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改革,中級職稱好還是進副科好?待遇與權力,兩者差別大

2021-02-14 職場業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

在事業單位中存在三種編制崗位,分別是:管理崗、技術崗、工勤崗。那麼中級職稱是技術崗中的級別劃分。中級崗相當於技術崗中的八級、九級等人員。而公務員的副科是公務員序列中的領導職務。在一個縣城中副科往往就是一個單位的副職。比如教育局局長是正科級幹部,那麼副局長就是副科級幹部,很多但是在其他福利待遇與權力方面,事業單位中的中級職稱與公務員副科差別是巨大的:

一、提拔差別公務員副科級別那是屬於公務員領導職級,在一個小縣城就是不大不小的官,只要政績突出、人民支持,那麼就可以繼續往上提拔。但是事業單位的中級職稱人員,雖然也是幹部身份,但是只能走技術崗職稱。而且只能到高級職稱的時候才有機會轉管理崗,或者提拔到公務員隊伍中。在現實中,事業單位技術崗轉管理崗,在轉公務員領導崗的情況少之又少。但是公務員領導崗就不要樣,他們可以從公務員隊伍中調往事業單位。單從這點來說,公務員副科級別人員提拔路徑就比事業單位中級人員寬廣。

二、獲取稱號來源不同事業單位中的中級職稱,一般獲取流程是考試—申報—評審。只要符合申報條件,那麼基本上是沒有名額限制的。比如研究生專業是會計在事業單位從事的也是會計工作,只要從事三年本專業工作,就可以報考中級職稱考試,考試通過之後進行申報然後專家評審之後,就可以成為中級會計師。而公務員副科的提拔卻難得的多,基本上對於普通公務員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鴻溝。只是期待現在的公務員職級套改,以後退休的時候能夠享受到副科待遇,就已經非常感謝政府。

如果想進公務員系統,據了解,事業單位副科實職是可以調任的,如果只是享受副科待遇,那是必須要通過考試渠道的,也就是說如果想轉公務員身份,那副科實職是你需要邁出的第一步,才能符合相關政策,至於能不能成功,反正我了解的是極少極少,但只有嘗試了,才會有機會,否則永遠沒有這個機會。

如果安心本職工作,單純只是考慮工資待遇的話,那建議進中級比較好,畢竟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工資待遇較技術職稱是有客觀上差距的,這點在事業單位幹過的人應該很清楚,且越往後走,職稱晉級始終要比走管理路線容易一點。

如果個人對權力比較看重,有謀個一官半職的想法,建議走管理崗提拔副科

這樣有三個好處:一是可以掌握一定行政資源。事業副科就是班子成員,無論單位好壞,至少是個領導,有分管的領域,比當普通員工社會地位要高很多,而且客觀上還有一定的隱形福利,比如孩子讀書問題,領導子女都有一定的照顧。二是有機會轉公務員,在事業單位提拔了副科,可以通過調任的方式調到行政機關擔任領導職務,置換為行政編制即公務員,對很多事業人來說,這不亞於一份大禮。三是有更大的提拔機會。在單位提了副科,意味著進入了組織考察的視線,離正科更近了,而一旦有機會提拔正科,就是部門的一把手,在縣裡就算得上是個人物,對個人發展來說無疑是利好。

如果對個人前途看得開,沒太多想法,建議走專技崗通過職稱評聘提高待遇

走職稱路線最大的好處是上職稱相對容易,努力一下基本上可以拿到中級職稱,相當於正科工資待遇,能力強的再評個副高,差不多就是副處待遇,在縣裡有幾個人能拿到正科、副處工資?如果是管理崗人員,絕大部分人幹一輩子就是九級職員,也就是科員。因此從收入來說,事業編制人員走專技崗肯定更實惠。這也是多數事業人選擇走職稱的原因所在。

當然,選擇走職稱路線你職稱再高不在管理崗,當不了領導,也就是平頭老百姓一個,只能被人管不能管別人,這是專技崗比較明顯的一個缺陷。走職稱路線,在這方面必須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事業單位能做到」一肩挑」最好,有能力的可以朝這個方向努力

事業單位出於工作需要允許「一肩挑」,即在管理崗當領導,但也可以按照職稱套發工資,比如在縣城事業單位有的一把手有副高職稱,他幹得是管理崗但實際上是按副高職場拿工資,掌握了權力也拿了高工資,兩頭都佔了好處,如果在事業單位能做到這樣是最好的。

最後,事業單位是國家今後改革的重點領域,按照最新要求在2020年要對事業單位進行改革完成,所以各位備考的童鞋們,把目標定在公務員,還不是為了上岸而上岸,考事業單位。

