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互換後被徵收,徵收款歸誰所有

2020-12-24 法與生活

【案情摘要】

王某與張某是同村村民,王某有兩塊承包地,但間隔很遠,耕種不便,王某便於張某協商,將自己的一塊承包地與張某的承包地進行了互換,籤訂書面合同。互換五年後,由於王某互換過來的承包地正好位於路邊,要依法被徵收,面臨著徵收款的誘惑,張某想要回承包地,經協商不成,故以雙方互換土地未到村委會備案為由,互換行為無效向法院依法提起訴訟。

案例分析

1、《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籤訂書面合同。採取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經發包方同意;採取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應當報發包方備案。也就是說,如果雙方自願互換土地承包經營權,應當籤訂合同,併到土地發包方進行備案。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規定:承包方依法採取出租、互換、轉讓或其他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方僅以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未報其備案為由,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

3、互換是王某是張某的真實意思表示,且未違法法律法規等法律強制性規定,備案不是合同的生效要件,僅是管理性的要件,張某以未備案為由主張合同無效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且張某在面對土地徵收款時,主張互換土地行為無效的行為,違背誠實信用原則,依法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相關焦點

  • 農村土地徵收每畝補償多少錢?2020農村土地徵收補償費標準
    一直以來,有關土地的問題都是農民朋友所關心的,近幾年由於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徵收農村土地的情況越來越多,很多地方政府也根據當地的實際經濟發展情況制定了農村土地徵收的補償費標準,但是關於土地徵收農民朋友仍然有很多問題想問,比如現在農村土地徵收補償多少錢一畝?土地徵收和土地徵用的區別在哪?
  • 新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徵地補償款卻不歸村委會?
    導 語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不斷發展,農村的土地越來越多地被徵收,有的甚至整個村的土地被徵收。徵收意味著獲得徵收補償款,徵收補償款中的土地補償款如何分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一、土地補償款歸誰?一般而言,集體土地徵收中的土地補償款的歸屬為集體經濟組織。在實踐中,由於集體經濟組織的缺失,土地補償款經常由村委會進行管理。
  • 農村的徵地補償費究竟是歸農民個人所有,還是歸村集體所有?
    由於法律意識的淡薄,很多農民和村裡的領導對於土地補償費的歸屬仍然搞不明白,很容易引起糾紛。那麼農村土地徵收時,土地補償費究竟應該歸農民個人所有,還是歸村集體所有呢?修改後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徵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徵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 農村土地被徵收:徵收流程是什麼?補償標準有哪些?
    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土地的徵收和補償是每一個農民都息息相關的事情。土地徵收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權限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轉化為國有土地,並依法給予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徵地農民合理補償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為。那麼土地怎麼徵收?有哪些補償?
  • 農村宅基地歸誰所有?農村宅基地制度經過了哪些發展演變?
    農村宅基地歸誰所有? 農村宅基地歸本集體成員集體所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以下簡稱物權法)第五十九條規定,農村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屬於本集體成員集體所有。
  • 農村土地確權以後,土地究竟歸誰?往後農民使用土地,有哪些限制
    關於農村土地,真正的所屬權,從來就不是咱農民!但是,土地確權的開展,讓廣大農村農戶,開始產生了對土地所屬權問題的探討:土地確權以後,農村土地是不是就完全歸咱農民自己所有?如果不是的話,那到底是歸誰呢?還有一點尤其需要注意,不僅僅確權以後,土地不是歸咱農民,土地的使用,還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
  • 自留地是歸誰所有?
    土地的類型有很多種,但每種土地的類型都會有其的用處,在法律允許內還可以進行流轉。那你知道,自留地轉讓合法嗎?自留地是歸誰所有?一、什麼是農村自留地?1、農村自留地指的是在中國農業合作化以後,因照顧合作化社員種植瓜果蔬菜與其他園藝作物的基本需要,是由農業集體經濟組織來依法分配給合作化社員長時期能使用的部分土地。這部分土地的所有權是屬於農民集體,農民以戶為單位來行使使用權。每個農戶能使用的自留地數量,一般都是不會超過當地每個人平均土地數的5%。
  • 農村集體土地徵收,村委會能分徵地補償費用嗎?能分多少?
