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在汗水和淚水中成長丨仁懷市學孔鎮上寨村駐村第...

2021-01-10 天眼新聞

2019年5月17日,我受仁懷市水投公司推薦,市委組織部下派前往學孔鎮上寨村擔任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第一書記。公司領導找我談話了解意願時,我家中有身懷六甲的妻子和身體不適的父親,立足於大局,也為了進一步豐富、歷練自己,我義務反顧的奔赴脫貧攻堅一線,從此走上了我的小康駐村之路。

工作開展初期,我對「脫貧攻堅」工作是陌生的,但我從未懼怕,而是越戰越勇。為儘快熟悉、開展好脫貧攻堅工作,白天組織工作組組員走訪群眾拉家常、熟悉情況、摸實情,通過一個月的走訪,已全面覆蓋上寨村12個村民組中建檔立卡戶、非建檔立卡戶、低保戶、邊緣戶、特困供養戶;晚上則加班至凌晨兩三點學習關於脫貧攻堅相關文件,吸納文件中的相關指示精神、工作部署、業務、經驗等,將文件吃透,同時將白天走訪的情況進行統計。 日復一日,通過不懈努力我逐漸清楚了脫貧攻堅工作該如何去幹,將難點、重點工作逐步化解,豐富了自身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業務技能和開展群眾工作的經驗,讓我真正體會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含義,原來就這麼近這麼親切。

記得在2019年8月13日中午,為迎接省級交叉檢查,駐村工作組、村支兩委集中在村裡整理相關資料,突然接到到村民代顯和的電話求救,良豐組代正寬戶家中失火,全體駐村隊員及其他幹部放下手中工作,在帶村領導羅安保、我、村支書代顯萬的組織下,立即趕赴火災現場,同時聯繫了鎮派出所消防隊到達現場,控制現場並勸退老弱婦孺群眾,根據現場情況組織撲火,火勢很快就得到了有效控制,半小時後鎮派出所、消防隊趕到把餘火撲滅。代正寬一家對參與救火的所有人員萬分感謝。經此一役我深有體會,只要老百姓有需求,不管什麼地方、什麼時候,我們都會義無反顧的去為老百姓付出。像這樣的事太多了,數不勝數,這就是我的駐村工作。 工作是幹好了,可是我的家呢,只留下了無盡的愧疚和淚水。我因工作任務繁忙,沒有空閒時間返回家中看望父母和已有身孕的妻子,只能通過電話了解近期身體、工作及生活狀況。記得去年父親病情加重住院,需進行手術治療,但工作中任務重、時間緊,我依然堅守在脫貧攻堅一線完成上級交予的任務,通過晚上休息時間去醫院看望已經術後的父親,看望時間還不足半小時,當晚又返回村裡加班整理資料,在工作和家庭的天平之間我選擇了向工作傾斜,我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工作任務不能按時完成。

在2020年春節,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我組織工作組組員於1月28日參與上寨村疫情防控工作,走家竄戶,挨家挨戶測量家庭成員體溫及詢問身體健康狀況,登記造冊,每日開展疫情防控措施宣傳工作,讓群眾深知此次疫情的嚴重性,做好相關防控措施;與此同時,我次子在仁懷市中醫院順利誕生,我想立即飛奔回到妻子身邊噓寒問暖,但我深知疫情防控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為了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我依然選擇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守護群眾,對妻子的愧疚之意只能日後彌補。但天有不測風雲,當我還停留在對妻子產子的愧疚中時,2月2日醫院傳來了妻子患結腸癌晚期的噩耗,妻子癌細胞已擴散至肺部和肝部。瞬間,時間、呼吸仿佛都已凝聚、停止,我的腦海裡一片空白,這無疑是一種致命的打擊。但我依然咬緊牙關,把所有的辛酸和眼淚噎了下去,我在醫院照顧妻子十來天后,我妻子給我說了一句至今記憶猶新的話:「你回去吧,守著我,病也不會馬上好,你是黨員有使命在身,村裡更需要你。」2020年2月13日,我又返回了我的工作崗位。我白天盡職盡責開展工作,晚上回去照顧病魔纏繞的妻子,可是一切的付出依然回天無力,妻子於2020年5月12日凌晨2點還是離我而去。 看著老百姓生活條件一天天的改善,我的青春和汗水撒在上寨這片土地上無怨無悔,可是對妻子的愧疚,希望還有來世可以彌補吧!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徐春燕

