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小麥饅頭中檢出甜蜜素應該如何處理?

2021-02-17 食品安全監管交流

一、導讀


  近日,大家對小麥饅頭中檢出甜蜜素的問題展開了激烈討論。大家可以通過頁面最下方的「寫留言」,提出自己的觀點。 


二、提出的問題


  小麥饅頭中檢出甜蜜素:0.58g/kg,檢驗報告判定為該批饅頭甜蜜素項目不合格,該立案嗎?如要立案該怎麼處?


  關鍵是:


  1. GB2760並沒有將饅頭明確分類是「小麥粉製品」、還是「糕點」。


  2. 檢驗機構在GB2760沒有明確饅頭分類的情況下,就將饅頭視為是「小麥粉製品」,沒有充分說服力。


  3.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食品許可分類目錄,明確饅頭屬「糕點」的「5.其他類」。


  4. 依據國家總局的食品分類目錄,饅頭屬「糕點」,甜蜜素就可以在饅頭中限量添加。只要饅頭中檢出甜蜜素沒有超過出限量值,也應該是合格的。即使有檢驗機構不合格的檢驗報告,作出立案處罰依據不充分。


  5. 2009年6月16日,衛生部《關於糕點使用食品添加劑問題的批覆》(衛監督函[2009]263號),衛生部回復廣東省衛生廳:《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所附食品分類系統(表F.1)用於界定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範圍,僅適用於GB2760。對於難以明確界定歸入GB2760食品分類系統中糕點類別(07.02)或糧食和糧食製品類別(06.0)的產品,可由行業根據產品特點確定歸屬類別。


三、討論的內容


  1:應當以總局分類為準吧
  2:先定義什麼叫饅頭!
  3:我們這裡,饅頭是有餡的。我們這邊饅頭是延續古代一開始的定義。那種沒餡的叫麵包,但是,北方通常把我們這裡的麵包當饅頭。所以,我們對饅頭的定義是不同的。
  4:北方叫包子,我們江浙一帶叫饅頭
  5:食品分類就是質監當年管理食品時候的老思路。糕點應該是使用烘培工藝做出的糧食製品,饅頭、包子應該是使用蒸煮工藝做出的糧食製品。現在稱為蒸煮類糕點。
  6:北方的包子帶餡,饅頭沒有
  7:饅頭是蒸的,麵包是烤的
  8:是蒸的,麵包不一定是烤的,烤的那種是烤麵包
  9:為什麼糕點的管理比饅頭嚴格?因為饅頭除了小蘇打、酵母之外,不添加食品添加劑,而糕點會添加色素、香精、甜味劑等多種人工合成添加劑
  10:本有餡,後稱無餡的為饅頭,有餡的為包子。通常北方人們選擇饅頭來作為主食。我們現在還是稱有餡的為饅頭。
  11:首先,在判斷食品添加劑使用範圍時,只適用2760食品分類系統,就不要考慮總局食品許可分類系統了,作用不一樣。第二,在2760分類系統中,糧食和糧食製品是06.0一個大類,這個大類已經明確註明「不包括07.0類焙烤製品」,而糕點07.02是在焙烤製品類別下,所以在2760裡,饅頭不是07.0類別下的食品,而是06.0項下小麥粉製品。結論,檢驗報告沒有錯。
  12:按照2760的分類辦理,饅頭中不應該添加甜蜜素。檢出即為不合格
  13:確實是,饅頭不能添加甜蜜素,我們處理過這類
  14:有同仁問為什麼糕點可以加甜蜜素,饅頭不能加?這是因為人群的膳食結構不同造成的。甜蜜素ADI值為0~11mg/kgBW,人群特別是北方人群以饅頭為主食,如果允許添加甜蜜素,那麼對人體健康損害(主要是中長期的致癌作用)不可避免,所以必須禁止使用。人群攝入糕點類製品的數量要比饅頭少很多,所以可以適量添加。標準的制定,首先是進行毒理試驗確定ADI值;然後是膳食調查,確定食物構成比;最後是推算出允許添加範圍和劑量。食品安全的管理本質上是風險管控,不是行政管理和處罰。
  15:糧食製品不是即食,糕點是即食
  16:饅頭不是即食?對,饅頭要蒸熱了吃。
  17:按食品許可分類,饅頭就是糕點,不是糧食製品
  18:那《食品經營許可證》饅頭、包子類是熱食製售,還是糕點製售?
  19:速凍饅頭就不是糕點
  20: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
  21:饅頭有餡=包子,和餡混合=花卷,搞成癟的就是餅,厚的就是發糕。
  22:現制現售的饅頭屬於餐飲,是不允許使用任何添加劑的,預包裝的饅頭,如果他標籤標明了甜蜜素,是合法的,沒有標註的話仍然違法。
  23:這些只有文件規定,嚴格說來無法律依據
  24:饅頭不是發酵麵製品麼?  總局的目錄和2760的目錄打架了?
  25:2760和SC的食品分類不一致
  26:依檢驗報告判定為準。不合格就可處罰。
  27:檢驗報告不一定對頭哈
  28:檢驗報告是事實判定,不是結果判定,只能說有沒有,有多少,不能說合格或者不合格吧,現在很多檢驗機構都不那麼幹了。
  29:還有的機構連檢驗的項目資質都沒有,也出報告
  30:檢驗報告如果不能下結論,把下結論的後果推給使用檢驗報告的部門了,
  31:沒有檢驗資質的,會委託他們檢測?
  32:訴訟中,是行政處罰部門先擔責
  33:許多有大資質,具體項目沒有資質
  34:具體項目應該是 一些特殊的檢驗項目吧
  35:特殊檢驗項目要特別的資質條件,不過仔細點還是沒有錯的
  36:我想,檢驗機構肯定對他的檢驗資質及技術條件、檢驗人員的資質負責的,對他的檢驗報告的合法性負責的,而不是我們委託檢驗單位吧,我們只有審慎注意。


