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的抑鬱症患者:我總是糾結身上的一些小症狀,該怎麼辦才好?

2020-12-13 心理諮詢師阿秋

文/阿秋

本文導讀:本人將告訴已經逐步康復的患者,如何理性去看待自己身上存在著的一些症狀?只有做到接納和理性去看待自己身上存在著的症狀,那麼我們才能更好的強大和痊癒起來。這不僅僅患者需要知道的,家屬同樣需要掌握本文所倡導的理念,然後去安撫和傳遞給患者,以此幫助他們重新定義身上還存在著的一些小小的症狀。

很多抑鬱症患者明明就已經好了,可是他總是去糾結自己身上那一點點的症狀,搞得自己心情又糟糕了起來。

比如:「自己的大部分症狀都消失了,只是情緒會時不時低落一下,過不了多久又好了;再比如自己總是很擔心會復發,每天一想到這事情,人就比較痛苦和難受!我到底該怎麼辦?我又陷入到了死循環了!」

像這類已經逐步康復的患者,其實就是雞蛋裡挑骨頭了,也是一種過於追求完美的表現。

相關焦點

  • 療愈抑鬱症:論帶著症狀去生活的重要性,懂得了才算徹底好了
    文/阿秋(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我睡眠都好了,軀體症狀也沒什麼了,可就是開心不起來,這個樣子感覺也好難過一樣,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我恢復的還可以,就是時不時還是會低落一陣子,有時候還會出現失眠的現象,我還能不能回到從前啊?」
  • 抑鬱症患者:我治療半年了,吃藥,每天都跑步,現在狀態越來越好
    因為,太多的抑鬱症患者,因為運動而戰勝了心魔,走出了抑鬱症的困擾,這是實實在在的康復經驗來的,我自己重度抑鬱症能夠康復起來,運動至少佔了三成的作用,藥物也佔了三成,其它認知、心態、學習等等佔據四成。那就是儘可能地採取可以使自己康復強大的方法來療愈自己,比如:運動,就是非常好的療愈辦法。正如這位讀者所說的一樣:「我,幾乎每天都跑步3-5公裡,現在狀態越來越好!」如果你暫時處於一個非常痛苦期,且已經在治療了,仍舊很難行動,不要緊,但是請記得在你逐步舒服一些的時候,自我督促和有意識、有行動的去戶外散散步、或者跑起來。這是一個持續性的動作,堅持起來就能令你的狀態趨向一個好的方面發展。
  • 抑鬱症要多久可以康復?
    全球範圍內有超過3億人都曾飽受抑鬱症的困擾,而根據我國的數據統計目前抑鬱症大概也有9000萬。每一個抑鬱症患者都是不幸的,當遇到這樣問題後他們最關心的無非就兩點,一個是能不能好,另一個就是要多久才可以痊癒。抑鬱症可以痊癒麼?
  • 抑鬱症患者的康復之路怎麼走
    最近我在和患者互動的時候,發現很多患者都有一個類似的疑問,就是患者不停地在問他的症狀嚴重嗎?他會不會康復?抑鬱,焦慮,強迫思維嚴不嚴重,會不會康復?這一點完全取決於患者本人。有很多人在才發現自己有抑鬱情緒的時候,就覺察到了自己的變化,甚至還會跑到醫院去確診,但是他並沒有做好治療的心理準備,也因為很多人不太了解抑鬱症的症狀,所以在選擇如何治療的時候,也表現得很無助和迷茫。也有患者總以為自己的情緒是某種事情導致的,他認為等事情過去了,自己的情緒自然也就消失了。
  • 重度抑鬱症患者:康復抑鬱非常好的建議(請收藏)
    其實好多抑鬱症患者都是由於自己過度著急,結果把問題搞得越來越嚴重,其實所有精神疾病的康復都有自己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曲折且艱難,尤其抑鬱症的康復經常是:好一些→壞一些→再好一些→再壞一些→好更多→又掉下來......
