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是人生的大敵

2020-12-27 猛虎成長社

完美主義會阻礙行動。

許多時候我們無法行動就是因為完美主義:

瞻前顧後,怕事情做不好,怕不夠周全;

怕事實證明自己其實沒那麼優秀,怕破壞了當下的完美。

無法行動就會導致拖延。

拖延過後,後悔、自責、焦慮感、負罪感油然而生。

這種負面情緒的循環,會在煎熬中摧毀一個人的自信心和行動力。

完美主義限制格局。

許多時候無法跳出【框架】也是因為完美主義:

在現有的條條框框中精雕細琢;

在低維度的小世界對著細節自我陶醉,卻忘了還有更高層次的風雲。

跳不出去就會導致狹隘。

狹隘的背後,就是很難有創新性、發散性的思考。

這種小格局的自滿,會限制一個人的遠見和卓識。

完美主義隔離信息。

許多時候無法與外界【良好溝通】也是因為完美主義:

因為,你已經在各方面準備好了,並且把每一個點都焊死,

所以,你跟別人的想法很難兼容。

缺乏交互就會導致封閉。

封閉的結果,就是你難以得到別人的真實反饋。

這種自以為是,會蒙蔽一個人的雙眼,讓成長止步不前、靜態停滯。

不要再追求完美了。

沒有人能夠完美,也沒有人需要完美。

這個世界上最讓人感到無趣的就是「完美」——因為它虛假、不鮮明。

行動才是成功的法寶,任何事情都是漸進式的。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不好的開始,也是成功的起點。