四、補充的內容

  

  關於討論,提出幾點補充:

  一、添加劑的使用,要按照2760的分類,這是共識。

  二、有觀點認為:「糕點07.02是在焙烤製品類別下,所以在2760裡,饅頭不是07.0類別下的食品。」這個理解看似沒錯,其實是片面的,有以下理由:

  1. 2009年6月16日,衛生部《關於糕點使用食品添加劑問題的批覆》(衛監督函[2009]263號),衛生部回復廣東省衛生廳:《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所附食品分類系統(表F.1)用於界定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範圍,僅適用於GB2760。對於難以明確界定歸入GB2760食品分類系統中糕點類別(07.02)或糧食和糧食製品類別(06.0)的產品,可由行業根據產品特點確定歸屬類別。

  《糕點術語》(GB/T12140—2007)中各類糕點可參照《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食品分類系統中的糕點類別(07.02)使用食品添加劑。

  2. 衛生部的回覆明確:《糕點術語》中的各類糕點都可以參照糕點類別(07.02)使用食品添加劑。注意:是各類糕點都可以參照使用,包括水蒸類、焙烤等等所有各類糕點都可以。說明糕點類別(07.02)不只適用於焙烤製品類別。

  3. 饅頭具有水蒸類特點,符合《糕點術語》中水蒸類糕點特徵。

  4. 衛生部回復明確:「對於難以明確界定歸入GB2760食品分類系統中糕點類別(07.02)或糧食和糧食製品類別(06.0)的產品,可由行業根據產品特點確定歸屬類別。」

