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感覺到飢餓,還會因為飢餓發怒,是什麼造成這種怒火?據MedicalNewsToday網站報導,英國埃克賽特大學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發布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這種發怒的感覺有一定的隱藏價值,我們的「直覺」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決定,讓我們變得更聰明。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就有這麼一種觀念,我們是理性的人類,遠遠優於動物,用柏拉圖的寓言做比喻,我們的情感和欲望是一批不守規矩的馬,需要藉助理性來控制;但是隨著認知科學的發展,我們對身體和大腦越來越了解,發現這種看法可能離事實相距很遠。
通過神經科學研究發現,我們的大多數決定都是情緒化的,而不是理性的(儘管我們能用理性的答案解釋我們的行為)。大腦傾向於一些偏見的觀念,這些觀念會潛在性地「劫持」我們的決定。也就是說,說起來人類在智力上很成熟,是最高等的動物,比其他動物不在一個層面上,而研究結果卻恰恰相反。情緒化的決定對我們的影響比你想像的多,甚至像飢餓這樣的基本感覺也會驅動我們許多決策。
科學家指出,我們的直覺可以儲存記憶,而飢餓感可以作為一種捷徑,幫助我們做出看似複雜、深思熟慮的決定,事實上,這些都是由直覺所驅動的。
在英語中,直覺和腸道都是「gut」,是不是說你的直覺也許就是來源於腸道呢?
他們通過使用計算機模型得出這個結論,這個模型研究了動物在有食物供應以及捕食者環伺的環境下生存的可能性。結果發現,如果動物的決定完全基於生理的本能,比如飢餓感,這種感覺可以評估它們擁有多少能量,那麼它們的生存機會幾乎與使用認知判斷計算最佳決定的動物一樣好。
這種動物認知的概念聽上去似乎有些陌生,讓我們舉個例子來理解這項研究成果:一隻鹿的所處的環境有這麼幾項內容——有什麼食物,在哪裡,周圍有沒有捕食者。當它想吃堅果時發現一隻獅子就在灌木叢中,緊挨著這些堅果。如果這隻鹿進行分析「上次我從獅子旁邊搶走這堆堅果時發生了什麼事」,那麼這種信息將有助於鹿去決定什麼是最好的行動方案,但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想變得這麼聰明,整合信息的代價就會很高昂。研究人之一,布里斯托大學數學學院的John McNamara教授說,如果變得如此聰明要耗費大量的資源,那麼自然選擇條件下就會找到一種更便宜更有效的決策方法。
這種更便宜的方法就是在我們的腸道中有一種簡單生理形式的「記憶」,利用這種內部狀態作為記憶能力將減少大腦進化的負擔。
研究作者Andrew Higginson指出,有些人會因為飢餓而情緒激動,發生行為的改變。我們的直覺和大腦做出的決定存在一定的聯繫,飢餓作為一種記憶,告訴我們周圍沒有食物或是人體缺少食物,這在生活中是很重要的。這種記憶幫助動物和人類在大腦中處理大量的信息,而僅僅是根據直覺做出的決定。
研究人員還推測,多種情緒可能與飢餓有類似的作用,幫助動物做出明確正確的決定,讓它們在野外生存;而對人類來說,最好相信這種本能化的反應,這也許是大自然賦予的一種簡單、快速高效的方法幫助我們做出決定。
還有一種優勢就是讓你變得更聰明——當被問到是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想出一個出色的解決方案時,還真可以說是憑直覺想出來的,或者是由「腸道(gut)」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