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家長經常做的三種錯誤做法不要再犯了

2020-09-05 橙果媽媽

文|橙果媽媽

圖|網絡

現在已經是8月份了,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迎來幼兒園的開學時間了,當然,這裡面最糾結的就是即將上幼兒園小班的家長了。

相信很多的家長也在期盼著孩子的入園,就是擔心孩子入園時會不適應,可能有的家長已經幫助孩子按照幼兒園的時間開始進行準備了,但相信更多的家長對於幼兒園會遇到哪些問題,家長應該如何準備,心裡是沒有底的。

作為過來人而言,對於送孩子上幼兒園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還有哪些行為是不建議做的,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這樣可以陪伴孩子更快的度過和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我們先來說一說家長經常犯的三種錯誤行為:

第一,看到孩子哭就捨不得了,想帶著孩子回家。

一般而言,第1天入學的小朋友進入學校是相當不情願的,要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對於孩子而言,他是特別緊張和害怕的。

所以,我們會經常看到在幼兒園的門口,特別是第一天,很多的小朋友在哭,有的孩子哭的撕心裂肺,就是不進幼兒園。

像這種情況下,家長的心會特別的難受,也特別捨不得。有的孩子家長等孩子進入幼兒園後,遲遲在學校門口待著,朝裡張望,各種不放心;

如果孩子哭得厲害,有的家長就想帶著孩子回家,等孩子想上幼兒園再來。想法是「不適應就等等唄,沒準明天就好了」。

其實,這種想法肯定是不合適的,如果家長將孩子帶回家後,那麼孩子再一次進入幼兒園,可能哭的時間會更長,適應的時間也會延長。

第二,欺騙孩子,告訴孩子一會就來接他。

這個也是很多家長犯的一個錯誤,因為孩子哭的厲害,家長就會對孩子說:「寶貝,你先進去待一會,媽媽一會就來接你,好不好?」

可是孩子一旦進入幼兒園後,就會發現一會兒時間會特別的長,媽媽根本沒有來接她。

這對孩子而言是一個相當不好的事情,他們會感到特別的焦慮和害怕,害怕媽媽不要他了,會嚇的哇哇大哭。

第三,上幼兒園之前,總是使用嚇唬式的語言跟孩子說話。

以我們家老人為例,老大在上幼兒園之前,老人擔心孩子去幼兒園會吃飯不好、被小朋友欺負等,總是特別的擔心。

而他們對於孩子說話,也總是將自己的擔心掛在嘴邊,比如總是說:好好吃飯啊,不然上幼兒園餓著你;或者有小朋友欺負你,一定要打回去啊,不然就受欺負了,知道不知道等等此類的話語。

本意是好的,但是孩子可不是這麼想的。

當時孩子對幼兒園感覺特別的恐怖,特別的害怕,一點都不想去幼兒園,她覺得幼兒園特別的不好玩。

那麼,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可以怎麼做呢?

其實對於我們家長而言,一定要給孩子一些正面的語言暗示,別告訴孩子,比如去幼兒園可以認識新的朋友,然後小朋友去幼兒園還會學習到新的知識,然後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更重要的是時間長了,會特別有意思,比家裡呆著好玩多了。

當然,為了孩子更好的適應幼兒園,其實有幾個小建議也是可以參考的:

  • 比如了解和清楚孩子在入園前,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每個孩子表現程度不同,適應情況也不一樣,家長根據孩子的情況,可以讓孩子漸進式來適應幼兒園,第一周半天,第二周慢慢過渡到一天。家長積極配合好學校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幫助孩子做好進入幼兒園的準備工作。

  • 比如可以給孩子帶上他最喜歡的玩具,一起到幼兒園,或者對他來說很有意義的一些東西,讓他想念家長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玩一玩或看一看,就當時爸爸媽媽還在陪伴著他。我家老大上幼兒園時就帶他最喜歡的一個玩具小兔子去的幼兒園。

  • 給孩子鼓勵,激發孩子的入園興趣。我們家長一定要多鼓勵孩子,如果有一同入園的小夥伴,也要跟孩子聊,讓孩子對於入園有個好的期待。告訴孩子,上幼兒園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讓他明白幼兒園是小朋友成長過程中,必須要上的。

最後:

記住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對孩子有信心,傳達給孩子一些正能量的行為,陪伴孩子度過幼兒園的適應期。