  國家總局在食品許可分類目錄中,將饅頭歸類為「糕點」類別,正是依照衛生部的回覆,作為食品行業的主管部門,根據饅頭產品的特點確定的。

  5. 總局的食品許可分類與2760的分類並不矛盾。認為有矛盾的,是沒有看到衛生部答覆裡面的內容「各類糕點都可以參照使用」。

  各類糕點都可以參照糕點類別(07.02)使用食品添加劑。

  衛生部的解釋,具有法律效力,要遵照執行。焙烤類以外的其他類糕點,同樣適用07.02使用食品添加劑。

  以上內容僅作為工作探討,點擊本頁面最下面的「寫留言」,發表您的觀點。


五、相關App推薦






相關焦點

  • 饅頭使用甜蜜素 經營者被罰5萬
    經過詢問,朱某製作紅糖饅頭的配方有麵粉、水、紅糖、豆沙、醬油、蛋白糖,測試發現的甜蜜素,系由蛋白糖中檢出。當天同時生產經營的同批次紅糖饅頭共有65個,已全部銷售出去,售價0.5元/個,成本0.35元/個,經營額共計32.5元,成本共計22.75元,獲利9.75元。
  • 山東抽檢餐飲服務行業 聊大3個餐廳被檢出甜蜜素超標
    記者從通告中發現,聊城大學後勤服務產業集團、東昌府區弘發犇羴鱻手擀麵館和茌平縣士森砂鍋燉羊肉店3家單位的抽檢產品不合格,其中聊城大學3個餐廳的抽檢菜品被檢出甜蜜素超標。  通告顯示,本次抽檢的食品品種細類主要有煎炸過程用油、發酵麵製品、肉凍皮凍、其他熟肉製品、火鍋調味料(底料、蘸料)、復用餐飲具、醬醃菜等7類食品及相關產品。
  • 廈門4批次饅頭發現問題 生產者添加甜蜜素
    在南方人的飲食中,饅頭也佔據了一小塊江山。特別是最近大街小巷熱賣的紅糖饅頭,更是成為很多人三餐的首選。但是!注意!你吃的外面那些「甜甜的」饅頭,很可能是加了「甜蜜素」!  近日,廈門市食安辦公布了新一批問題食品的名單。其中,除了青梅、魚皮花生等個別零食外,一些餐飲服務單位製作的饅頭也發現了問題,在12批次不合格的食品產品中,問題饅頭就佔據了4席!
  • 常熟一饅頭店非法添加甜蜜素!
    是我們的一日三餐,沒錯了近日,高新區分局監管人員對該山東大饅頭店開展日常監督檢查並對其銷售的「白饅頭」、「紅糖饅頭」及「紫薯窩窩頭」進行了抽檢。其中「紅糖饅頭」和「紫薯窩窩頭」中甜蜜素(環己基氨基磺酸鈉)項目不符合GB 2760-2014標準規定的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 揭秘饅頭包子店「甜蜜陷阱」 用甜蜜素替代糖
    福州晚報首席記者 謝充靈 文/攝  上月底福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稱,餐飲環節檢測發現11批次饅頭、包子等麵製品違規添加甜蜜素。其實,今年初以來浙江、海口、漳州等地都出現過饅頭、包子中違規添加甜蜜素的情況。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不法商家違規生產主要是受利益驅使,加糖生產麵製品比加甜蜜素的成本高十幾倍,用甜蜜素替代糖,一家包子、饅頭店每年可多賺上萬元。
  • 四川:蜂蜜檢出禁用獸藥,白酒違規添加甜味劑
    標稱由成都誠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洋槐蜂蜜」,不合格項目為諾氟沙星,檢驗結果為2.72μg/kg,標準規定為不得檢出。另有1批次該標稱生產企業於2019年4月1日生產的同一規格型號的「枸杞蜂蜜」也檢出同樣問題。諾氟沙星是一種廣譜類殺菌劑。國家規定,在食品動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和諾氟沙星4種獸藥(在蜂蜜中不得檢出)。
  • 酒鬼酒深陷甜蜜素風波
    近日,酒鬼酒原經銷商石磊向多家媒體舉報,稱其於2012年向酒鬼酒訂購的54度500ml老酒鬼酒中添加有甜蜜素。隨後,酒鬼酒發出公告,稱從未採購甜蜜素,也從未向54度500ml老酒鬼酒中添加甜蜜素。事件持續發酵,雙方各執一詞,背後真相究竟如何?甜蜜素是否會影響食品安全?此次甜蜜素風波會否給酒鬼酒帶來「苦」果?
  • 紅糖饅頭變「問題饅頭」?祐康支招饅頭選擇「有講究」
    主要是因為饅頭裡加的並不是紅糖而是添加了甜蜜素,加甜蜜素的原因很簡單:成本低。    祐康食品(杭州)有限公司質量總監王英告訴記者甜蜜素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價格卻非常低。消費者如果經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標的食品,就會因攝入過量對人體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特別是對於老人和孩子,影響會更大。
  • 河南市監局:貴州懷莊酒業稀裡酒檢出甜蜜素 長澤乳業乳酸菌飲品...
    貴州懷莊酒業稀裡酒檢出甜蜜素通告顯示,潢川縣清水灣購物中心銷售的標稱貴州懷莊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1批次稀裡酒(濃香型白酒)(生產日期2019-04-14,規格型號500ml/瓶,商標:稀裡),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檢出值為0.000306g/kg,標準規定為不得使用。據了解,甜蜜素,其化學名稱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是一種常用的合成甜味劑。
  • 棗莊6批次食品上黑榜 八寶粥中甜蜜素超標
    在罐頭類產品中,記者看到位於高新區張範鎮北於村內,標稱棗莊尚正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桂圓蓮子八寶粥中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指標不合格。據業內人士介紹,添加甜蜜素除了有增強甜度、起到代糖的作用外,沒有任何營養作用,是廠家為了降低成本而添加的,但消費者如果經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標食品,就會因攝入過量對人體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
