解。他們思考問題總是條理清晰,邏輯嚴謹,說起話來有理有據,這個行業就是諮詢業。

現在很多公司,都傾向於招聘有諮詢經驗的人才。就連終身僱傭的日本企業,也開始青睞於從諮詢業挖掘空降兵。

一提起諮詢業巨頭,不得不提到商界的西點軍校——麥肯錫。日本戰略之父大前研一、以及《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中,近百位CEO都有麥肯錫的相關經驗。

麥肯錫的確有很多獨特的地方,《麥肯錫的方法》一書中,作者麥肯錫的前諮詢顧問艾森·拉塞爾,深入闡述了麥肯錫沉澱幾十年的工作方法。

MECE原則、電梯法則、二八原則,結構化思考等等。通過這些方法,你可以到諮詢人如何思考問題,如何複雜事情簡單做。

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把一個工作項目分解為若干個更細的工作任務的方法,一般常用於觀點和影響要素都不是很明確具體的情況。

使用MECE法要遵守兩條原則,無遺漏,無重複。

無遺漏

強調的是完整性,是指在分解工作的過程中要全面,不要漏掉某項,要全包括,全覆蓋。

無重複

強調的是獨立性,是指在分解的各項工作時要縝密,要獨立,無交叉重疊。

具體如何應用呢?

舉個例子


對全體員工100人進行績效考核,如果按照男女分類,既不會重複,也不會遺漏。但是,如果按照老人和年輕女性進行區分,就會數據重疊不準確。

用MECE法,還可以從時間,結構,重要性,演繹等四個維度進行分類:

時間順序:可以按照就職時間的先後進行分類。比如,進入公司1-5年員工,5-10年員工,10年以上的員工。

結構順序:可以按照部門劃分,比如「人事部,銷售部、技術部等」;

重要性順序:可以按照職位重要性或者強弱來分,比如「高級領導、中低層幹部,普通員工」等

演繹順序:這一點最為關鍵,通常需要遵循大前提、小前提、然後得出結論。比如「5年以上員工歸屬感比較強,小王參加工作8年,所以小王應該歸屬感比較強,不容易輕易跳槽」。

無論如何分類,一定要明確,確立核心問題是什麼?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然後,列出所有關鍵點,做到無遺漏。同時,進行分類和歸納,保證完全獨立。

二八法則,大家都很熟悉了。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80%的銷售額來自20%的銷售人員,80%的訂單來自20%的顧客等等。

二八法則的影響無處不在,在麥肯錫裡,這個法則被應用得淋漓盡致,堪稱麥肯錫的制勝法寶。

麥肯錫人認為,掌控了最重要的少數因素,也就掌控了全局。


麥肯錫人做事的準則是,把80%的精力僅投入在20%最重要的事情上。按照優先等級,安排必須完成的事,應該完成的事,可以完成的事,做重要不緊急的工作。

使用二八法則的時候,判斷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哪些是哪些是20%,哪些是80%,尤為重要。

麥肯錫人絕不是靠個人拍腦袋,他們有自己的流程,一切都是用數據來說話。

具體如何考慮呢?

打個比方,每個產品的銷量是多少?利潤是多少?每位銷售人員的業績是多少?成功率有多大?客戶分布在哪裡等等。根據這些數據進行分類匯總,準確地區別出20%和80%。

按照麥肯錫內部的說法,捕捉20%的小信號,就可以創造80%的大不同。

麥肯錫的電梯法則,也是被很多人所熟悉。麥肯錫電梯法則,主要強調30秒內如何用最簡單的語言,清楚地描述出產品特點,並讓客戶為之動容,在第一時間吸引用戶。

電梯法則,不僅應用於客戶,在工作中經常用到。在電梯上碰見領導的時候,或者時間急迫需要簡短地向領導匯報工作的時候,都可以用到電梯30秒法則。

具體如何做呢?

首先,要對你的業務和產品有足夠的了解。介紹時,要結論先行,直奔主題。

因為人們在短時間內能夠記住的最多3條,所以,介紹時要3條以內,並且做到主次分明,重點清晰,觀點明確。

電梯法則不僅應用於口頭匯報,在書面匯報上越來越多的世界500強公司在踐行簡明扼要的電梯法則。

比如,寶潔公司的A4一頁紙備忘錄。還有,很多日企也在例行A3一頁紙提案。無論多複雜的投資項目,都要在A3一頁紙內表述清晰。

在麥肯錫,無論郵件,電話溝通,留言都要求做到簡潔、全面、有條理。

如果你不能做到這一點,就認為是能力效率低下,浪費別人時間。

具體如何做到的呢?