編輯 蔣洪飛

編審 陳富強

相關焦點

  • 「我的脫貧故事」當好脫貧攻堅示範戶丨仁懷市學孔鎮桃子坪村村民...
    感恩黨的好政策,把我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幫扶幹部的鼓勵和指引,讓我們家通過發展種植、養殖產業增收,一家七口的生活才越過越好,於2019年底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我是桃子坪村桃子坪組村民令狐雲舉,2018年,因為我家中母親和小兒子身患一級殘疾,家庭困難,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眼裡常含淚水丨石阡縣五德鎮桃子園村駐村第...
    我叫遊龍,是石阡縣發改局的一名幹部,2016年3月,因脫貧攻堅工作需要,我被選派到五德鎮桃子園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桃子園村,聽起來似乎是一片美好靜謐的桃花源地,但實際並非如此,早在進村之前我就對桃子園做了一些功課。桃子園村位於五德鎮西南部,屬一類貧困村。
  • 「我的扶貧故事」回首脫貧攻堅路,所有汗水和淚水都是值得的丨遵義...
    我是遵義市鳳岡縣石徑鄉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楊永,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時任鄉安監站站長的我奉脫貧攻堅石徑戰區指揮部的命令,趕赴轄區青灘村安村片區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堅持脫貧攻堅和安全監管「兩不誤、雙促進」,順利完成脫貧攻堅「國檢」驗收和安全生產工作平穩向好發展。
  • 「我的扶貧故事」臨危受命,站好最後一班崗丨仁懷市後山鄉田興村駐...
    我叫周瑤,是千萬駐村第一書記中的一員,是臨危受命,站最後一班崗的扶貧幹部。還記得2019年5月20日,我接到仁懷市委組織部駐村辦的通知,讓我做好第二天下鄉駐村準備,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接替前一位駐村第一書記的任務。這雖談不上臨危受命,但內心如履薄冰,做得好可能錦上添花,做得不好那是有負眾望。
  • 「我的扶貧故事」丨把「駐」村變「住」村|遵義市匯川區松林鎮新莊...
    我叫陳名航,是遵義市匯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毛石分局派駐松林鎮新莊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我從2015年2月開始駐村以來,今年已是第6年。除此,在改善新莊村公共基礎設施工作中,我同駐村工作隊員一起積極協調,完成通村公路改擴建5.2公裡,「組組通」公路建設27.53公裡,村民出行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實施人飲工程項目20個,家家戶戶都用上了乾淨水、放心水,群眾飲水難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以前,新莊村農業產業結構單一,產業發展滯後。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精神永伴我前行丨獨山縣上司鎮打羊村駐村...
    6年前,「扶貧」只是我在新聞信息上看到的字眼,2015年9月在我踏進玉水鎮那一方熱土時,從此與「扶貧」結緣。2019年2月14日起,有幸到貴州黔南獨山縣上司鎮打羊村開展駐村工作。韋興祥(右)慰問困難群眾駐村後,我成為產業專班工作人員與打羊村點寨組包保網格員。
  • 「我的扶貧故事」夫妻同駐村 扶貧並肩行丨六枝特區月亮河鄉郭家寨...
    胡中友、羅穎夫妻在接受採訪2018年3月,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來到六枝特區月亮河鄉郭家寨村駐村擔任第一書記。上任後,我心無旁騖、撲下身子、以村為家,用實際行動讓村寨改變面貌。這也慢慢影響了我妻羅穎。由於自然條件影響,郭家寨村是全特區9個深度貧困村之一,雖然只有6個村民組,可是多民族雜居,基礎薄弱,經濟社會發展十分緩慢。我駐村後忙於工作很少回家,和家人一個月也見不了幾次面,特別是妻子在2018年6月生二胎時,直到她被推進手術室後,我才氣喘籲籲地趕到醫院,內心非常愧疚。
  • 「我的扶貧故事」不畏艱辛 砥礪前行丨惠水縣好花紅鎮百鳥河村駐村...
    細細數來,從最初的包村工作轉戰到扶貧站,已不知不覺走過3個年頭,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可謂百感交集。  回想剛剛到扶貧站的時候,從一名包村幹部到一名業務指導員,業務不熟悉的我是一頭霧水,如何指導片區八個村做到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精準,貧困戶申報有哪些程序,教育、醫療、住房、搬遷都有哪些政策,問題接踵而至。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更「駐心」 我把這裡當成家丨平塘縣平舟鎮樂...
    我叫楊春雷,是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平塘公司職工,現是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平舟鎮樂康村駐村幹部。自駐村以來,總是行色匆匆,每次到單位辦公樓總是急著要走,大家都知道,我忙著回到樂康村,我記掛著那裡的一切。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我的扶貧故事」兩洋村裡的「駐村人」丨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
