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賦能教育的中國探索

2020-12-16 法制網

把人工智慧裝備引入課堂是「智慧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第一實驗學校請來機器人「老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在歡樂愉快的氛圍中,啟發孩子們勤於思考,激發他們的探索熱情。(攝於2019年12月19日)  人民圖片

第二屆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近日在京舉行,會議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共同舉辦,探討智能時代人類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研究未來教育發展戰略和育人方式。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教育所帶來的極大衝擊,大規模線上教育加速了技術革命與教育變革的進程,一系列新技術展示出巨大潛能,人工智慧時代的需求無疑也發生了重要變化。中國一直在進行著「人工智慧+」的教育創新,智能技術與教育的融合正成為催化劑,重塑課堂、學生、教師三者間的關係。

    

智能化教學個性化發展

近年來,中國對人工智慧與教育融合發展的認識程度不斷加深,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智能教育發展的政策性文件。

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正式發布,其中提出,要加快人工智慧高端人才培養,建設人工智慧學科,發展智能教育。2018年,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從高等教育領域推動落實人工智慧發展。去年2月,《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正式發布,提出加快推進信息化時代的教育變革,建設智能化校園,統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向人們展示了變革教育的巨大潛能。幫助每個人獲取駕馭新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正是教育的使命所在。應當加快發展更高質量的教育、更加公平包容的教育、更加適合每個人的教育、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為每個人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實現教育與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

疫情下,在線教育服務提供平臺也在發力,停課不停學,新技術的應用推動著教育教學模式的變革。好未來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白雲峰表示,人工智慧與教育的融合正在走向教育生態的縱深領域,推動了從教育理念到教學技術的創新與變革。通過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的發展,以在線教育為載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正在打開學習過程的「黑匣子」,讓因材施教成為可能,一幅智能教育的未來圖景正在顯現。

技術創新湧現重構傳統課堂

一些地區和學校開始了人工智慧與教育教學融合的深度嘗試。在北京、上海等地,智能教學助手和智能學辦能夠精準回應學生學習需求,並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差異設計了多種版本。

在廣州、武漢、西安、青島等地,人工智慧課正在中小學逐步鋪開,以推進人工智慧與學科教學融合研究。

在高校,人工智慧成為教學中的重要輔助。清華大學依託智慧教育教學工具,師生可以實時溝通,為課堂教學互動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案。北京師範大學的國際合作研究項目中,預測了未來人工智慧教師的功能角色,包括自動閱卷、血液診斷、心理輔導、體質健康監測、個性化教學指導等12種重要角色……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表示,面對以智能技術促進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根本轉變、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的創新人才這一重要課題,中國從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教師角色轉變、課堂形態轉變、評價體系轉變等4方面做出了探索。在此過程中,線上線下結合的體驗式學習、項目制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以及疫情期間成效顯著的彈性學習與自主學習,正逐漸成為主流學習方式。同時,教師知識性的教學角色會部分被人工智慧取代,因此能夠從繁重的重複性勞動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引導和培育之中。

加強國際合作縮小數字鴻溝

一組數字可以更清晰地反映出中國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如今,中國中小學(含教學點)網際網路接入率達99.7%、98.7%的學校網絡帶寬全部達到100兆以上,95.2%的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網絡教學環境大幅改善,基本建成國家素質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全國師生網絡學習空間開通數量突破1億個,慕課學習人數達到313.1億人次。教育信息化正在為構建平等面向每個人、適合每個人更加開放靈活的高質量教育體系發揮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想要創造「技術向善」的智能教育體系,進一步平衡遠程教育的覆蓋面,縮小數字鴻溝,為各國學生提供公平、開放、個性化的教育方式,離不開國際合作與交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助理總幹事賈尼尼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規模流行加速了全球對於新興技術開發領域的合作需求。只有通過合作,技術才能使所有人受益,而不是進一步擴大不平等現象。

技術進步的同時卻也加劇了數字鴻溝,使其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主席莫庫伊援引的一組數據令人擔憂:根據近期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國際電信聯盟所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高收入國家,87%的兒童和年輕人能夠接入網際網路;但在低收入國家,這個數字只有6%。全世界有22億25歲以下的兒童和年輕人家中沒有接入網際網路——其中有10億居住在亞洲和非洲。

「這場疫情再次說明,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國利益緊密相連,彼此依存,合作應對挑戰是國際社會唯一選擇。」中國教育部副部長、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任田學軍如是說。