需要從簡潔,全面,條理三個維度來實現。

簡潔


在麥肯錫的文化裡,要求說之前一定要思考,寫之前一定要濃縮信息。

麥肯錫人在給自己的項目經理或者客戶高管打電話之前,都會把要傳遞的內容,要確認的內容都寫下來,然後在說話的時候,逐項確認。

全面


要保證你的信息滿足聽話對方需要知道的每件事,不要給對方留有任何懸念。

即便簡潔不能羅列所有信息,但是可以作為參考信息隨時準備好,以便備用。

條理


有效信息的第三點就是條理,也是很多人忽略,或者想做卻做不好的事情。

要想做到說話有條理,邏輯思維必不可少。但是,邏輯思維需要長期鍛鍊和積累。

如果想速成大法,那就是先說結論,然後分清主次。用好「最主要」,「其次」,「最後」。這三個引導語,就可以讓對方立即理解你所要表達的信息。

麥肯錫的業績是業界數一數二的,但是他們從來不會讓營銷人員到處打電話主動營銷,也不會四處打廣告。他們的戰略是全面撒網,守株待兔。

他們會定期出版一些高質量的刊物,然後免費分發給客戶。彰顯公司實力的同時,也在培養潛在的忠實客戶。

按照麥肯錫內部的說法就是,「沒有發現老鼠的人,不會對捕鼠器有興趣。直到老鼠現身了,他們才需要知道你有捕鼠器」。

通過免費刊物,播完種子,撒完網,然後就是守株待兔,靜待花開。

為了提高客戶滿意度,麥肯錫要求對客戶謹慎承諾。

很多銷售,好不容易遇到客戶,為了快速成交落袋為安,常常容易過度承諾。造成成本增加,或者無法按期提交提案等問題。謹言慎行,實事求是,提升滿意度,也是麥肯錫能夠持續不斷地引流的一個重要原因。

與客戶溝通的時候,為了清晰地詢問出客戶的真實意圖,麥肯錫還常採取「哥倫波策略」。


哥倫波是美國電影裡的一位探長。在審訊結束後,他臨出門之前都會冷不防地轉身說,「還有一件事忘問了」。這時,已趨於放鬆的犯人說出的話,很容易讓探長判斷出誰是兇手。

同樣,在與客戶談話結束時,對方的防備心會減少。這個時候,突然提出一個重要問題,通常對方就毫無防備地告訴你很多信息。

全面撒網,守株待兔,精準窺探客戶的真實意圖,謹言慎行,就是麥肯錫好口碑,自動引流的葵花寶典。

麥肯錫的工作方法,在日本是最廣為流傳,被研究,被實踐的一種方法。

在工作中,每個人都希望,複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標準化,標準的事情流程化,流程的事情方法化。

俗話說,麥肯錫並不神秘,正是方法化才使它得以成功。

希望今天的方法能幫助你事業成功,一馬平川,勝籌帷幄。

♡感謝閱讀

 