    導讀:隨著城鎮化進程持續推進,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修改和頒布也逐步將農村土地徵收項目推向了白熱化。在《土地管理法》徹底大修之前,徵地項目仍不會有明顯縮小範圍的跡象。根據相關規定,因公共利益實施徵收,必須給予被徵收人足額、合理的補償安置。因此,對農村土地進行徵收,是需要給予被徵地的農民朋友相對應的補償利益的。
  • 農村個人開荒的土地歸誰所有,開荒行為該如何處理?
    農村個人開荒土地,如果開荒的地方是集齊所有,仍歸集體所有;如果開荒的地方是國家所有,那麼歸全民所有。總之在任何情況下,這塊土地的所有權歸不到個人名下。開荒土地不屬於個人我們國家的土地分為兩種,一種叫做國有土地即全民所有制土地。另外一種叫做集體土地。在這個基礎上,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所以在任何情況下,無論是農村居民還是城市居民,無論是國有土地還是集體土地,均只對土地有使用權而無所有權。
  • 2021農村土地徵收補償費標準:農村土地徵收每畝補償多少錢?
    導讀:根據日前國務院會議通過的《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以及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的「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基本上能確認2021年的徵收拆遷工作,除了部分老舊小區以「舊改」方式進行,大部分地區依然按照往年的拆遷程序和進程有條不紊的展開。
  • 農民常說「誰承包誰經營土地就歸誰所有」,這種說法正確嗎?
    對於農民來說,土地一直都是很重要的,誰有土地就可以養家餬口,一旦沒有土地的話很多農民就感覺沒有靠山了。如今農民都是承包有土地的,不過在農村就有誰承包誰經營土地就是歸誰所有的說法,這是怎麼回事呢?農民常說「誰承包誰經營土地就歸誰所有」,這種說法正確嗎?其實這個說法肯定是不對的,目前農村的土地是三權分置的,土地的所有權歸村集體所有,而農民只有承包權跟經營權的。別年農民好像佔有兩個權力,好像土地真的屬於農民的,但是承包跟經營權還是沒有所有權那麼權力大的。
  • 誰給的村委會的權利,敢私自徵收土地?
    到底有沒有那麼大的權利徵收我們的土地?村民對村委會的排斥,不只是從土地、權利還有拆遷過程中所體現的種種原因造成的。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如需徵收土地是需要報省級以上政府批准,村委會作為自治組織,是沒有權利徵收土地,在整個徵收過程中,村委會一般都是協助功能,如果村委會私自徵收或者以租代徵,都是違法行為。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農村土地,是指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    第三條 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    農村土地承包採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可以採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
  • 農村夫妻離異后土地該如何分配?孩子撫養權歸誰
    而不管是農村夫妻離婚,還是城市夫妻離婚,第一個問題就是,房產問題,第二個問題就是土地分配權,第三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撫養權。房產問題新的婚姻法規定,如果房子是夫妻兩人婚前一方購買的,那麼婚後的房子就歸,買房子的一方所有,若是在結婚後買的,如果是用一方錢買的,另一個人可以證明你也出錢了,這個房子還會有你的一部分。
  • 新版《土地管理法》實施後,關於農村土地房屋徵收拆遷程序詳解!
    土地是農民最大的本錢,我國農村土地徵收制度的改革一直在行進,其也是當前農村土地管理領域的一個難點所在。我國現行徵地制度存在徵地權行使範圍過寬、補償標準低且補償缺乏保障、補償標準不明確、安置途徑單一等問題。2020年1月1日,關係億萬農民切身利益的新修正《土地管理法》開始全面施行。
  • 土地徵收拆遷補償款被截留怎麼辦?
    首先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的明確規定,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並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的相關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 2018年農村土地徵收對象有哪些?徵收安置費用如何分配?快來看看吧
    隨著近年來國家對三農的重視,農村政策越來越好,農村土地流轉已經成為社會熱點,由此產生的農村徵地和安置補償也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那麼,今天我們來說說2018年農村土地徵收對象以及徵收安置補償的分配方式吧!BT:01土地徵收對象包括哪些?
  • 當下實行土地所有權歸國家和集體所有的整體土地制度
    目前對於徵收土地的各方面政策的宣貫和落地上,全國各地下放時間以及政策聯動都不同。 下面帶大家了解一下當下實行土地所有權歸國家和集體所有的整體土地制度。
  • 農村的土地是誰的?
    經常有人在後臺私信問我們,說農村的土地,到底是屬於誰的?今天住宅公園就來回答這個問題!農村土地,是歸農民集體所有的。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並且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 土地徵收補償款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取得徵地補償金的前提是他是否是所擁有土地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土地徵收補償具有個人特殊性。在本案中,李先生不是張某所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因此賠償金應歸張某所有。第二種觀點認為,徵地補償屬於夫妻共同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