若想要縮小數字鴻溝,實現包容性發展,各國必須攜手同行。正如田學軍所言:「我們必須立足共同利益,以團結取代分歧,以理性消除偏見,相互尊重,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充分發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智能教育領域的引領和協調作用,共商合作機制,共建交流平臺,共享優質資源,幫助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教育發展,共同推進實施2030年教育議程,打造智能時代教育共同體。」


相關焦點

  • AI賦能教育的中國探索:加強國際合作 縮小數字鴻溝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AI賦能教育的中國探索把人工智慧裝備引入課堂是「智慧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第一實驗學校請來機器人「老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在歡樂愉快的氛圍中,啟發孩子們勤於思考,激發他們的探索熱情。
  • AI為教育賦能!福田首個AI賦能教學實驗學校聯盟成立
    讀創 深圳商報記者 劉虹辰 通訊員 顏慧敏為進一步推進福田AI賦能教育發展示範區建設,引領福田教育信息化邁向3.0體系,促進區域智能教育整體跨越發展。12月1日下午,福田區AI賦能教育交流分享會暨AI賦能教學實驗學校聯盟成立大會在福田區外國語高級中學舉行。
  • AI科技賦能未來教育發展
    來源:東方網近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於國家會議中心如期開幕。本次服貿會以「科技辦會」為理念,採取線上線下融合辦會機制,是疫情以來我國舉辦的首場重大貿易活動。VIPKID大米網校與新東方等行業領軍企業一同受邀參與。
  • AI賦能教師 創新變革教育
    AI賦能教師 創新變革教育 2020-12-11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賦能STEAM編程教育:中國首家「索尼KOOV未來賦能中心」在成都啟航
    KOOV是索尼國際教育公司於2017年2月推出的編程機器人品牌。以KOOV可編程教育機器人套件切入,經過三年多的產品開發和市場探索,KOOV從最初硬體產品的提供發展為完整的教育解決方案,完善的課程和教學管理系統受到了教師和家長們的認可。
  • VIPKID大米網校亮相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 AI科技賦能未來教育發展
    近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教育會於國家會議中心如期開幕。本次服貿會以「科技辦會」為理念,採取線上線下融合辦會機制,是疫情以來我國舉辦的首場重大貿易活動。VIPKID大米網校與新東方等行業領軍企業一同受邀參與。
  • 優鴻AI——立足教育科技,賦能教培行業
    近年,國家教育政策發生巨大變革,「發展智能教育」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成為國家發展新戰略,也成為教育信息化發展新趨勢。隨著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大爆發,在線教育的興起進一步催產了智能教育,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曾指出:智能教育是人工智慧與教育的融合,實施智能教育就是為教育參與者創建一個教育的「智能夥伴」。
  • 師大教育打造AI個性化教學,提升學習效率
    師大教育打造AI個性化教學,提升學習效率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逐步改變人類的生活、工作、學習等方方面面,「AI+教育」不再是人類對未來的創想,而是眼下正在發生的教育革命。課程改革、課堂改革、教學模式改革已經成為了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每個教學單位都在積極地探尋適合自身的教學特點。
  • 福田AI賦能教學實驗學校聯盟成立
    體系,促進區域智能教育整體跨越發展,福田區AI賦能教育交流分享會暨AI賦能教學實驗學校聯盟成立大會在福田區外國語高級中學舉行。  福田區教育局局長田洪明表示,福田區教育的發展從數位化、網絡化,到智慧化、智能化,在教學服務、學校運維、智能課程、監測評價、治理創新等方面都需要人工智慧的助力。「深圳正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作為深圳首善之區的福田,我們在AI賦能教育方面要先行,要把福田建設成為『AI』賦能教育發展的示範區。」
  • 中國企業出海步伐加速 AI+在線教育賦能企業英語培訓
    全球領先的成人在線英語教育品牌TutorABC受邀參展,分享公司利用AI和大數據賦能的「定製化員工再培養」企業英語培訓方案,吸引了在場人力資源高管和專家的關注。據悉,中國人力資源數位化論壇由人力資源智享會(HREC)主辦,吸引了包括已經進入中國的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眾多頭部公司參與,邀請到來自保利、華潤、唯品會等知名企業的人力資源高管分享數位化技術在人才管理方面的應用,並針對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展開討論。如何找到更加高效智能的創新型培訓解決方案,正是與會嘉賓關心的主要問題之一。
  • 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聚焦科技賦能教育 掌門教育分享新思路
