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錶維修市場亂象叢生,消費者如何防止「被消費」?

2020-12-13 騰訊網

「我之前去一棟大廈裡想換手錶電池,被告知線路板壞了,更換線路板要價格不菲的費用,後來選擇了一家評價不錯的正規門店,只是換了一粒電池就恢復正常了……我是該哭還是該笑呢?」家住廣州的孫小姐直呼鐘錶維修這個行業水太深了。

數據顯示,隨著消費水平提升,鐘錶及珠寶產品的消費總額於2018年佔到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的22%以上,其中高端表消費增長明顯。但和前端消費脫節的是,鐘錶售後維修市場亂象叢生,記者走訪發現,通過網上檢索引導的維修點打著「官方指定維修店」的名頭,但實際上,品牌並未授權這些機構作為官方售後,此外,還有不法商家通過誇大問題、偷換零件的手法,「宰」掉消費者的修理費用甚至達鐘錶價格的20%-30%。

走訪:「李鬼」網站誤導消費者

「我一般就在樓下的小攤修表,換個電池還是很方便的。」劉小姐告訴記者。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不少消費者一般都會像劉小姐一樣出於便利性,選擇在離家不遠的小鋪面修手錶,這些鋪面一般開在超市旁邊或居民區內,只有一個師傅在看店,有的既修手錶又修手機,甚至還可以配鑰匙。

記者還發現,在網上有不少打著名表官方維修卻在品牌官網上「查無此處」的鐘表維修點。記者在百度檢索「勞力士官方維修」,首先引導到的是維多利廣場寫字樓A座15層的一處維修點,並且註明是勞力士在廣州的服務點,但是記者在勞力士官方網站發現,勞力士在廣州的服務中心和特約零售有四個,但都不位於維多利亞廣場。

記者在百度檢索「勞力士官方維修」,引導到的是維多利廣場寫字樓A座15層的一處維修點

「有些打著官方指定維修店旗號的門店其實是欺騙消費者的,他們花錢在百度上打廣告,並且網頁也做得很精緻,讓人一時難以辨識,不少消費者誤以為這是品牌指定的維修店。」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鐘錶售後的水很深,鐘錶是很精密的儀器,一些不法商家會先估算鐘錶價格,再通過誇大問題、偷換零件的手法,「宰」掉消費者的修理費用達鐘錶價格的20%-30%。

「國內維修體系現狀是比較分散的,多以個人維修店、維修中心、品牌專業售後點為主。行業沒有規範的執業標準,無需任何從業證書,門檻低,以至於行業內魚龍混雜,很多隨便跟隨師傅學上三五個月便可以自稱『師傅』。」名表維修連鎖品牌廣誠表行的專業鐘錶師梁耀友告訴記者,維修行業屬於嚴重的信息不對稱行業,維修亂象、價格差異大、服務標準不規範,一支手錶從出現問題,消費者選擇維修網點,到手錶檢查,維修方案,報價,可以說消費都是被動的,所以「被消費」現象常常出現。

管理部門對鐘錶售後市場的亂象曾進行打擊整治。2018年315期間,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管局處罰並取締了位於南京西路的一處上海名表維修中心,該維修中心存在對鐘錶「小病大修」、在行業內進行不正當競爭以及涉嫌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黃浦區市場監管局也曾對位於南京東路置地廣場和淮海中路香港廣場的兩個冒牌鐘錶維修服務點進行行政處罰,責令其停止虛假宣傳,消除影響。這些維修點均開設在繁華的商業中心,還有看似專業的機構為其背書——不僅在牆面上貼有名表商標,名片上還印有「瑞士鐘錶聯合會會員、瑞士SMH鐘錶培訓機構專業認證」等字眼。但事實上,涉及品牌並未授權這些機構作為官方售後。

