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樂縣綜合實踐創新實驗學校 | 「入腦、用心、有形」,讓勞動教育...

2020-12-11 澎湃新聞

昌樂縣綜合實踐創新實驗學校 | 「入腦、用心、有形」,讓勞動教育真實發生

2020-12-02 2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

今年4月,中共濰坊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印發《關於落實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推動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全面普及開展,以課程建設為核心,「一校一模型」,探索具有區域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各學校認真貫徹落實文件精神,結合本地實際和學校辦學特色,圍繞勞動課怎麼上、勞動周怎麼安排、校園輪流值日制度怎麼建立、家校如何協同推進家庭勞動教育清單落實、勞動實踐教育基地怎麼建怎麼用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創新。市教育局將從中推介一批勞動教育特色學校案例,供各學校相互交流學習。

昌樂縣綜合實踐創新實驗學校依託實踐學校自身優勢,將綜合實踐活動與勞動教育深度融合,大力開發勞動課程,在勞動教育中堅持「入腦、用心、有形」基本理念,引導學生以動手實踐為主要方式,通過積極的價值體驗,實現樹德強體的目的。

強化勞動教育,讓觀念「入腦」

1.加大勞動師資培訓。

以《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為政策引導,把教師培訓作為重要抓手,堅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組織骨幹教師先後到威海、臨沂、濰坊等國家級示範性實踐基地學習勞動教育先進經驗。同時,組織教師每月開展一次勞動教育集中研討和讀書交流活動,讓教師更加明確勞動教育在「五育」中的地位、價值和綜合育人功能,掌握勞動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目前,學校已有勞動教育專兼職教師8名。

2.營造良好勞動氛圍。

在學生到校後,向參訓學生提供勞動教育課程,供其選課體驗;在活動教學中創設勞動情境,突出學生體驗效果;設置「勞動標兵」和「內務標兵」評選,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為學生劃分校園衛生區,實行分片負責制;在宣傳欄張貼學生精彩勞動瞬間,樹立積極的勞動形象。一系列措施營造出了良好的勞動氛圍,讓勞動意識在學生腦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豐富勞動教育內容,讓師生「用心」

1.以課程體系為引領,搭建勞動教育平臺。

學校開發出一系列勞動教育課程,其中以快樂廚房、茶藝、內務整理、衣物洗滌、開心農場、衍紙藝術、扎染等課程為主的日常勞動教育版塊,讓學生立足個人生活事務處理,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強化自立自強意識,引領學校勞動教育高效開展。

2.開展多彩活動內容,促學生用心體驗。

教師用心設計活動內容,強調每個學生都通過親身實踐獲得直接經驗和情感體驗,將知識、技能、態度、方法、能力的綜合學習和體驗作為課程設計的主要內容,以任務為導向,從問題的真實情景出發,將學習方法指導、情感體驗、價值升華等要素融入活動中,讓學生獲得積極的、用心的勞動體驗,真正起到提升勞動素養、培養勞動習慣的活動效果。例如《中華茶藝》課程創設了「三五好友在周末來家裡做客」的情境,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泡茶方法、實踐練習泡茶技巧,切實體會待客禮儀,使其掌握中華民族「以茶待客」這一優良傳統的方法技能,增強學生主人翁意識和參與家庭勞動的意識,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健全評價機制,讓勞動「有形」

1.注重「有形」的勞動成果評價。

以勞動教育目標、內容、要求為依據,對可呈現在眼前的勞動成果進行評價。如快樂廚房中,學生製作出的美食、勞動後的大汗淋漓、廚房的衛生清理情況、活動結束的心得體會撰寫等,均可作為評價的依據。

2.形成有標準、可量化的「有形」評價體系。

所有勞動教育課程均設置獨立的課堂評價標準,充分關注學生勞動活動體驗中的實際表現和發展狀況,注重學生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個別評價與集體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對學生活動的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和創意物化方面進行評價。例如,學校所有教學活動均設置獨立的評價標準,並結合課堂評價表(從情感態度、合作交流、學習技能、實踐活動、成果展示)和勞動活動手冊,對學生做出星級評價。