  • 抑鬱症患者為何不願就醫,怎麼辦?就醫了不肯吃藥,又該怎麼辦?
    如何讓潛在的抑鬱症患者提高病識感,願意主動求診並接受治療,確實是必須繼續努力的目標。患者若不願就醫,該怎麼辦根據上面的數據,有47.9%的抑鬱症患者不願就醫的理由是「經濟不允許」。所以如果有患者不願就醫,通常不是因為經濟因素,而是心理因素居多。最常見的情況是,患者對於到精神科看診有所抗拒,不願被貼上「心理疾病」的標籤。這時候,家屬可以從身體症狀切入。例如,患者有失眠、缺乏食慾、倦怠慵懶、全身不舒服等問題,不妨先到家庭醫學科求診。
  • 抑鬱症患者親筆漫畫:與抑鬱症鬥爭了20年,我終於康復了!
    此時他已經罹患上抑鬱症了,但其自己和家人都沒有意識。直到高中畢業參加工作後,作者才開始直面自己的症狀。他曾經嘗試自殺,幸好未能成功;後來到醫院求診,被診斷為重度抑鬱症。服用精神科藥物後,他的症狀有明顯好轉。但不到一年,藥效逐漸消退,多次尋醫問診的效果也不理想。他不得不嘗試與抑鬱症共存,利用自己的方法來緩解症狀。
  • 一名抑鬱症患者,寫給抑鬱症患者的6句話
    可遺憾的是,你越想消除抑鬱,抑鬱會讓你更痛苦,看似好像無解了,怎麼辦呢?最好的答案就是,接受他!得高血壓冠心病,吃東西總是要先考一下,這些都是一輩子的病,為何這我們就能接受它,甚至可以允許它們和我們相伴一生,抑鬱症就不行呢?所以接受抑鬱才是走出抑鬱的正確態度。
  • 抑鬱症的表現症狀及得了抑鬱症該怎麼辦?
    但是,如果醫生堅持下去,他們只會認為悲傷是抑鬱症的一部分。抑鬱症是一個持續存在的問題,而不是一個過去的問題。它由症狀持續至少2周的發作組成。抑鬱症可能持續數周,數月或數年。 三、抑鬱症的類型 抑鬱有幾種形式,以下是一些最常見的類型。
  • 總是擔心抑鬱症復發,該怎麼辦?
    讀者提問:我從19年12月確證了混合性焦慮抑鬱障礙,規律治療至今,大有好轉,但是逐漸發現在面對有挑戰的選擇時,總擔心抑鬱症復發,擔心自己因此無法應對,而總是退縮。該怎麼辦?以下是我的回應:你好!抑鬱症相對來說確實是一個比較容易復發的心理疾病。原因就在於它本身病發的原因就很複雜,有遺傳、環境、家庭、互動模式、壓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就像你說的,在面對一些有挑戰的選擇時,總是會擔心。這個確實是如此的。
  • 你的抑鬱症康復了嗎?
    抑鬱症真正的康復,是思想徹底解放,心結已開,真正走出來了,並且淤堵的負情緒完全得到釋放。不然,就是假性康復者。我見過不少自稱「好了和康復了幾年」後又復發的。抑鬱症,真正治好並康復了就不會復發。今天我為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復發」?眾所周知,失眠症者,在服用安眠藥後,睡眠很快能恢復正常,許多人開始誤判自己的失眠好了,康復了。
  • 我是如何從抑鬱症中恢復的:來自一位已康復抑鬱症患者的治療建議
    最近有一位已經康復了的抑鬱症患者匿名接受了採訪,他詳細介紹了自己是如何患上抑鬱症、如何在抑鬱症中掙扎、以及最終是如何康復的,這篇文章將會著重講解他與抑鬱症的故事,文章中的「我」均指代這位抑鬱症患者。我是如何患上抑鬱症的?我是一名退伍軍人。
  • 我是如何從抑鬱症中恢復的:來自一位已康復抑鬱症患者的治療建議
    最近有一位已經康復了的抑鬱症患者匿名接受了採訪,他詳細介紹了自己是如何患上抑鬱症、如何在抑鬱症中掙扎、以及最終是如何康復的,這篇文章將會著重講解他與抑鬱症的故事,文章中的「我」均指代這位抑鬱症患者。睡覺是人體恢復、處理白天沉積信息的重要過程,它可以減少我們的疲勞感,改善認知功能並減輕抑鬱症狀。我的經驗是:如果你睡得好,那麼你就更有精神,更不容易被抑鬱情緒佔據。