鐘錶檢修是很精密的工作

「目前鐘錶維修生意門檻很低,一張桌子、一套工具,師傅帶徒弟就開攤了。但鐘錶維修其實是需要統一標準的,包括設備、工作流程、技術規範標準。」萬表CEO肖曉告訴記者,目前鐘錶維修的行業標準還有待提升,國內市場的高端表消費越來越多,但目前售後和前端是脫節的,這就造成了市場上劣幣驅逐良幣,一些做鐘錶維修做了上百年的老字號以及專業連鎖維修品牌,不得不讓路給以低價吸引消費者的維修店。

鐘錶師在檢修手錶

為此早在2016年,萬表便開始進軍鐘錶維修保養領域,成立全國名表維修保養誠信聯盟——「萬表名匠」,並不斷加快腕錶後市場資源整合發展。「我們希望通過萬表名匠維修平臺的相關服務體系、標準體系去聚集一批優質商家、誠信商家,規範商家行為,讓消費者在選擇手錶維修平臺時能夠更省心、更放心、更安心。通過嚴選維修商家合作,共同打造誠信、專業、規範的全國手錶維修行業金字招牌。」肖曉說。

行業聲音:鐘錶維修市場亟需規範化

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19年中國高端鐘錶消費研究報告》顯示,鐘錶及珠寶產品的消費總額於2018年佔到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的22%以上,高端鐘錶將從奢侈品消費的增長趨勢中獲益。肖曉也發現,今年上半年高端表消費增長迅速,隨著95後消費者消費者觀念和方式的改變,高端表消費持續增長,鐘錶維修市場也將進一步擴容。另有數據顯示,廣東是鐘錶製造大省,廣東表類生產佔佔全國產出的87%。

鐘錶師在檢修手錶

「目前鐘錶維修市場有大概有十幾萬從業人員,有約100億規模,而且高端鐘錶消費每年有20%的增長,即使按1%的返修率來估算,也可見鐘錶售後維修發展潛力。之前中國消費者戴手錶沒有定期保養的習慣,隨著大家消費觀念改變,這一習慣正在養成。」肖曉表示。但由於鐘錶維修行業門檻低,目前市場出現的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也造成了鐘錶行業人才的斷層。

「我們是嚴格按照每一項標準收費的,也規定了五大誠信維修規範,檢測不收費、是好不說壞、能修不換件、配件不偷換、價格不虛高。」梁耀友說,有一些同行為了眼前的利益誤導消費者,破壞了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也留不下人才。

「我認為要保障從業者的正常利益,先要有相關部門對於維修行業有嚴格的標準,針對執業資格的牌照有相關規定,提高行業入門標準,先讓保障消費者利益,經營商利益,自然從業者利益也會得到保障。」廣誠表行相關負責人胡杏告訴記者,現狀的改善需要第三方平臺的監督和賦能。

目前廣誠表行正在探索和萬表平臺的合作,通過「連鎖店+平臺」的方式讓消費者獲得更高的鐘表維修售後體驗,其中廣誠表行針對維修質量,收費標準,服務態度方面有公司的嚴格標準,而萬表名匠維修平臺則可以監督表行,消費者可以通過平臺將服務後的問題進行投訴。

萬表維修中心

鑑於鐘錶維修行業出現的亂象,萬表從2016年開始打造萬表名匠鐘錶維修平臺,至今已服務人數超過50萬人次。「我們從2萬多家鐘錶維修門店裡,選擇誠信專業並且有行業口碑的合作,共同約定維修服務標準和收費標準,目前全國有500多家萬表名匠鐘錶維修平臺的合作門店,今年目標是達到1000家嚴選合作商家門店。此外,我們還在計劃與行業協會、高等院校等合作,針對國內鐘錶維修人才缺乏、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開發相關課程,培養專業人才,提升行業整體水平。」據肖曉介紹,萬表名匠鐘錶維修平臺的培訓體系面向全國的鐘表維修專業技能培訓,而針對『維修難、價格亂、不放心』等問題,維修體系由平臺客服團隊、合作維修門店及萬表名匠平臺專業產品及服務體系組成,客服團隊負責接待指引顧客到相應門店下單申請維修,及協助客戶解決售後、申訴等問題,平臺則負責制定統一的服務標準、收費標準及規範的流程,為消費者享受的維修服務提供保障,並對商家進行監督管理,在維修過程中全程錄像,若發生維權糾紛也有取證。