原標題:《昌樂縣綜合實踐創新實驗學校 | 「入腦、用心、有形」,讓勞動教育真實發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非遺進校園:昌樂縣綜合實踐創新實驗學校衍紙藝術讓非遺美下去
    近年來,昌樂縣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工作,紮實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以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重點,以非遺教育傳承基地為載體,將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學校教育和學生生活,通過學生的全方位、多角度參與,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內涵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昌樂縣綜合實踐創新實驗學校是濰坊市級非遺校園教育傳承基地。
  • 昌樂縣創新學生綜合素養提升機制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課堂改進、課程開發、評價變革,是學校內涵發展的主要內容,也是提升學生品德素養、學習素養、身心素養、審美素養、文學素養、創新素養、信息素養、生活素養和國際素養等綜合素養的主陣地。各學校積極探索,不斷深化完善深度學習型課堂組織形式,先後湧現了及第中學「3363生本生態」高效課堂、昌樂一中「翻轉課堂」、昌樂二中「271 生態課堂」、昌樂齊都實驗學校「教學評一致性」、昌樂特師附小「嘗試助學」等優秀範例。探索實施「綜合素養發展學分制」評價,克服「五唯」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了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這一做法獲教育部肯定。
  • 深圳實驗學校小學部開展「勞動實踐教育周」活動
    「打磨木頭其實很簡單,每次創作前構想好再動手成功率會高很多」「通過一塊木頭去洞悉傳統技藝的魅力,觸摸祖輩創造的智慧,讓我覺得特別有成就感」……11月5日,在深圳實驗學校小學部舉行的以「從小愛勞動、長大建國家」為主題的「勞動實踐教育周」裡,全科10班的學生們一邊幹著木匠活,一邊興奮地交流著經驗
  • 長島綜合試驗區第二實驗學校隆重舉行 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掛牌籤約儀式
    近年來,長島綜合試驗區第二實驗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通過建立校外綜合實踐基地,拓展活動時空和內容,使其個性特長、實踐能力、服務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均不斷提升。
  • 煙臺市四措並舉落實勞動與綜合實踐教育
    近年來,煙臺市不斷加強勞動與綜合實踐教育,圍繞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教育大會精神,積極探索實踐育人、勞動育人有效路徑,落實勞動與綜合實踐教育。綜合實踐教育成為了煙臺素質教育創新發展的一張名片。   一是健全政策體系、做好頂層設計。
  • 順德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順德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生勞動技術學校,展示了包括勞動教育特色班會課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2類共19節勞動教育特色觀摩課程,帶來了勞動教育課程的實踐思考與教學經驗。廣東省教育廳採取系列有力舉措,加強和改進學校勞動教育。
  • 昌樂縣迎新春剪紙藝術作品展成功舉辦
    大眾網濰坊·海報新聞1月13日訊(記者 範素娟 通訊員 張樹寶)為營造濃厚的節日文化氛圍,推進傳統剪紙藝術的保護、傳承與創新,讓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進一步謳歌新時代、展現新面貌、頌揚新成就,1月11日上午,昌樂縣迎新春剪紙藝術作品展暨非物質文化遺產月啟動儀式在縣圖書館三樓展廳拉開帷幕
  • 呼蘭區中小學勞動教育綜合實踐基地在哈爾濱技師學院揭牌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精神,哈爾濱技師學院(哈爾濱勞動技師學院)、哈爾濱市順邁學校與呼蘭區教育局校政雙方主動對接,利用學院(學校)現有辦學設施條件,設立呼蘭區中小學勞動教育綜合實踐基地。8月8日,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哈爾濱技師學院舉行。
  • 關於在全縣青少年學生中開展「勞動最美」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通知
    >[2019]4號)部署要求,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及幼兒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長大後能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決定在全縣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勞動最美」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勞動最美,我愛家鄉」校外勞動。將校外勞動納入校本課程計劃,小學、初中、高中都要安排一定時間的勞動實踐體驗活動。充分利用學校勞動實踐基地、綜合實踐基地和其他社會資源,結合團日隊日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研學旅行等開展勞動體驗活動。農村學校可結合實際,組織學生適當參加農業生產勞動。