只有在行動中才能獲得真知,才能站上更高的臺階,

從大處著眼、全局判斷、看得更遠。

我們都活在不完美卻真實的世界,

奮力爬坡顧不得姿態優雅,

開拓創新始於打破完美。

放下完美主義的執念,不完美的蛻變,才是美。

希望能夠幫到你。

相關焦點

  • 完美主義是我們的大敵
    在舊文《為什麼要學點「項目管理」》中,我們提到:許多事宜,寬泛地講,都能稱為"項目"。項目都存在於人生的各個角落;而我們每個人,本質上,都是項目經理。當你走上職場走入社會,當你不再生活在理想的無菌的真空環境裡,當你經歷的多了,你可能會發現,完美主義不僅沒有幫到你,反而傷害了你。很多時候,它是不快樂不幸福的源頭。它是病,它需要治。 原來,完美主義是我們的大敵。
  • 普通人的真「完美主義」和強迫症人的假「完美主義」
    其實大家並不了解真正的強迫症,雖然表面上看強迫症人的確也非常愛較真,甚至也有「完美主義」傾向,但是這種完美主義是一種假「完美主義」。曾經在諮詢中,有一位朋友這樣問我道:「看到很多優秀的人性格中都有完美主義的影子,可為什麼說強迫症的完美主義是假的呢?
  • ​普通人的真「完美主義」和強迫症人的假「完美主義」
    其實大家並不了解真正的強迫症,雖然表面上看強迫症人的確也非常愛較真,甚至也有「完美主義」傾向,但是這種完美主義是一種假「完美主義」。曾經在諮詢中,有一位朋友這樣問我道:「看到很多優秀的人性格中都有完美主義的影子,可為什麼說強迫症的完美主義是假的呢?
  • 「完美主義」是很多心理疾病的徵兆?
    在職場中「完美主義」是一個成功人士的必備標籤。能把事情保質保量完成,甚至超出預期的基本上都有完美主義傾向。完美主義者在良性狀態時無論在事業、學業還是生活都能取得很符合自己預期的結果。但凡事都有兩面,一旦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完美主義者很可能會引發心裡的極度不適,讓自己陷入比常人更深的焦慮之中,痛苦不堪。他們雖然表現得極為優秀,但是內心很容易受挫,而且往往很難恢復。
  • 警惕完美主義給你帶來的不開心
    加拿大心理學家戈登·弗萊特和保羅·休伊特提出了三種不同類型的完美主義:「自我導向型」「他人導向型」和「社會期許型」。「自我導向型」完美主義者往往在工作中對自己有過高的標準, 因此往往也會有較大的壓力和焦慮情緒,對自己的錯誤、缺陷和局限性較難以忍受,當此類型的個體面對失敗或生活打擊時,有時候會陷入抑鬱之中。
  • 完美主義能讓你深陷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也能讓你脫胎換骨
    完美主義能讓你深陷抑原創 李嘉琪 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 2018-07-23來自專輯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老師文章作者簡介:李嘉琪——超心理學專家、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心向正覺健康管理首席超心理療愈師、幸福人生學院導師。
  • 重度強迫症患者的心路歷程之完美主義並不完美
    完美主義是一種建立在處處不滿意、處處不完美之上的,極度追求完美、毫無瑕疵的想法是由於處於極端的環境缺乏溝通、缺乏安全感而形成的。完美主義者心中有一個永不磨滅的目標:追求完美。這個意念縈繞在他們心頭,使他們一生朝此奮鬥不息。
  • 【TED 演講英文視頻】​​23、完美主義的危害
    嘖 是我的完美主義」你看 像這種本該阻礙我們進步的特性卻令人震驚地有如此多人樂於承認自己是完美主義者然而 一種有趣但嚴肅的觀點認為我們對完美主義的盲目追捧太過令人信服以致於我們從來沒有停下來思考過「完美主義」究竟是什麼?對我們有何意義?
  • 學英語,「完美主義」可不行
    完美主義是我們每個人為之不懈奮鬥卻難以達到的一個目標,但父母們對於孩子的要求可謂是近乎完美。不知道大家的童年和小編是否一樣,考試必須第一名,常有個鄰居家的天才孩子與之對比。就如現在的英語學習一樣,很多父母依然抱著「完美主義」的思想來教導孩子,小編想說,這是不必要的。前兩天小編看到一位媽媽的留言,說孩子說英語發音總不標準,自己多次糾正警告都沒用。這樣的例子小編相信出現在很多媽媽的身上,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要循序漸進,一口吃個胖子的事情誰能做到?為什麼小編會說學英語不能追求完美呢?
  • 你的完美主義傾向是幾級?
    最後絞盡腦汁的結果就是,我在很多面試表格上都看到過同一個詞,「完美主義傾向」。雖然把它放在缺點一欄,但聽起來卻有一種沾沾自喜的得意,因為多數人都覺得追求完美其實算得上是個優點,顯示了自己做事高標準又追求卓越的品格。
  • 抑鬱症多發生在依賴、自責、完美主義等人格特點者身上
    (3)完美主義也被認為是抑鬱症的易感因素之一。Hewitt和Flett把完美主義分為兩個維度:朝向自我的完美主義(對自我的嚴格要求)和朝向別人的完美主義(對他人的嚴格要求)。他們通過與焦慮症及正常人作對照研究發現,完美主義與抑鬱症之間有特定的聯繫。與另兩組相比,抑鬱症病人的自我朝向的完美主義得分很高,而他人朝向的完美主義在抑鬱症及焦慮症組都高於正常人。
  • 粗心、浮躁是孩子學習,生活中的大敵,父母要正確引導
    粗心、馬虎、浮躁是孩子學習的大敵。不但是學習的大敵,也是他們今後生活、人生道路上的大敵!粗心的孩子常常可以張冠李戴,心中所想與手中所寫不一致,把題做掉做漏 粗心、馬虎的孩子一部分與注意力、思維不集中有關係,另一部分與隨便、浮躁的性格有關係,還有一部分就是與所學知識掌握得不牢固有關係。
  • 「拖延症」罪魁禍首竟是「完美主義」,告別拖延症,原來如此容易
    ​01、拖延症的罪魁禍首竟是「完美主義完美主義不是說做什麼事都力求完美就完美了,這裡的完美主義是說我們因為太在乎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完美形象,特別怕自己全力以赴去做的事情,結果還沒做好,影響了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美好印象。
  • 完美主義讓人癱瘓,如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本文整理自「人生答疑館」精華回答By 壹心理答主我做了一個完美的計劃,可是只要有一項任務沒完成,我就會感覺很失望,其他的任務也不想去完成了。邱吉爾說:「完美主義讓人癱瘓」。確實,這樣的完美主義常常讓人自暴自棄,喪失自信和勇於嘗試的勇氣,從而虛度年華荒廢人生。
  • 今天朋友問我:「居裡醫生,我這'完美主義病'可怎麼辦?」
    「完美主義是一種建立在處處不滿意不完美之上的,極度追求完美、毫無瑕疵的想法,一個總是追求完美的完美主義者,便會對很多事物感到不滿,會認為他們或多或少都有瑕疵,全都有非得改變的理由,這是一種發生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的,對偏離或者失敗的擔心。
  • 【精彩日文】完美主義 --外語頻道--中國教育在線
    人生、時と場合によって、手を抜く必要があることもあるのだ。  人生はどんなにこちらが完璧であろうとしても、それを出し抜く企みをいつも用意している。だからこそ面白いのだ。単語:  押し付ける:他一 強壓,強加於人  高じる:(こうじる)自一 越發,加重  いこじ:形容動詞 固執,彆扭  企み:(たくらみ)企劃,企圖  全文翻譯:完美主義
  • 別再玩兒命爭第一了,甩掉「完美主義」,你已經很棒了-虎嗅網
    人數逐年上漲加拿大心理學家戈登·弗萊特和保羅·休伊特提出三種不同類型的完美主義:「自我導向型」、「他人導向型」和「社會期許型」。巴斯大學的託馬斯·柯倫和約克聖約翰大學的安德魯·希爾分析了4.1萬名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學生在1989年至2016年完成的多維完美主義量表的數據發現,三種類型的完美主義都在上升,其中「社會期許型」增長幅度最大。在過去三十年,完美主義變得越來越普遍,年輕人對自己和他人有著更高的要求,這和逐漸增加的社會壓力和社交媒體的壓力有關。
  •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自卑是成功的大敵
    自卑是成功的大敵在許多人的心中,自卑仿佛是揮之不去的黑蝙蝠。它像蛀蟲一樣啃噬著你的人格,它是人邁向成功路上的一堵圍牆,它是快樂生活的攔路虎。大詩人李白在《將進酒》中吟道:「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何等豪邁的氣勢!心理學家讀到此句的時候,肯定還會再加上一句:這是何等的自信!
  • 無人可以逃脫的心理漩渦: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完美主義是什麼?我們在面對人生的旅途時,可以比喻成我們從A點到B點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採取一種認知和情感的基模。一個追求卓越的人仍可能和完美主義者一樣,或者比完美主義者更有野心,兩者之間的不同,在於他們面對旅途的方式。舉個例子,首先是完美主義者,他站在A點,想到B點去,什麼是最完美最有效的方式呢? 那就是直的路線。
  • 完美主義是這樣折騰自己的 截止日期才是第一生產力
    人生的每一步都是選擇,有的人選擇對了,有的選擇錯了。但錯了還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有選擇困難症,完美主義傾向的,他們就像被困住出不來,掉進選擇的深淵痛苦不堪,這是在浪費時間,慢性自殺。因為選擇錯了的人至少還可以得到經驗教訓,而他們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