「目前市場對於維修項目報價參差不齊,標準也各不相同,需先規範服務標準,什麼情況應該報什麼價,不故意虛報價格,不誇大產品問題,尊重客觀事實,做到『不小病大修』,敢於對自己維修的手錶做出承諾,敢於承擔責任。」肖曉表示,除了行業聯合之外,還需要社會、媒體參與監督,才能讓鐘錶行業發展更規範,從而保障市場及消費者的利益。

消費提醒:遭遇「黑維修」舉證難

在進行鐘錶維修時,消費者通常會遭遇的維修「坑」主要有:

1、以假亂真:假借國際知名手錶大牌官方店或瑞士某機構背書等名義;

2、因人而異:有些「黑維修」點在進行手錶維修費用報價時存在因人而異;

3、小病大修:比如有些故障表可能只是電池問題,結果可能被引發機芯「有問題」;

4、惡意損壞:有些奢華高級名表在維修時,其軸尖、線圈等存在被損壞的情況;

5、低價誘導:為促成客戶維修意向,採取低價誘惑,實際拆卸維修操作卻可能存在價格翻倍。

消費者遭遇「黑維修」,有哪些可以解決的路徑?如果真的遭遇「黑維修」舉證確實是很有難度的,因為行業不規範,根本沒有相關的標準和認證,而機芯內部零件的損壞也無從考究,所以建議將此類問題作事先防備,維修前先將手錶各部位進行拍照或者錄製視頻,規範的連鎖品牌會針對這個方面有自己的規避方法,比如維修全程監控錄像等;此外,單據上會要求師傅詳細記錄手錶的每個編號,機芯型號,編碼,底蓋型號,表耳編碼等一切手錶的信息,一方面是杜絕師傅私自操作,另一方面也是給消費者一個保障。

事實上,最重要的是消費者在手錶維修之前,應該充分進行平臺商家比對,比如服務口碑、平臺資質、服務時間、服務數量、維修人員的專業水平等,儘量選擇誠信、規範、專業的商家平臺。

