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老舍先生,謝謝您給我們帶來這麼多的好文章

2020-12-14 海濤講文化

瘋狂荒誕漫延無期,至親也陷入恐懼和背叛,毫無美感可以留戀,自殺才不失灑脫,唯一的超脫之法。精神世界時非常奇妙的與現實相關但又沒有任何絕對關係!就像有受虐狂的存在一樣,個人認為外人根本無以評價他人。因為以老舍這樣的人物一般而言精神世界相當複雜根本就是非常難以理解的。而我們卻只能根據他人的一面之詞或者說一些記載來看待問題。不說其中的真實性又多少,就算全部都是真的。那麼我們有資格以這麼點事實與了解來對他進行評價嗎?很多話我不想說也不能說。

老舍原來是一屆文人,就算不談清高自傲也絕對是有風骨的。在那樣的年代,被侮辱,被打壓,看不見未來,前途一片黑暗,又有幾人能撐的住?我們現在說十年,仿佛是很短暫的時光,可是要我們自己待在那種環境下十年,我想絕大多數人也堅持不下來,更何況當時的人也不知道文革什麼時候會結束,什麼時候能平反。

當年的事實現在的我們無法全然了解,真實的情況落於話語或文字都可能有偏差,也不能以現在的社會思維和公德來批判過去的人,畢竟我們已經不是一個時代了。因此,不要再用激憤的言語來發洩自己的情緒,不要神化任何人,也不要徹底否定一個人,我們要學會看清真實的人情冷暖,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接受這種真實,不被動搖。

老舍當初自殺是因為被紅衛兵小將迫害以後回到家,家裡人不讓進門,明確的與他劃清界限,最後一點的家庭溫暖也沒有了,所以.......。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自古以來中國的文人其實是最不怕死最不怕身體的摧殘的,能殺死他們的只有心死了。自己遭受再大的罪也沒有關係,只要心不死,為了值得的人活著。老舍之死,主要基於三點精神心理原因,即大屈辱、大痛悔、大悲憤。屈辱感,來自外在政治強權十七年來之凌辱;痛悔感,來自對內在性格十七年來之自賤自辱的悔恨;悲憤感,來自對屈辱和痛悔交加而生的悲哀和憤怒之情。

時代的錯誤聲浪不但淹沒個人聲音,還能讓你懷疑人生,自我否定,把別人侮辱你的罪名當成真理。人到這地步,會感到不以死謝罪簡直對不起祖國人民。老舍先生永遠不會死!他的肉身雖然被毀滅,但他的精神將永存,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庇護這個國家。