    凌晨的兩洋村格外安靜,新鮮的空氣讓人精神振奮,村寨還有路燈和村委的燈在明晃晃的亮著……我習慣性地望下天空閃爍的繁星,不知不覺,我到兩洋村已經三年了。我叫趙仕平,是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第一書記,2017年,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踏上了駐村扶貧之路。
  • 「我的扶貧故事」巴臺村給了我歷練成長的機會丨獨山縣百泉鎮巴臺...
    2017年5月18日,我作為縣派駐村第一書記、同步小康駐村幹部,被安排到百泉鎮巴臺村開展駐村工作。時光荏苒,日月如梭,到如今駐村已有3年多時間了。一路走來感觸頗深,收穫很多;我始終以工作職責要求自己,傾注了真情,使出全身力氣參與駐村扶貧工作,與廣大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 「我的扶貧故事」這一路 付出了汗水 收穫了感動丨鎮遠縣都坪鎮馬...
    我叫尹秋蘭,是鎮遠縣都坪鎮一名基層扶貧幹部。2017年9月,一張汽車票,一個行李箱,我獨自踏上了異鄉的工作之旅。按照鎮黨委政府的要求,我被安排到了馬家坪村,成為該村的結對幫扶幹部。作為幫扶幹部,我始終將脫貧攻堅的使命責任扛在肩上,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不畏艱難,一直投身於脫貧攻堅的一線中。「尹妹,你又來啦,吃飯了沒嘛?是沒是又到交農村合作醫療?我今年錢給你幫我去交哦。」今年11月25日在入戶走訪中廖興發老人家對我說。
  • 「我的扶貧故事」他鄉變故鄉,群眾是親人丨獨山縣基長鎮董秧村駐村...
    2017年12月,因組織信任,我來到董秧村即心愛之人從小生活的地方,從此開啟扶貧之路。自駐村以來,我深知群眾事無小事,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賽道上,我跟所有一線扶貧幹部一樣,都奔跑著、衝刺著、收穫著,用自己的汗水澆灌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希望之花。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帶給我光榮和欣慰丨鎮遠縣都坪鎮坳背村駐村...
    我叫楊建,是黔東南自治州鎮遠縣衛生健康局的一名工作人員。2017年8月,我被派駐到鎮遠縣都坪鎮坳背村參加扶貧工作,2019年10月成為駐村工作隊隊員,有幸投入到一線脫貧攻堅戰鬥中,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 「我的扶貧故事」駐進鄉親們心坎上丨匯川區松林鎮新莊村駐村第一...
    我叫陳名航,2015年2月起,我到了深度貧困村松林鎮新莊村駐村,今年是我駐村的第6年。   初到村上,看著眼前的狀況:省級貧困村、山高坡陡、交通閉塞、生產條件差、經濟基礎薄弱……如何做好這個第一書記,我的心裡有些不知所措。
  • 「我的扶貧故事」抱定初心赴徵程丨鎮遠縣羊坪鎮黃連村駐村第一...
    我叫王文杰,2019年1月,我闊別工作5年多的貴州省地礦局凱裡101地質大隊,調到鎮遠縣羊坪鎮黃連村任駐村第一書記。王文杰與村幹在雨中討論綿綿細雨卷著刺骨的寒風滴在我的臉頰,吹打著我單薄的身軀,讓我頓感一陣涼意。初來乍到,這樣一份「見面禮」著實讓我肅然起敬,脫貧攻堅一刻等不起、一天耗不起,我與村兩委寒暄後,就和村幹走訪串寨、入戶了解當地村情民情。
  •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⑨——駐村駐心顯真情 敢闖敢試留芳名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⑨——駐村駐心顯真情 敢闖敢試留芳名 2020-12-01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丨黔西南貞豐縣魯貢鎮坡艾村駐...
    我是施鵬,在2017年有幸加入基層服務單位,正式走上工作崗位,也是這一天正式接觸了扶貧工作,接下駐村這根接力棒,與全國上下一起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到今天,我可以很肯定、驕傲的回答他們:「我們做了很多很有意義的實事,有些人一輩子都趕不上的事被我們幾年就做了,成效顯著!」走在扶貧路上,回顧駐村參與扶貧工作的這幾年,是我感觸很深、感悟很多,也是自身進步和提升最為明顯的時候。
  • 「我的扶貧故事」希望村民過得更好更幸福|興義市滄江鄉新寨村駐村...
    我今年48歲了,在2018年的秋天,也就是組織派我到貴州黔西南州興義市滄江鄉新寨村駐村扶貧的那一年8月,我的兒子才呱呱落地來到這個世界。46歲有了他,我算是「老來得子」。  只是他一生下來,我就已經到距興義70多公裡外的滄江鄉新寨村駐村扶貧來了。我來這裡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孩子還小,家中母親、嶽父、嶽母都七十多快八十的人了,我在山的這一邊,他們在山的那一邊。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的小事情都是我們幹部的大事情!|仁懷市茅壩...
    謝婷與小朋友在一起2019年,脫貧攻堅進入「啃硬骨頭」階段,按照上級要求,駐村幫扶必須盡銳出戰,很榮幸我成為「盡銳」中的一員。就這樣,經組織領導談話後,我一肩挑著群眾脫貧的重任,一肩擔著家裡的重擔,到茅壩鎮立巖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