【記者】彭穎 趙兵輝

【作者】 彭穎;趙兵輝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鐘錶維修市場「水很深」
    數據顯示,隨著消費水平提升,鐘錶及珠寶產品的消費總額在2018年佔到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的22%以上,其中高端表消費增長明顯。但和前端消費脫節的是,鐘錶售後維修市場亂象叢生。南方日報記者近日走訪時發現,通過網上檢索引導的維修點打著「官方指定維修店」的名頭,但實際上,品牌並未授權這些機構作為官方售後。
  • 暖通行業亂象叢生,消費者該如何選擇?
    近幾年來,暖通行業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新產品、新技術,富含各種高科技甚至航天航空技術,聽上去就給人很厲害的感覺,「毛細管空調」、「石墨烯地暖」「碳墨芯發熱地板」「光電雙能採暖地磚」等粉墨登場,行業亂象叢生,讓消費者困惑不已。
  • 家電維修行業亂象叢生,引領服務向規範化、標準化轉型
    家電維修人員「小病大修」、虛假維修上門費、開機費、檢測費等名目繁多家電售後的種種「花式套路」讓許多消費者很「受傷」……連日來,記者針對蘭州家電維修行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一番調查,發現不少消費者遭遇過「維修套路」。究其原因,是不少廠商出於成本考慮,將售後服務外包給第三方,導致家電維修亂象叢生,坑害消費者之事時有發生。
  • WSET國內葡萄酒培訓市場亂象叢生
    但是,這個看似紅火的培訓市場實則亂象叢生。亂象一仿冒專業機構 全無認證資質葡萄酒業內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己並非科班出身,非常想通過某種方式來加深對葡萄酒的了解。目前國內基於這種目的開設的培訓班不在少數。培訓形式主要是通過培訓+考試的方式獲得某種認證,或是以推廣葡萄酒文化為目的而設立的短期培訓。
  • 預付式消費亂象叢生 亟待監管升級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蔡佳文)又見預付充值後商家關門,消費者該如何保障自身的權益?北京的消費者彭女士此前在望京一家美容美髮店辦理了儲值會員卡,但預付充值後商家卻關了門。在實際生活中,像彭女士這種預付式消費並不少見,但由此引發的消費糾紛也屢見不鮮。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一些實體店商家現金流承壓,進一步加劇了原本就存在的預付式消費亂象風險。對此,一些地方和相關部門已通過推進相關立法、設消費冷靜期等措施,為預付式消費亂象立規矩。
  • 兒童保健品市場亂象叢生亟待整頓
    原標題:兒童保健品市場亂象叢生亟待整頓   近年來,為了給孩子成長提供助力,不少家長紛紛選擇為孩子購買各種兒童保健食品。
  • 無病小修、小病大修、收費不透明,記者調查發現家電維修行業亂象叢生
    無病小修、小病大修、收費不透明,記者調查發現 家電維修行業亂象叢生 家電維修人員「小病大修」、虛假維修,上門費、開機費、檢測費等名目繁多,家電售後的種種「花式套路」,讓許多消費者很「受傷」。連日來,記者針對蘭州家電維修行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一番調查,發現不少消費者遭遇過「維修套路」。究其原因,是不少廠商出於成本考慮,將售後服務外包給第三方,導致家電維修亂象叢生,坑害消費者之事時有發生。
  • 警惕二手潮鞋交易平臺亂象叢生
    限量版名牌球鞋的暴利在市場掀起了一股「炒鞋」「買鞋」熱潮,但假貨等問題也越來越凸顯,同時二手潮鞋鑑定交易平臺更是亂象叢生。據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用戶投訴數據顯示,有關二手潮鞋鑑定交易投訴的熱點問題主要聚焦在:商品質量、網絡售假、久未發貨、惡意扣款、退換貨難、商家「砍單」等六個方面。
  • 重慶家電誠信服務體系建設正式啟動 家電維修服務將告別行業亂象
    「李鬼」層出不窮 消費者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受阻2018年7月10日,央視《新聞1+1》欄目《家電維修業,應該如何修理》的節目,曝光了家電售後維修中黑網點的亂象。如此混跡的黑網點,擁有優越的曝光率,也擁有低投入高回報的運作體系,簡單的了解故障名詞便充當正規人員大拆大修,使得市場趨於混亂化,但這就是他們的生存之道。為此,重慶市家用電器服務企業聯合會在市商務委、市民政局、市消委會、市人社局等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指導下,在各大品牌廠商的支持下,搭建「重慶家電誠信服務體系」,重點治理家電維修市場的行業亂象,以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障正規維修工程師的信譽。