  • 廣安友誼實驗學校讓勞動教育真正走進中小學課堂
    (原標題:廣安友誼實驗學校讓勞動教育真正走進中小學課堂)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的意見》等要求,認真踐行「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切實加強學生勞動教育,突出五育並舉,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廣安友誼中學實驗學校高中部結合學部實際和學生特點開設了勞動教育課,讓勞動教育落到實處,教育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勞動課不再是做家務 教育部點讚青島勞動教育改革
    他表示,近些年,青島市不斷推進在勞動教育方面的探索。青島編寫了勞動教育地方教材,建設了一大批學工、學農勞動教育基地,部署了一批實驗區、實驗校,積極探索了學校、社會和家庭有效聯動的勞動教育工作機制。此外,隨著綜合實踐教育集團的成立,青島對勞動教育的布局迎來更有力的支撐。可見,勞動教育之於青島,既有跡可循,亦不負所望。
  • 【青青島觀察】勞動課不再是做家務 教育部點讚青島勞動教育改革
    「我們確立了以課程學習、校內外實踐為主體,個性化生涯發展為補充的育人模式,系統協調三方資源。」矯偉表示,針對勞動教育課程的發展,學校將藉助有形和無形的資源,擴大和提升勞動教育的橫向覆蓋面與縱深參與度,發揮學校在實施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帶動家庭,影響社區。
  • 讓學生識得人間煙火味 ——上虞外國語學校創新探索家務勞動實踐...
    該校給出的答案是:「學校規劃—班級主張—家庭落實」。學校把家務勞動納入學校德育體系創新主題,精設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參與家務勞動熱情,積極投身於生活實踐,不斷提高綜合技能,進而提升核心素養。多育並舉推動家務勞動實踐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件家務不會做,何以做成事?基於這一認識,上虞外國語學校嘗試將家務勞動列入學生德育體系,鼓勵各班多育並舉,創新實踐。
  • 唯實踐,見真章!我市各中小學吹響勞動教育集結號
    學校創新勞動教育實施路徑,將智慧農業物聯網系統引入「三趣園」勞動基地,建成獨具特色的「物聯網+勞動教育」項目,為勞動教育提供了應用場景,形成「傳統精神弘揚、現代技術運用、勞動體驗真切」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並開發了農事勞作課程、勞動創新課程和閃亮成長課程群。將親近田園、體驗勞作、分享協作、閃亮成長作為勞動教育的內涵,引導學生在真實生活、生產、生態中體驗、學習、實踐。
  • 行業觀察|勞動教育、研學實踐教育和綜合實踐究竟是什麼關係?
    勞動教育、研學實踐教育和綜合實踐是近兩年我們經常會聽到的熱詞,國家發布了一系列文件,各地教育部門、學校、實踐基地也在積極落實,但大部分人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為三者所涉及的內容往往會有交叉,那麼他們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呢?
  • 賈莊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
    為了讓學生在勞動中成長,教育他們養成良好習慣,9月17日下午,賈莊學校低年級和高年級開展了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並提醒孩子們在勞動過程中注意保護好腳下的蔬菜。師生們高漲的勞動熱情,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此次活動,不僅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還讓學生認識到勞動的價值和勞動的光榮
  • 讓腦科學走進課堂,讓創新教育引領未來
    曹琦局長指出要實現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教育目標,必須尊重教育科學,充分利用腦科學成果促進教育創新。本次會議順應數智時代基礎教育改革創新需求和未來學校實驗區建設目標,將促使教育科學研究成果更好的轉化為教育教學推動力,更好地為一線教師和學生服務。閆利娟校長介紹了教育腦科學課程在曲江二小教育集團的應用實踐。
  • 小店區實驗小學多種形式開展勞動實踐教育
    小店區實驗小學多種形式開展勞動實踐教育 2020-09-23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二屆中小學實踐教育論壇:聚焦勞動教育創新實踐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顧問成尚榮作了《實踐育人視域下的勞動教育》的視頻報告。成尚榮委員認為新時代五育並舉、五育融合都離不開勞動教育,勞動教育有獨特的育人價值,可以推動形成更高水平的育人體系。在實踐育人視域下,勞動是更高水平上的綜合,可以推動綜合育人目的的實現。
  • 以勞樹德、以勞啟智,校外勞動教育實踐綜合基地成學生體驗「勞動美...
    核心提示: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近年來,崇龕九年一貫制學校以勞動教育為載體,建成我區首個校外勞動教育實踐綜合基地。  崇龕九年一貫制學校是重慶市未成年人勞動教育聯盟成員學校。該校的校外勞動教育實踐綜合基地佔地近18畝,由農耕體驗區、種子展覽區、廚藝室等八大板塊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