歡迎加入【懶人拆書知識星球】「知識變現精英群」請掃碼添加,詳細諮詢。

相關焦點

  • 遇到難事了,這樣就可以了,複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重複做
    複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重複做每一個人都經歷過求學、工作、生活中許多事情,面對很多困難,這些難題解決真是讓人心煩,其實很簡單……在大學畢業的時候,大多數學生都很頭疼,其實,仔細想來非常的簡單。首先想清楚自己要寫的是什麼,寫這個主題,有幾部分構成,每部分寫那個知識點,這樣想清楚後,列出來就清楚了,然後寫就行。比如讓你設計一個發動機,發動機有什麼構成,發動機、齒輪等,一個齒輪就可以寫成千上萬字,這樣下來,不就內容和字數都有了。
  • 這位「拆書家」教你做書的主人
    這本書第1版在5年前出版,5年間,長期佔據亞馬遜職場學習類暢銷榜第一名。  趙周說,讀書不一定要讀完全本,也不用把書上的話死記硬背下來,而是要拆為己用,把書中的知識吸收遷移,轉化為自己的體系;如果做不到,不如去看抖音。拆書要做到「拆為己用」  趙周認為,這是一個「快」時代,讀書也成為「快」文化的一部分。
  • 複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用心做
    不要小看任何一份工作,不要小覷工作中任何一個簡單的環節。有時候,小節影響大局。其實去幫忙做的事情,也就是一些所謂的整理整理單證,歸檔裝訂封存。說實話,都是些不起眼的小活,按照現在年輕人的邏輯,就是不上檯面的打雜,這種活學與不學都沒什麼要緊,而且也很簡單,沒有技術含量。但是活兒雖簡單,我也做得津津有味樂在其中。十年以後,我來到了一家新的工作單位。一切都是新的,從頭學起。可是沒想到,居然我的工作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歸檔裝訂。
  • 複雜的事情,簡單做
    大道至簡,世界上沒有複雜的事情,只有看不到事情的本質。各種事物,都是有相互聯繫的。通過多層次的聯繫,就會把事物看的複雜化,其實,任何複雜的事物都是由簡單的事物組合而成的。通過我們抽絲撥繭就能還原事物的本來面目。
  • 拆書第一期訓練學習體會
    打完最後一個字,最後排版檢查一遍,上傳,3月的拆書作業終於完成了!看到簡書文章字數第一次達到六位數,有那麼一瞬間的滿足和自豪。是的,我完成了,第一次學習拆書,生平第一次寫萬字長文,不錯!這次訓練由群主雪梅組織、吳釋若老師帶拆,所拆書是《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讀書筆記法》。第一拆,釋若老師讓我們寫1500字,指定片段,還給我們寫了範文,讓我們模仿。
  • 紙書銷量超150萬後 懶人聽書獨家上線《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書
    9月5日,第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節盛大開幕,全球現象級暢銷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書獨家發布儀式在14號館數字出版體驗區舉行,作為本屆圖書節的重磅內容之一,該活動由有聲閱讀平臺懶人聽書和新經典文化聯合舉辦。
  • 做事情要當機立斷,複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認真做
    你硬要把簡單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成熟不是老謀深算,而是活得簡單,不會在拐彎抹角的思維裡消耗精力。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選擇,很多人這也想做,那也想做,最終往往什麼也沒做成。如果猶豫不決,對前路感到迷茫,就選擇一些想做的事情,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然後用盡全力將這些事情做到最好。不管在哪裡,無論幹什麼工作,總難免碰到一些複雜問題和麻煩事情。難題面前,有的人三下五除二,乾脆利落就能解決問題;而有的人卻剪不斷理還亂,一團亂麻越搞越複雜。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最能體現一個人水平高低、本事大小。
  • 詳解:什麼是拆書?怎麼通過拆書賺錢?
    讀書好像成為了一種熟悉又陌生的事情,除了將剛買的書,發在朋友圈裝x,你讀書的動力還有什麼?你還記得你最近讀的一本書,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嗎?或許上面說的,是很主觀的判斷。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讀書已經越來越難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獲取知識的途徑。因為一本書少則幾百頁,多則上千頁,短時間內想看完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 做蛋糕並不複雜,教你懶人做法,20分鐘做8份,簡單營養又好吃
