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和韓語都離不開漢字,漢字曾經是東亞的通用文字,漢語的文言文曾經是東亞的通用語,漢字在東亞世界的地位,正如拉丁文在歐洲的地位一樣,今天的英語、法語、德語、俄語等語言有大量的詞彙來自於拉丁文和希臘文,這些詞彙都是高級詞彙和學術詞彙,當然這些詞彙在每個語言裡的讀法是略有差別的,因為西歐國家的語言都是拼音文字,所以今天的英語、法語、德語和俄語等語言,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讀音拼出來。
最初他們是把漢字作為音符來使用的,即用漢字來注音,如:當時日語中代表"我"意義的詞為四個音,他們就用發音相近的四個漢字來表達,即為"和多久志",(當時傳到日本的漢字的讀音為各地方言),就是說當時日本人如果要把代表"我"意義的詞用文字表達出來,就必須記住"和多久志"四個漢字。
因為漢字寫法非常複雜,使用起來相當不便,公元9世紀(中國北宋初期),日本人採用簡化的辦法,模仿漢字草體創造了平假名,切取漢字的偏旁部首,創造了片假名。如:漢字: 安以宇衣於,平假名:あいうえお。漢字: 阿伊宇江於,片假名:アイウエオ
因為漢字寫法非常複雜,使用起來相當不便,公元9世紀(中國北宋初期),日本人採用簡化的辦法,模仿漢字草體創造了平假名,切取漢字的偏旁部首,創造了片假名。
就像中國簡化漢字,越南朝鮮廢除漢字一樣。日本也想有一套自己的文字。明治維新之後,日本舉國掀起脫亞入歐的狂潮,部分人士開始叫囂廢除漢字活動。二戰之後,日本更是掀起了廢除假名和漢字轉用法語為國語的爭論中,不過結果就像現在看到的一樣,漢字依然堅挺的存在日本文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