  • 個體戶賣900個饅頭賺135元 因添加甜蜜素被罰5萬
    為了提升口感,浙江溫州個體包子店老闆吳某在銷售的900個「實心包」(俗稱「饅頭」)中違規添加甜蜜素,被溫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沒違法所得135元,並處罰款5萬元。「實心包和麵包都是麵粉製作的食品,為什麼麵包允許添加甜蜜素,實心包不行?」
  • 貴州黎平縣中潮鎮「宏發米酒坊」米酒甜蜜素超標
    中國網財經3月31日訊(記者 李靜)貴州省市場監管局26日發布關於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不合格食品涉及酒精度、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指標。  其中,標稱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紅粱魂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賽臺酒莊酒(傳承經典),酒精度不符合產品標籤標示值。
  • 黑小麥的蛋白質和胺基酸比普通小麥高得多,可蒸成饅頭卷
    黑小麥的蛋白質和胺基酸含量比普通的小麥要高得多,它的價錢可能也比普通的小麥要高一些,做成了食物之後吃起來的味道沒有普通小麥那麼細膩,所以有很多的年輕人都不會去選擇黑小麥,但如果你是一個養生達人或者是想減肥的話,一定要選擇黑小麥,我們可以把它給做成饅頭卷,外表看上去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只是顏色深了
  • 白酒裡為何禁止添加甜蜜素?主要原因原來是...
    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甜蜜素成白酒抽檢不合格主要原因之一記者梳理發現,白酒中被檢出甜蜜素的現象並不少見。綜合國家和各地食品安全抽檢情況發現,全國各市場監管部門近6年共檢出約1055批次不合格白酒,其中甜蜜素不合格的365批次,佔不合格批次的34.59%,已成為白酒不合格的第二大原因,僅次於排名第一的酒精度不合格項目(466批次)。
  • 慈谿市滸山川福火鍋店、浙江藍天清水灣國際大酒店有限公司等檢出...
    ,標準為不得添加;抽樣自杭州樓外樓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1批次豬精肉呋喃唑酮代謝物檢出值為39ug/kg,標準值為≤0.5ug/kg;抽樣自浙江藍天清水灣國際大酒店有限公司、標稱浙江藍天清水灣國際大酒店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切片麵包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標準為不得檢出;抽樣自嵊州市磨時光咖啡店、標稱杭州典壹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王朝牛排萊克多巴胺檢出值為1.1μg/kg,標準為不得檢出。
  • 小麥粉抽檢報告:嘔吐毒素超標居多,香滿園、五得利等上榜
    即使物資的匱乏也絲毫未能減退他們的熱情:沒有烤箱就電飯煲上陣,沒有打蛋器就安排自己的「鐵臂」,沒有低筋小麥粉就搗鼓捏饅頭......一包小麥粉在手,誰還不是廚藝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呢?2020年3月,《消費者報導》整理了國家和省級市場監督管理局(包括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及部分省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自2015年2月~2020年2月對小麥粉的質量抽檢數據。結果顯示,近5年監管部門共檢出235批次不合格小麥粉,不合格原因主要是真菌毒素超標,其次是檢出「麵粉增白劑」。
  • 南昌一包子店出售饅頭有非法添加劑,老闆被判刑並登報導歉
    經審理查明,被告人劉某自2018年6月開始,在其製作的紅糖饅頭中添加含有甜蜜素成分的蛋白粉,並將含有甜蜜素成分的紅糖饅頭以零售的方式,一元一個的價格出售給周邊居民。2018年8月14日,新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食品監督例行抽檢中,抽取新建區長堎鎮建設路201號A2劉某經營的「劉某包子店」製作的麵團和製作經營的紅糖饅頭樣品,經送武漢華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檢測,從樣品中檢出國家禁止添加的甜蜜素含量分別為0.257(g/kg)、0.2858(g/kg)。
  • 河南遠徵麵粉集團今年第六次上黑榜 小麥粉被檢出毒素超標
    永城新地標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河南遠徵麵粉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小麥粉(多用途麥芯粉),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檢出值為2.20×10³μg/kg,標準規定為不大於1000μg/kg。此前,河南遠徵麵粉集團有限公司已經多次被檢出小麥粉不合格。
  • 重新認識糧食:小麥如何變饅頭?現代中國稻作起源何處?
    在提倡節約糧食的同時,不妨也來了解一下日常餐桌上司空見慣的主食:小麥和水稻。在新出版的《人文草木:16種植物的起源、馴化與崇拜》一書中,就有關於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重要植物和農作物的文化記錄和歷史發展。經出版社授權,本文摘錄其中有關小麥和水稻的歷史發展,它們從何起源,又經歷了哪些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