相關焦點

  • 當孩子出現以下三種「惡劣」行為時,家長該打就要打,不能心軟
    在面對是否應該打孩子這個問題時,家長要根據自己家孩子的情況,如果孩子做出來一些威脅到其他人的生命安全的行為時,要及時地教訓孩子,不要猶豫。一、 明知故犯孩子在小的時候,因為對事物的認知還不是很廣泛,所以就會犯一些低級的錯誤,如果孩子是第一次犯這樣的錯誤時,家長要對孩子進行及時的教育,要和孩子說明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如果孩子在知道這樣做是不對以後,還是在不斷地嘗試同樣的做法,家長絕對不要姑息,要嚴厲地教育孩子,讓孩子記住這次的教訓。
  • 孩子哭著不上幼兒園?你的做法可能是誘因!7大錯誤千萬別再犯
    小編發現,一些剛開始不哭不鬧的孩子,由於新鮮勁過去了,也開始因為焦慮而哭鬧,不肯去幼兒園。面對孩子每天比鬧鐘還準時的入園哭鬧,家長一定要穩住,你是孩子的「定海神針」,即使你的耐心值快到極限了,下面的這幾種錯誤也不要犯,要不然「前功盡棄」,大大延長孩子的入園適應期。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責任在家長,4個錯誤不要再犯
    導讀:孩子「窩裡橫,外面慫」,責任在家長,4個錯誤不要再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窩裡橫,外面慫」,責任在家長,4個錯誤不要再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馬上要上幼兒園做家長的一定要知道!
    家長心中的幼兒園:老師帶著一群孩子吃喝玩樂~還有雙休! 老師心中的幼兒園:一到上班全身心的高度集中,哪怕孩子午睡、一有動靜各種感官敏銳,直到孩子被家長安全離園,才鬆一口氣…… 在幼兒園工作了三年多,現在從事教培行業想給大家分享一下寶貝上幼兒園前你需要了解的事情。
  • 「經常挨打」和「從不挨打」的孩子,未來差別很大,家長別不在意
    家長從一開始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就會對孩子的成長抱有很高的期盼,所以就會對孩子的要求更加的嚴格。在孩子出生開始的時候,家長會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和飲食問題不斷地努力;等到孩子成長以後,會走路,並且可以學習了,家長就會擔心孩子的學習問題,會不斷地給孩子報名各種興趣班;孩子更大點以後家長還要為孩子的交友問題感到困惑。
  • 「我不要上幼兒園」3歲半糖糖半夜做夢哭鬧,孩子異常家長應注意
    最近,在陝西蒲城,一名家長爆料說,很多名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被園裡的保育老師用針扎,胳膊、後背等地方都留下了傷痕。針對此事,涉事的李老師否認存在該行為,並且說,學校每次開會都強調不能打小朋友。但是經過警方的調查,這位李老師確實存在嫌疑,目前已經被刑拘了。
  • 孩子上幼兒園,提前做準備,接孩子放學這些錯誤希望你別犯
    導語:開學季,很多小孩子迎來人生中第一次校園生活,遠離了家長的庇護,面對完全陌生的老師還有同學,不少小孩子會感到害怕。為了避免孩子對幼兒園的環境感到害怕,父母在孩子入園前需做哪些準備呢?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先給孩子報一個親子班,讓孩子提前感受幼兒園的生活,熟悉環境。實踐證明,上過親子班的少兒更加容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嫂子給她家女兒提前報了親子班,等到小寶貝上幼兒園,她一點不適應幼兒園的表現都沒有,反而非常適應。
  • 讓孩子聽話懂事,掌握這三種方法,家長不再犯難
    前言:人人都想要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由於孩子的思維方式和大人的思維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導致他們有很多事都不能在一個頻率上。這樣就會導致孩子與家長之間的矛盾爭吵不斷。所以說教育真的要區別對待,可能適合其他孩子的教育方法,用在自家孩子身上不一定有效。但是想讓孩子聽話乖巧也沒有那麼難,只要在教育時多用心,試試這三種教育方法,說不定就能收穫奇效呢。一、根據孩子性格制定特定的教育方式抱怨是不能解決任何事情的,現在要做的是行動起來。
  • 馬上就要開學了,一年級的家長準備好了沒有
    家長和孩子聊完以後,如果孩子表現出擔憂害怕的表現,家長就要花多點心思來輔導一下啦!二、讓孩子有即將上小學的心理準備 家長如何做比較好呢?首先,家長在孩子的稱呼上進行角色的轉變很多家長在孩子幼兒園階段都是「小心肝」,「寶寶」的稱呼孩子。那麼,從現在開始就要稱呼孩子「某某同學」,讓孩子聽慣這種稱呼以後,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就是一位「小同學」啦!回到學校被老師叫起「某某同學」時,就會有一種親切感哦!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在家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 為了孩子的安全,這些錯誤千萬別再犯了