  • 線上教育狂歡與隱憂:嗨學網等機構誘導式消費亂象叢生
    而如何最大程度降低退費率、想辦法穩住甚至增加現金流,確保出現退費時不至於資金鍊斷裂,是在線教育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早在今年2月,著名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就曾客觀分析過,他認為疫情期間在線教育培訓機構的「火爆」局面僅僅是表面的風光,而當免費的營銷大戰結束,如何讓引流的免費用戶,繼續留下來買單,才是關鍵所在。
  • 家電維修該給消費者一本"明白帳"
    前段時間,上海市消保委發布《2018年空調維修消費體察報告》。在體察實驗中,消保委家電辦專家將空調遙控器設置為亂碼,明明只需重置亂碼,11家維修企業中卻有9家虛構了空調電腦板故障、缺少製冷劑等故障,進行「套路」維修。收費虛高不說,更有甚者欺騙不成直接弄壞機器,令人氣憤不已。
  • 大連鐘錶維修如何有保障找修表哥鐘錶維修中心
    生活中有很多人因為自己的手錶走時不準,就隨便在街頭找一個維修攤上維修,被告之是手錶的某零件需要更換,於是花了不少錢更換零件,攤主還熱情地給免費換了一個電池,然而回去後才發現手錶的防水功能變差,總是罩著一層霧氣。
  • 老人用品市場亂象叢生 如何讓「銀髮」不受傷?
    在市區南壇居住的古稀老人張先生同樣也有煩惱,在南壇,雖然老年用品店較多,但面對琳琅滿目的產品,往往不知如何選擇,只好聽信銷售人員的介紹,有時買的保健品根本沒有作用。重陽節前夕,記者走訪惠州老年用品市場發現,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多,「銀髮經濟」吸引了越來越多商家前來淘金,在南壇等老城區集聚了不少老年用品店,然而市場魚龍混雜,有一些商家為謀求暴利,銷售「三無」產品。
  • 預付卡亂象與消費者權益保護途徑
    近年來,我國市場監管體系尚不完善,單用途預付卡引發諸多法律糾紛,自身具備一定的金融風險。與單用途預付卡相關,在實踐中出現了大量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的民事糾紛。為此,本文從經營者、消費者兩個角度梳理當前單用途預付卡的種種亂象,解釋預付卡亂象對社會產生的不良影響,分析持卡人權益受侵害的表現形式和原因,並嘗試提出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應對方案。
  • 退換貨難、質量有問題 二手潮鞋交易平臺亂象叢生
    退換貨難、質量有問題 二手潮鞋交易平臺亂象叢生 2019-09-18參與互動    二手潮鞋交易平臺亂象叢生
  • 益生菌乳飲品亂象叢生 國產菌種研發成空白
    益生菌乳飲品亂象叢生 國產菌種研發成空白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7-01 00:24:20
  • 西門子、美的等家電售後服務亂象叢生
    北京商報訊(記者 石飛月)3月1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3·15晚會曝光了美的、三洋、小天鵝、西門子、方太、惠而浦等品牌家用電器服務公司小病大修、虛假維修的亂象。首先是家電安裝問題。在一些家電企業的特約售後服務維修中心,在免費安裝新家電時,利用各種手段,高價推銷配件輔材,賺取高額提成,已經成為不少特約維修中心慣用的伎倆。承錦西商貿有限公司(美的家電特約售後服務商)維修人員表示:「一套煙機灶具,用三米氣管,基本上都在400元、450元以上。我收的最高的時候收了2000多塊錢。」
  • 黑中介的天堂,亂象叢生的租房APP
    O2O的興起讓市場需求發生了轉變,垂直便捷的租房APP應運而生,意圖改變亂象叢生的傳統租房市場。但是市場上種類繁多的租房APP中大部分都是中介的入駐,租房APP良莠不齊的現狀,讓意圖顛覆傳統之路的租房APP增加了很多變數。
  • 年份酒亂象叢生 行業標準能否正本清源
    「我希望他們以真誠的態度面對消費者,而不是打著各種旗號,欺騙普通消費者。」一方面是由於國家關於白酒年份酒的統一標準仍未出臺;另一方面是各大酒企主打「年份酒」概念的產品層出不窮,普通消費者很難進行甄別,類似糾紛不時見諸媒體。而本次「50年茅臺」被起訴「名不符實」,再次引起公眾對白酒年份酒的關注。
  • 應用商店現在亂象叢生
    該文章指出,蘋果應用商店現在亂象叢生,應用程式質量良莠不齊,違反蘋果規定竊取用戶隱私的現象時有發生。再加上操縱應用程式排名的機構從中作梗,蘋果對於保持其應用商店的秩序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應用程式魚龍混雜照片分享服務Path自我標榜為注重用戶隱私的社交網絡,但是曾有一段時間,它被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強行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