相關焦點

  • 事業單位革新,高級工和中級職稱工資哪個高呢?
    工勤崗的工資待遇根據技能等級劃分為五個等級,分別對應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和初級工。專技崗的工資待遇根據職稱等級劃分為四個檔次,分初級、中級、副高、正高四檔,分別對應11-13級、8-10級、5-7級、1-4級。高級工是事業單位工勤崗位人員技能等級的中間等級。
  • 中級職稱在事業單位中,能增加多少待遇?答案被說出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的中級職稱可以聘任為8、9、10級崗位,每一級崗位都對應著不同的崗位工資。根據2018年更改後的工資表,10級崗位崗位工資1810元,9級崗位1960元,8級崗位2200元,級差分別是150元和240元。
  • 事業單位中級職稱工資能漲多少?
    事業單位專技崗的工資待遇和單位本身性質有關。全額撥款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專技崗的工資待遇同地區基本一致,區別與個人職稱和工齡有關;而如果是有經營收益的差額撥款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專技崗的收入除了與自身的職稱、崗位等相關外,還要看單位的個人效益。效益好的,收入比公益類事業單位要高出一大截;效益差的,可能還不如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 原來教師的高級職稱和中級職稱有這麼大的差別
    湖南省教師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1、稱呼不同。中小學高級職稱教師,就是副高教師,相當於副教授,相當於副處級。現在還有中小學正高教師,那就相當於正教授。中小學中級職稱,相當於講師,相當於工程師,相當於科級。中小學職稱,採用極低的限額制度,極低的比例,所以能擠進高級、正高級,數量很少,比例決定了絕大多數教師無緣高級。2、待遇不同。這是問題關鍵。
  • 事業單位中,中級職稱能加多少錢?待遇能提升多少?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工資組成是怎樣的呢?筆者就拿高校為例,高校專業技術人員工資主要以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津補貼、績效工資組成。高校有專業技術人員,也有行政管理人員,一般來說,事業單位初級職稱工資就相當於管理崗的科員,中級職稱中的十級比副科略高,其實只高几十塊錢,可以忽略不計。
  • 事業單位改革專業技術崗與工勤崗有大變?技術職稱與高級工哪個好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職稱與工勤崗高級工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好?事業單位分為三類崗位,分別是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崗。專業技術職稱對應的是專業技術崗,事業單位改革後,專業技術崗採取的是評聘結合的辦法,即先要評上專業技術職稱,然後再聘到對應專業技術崗位上,才能享受相應專業技術等級的工資待遇。高級工是工勤崗的第三個等級,屬於崗位級別。嚴格意義上說,專業技術職稱與工勤崗高級工壓根沒法作比較,因為專業技術職稱與專業技術崗級別並不能完全劃等號,事業單位有高職稱卻只能聘為低級崗的情況也是存在的。
  • 事業單位「高級工」和「中級職稱」的工資到底是不是一樣的呢?
    事業單位「高級工」和「中級職稱」的工資到底是不是一樣的呢?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社會大百科」,小編是一個專注於研究社保,醫保,養老,退休金之類的人,一直關心著社會中的大小事,關注最新的社保醫保政策,為你呈現最新最全的社會類話題!
  • 高級職稱的教師和中級職稱的教師有什麼差別?
    教師們都知道職稱,因為職稱是和教師的待遇掛鈎的,職稱越高,教師的工資越高,待遇越好,很多人為了職稱想盡各種辦法,兩個職稱一字之差就差很多,比如「高級職稱」和「中級職稱」,這二者究竟有什麼差別呢?高級職稱的待遇比中級教師每月高出了1000元以上,除此之外還有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金、職業年金等方面的差距,還有績效工資的等級差,即使兩位同學歷、同工齡、做同樣的工作,高級職稱比中級職稱要好這麼多,也難怪大家都想要更高的職稱了。
  • 事業單位管理崗和專業技術崗,哪個待遇好?哪個空間大?
    國務院2014年頒布了《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為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框架。也為非參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從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提供了依據。二是不同崗位的薪資核算標準是不同的,薪資待遇可比性不強,其中薪級工資主要與工作人員的工作年限、畢業時間、任職或職稱聘任年限等內容相關。績效工資主要與個人不同的工作崗位、科研能力、工作貢獻的相關。
  • 事業單位中級職稱工資有多少?從初級晉升中級每月能加1000元嗎?
