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九去年生了個千金,因著家庭條件不錯,她辭職在家,全職帶娃。
第一次當媽,小九心裡有驚喜、有激動,當然還有一些茫然。媽媽這個職業,新手入門可不是看看說明書就能掌握的。一路磕磕絆絆,小千金7個多月了,能吃的食物越來越多,所以小九開始學著給寶寶做輔食。
寶寶之前大多吃吃米粉、水果泥,對廚藝沒什麼太高要求,但正兒八經地給寶寶做輔食,小九心裡沒底兒,所以她請來老媽助陣,現場教學。
小九,這輔食你得加點鹽,不然孩子沒力氣。
小九,給寶寶做土豆泥可以放上一點香油,寶寶吃起來會更香。
小九……
剛開始,小九就迷糊了:這怎麼和自己在網上看的不一樣?網上說1歲以前的寶寶不需要加鹽,至於油嘛,還真沒注意,給寶寶做輔食,加油還是不加油呢?
油、鹽是我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兩種元素,對於成年人來說,沒有油鹽的食物是不香的,多數人會覺得無法下咽。但是對於寶寶嬌嫩的消化系統,我們吃慣的味道未必適合他們。
有網友說自家寶寶十個月,給寶寶做輔食的時候,如果不加點鹽,食物沒味道,娃總是不愛吃。加鹽確實能讓食物的味道更加可口,但是寶寶不吃輔食卻並非是因為沒鹽。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元素是我們身體新陳代謝必需的元素,它能幫我們傳遞神經衝動,保持體液平衡,人體正常生理活動離不開鹽。這樣看來,給寶寶食物裡加點鹽似乎名正言順,但是,請不要忽略了寶寶的特殊性。
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是鈉元素,而不是食鹽。在寶寶入口的食物中,母乳、配方奶、以及各種食物裡,或多或少都會有鈉元素的存在,所以媽媽們不必擔心寶寶吃不到鹽影響生長發育。寶寶1歲之前,身體各項機能發育不完善,過量的鈉元素會增加腎臟負擔,影響微量元素的吸收,反而對健康有害。所以在寶寶一歲之前,儘量不要給他吃鹽,尤其是輔食中不能添加鹽。
老一輩人對香油有著謎一般的喜愛,所以很多人在給寶寶做輔食的時候,會用到香油,這樣做真的對嗎?不必懷疑,這種做法還真沒錯。
寶寶消化系統不完善,攝入過多的鹽有害健康,但是適量攝入一些油卻是沒問題的。
寶寶的大腦、神經系統以及身體發育都離不開脂肪酸的參與,而油脂中就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成分,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只要控制好食用量,適當吃一些食用油對於寶寶的生長發育是有好處的。
給寶寶添加的食用油最好是橄欖油、葵花籽油或者是芝麻鹽等植物提取的,豬油、牛肉等動物油儘量不要給寶寶食用,以免引起寶寶消化不良、導致腹瀉。
有個朋友是湖南的,他們那邊人們都比較愛吃辣,記得一次,朋友說他們那邊小孩子開始吃飯的時候就會開始吃辣椒。不知道真偽,但是對於輔食裡面加調味劑這點,媽媽們還真得多注意。
油、鹽、醬、醋、糖、辣椒、胡椒粉等等,都是是我們日常飲食中常見的調味劑,在給寶寶做輔食的時候,調味品還真得多斟酌一下。
在上面我們說過,1歲之前寶寶的輔食拒絕加鹽,可以適當加幾滴植物油,對於醬油、糖、醋、辣椒等調味劑,因為不利於寶寶味覺的培養,所以儘量不要給寶寶輔食中做添加。除此之外,家長在給寶寶做輔食的時候,還應該警惕那些自帶調味劑的食物:比如所謂的兒童麵條、兒童餅乾等等,大多會存在鹽、糖、添加劑等超標的情況,建議媽媽們在給寶寶做輔食的時候,儘量選擇純天然的食材進行加工。
看到這裡,估計有媽媽開始糾結:這個不讓放,那個不讓放,做輔食沒有味道寶寶不愛吃怎麼辦?經常吃單一味道的食物確實會讓寶寶厭倦,媽媽可以給寶寶換著食材做輔食,藉助天然調味劑:檸檬、番茄等食物自帶的味道來讓輔食的味道更加豐富,而不是單純依靠各種調味劑。
輔食味道好,寶寶更愛吃,這點非常考驗媽媽們的廚藝,今天就來給大家推薦一本很好用的輔食書,《輔食每周吃什麼》。
育兒專家張思萊以及婦產科醫生王玉玲聯合推薦過此書,內有215道輔食,根據寶寶月齡,每周會推薦不同的營養輔食食譜,書中圖片精美,步驟詳細,還可以掃碼看視頻,讓新手小白也能輕鬆掌握輔食製作。
6月齡左右寶寶可以添加各種泥類輔食,同樣的食材,不同的搭配,寶寶會更喜歡。
寶寶大一些,可以吃的食物種類會越來越多,如果你只會一兩種做法,寶寶每天吃也會膩,所以食物要經常換著做,寶寶每一次都是新鮮的,會對吃飯越來越感興趣。
這本《輔食每周吃什麼》其實是可以一直用到寶寶3歲,甚至更大,裡面一些飯菜的做法,即便是孩子現在6歲了,也一樣很喜歡。因著是給寶寶吃的輔食,各類食物製作更注重營養搭配,符合寶寶成長發育需要。
民以食為天,寶寶健康成長更是離不開對的食物,所以媽媽們在給寶寶做輔食的時候可得多用些心。喜歡的媽媽可以戳上方連結購買,一本可以用到寶寶上小學的輔食書,才幾十塊錢,真的超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