相關焦點

  • 再見,魯迅先生,謝謝您給我們帶來這麼精彩的文章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們可以窺探魯迅先生從小受到的教育,書讀百遍型的,魯迅先生的古文言功底特別紮實。處於古文言與白話文的交替點,語言形成題主所說的風格很正常。魯迅先生的文章,有著很高的審美價值和研究價值,甚至可以作為時代的留聲機。
  • 汪曾祺:老舍先生
    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親自蒔弄的。天氣晴和,他們把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裡,一身熱汗。颳風下雨,又一盆一盆抬進屋,又是一身熱汗。老舍先生曾說:「花在人養。」老舍先生愛花,真是到了愛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無的了。湯顯祖曾說他的詞曲「俊得江山助」。老舍先生的文章也可以說是「俊得花枝助」。葉淺予曾用白描為老舍先生畫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叢中的藤椅裡,微仰著頭,意態悠遠。
  • 理解了吃,就理解了老舍先生
    看天下 2019年33期 | 張佳瑋 您只看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和《茶館》,不一定能想得到:這麼位老北京範兒的先生,其實是留過洋的。
  • 老舍先生的「人生哲學」:讀懂這三點的人,都會活得比較順遂!
    可定睛一看,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老舍」先生,既然作者這麼有名,想必是不讀不行了。因為「老舍」的名氣真的太大了,試問誰不知道《駱駝祥子》《四世同堂》這麼有名的長篇小說?就衝作者,這本書就值得一讀。如果你恰好也想了解本書,那麼也一定意義上會了解老舍。通讀本書,我們會發現老捨身上有很多優秀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第一,老舍先生幽默感十足,正如他所說:一輩子很短,要過得有趣。老舍先生愛好廣泛,對很多事情都饒有興趣。
  • 井上靖憶老舍 這位日本人和舒慶春先生什麼關係
    ,但現在不年不節不當不正的,去上墳,是否合適,還是先徵求一下家屬的意見為好,以免失禮。先生說:「李季先生是1961年參加以巴金先生為團長的中國作家代表團到日本訪問時認識的,因為我也寫詩,所以交談較多。後來到中國訪問,我們也多次見面。他就像一團火,熊熊燃燒,熱烈而真誠,沒想到英年早逝,令人惋惜。老舍先生在日本名氣很大,他的主要作品在日本都有譯本,據說僅《駱駝祥子》,就有五種之多。
  • 老舍先生的散文《濟南的冬天》很美,可是冬天卻很冷
    濟南是山東省的省會,是一個文化豐富的老城,老舍先生原名舒慶春,他曾經有一篇散文叫做《濟南的冬天》。在舒老的描寫中,濟南不僅風光秀麗,而且冬天也很溫暖。其實這倒也是對的,但是濟南真的不溫暖。從濟南市的供暖這一點可以看出,許多人在閱讀了舒老的文章後來到濟南過冬,但這個溫度確實有點發抖。儘管濟南不像東北地區那麼寒冷,但零下八十度時候卻很常見,在暖氣的房間裡自認是暖和的,但在外面沒有暖氣,就真的很冷了。當然,我們也不能說老舍先生寫錯了,老舍先生是1930年前後來到的冬天。在那之前,他在英國倫敦任教,那裡有霧的天氣讓他印象深刻。
  • 老舍怎麼讀 是濮存昕董卿錯了還是我們錯了
    這檔文化節目採取嘉賓朗讀美文的方式,第一期第一位出場的,便是北京人藝的著名演員濮存昕,他朗讀了一篇老舍的散文《宗月大師》。在正式朗讀前,主持人董卿與濮存昕進行了一個對話,在他們的對話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濮存昕和董卿都把老舍的名字讀作老舍(shè)。 看到這兒,很多人蒙圈了,不是老舍(shě)嗎?為嘛他們讀(shè)?
  • 老舍先生在美國三年半 一二十位老友寫信邀請他回國
    漸漸地,作家們,特別是較年輕者,紛紛求老舍先生也為他們選購一些美術作品,譬如齊白石的,以便裝點自己的牆壁。老舍先生對這種請求欣然接受,很高興地帶著他們去逛榮寶齋或者和平畫店,而且當場拍板,說「您就買這幅」。來人不解,覺得不就是一張齊老人的螃蟹嘛,並不特別,老舍先生抿著嘴小聲地說:「您瞧,這隻螃蟹畫了五條腳,是『錯票』,更值錢。」大家哄堂大笑,掏錢購得五條腳的螃蟹,凱旋。
  • 老舍誕辰120周年:不該被忘卻的老舍之死
    1978年6月,為老舍平冤昭雪的骨灰安放儀式上,骨灰盒裡放的是眼鏡、鋼筆……而太平湖,在1971年就已被填廢,原址上建了地鐵機務段。如今每天承載著北京擁擠人流的地鐵列車,便有不少是從那裡駛出。是的,我們連老舍先生離去時的那片水域都找不到了。但我們總該記得他的死。怎樣記得呢?
  • 老舍夫人曾磕頭拜齊白石為師 後成師傅「代言人」
