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新會柑豐收的季節已到達尾聲,今年的新會陳皮的銷售情況比以往更為火爆,一場疫情,讓人們前所未有地更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站在這樣的風口浪尖上,新會陳皮也打開了銷售的新局面。
新會陳皮的熱銷也帶動了新會柑皮的銷售,而關注新會陳皮的朋友應該知道,今年的大紅皮尤其少,而且不少商家在11月份都發出了柑皮升價通知。
一來是由於各種原因,今年柑樹落果多導致減產,柑皮自然也少;
二來為了保樹,柑農紛紛提前摘果,江門電視臺在在11月底統計,2020年11月底就大概摘了約8成果,換而言之,12月才逐漸成熟的大紅柑,沒有多少能等到足夠「紅」,就被摘下了。
今年還想採購柑皮的朋友,奉勸大家儘快下單了。今年的皮價,就如近年來的房價,總體是只升不跌的。
之前曾2020年採收新皮必讀:決定新會柑質量和價格的三大因素(點擊可看原文),包括產區、柑樹、種植三點。
產區:真正的「核心」產區在於水土條件,而不在於行政村落;
柑樹:同等種植方式下,圈枝柑比駁枝柑價格高;同等苗木健康前提下,樹齡越大,皮張品質越好;樹勢健壯的柑樹結出的柑果品質更好;
種植:科學種植的優質生態柑園,能最大程度保持新會柑的純正口感,相對來說,生態種植或有機種植的柑果表皮不良物質殘留更少,也更健康。
直接採購柑皮的朋友,除了以上三點,還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1. 潔淨鮮果
對鮮果進行潔淨處理很重要,一般大型工廠或者比較講究的賣家都會有洗果機器,經過「洗刷刷」的柑果會更乾淨,表皮的灰塵、泥土、農藥殘留還有一些附著在表皮的蟲子都會被洗掉。
有些自行摘柑的朋友,也建議洗乾淨柑果再開皮,這樣後續陳化才更乾淨衛生。
2. 開皮技術
開皮的手藝對陳皮後期的陳化也有很大的影響。如果開皮開不好,會導致不好翻皮,不易晾曬,也可能導致陳皮陳化後品相不夠美觀。更重要的是,開皮手藝差的話,柑皮陳化後容易折斷,大大降低了收藏價值。
不要小看新會陳皮的開皮技術,其實它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新會陳皮的傳統開皮手法分對稱二刀法和正三刀法,均是三瓣開皮,其中對稱二刀法僅能通過人力純手工開皮,而正三刀法既可以人手開也可以通過機器輔助。
由於茶枝柑的揮髮油含量高,皮的韌性與油性十足,才能開出三瓣皮且不容易碎裂,所以三瓣開皮也是鑑別新會陳皮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3. 乾燥方式
傳統是通過太陽日曬,曬乾柑皮,據老一輩說通過日曬的陳皮,有陽光的味道,會更醇更香,但日曬非常耗費人力;而現代的工藝,也有通過中低溫烘乾及風乾的,這樣的乾燥方法就比較均勻,通過機械化生產也大大節省了人力。
曬乾和烘乾均是DB44/T 604-2009規定可行的乾燥方式,可以自行選擇。
晾曬環境:如果是日曬的話,還需要注意晾曬的環境。「遍地黃金(柑)」曾是新會的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線,但隨著現代城市汙染嚴重,在城市街道上晾曬陳皮,就變得不那麼乾淨了。
街邊的汽車尾氣、灰塵、垃圾都會一定程度上汙染陳皮,所以近年來也有廠家主打潔淨、不下地,陽光棚等曬皮方式,上規模的果場都有專門的洗果、開皮工序,也配有專門的陽光棚等曬皮區域。
選購好柑皮,對後續陳化成陳皮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柑皮品質不好,後續陳化再好也是徒勞,各位對柑皮選購還有問題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
新會陳皮原創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我是陳皮人家,相信老陳皮會講故事。
專注新會陳皮文化傳播,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