    12月6日,以「創新與變革:面向智能時代的教育」為主題的「2020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本屆論壇邀請了來自學界、政界、產業界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同參與,從科技賦能與教育創新、人才需求轉變與教育變革、教育新業態新模式、未來教育、智慧教育等維度,深入探討智能時代下的教育創新與變革。
  • 教育場景下的AI師資賦能
    8月22至24日,由昆明市尋甸縣教育體育局推動,優必傑昆明團隊協助尋甸縣學校組織開展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項目師資賦能培訓活動。此次培訓的目的是讓參訓教師了解課程教具的功能特徵,結合教學實際,將其教育理念融入到學科教學中,運用教具和教學軟體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 聚焦AI賦能教育 助力人工智慧後備人才培養
    8月23日下午,湖南省科技活動周重大示範活動——2020人工智慧與創新教育思享匯暨第二屆湖南省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後備人才培養論壇在長沙舉辦。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創業精英從產業發展、產學研融合、創新教育等角度出發,圍繞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科技創新後備人才的培養,共謀「AI+教育」的未來藍圖。
  • 教育+,給孩子賦能未來
    在2020博鰲文創周《跨行業賦能未來教育》主題平行論壇上,來自教育界和跨行業領域的精英,圍繞未來教育、跨行業賦能教育等話題,展開了思想碰撞。石禎專 攝教育從概念到實踐、從內容到場景,都在發生深刻變化,每一個孩子、家長和教育者都是其中的親歷者。在剛剛結束的2020博鰲文創周《跨行業賦能未來教育》主題平行論壇上,來自教育界的大咖和跨行業的精英,圍繞未來教育、跨行業賦能教育等話題,展開了一場思想碰撞。他們討論的,也許正是許多家長熱切關注的。
  • 中國平安旗下麥奇教育科技:強互動性是AI賦能教育的真正挑戰
    中國平安旗下麥奇教育科技(iTutorGroup)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楊正大博士認為,AI賦能教育帶來規模化的因材施教,能真正促進教育公平,從而顛覆整個教育行業。強互動,是在線教育決勝的關鍵和傳統線下教學中面授、互動、答疑不同,在線教學中師生間溝通環節明顯受到影響。
  • 智課教育翟少成出席2019中國網際網路大會,聚焦B端inside賦能
    在日前舉辦的2019中國網際網路大會上,創新教育論壇以「創新科技應用,振興教育發展」為命題,積極探索網際網路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吸引了眾多行業專家參與。智課教育聯合創始人、USKid總裁翟少成出席大會並做主題演講。
  • 掌門教育亮相北師大2020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 分享技術賦能教育...
    12月6日,以「創新與變革:面向智能時代的教育」為主題的「2020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在北京師範大學隆重舉行。本屆論壇邀請了來自學界、政界、產業界的專家學者、企業領袖共同參與,從科技賦能與教育創新、人才需求轉變與教育變革、教育新業態新模式、未來教育、智慧教育等維度,深入探討智能時代下的教育創新與變革。
  • 5G賦能中國智慧教育
    )和2個培育區域(江蘇省蘇州市、山東省青島市)的名單,旨在探索建立多層次、數位化、隨時隨地的終身教育體系。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轉變學習心態,學會在學習中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學會獨立思考,勇於表達自己的見解,敢於爭論;學會自我賦能,充分利用身邊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實現從「學會」到「會學」。而家長也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如何有效獲取資源,共同探究建立假設、形成驗證、得出結論的方式方法。
  • 微軟亞洲研究院牽手培生 用AI技術賦能教育
    未來, 該項合作將可能惠及數百萬中國及其它國家和地區的學習者。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博士表示: 「朗文小英為利用微軟人工智慧技術賦能教育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希望微軟與培生的合作,能夠改善語言學習體驗,提高中國英語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同時我們看到,培生等教育行業的開拓者,正在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數位化轉型。作為技術推動者,微軟非常高興能夠參與到這個過程當中。
  • 如何更好地利用AI為教育賦能
    打開APP 如何更好地利用AI為教育賦能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24 09:51:48   人工智慧、腦科學、人臉識別、少兒編程……這些被賦予濃厚科技色彩的智慧技術正在走進現代中國社會,尤其是中國家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