    事業單位專技崗的工資待遇和單位本身性質有關。全額撥款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專技崗的工資待遇同地區基本一致,區別與個人職稱和工齡有關;而如果是有經營收益的差額撥款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專技崗的收入除了與自身的職稱、崗位等相關外,還要看單位的個人效益。
  • 中級職稱對應的是管理八級還是七級,算是副科級幹部嗎
    中級職稱怎麼算都不可能是副科,根本就是兩條平行線,沒有交叉。副科是公務員職級序列的概念,是指鄉科級副職。而中級職稱卻是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享受的職級待遇,兩者是不同的兩個序列。1、對應的機構不同:副科是黨政機關、參公事業單位中,公務員和參公人員享受的職級待遇,而中級職稱,是專業技術類事業單位中,專業技術人員享受的職級待遇。2、對應的人員不同:副科對應的是公務員和參公人員,中級職稱對應的是專業技術人員。
  • 事業單位人員如何申報中級工程師職稱呢?
    事業單位人員如何申報中級工程師職稱呢?關鍵詞:事業單位、中級、工程師職稱最近很多事業單位的小夥伴在諮詢,我在哪哪兒上班,要怎麼樣才能申報中級工程師職稱,事業單位人員只要有機會,每個人都會申報中級工程師職稱。那麼,事業單位評職稱是怎麼一回事?
  •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中級職稱與技術工人高級工哪個等級高?
    在現行的事業單位中存在有三種不同的身份,一種是從事管理的管理崗,一種從事技術工作的專業技術崗,還有一種從事技能操作和維護、後勤保障、服務的工勤崗。一、兩種崗位等級分類。專業技術崗的職稱大家都比較熟悉,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及正高級。
  • 有教師說,提前退休好,工資照拿,兩者工資差別到底大不大?
    有教師說,提前退休好,工資照拿,兩者工資差別到底大不大?無論在職教師還是退休教師的工作上漲,都與職稱相關,而且是正相關,職稱級別高,工資漲幅大,職稱級別低,工資漲幅小。退休教師工資的上漲一直都和職稱的高低「同頻共振」——職稱越高,無論是在職教師還是退休教師在漲工資的時候漲幅就越高,這是一條鐵律。
  •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大洗牌」,2類單位受益多,待遇好過公務員
    公務員待遇好,是公認的鐵飯碗,因為公務員工資的70%都津貼補貼和獎金。所以想考公務員的人越來越多,但隨著《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的提出,實行機構改革要求: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不管是職能配置、機構設置、還是人員配置都在精簡。行政編制的減少,公務員的競爭壓力也將隨之變大。在2020年國考熱門職業競爭率達到800:1。
  • 教師中級職稱2025年退休養老金怎麼算?
    2014年10月,我國進行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機關事業單位也開始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作為事業編人員的教師自然也參與其中。為了保證改革前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待遇不會受到影響,國家特地設立了10年的過渡期,這個時間點就是從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在過渡期內退休的人員,養老金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
  • 事業單位的中級職稱,能夠給自己的工資增加多少?答案被說出!
    事業單位分三種崗位,一種是管理崗,一種是專技崗,一種是工勤崗。事業單位中級職稱一般是指的是事業單位專技崗,顧名思義就是專業技術崗位。什麼樣的崗位屬於專業技術崗位?比如高校的老師,醫院的各類醫、護、藥、檢驗人員、研究所的研究員,這些都屬於專業技術人員。
  • 2020事業單位改革,兩類工作成為「金飯碗」,待遇不輸公務員
    ,做什麼工作就拿什麼工資,比如某人考取了一定的職稱,那麼在事業單位當中,就可以憑藉職稱領取相應的工資,即便他的能力並不算強。但改革後,工資制度發生變化,更看重企業效益和個人能力,如果一個人能力強,所在企業效益也比較好的情況下,就可以賺取更多的工資,不僅如此,社保執行標準也會根據單位的性質轉變而發生變化。事業單位改革後,這兩類職業迎來了春天!
  •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到底有哪些區別?從編制,待遇,晉升來分析!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到底有哪些區別?從編制,待遇,晉升來分析! 無論是公務員還是事業單位人員(正式)都是國家財政供養,只不過兩者身份編制不一樣。公務員是行政編制,事業單位人員(正式)普通員工均是事業編制。總結來說兩者的編制身份不一樣。
  • 公務員、事業單位都是體制內!它們薪酬待遇究竟有什麼不同?
    很多考生都有這樣的疑問:同樣是公務員和事業編同屬於體制內的崗位,兩者差別有什麼不同呢?首先是在考試形式上,公務員考試一般考行測+申論,事業編考試一般考公共基礎。其次,公務員一般由國家或者地方以省為單位統一命題,事業編考試大多由事業單位自主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