    今天,小新再次在這裡給所有家長、大人們提個醒,為了所有孩子的安全,都長點心吧,這些錯誤一定一定不要再犯了!天熱了,不少小區裡的噴泉又開起來了,很多家長都會帶孩子去玩耍、避暑。有的晚上出門帶孩子散步,也帶孩子玩噴泉。
  • 節後孩子不肯回幼兒園?這7件事家長千萬不要做
    有的家長就會開始擔心:開學一個月,好不容易不吵不鬧乖乖上幼兒園的孩子,又要鬧起小脾氣了;收假之後還會又開始抗拒上幼兒園了......這樣的做法是十分錯誤的!葷素搭配,有規律還請家長儘快幫孩子恢復幼兒園的飲食習慣
  • 這三類家長的表現,幼兒園老師很不喜歡,千萬不要做第一類家長
    之前有家長強烈要求幼兒園裝監控,以實現自己對孩子的全程監控。這個做法並沒有什麼大的錯誤,但是很多幼兒園教師對此比較反感,如此強烈的要求,無非就是對老師們的不信任,不尊重。那麼,對於家長送孩子去幼兒園,應該如何避免幼兒園教師們的反感,如果實現對他們的尊重,我們認為要通過恰當的方式,實現與老師的有效交流,不要整天想著某些「歪門邪道」。如果那樣的話,只會增加教師對家長的反感,進而遷移到孩子身上。
  • 當老師的,經常讓家長把犯錯誤的學生帶回家反省,這種做法對嗎?
    學生犯錯誤,當老師的經常叫家長把小孩帶回家反省,這種做法是肯定不對的。一、讓家長把犯錯誤的小孩帶回家,這樣的老師是不受家長和學生歡迎的如果這樣的情況發生一次,並且時間比較短,還可以理解,但如果這個老師多次的這樣,可以說,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甚至可以說是老師無能的一種表現。
  • 孩子半夜總是醒來哭鬧?原因可能在家長身上,不要再犯這些錯誤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夜間驚醒、哭鬧的情況就那會減少,並且消失。所以,只要孩子的身體狀況沒出現問題,家長不用太憂慮。但是,如果家長育兒犯了這些錯誤,以後就要儘量避免,不然會加重孩子的夜間哭鬧。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有一次去同事家做客,發現她們家的家庭氛圍特別好,同事的爸爸媽媽看起來很恩愛。
  • 孩子剛上幼兒園,怎樣才能獲得老師的優待?這3方面家長要做到位
    孩子到了3歲的時候,就應該去上幼兒園了,很多家長希望能夠給孩子找到一所正規、安全的幼兒園。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家長會感到很擔心,畢竟孩子從來都沒有離開過家長,突然讓孩子去幼兒園過群體生活,家長擔心孩子會不適應,也怕其他小朋友會欺負孩子,所以家長會希望孩子能夠獲得老師的優待,這樣一來,孩子就不會在幼兒園受委屈。
  • 節後孩子不回幼兒園?這7件事家長千萬不要做
    中秋國慶雙節小長假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過半,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要開始上班/上學倒計時了。有的家長就會開始擔心:開學半個月,好不容易不吵不鬧乖乖上幼兒園的孩子,又要鬧起小脾氣了;收假之後還會又開始抗拒上幼兒園了......親貝網小編要說的是,家長們應該主動調整孩子的行為和心態,避免「節後綜合症」,幫助孩子儘快適應返園生活。
  • 這三類家長的表現,幼兒園老師很不喜歡,儘量不要做第二類家長
    如今,不少家長對幼兒園老師的要求或者標準實在太高,經常會要求老師們做這做那,甚至連在微信群內沒有及時回復家長的信息,就因此而被破口大罵,這種現狀實在令人難以接受。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碰到一位「小心眼」的幼兒園老師,他肯定會將家長的錯誤轉嫁到孩子身上,如果這樣顯然不符合家長心理預期的。
  • 幾種冷暴力經常在幼兒園發生,家長要重視,不要讓寶寶默默承受
    又是一年入學季,很多小朋友都是第一次上幼兒園,很多家長都會在寶寶入園以前做很多準備,就是希望寶寶能在幼兒園裡過得開心點。比如很多家長會在放暑假的時候給寶寶報個早教班,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快速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 馬上就要進入幼兒園了,怎樣減少分離焦慮(二)
    上一期講到入園前的各種策略,那麼,入園了,作為家長我們要怎樣做呢?給大家提幾點建議: 一、必須充分信任幼兒園和老師 分離焦慮,是每個家庭每個孩子都要面對的問題。孩子入園了,家長要做的就是放心將孩子交給老師後離開。
  • 糾正錯誤四步走,輕鬆讓孩子接受正確的做法
    孩子經常會犯錯,套用經常講的一句話,就是,畢竟還小,把你剛整理整齊的柜子弄亂啦,鞋子脫了亂放啦,文具作業本丟三落四啦,……,每天都有很多讓我們大人頭疼的事情發生。媽媽:「你真是個勇敢的孩子,已經能夠承認自己的錯誤了。」當然,孩子也有可能堅持自己什麼都沒做,不承認自己的錯誤。那麼,媽媽應該讓孩子知道,自己並不相信他說的話。「我知道你在家裡踢足球。我也知道你不是故意打破花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