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海破產法庭的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則「雙11特輯」,推的是正在破產程序中的艾格品牌,在淘寶上有一些款式1折變現。
而「女裝品牌艾格破產」的詞條也迅速衝上了熱搜,話題閱讀量高達2.6億。曾經在80、90年代紅極一時的品牌,如何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品牌發展史
1916年,艾格在德國柏林開設了第一家店鋪。
1982年進軍巴黎,在世界上最著名的時尚之都,艾格逐步成為法國乃至歐洲著名的女裝連鎖店。憑藉清新亮麗的色彩,簡潔流暢的風格,艾格一路發展迅猛。
1994年,艾格首次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設立上海英模特製衣有限公司,並於1995年1月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實體零售分店。艾格在中國採取的是「本土售賣,本土製造」的經營模式,僅用兩年時間,便在中國市場上開設了723家店,年銷售額超過9億元。此時的艾格,是當時市場上的一匹黑馬,發展迅猛,勢不可擋。
但隨著快時尚品牌優衣庫、Zara等快消時尚品牌進入中國,艾格2012年在中國業務開始放緩,但其在中國零售點數量仍然高達3460個。2013年艾格在華業績開始出現下滑。
2014年,艾格已經在全球店鋪共有4246家,其中中國店鋪3083家,但業績下滑的頹勢卻並未止住。
到了2015年和2016年,艾格集團中國市場的運營虧損達到740萬歐元和1940萬歐元。
2018年,艾格宣布將其中國市場的成衣業務Etam Weekend、ES和E & JOY出售給香港一投資機構,僅保留內衣業務。
沒落有跡可循
艾格品牌的離開並非突如其來,艾格對女裝成衣的轉變早已有跡可循。早在2017年,艾格開始運營自己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從帳號設立之初,就沒有出現過女裝成衣的影子,公眾號推文主要針對品牌的內衣線。
而在2018年底,艾格已經陷入了合同糾紛,截止2020年7月,艾格在中國已無實體店鋪。這個見證了大多數80後、90後女孩青春的品牌,已經在緩緩地退出女裝市場。
低價處理,破產清算
據民事裁定書信息,上海陸洲針織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陸洲」)曾因加工合同糾紛,與艾格公司對簿公堂。2018年12月,法院作出民事調解書,由艾格公司支付上海陸洲449.73萬元。然而艾格公司並未履行相關義務,上海陸洲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2019年3月,因艾格公司名下暫無可供執行的財產,最終執行程序被終結。
因此,2019年7月,上海陸洲以艾格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為由,向法院申請對其進行破產清算。2019年10月8日,法院作出滬03破155號民事裁定書,裁定受理債務人艾格公司破產清算一案,並指定了管理人。今年3月,破產文書被送達艾格公司。
而在2020年雙十一,艾格品牌走完了它最後一程,在淘寶進行破產清算,特價處置現有資產。
艾格進入中國時,中國正處在物質稀缺的年代,當時的零售業態中,只要你有貨,就不愁賣不出去。而隨著物質的極大豐富,零售市場已經不同以往,競爭日漸激烈。品牌的
而對於服裝這類時尚行業,潮流變幻莫測,稍有不慎,就被同行趕超。不止艾格,像拉夏貝爾、真維斯等曾經領跑的品牌,如今都相繼沒落。
在服裝零售這個競爭激烈的賽道上,沒有什麼方式能一直穩贏,只有快速適應市場的改變,及時調整品牌運營方向,才能帶來更持久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