    每當張掛這張畫的時候,老舍夫婦都不忘說這麼一句:「這是生小濟那年求來的。」仿佛是為慶祝小濟降生而專門求來的一件禮物。  那時,老舍先生的好友許地山先生也已由英國歸來,住在北京西城,離齊老人住的西城跨車胡同不遠,而且和齊老人過往甚密。於是老舍先生寫信求許地山先生代為向齊老人索畫,當然要照章付費。畫好後郵到濟南,打開一看,竟是一張精品。
  • 第三屆老舍戲劇節:高曉松、濮存昕、斯琴高娃朗讀老舍
    本場活動也是正在舉行的第三屆老舍戲劇節「戲劇茶館兒」系列文化活動之一。除了作為開場朗誦嘉賓之外,有著編劇、策劃人、影評人等身份的史航還擔任了朗讀會的主持人。此外,由老舍先生長女舒濟先生精心策劃,關紀新解讀,鄭榕、藍天野、李濱、雷恪生、斯琴高娃、濮存昕等朗讀的有聲書《愛聽老舍:名家朗讀珍藏版》已於近期面市,其中還收錄了老舍二十多歲時朗讀課本的珍貴原音。
  • 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書法作品真跡欣賞,湛結遒勁,珠圓玉潤
    前言: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書法已經從實用藝術發展成為了精神藝術,已經不再是信息交流的主體,而是精神交流的介質。
  • 傅光明:老舍的語言與幽默
    主題:首圖講壇——老舍的語言與幽默主講人:傅光明(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員)一般我們喜歡老舍的讀者都會給老舍貼上三個標籤,或者說,我們是從三個維度來認識老舍。一個,我們會說老舍是語言大師。一個,會說他是幽默大師。還有一個,認為老舍先生是我們心目當中的人民藝術家。
  • 老舍:窮人的狡猾也是正義
    ——編者母親是第一個老師老舍先生曾寫過一篇文章,闡述怎樣才能成為一個作家,他開篇便寫到態度:「我想,一位寫家既已成為寫家,就該不管怎麼苦,工作怎樣繁重,還要繼續努力,以期成為好的寫家,更好的寫家,最好的寫家。同時,他須認清:一個寫家既不能兼作木匠、瓦匠,他便該承認五行八作的地位與價值,不該把自己視為至高無上,而把別人踩在腳底下。」
  • 泰語的你好,謝謝,再見等基本用語怎麼說的?
    這裡是一些基本的泰國問候語,試一下^_^漢語-泰語:)~~  您好(男性用語) sawatdee krup  您好(女性用語) sawatdee kaa  是的 Chai  不 Mai  先生/小姐/夫人:Khun  你好嗎?
  • 《駱駝祥子》「中」老舍
    老舍本姓「舒」,是舒服的舒,所以他就取了「舒」字的左半邊「舍」作為筆名,他也確實把自己的一生「舍」給了文學,不僅寫出了《四世同堂》《駱駝祥子》這樣的長篇小說,還寫出了《茶館》這部經典話劇,一直是北京人藝的保留劇目。聽到這裡你可能會想了,老舍這麼厲害的作家,一定是出身書香門第吧?還真不是。
  • 北大劇社演「老舍」 特邀校友聚現場
    今年的第四屆老舍戲劇節特設文化活動板塊「我在現場」單元。6日,「我在現場」第三場線下活動「文學對創作者一生的影響」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辦,北大劇社成員在現場演出了老舍作品《面子問題》片段,同時還特邀幾位職業和人生都與戲劇相關的北大老校友到場,和大家共同暢聊戲劇、文學對人生的影響。
  • 紀念老舍21︱老舍先生也曾受排擠並憤而辭職!!
    其實,除了《濟南的冬天》,老舍先生還寫過濟南的秋天和夏天,這些文字,真的是美極了,給您精選幾段,咱們也再來感受一下中國文學美文的魅力。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設若你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有睡著了的大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牆,環城流著一道清溪,倒映著山影,岸上蹲著紅袍綠褲的小妞兒。你的幻想中要是這麼個境界,那便是個濟南。
  • 我們想說,謝謝您
    似乎從來沒有這麼一年讓心與心的距離那麼近你們穿梭大街小巷把我們安全送到目的地為我們帶來熱騰騰的午飯給我們送來期待已久的包裹「五一勞動節」之際我們想說,謝謝您!ps.小長假不要輕飄飄,出門在外口罩要帶好【來源:周到客戶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舉報/反饋
  • 老舍的《駱駝祥子》為何這麼有份量?它表達的是什麼?你明白嗎?
    老舍的《駱駝祥子》為何這麼有分量?它表達的是什麼?你真的明白嗎?當我們提到他們其中一個的時候,總能聯想到另外一個人的命運,在這個文學泛濫,故作感傷的年代,能夠在人們心中留下如此印記的文學作品,並不多見。那麼作為現代作家中的佼佼者,老舍一生筆耕不倦,為什麼只有《駱駝祥子》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