    大家好,陳師傅又和大家見面了,最近工作比較忙,到現在才又時間跟大家更新美食,今天陳師傅帶來的美食是懶人版蛋糕,自己在家也可以做,其實做蛋糕並不複雜,陳師傅本次教你懶人做法,20分鐘做8份,夠我們一大家8個人吃,簡單好學營養又好吃。
  • 5.4「第五講」拆書活動:如何策劃組織?
    這是【企業讀書會12講】的第 24 篇原創文章5.4 拆書活動:如何策劃組織?作為讀者,我們如何能夠抓住脈絡來系統了解整本書的內容呢?或者去肉回骨,掌握一本書的精華呢?再或者依託個人關注點,找到對自己有用的內容,拆為己用呢?
  • 遇見意見分歧,如何有效溝通-拆書悅享
    RIA拆書法:R原文片段I拆書家講解引導A學習者拆為己用:學習者拆為己用摘取:如果我們想要和對方達成共識,需要與對方尋找共同目的,認清期望目標背後的實際目標,並調節我們實際目標之間的差異,從而達成共識。
  • 拆書悅讀|如何設定目標並促使其高效達成?
    但是,當目標制定之後,我每天都想著要寫拆書稿的事情,可是因為各種事情而一再延後。以至於中間有段時間,只要想到拆書稿,我就特別焦慮。於是,我請教了身邊非常厲害的三級拆書家給我指導。拆書家給了我很多建議,也給了我信心,但是我寫完一篇後又沒有行動了。
  • 馮侖: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把簡單的事講得接地氣
    不光去,到了現場該做什麼做什麼,好話說盡。他知道大哥心裡有個坎,並非是那麼不近人情的人,於是他繼續對大哥勸到:人沒了,恩怨該了結了,今天這場追悼會,你去了,不過是圓個場面給臺下的活人看,人生有多少無奈要圓的場子,挺一挺就過去了。況且,你和原配妻子,還有兩個孩子,你總要為了孩子積點功勞在吧。「那你說這事怎麼演?」
  • 做對的事情,比做對事情更重要|拆古書《素書》(一)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如果反對,墊在腳底下也能增加身高(笑)。接一文。通過這個文章,我發現很多愛書的人。但是對於三本推薦(贈送)的書,大家似乎都很謙讓。上文留言基本沒有人說想看這三本書。如果以後大家想了解什麼書,我可以幫你們拆讀一下。(後話)今天,我來拆讀最喜歡的一本書——《素書》(第一段話)。後期不定時更新,歷史文章搜索拆古書,即可看到所有文章。希望你也愛上這本書。《素書》教我們,如何做對的事情。
  • 懶人聽書「書舟計劃」第三期圓滿落幕
    近日,懶人聽書聯合平臺獨家主播關彥之落地「書舟計劃」第三期,前往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城山鎮中心小學、普蘭店區第二十一中學兩所學校,為孩子們送去愛心圖書、文具及聽書設備。作為懶人聽書人氣主播,關彥之的公益捐贈也在粉絲中起到示範作用。
  • 《這樣讀書就夠了》拆書課筆記(一)
    自1月16日開始,我很幸運在荔枝微課平臺收聽 5位資深三級拆書家的在線拆書課,他們帶我們破解讀書難題,構建個人知識體系,提升我們學習力,真正將書中知識化為己用。拆書家任麗娜老師講到,閱讀的三種分類:一是把書當老師的學院類讀書;二是把書當醫生的致用類讀書;三是把書當導遊的興趣類讀書。
  • 拆書《認知天性》
    2013年,在人民大學聽過拆書幫創始人趙周老師的講課,拆書幫注重書本與實踐的結合,趙老師說,一本書,不必讀完全書,更不必擔心記不住,能用上一點就值回百倍身價。讀完《認知天性》這本書,很適合用拆書幫的方法來談一談心得體會。
  • 再談拆書:羅振宇搶了誰的飯碗
    昨天我在《內容創業洗稿,知識付費拆書》這篇文章裡提到,一個大四學生通過拆解《奧斯曼帝國的衰亡:一戰中東1914-1920》這本書,把它變成口語化書稿賺取稿費的事情。這篇文章的標題其實也夾雜了我的一些小心思。我通過偷換概念的方式把「拆書」和「洗稿」放在一起,在道德制高點去進行批判。坦率說,羅振宇的得到APP品控做的OK,確實不能簡單用「拆書」去評價。
  • 你問我如何寫拆書稿
    所以別看不上某一種文體,因為當你真的動筆寫時才知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倘若你一年寫了上百篇拆書稿就一定看到自己的進步,它也倒逼你大量閱讀。在寫拆書稿之前,你首先用快速閱讀法,比如用《王者速讀法》裡的方法三十分鐘讀完準備拆解的書,了解書本大意之後再帶著問題認真讀一遍。
  • 懶人聽書宋斌:用戶是如何習慣為有聲書付費的?
    在移動電臺、移動聽書平臺扎堆出現的2012年,宋斌成立了懶人聽書。和其他綜合內容平臺不同,懶人聽書一開始就將自己定位成有聲書的垂直平臺。做垂直市場是有代價的,要爭取業內最優質的版權,招募優質的主播,還要培育起用戶付費習慣來支撐投入,最終完成「版權 - 音頻生產 - 用戶 - 收聽場景」的內容消費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