  • 抑鬱症:治療期,出現一些副作用該如何做?而這種情況務必重視
    我在重度抑鬱症治療期間,副作用也是特別的明顯,差一點就放棄了,還好自己的理智告訴自己必須堅持,最後也就堅持了下去,直到康復和痊癒。現在想來自己做的決定是無比的正確。因為我知道治療的意義是擺脫疾病,而治療的意義也遠遠大於副作用!那麼吃一點苦,也是值得的。
  • 抑鬱症患者堅持這樣做,抑鬱症一年左右就能痊癒
    抑鬱症患者就像是被長期關在漆黑的房間一樣,TA們的內心一片孤寂和悽涼,眼前同樣是一片黑暗,看不到丁點希望。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TA們是不幸的,但如果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治癒抑鬱症,那麼TA們也是幸運的。抑鬱症不是一場簡單的感冒,吃點藥就能好的。
  • 抑鬱症:抑鬱症通過聊天就能好嗎?為什麼患者排斥治療?
    文/阿秋這幾年做諮詢經常碰到一些這樣的問題,如:1、「抑鬱症通過聊天就能好嗎?」2、「我擔心去吃抗抑鬱症的藥物,把自己給吃傻了!」3、「抑鬱症到底是一種什麼病?為什麼那麼難好的?能夠好嗎?」4、「停藥後,為什麼我的症狀又來了?怎麼辦?」以上這些問題,都是抑鬱症患者和家屬們所擔憂的。我作為一個過來人(如今早已康復了)。
  • 抑鬱症:我給患者家屬的一些陪伴小指引,每條都很實用!建議收藏
    我實在是太難了,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天天都很煎熬!搞得我都有焦慮和抑鬱症了!」 這位家屬的心聲,恐怕是許許多多抑鬱症患者家庭的一種真實的反映吧。雖然有很多這樣的抑鬱症家庭,但是大多數的抑鬱症患者,他們經過治療和耐心的陪伴以及患者們積極的自救,絕大多數都走了出來!這是事實!所以,堅信起來吧!親愛的家屬們!
  • 得了抑鬱症以後,出去找工作比較好,還是在家休養更有利康復
    得了抑鬱症以後,是出去找工作有利於康復,還是在家休養比較好,這個問題使很多有抑鬱症狀的患者感到糾結。想出去工作,又怕力不從心。呆在家裡,又覺得空虛無聊,焦慮不安,真是左右為難。如果僅僅是抑鬱性人格引起的輕度抑鬱,我的建議是出去工作,而不是呆在家裡。如果是中重度抑鬱症,患者的思維活動、情感反應、行為活動往往都受到了很大影響,患病期間不適合出去工作。我是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 抑鬱症孩子的年齡越來越小,我們該怎麼辦?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我深入接觸了解了超過一百位確診為抑鬱症或者雙相情感障礙的孩子。有一個觸目驚心的現象:現在被確診為抑鬱症的孩子的年齡越來越小,很多家長對抑鬱症的了解卻一無所知,以至於不少家長錯過孩子的前期幹預時間,使得孩子長期處於過度的抑鬱狀態或焦慮狀態而休學退學。
  • 抑鬱症可以自愈或自己努力康復嗎?我的「悲催」經歷你該了解
    患上抑鬱症需要專業醫生的診斷才行,並非自己感覺不舒服有點不開心就是抑鬱症。症狀嚴重程度:抑鬱症會出現長時間食慾、性慾減退,失眠等典型症狀,而抑鬱情緒可能在這方面雖然也有減退,但並非長時間存在,抑鬱情緒面對這些症狀雖然會影響生活,但生活可正常維持。而抑鬱症就不一樣,症狀會嚴重阻礙患者生活,嚴重情況下會因為這些問題產生輕生念頭。抑鬱症能通過自愈走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