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中旬新糯米上市後,姑蘇城裡買八寶飯的人漸漸多了起來。一些懂吃的上海人會專程開車前往蘇州,排長隊買嚴阿姨做的八寶飯,而且一次就買上幾十隻,為的是帶回上海和親朋好友分享。可今年春節,因為搭上來自上海的新零售供應鏈,這隻沉澱了嚴阿姨52年摸索和經驗的蘇式八寶飯,成為全國消費者餐桌上的江南年味。
嚴阿姨今年68歲,低調的她只肯讓記者管她叫「嚴阿姨」,但說起自己的八寶飯,卻一下子打開話匣子:她16歲學藝,一直和八寶飯打交道,從師父那學會了如何挑選好的糯米,如何熬製豆沙和豬油,再經過無數次的調整配方和改進公益,才形成了她自己的八寶飯工藝。對於自己的八寶飯,嚴阿姨有自己的堅持,比如豬油和豆沙是八寶飯裡兩種重要的原料,她對熬煮用的容器和熬煮步驟和時間都一絲不苟:熬豬油要用明火鐵鍋,充分激發豬油的香氣,之後在與糯米的融合中,豬油才能呈現為晶瑩剔透的淺黃色,似帶著火的餘溫,而不再是冷冰冰的一道食材;豆沙更是要經過兩個半小時的慢熬起酥,通過調整火候去除其中的水分,再在鐵鏟翻炒中,加入特定配比的油和糖,使豆沙粘軟綿香。
嚴阿姨(左)向媒體介紹自己的八寶飯(採訪對象提供)
雖然對自己的技藝和產品有著十足的信心,但嚴阿姨並沒想過把自己的八寶飯賣到全國。她在蘇州景德路上開有一家小店,又在陽澄湖鎮上設了一個作坊,專門經營八寶飯和其他蘇州小吃,只是希望讓街坊鄰居和老客戶吃得滿意。
但今年冬天,來自上海的新零售之風吹到了她的小作坊裡。
牽線人是負責盒馬工坊新產品研發、人稱「盒馬廚神」的黃海飛。近一年來,很多來自盒馬的「網紅」點心都來自他的團隊,而且這些「網紅」點心突破了原先的銷售區域,從地方特色變成全國「網紅」——江南的豆沙青團變成醃篤鮮口味後,賣到了北京等地;蘇式月餅變成小龍蝦餡、棗泥餡後,又通過盒馬供應鏈,從江南地區賣到了全國……
但每到年關,黃海飛總是既興奮又煩惱——興奮的是「吃」是春節假期的一大主題,意味著商機;煩惱的是「究竟怎樣的年菜才能讓眾口難調的全國消費者都接受」。最終,他將目光鎖定在八寶飯上,因為他是上海人,對八寶飯情有獨鍾,而且八寶飯過年吃寓意好,甜食又在年輕人中有市場,所以他想著能否通過新零售,把八寶飯代表的江南年味賣到全國。
不過,到底選怎樣的八寶飯賣到全國,黃海飛心裡沒有底。雖然今年盒馬和光明聯手推出的流心奶黃八寶飯成為「網紅」,但在黃海飛思考「新年味」的時候,光明的八寶飯也在研發中。好在在他的朋友圈子裡,蘇州嚴阿姨的八寶飯小有名氣,這催動黃海飛去蘇州嘗一嘗。
「米粒晶瑩剔透,口感綿密溫潤,特別的糯米香配合著油脂的潤滑,纏繞在唇齒之間紅豆的清香,餘味勾引著再來一勺,不知不覺一碗已經下肚。」黃海飛第一次吃完嚴阿姨八寶飯後,一口氣寫下這段體會與團隊分享。面對這樣一份江南年味,他覺得新零售的價值未必是創新,而是可以把嚴阿姨52年的匠心用新的生產和供應方式變成標準化產品。
面對黃海飛的邀約,淳樸的嚴阿姨覺得,如果能通過新技術、新渠道把自己多年的心血推廣到全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她爽快地決定與盒馬合作,並把八寶飯的配方給了黃海飛。
標準化產品開發是黃海飛的專長。要保證批量化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同一個口味,需要有統一的SOP(標準作業程序),這個SOP相當於產品背後的「代碼」,盒馬有1000多種自主研發的成品和半成品餐食,其SOP都經過黃海飛之手。可拿到嚴阿姨八寶飯配方的黃海飛與團隊照著做時,卻發現與他在蘇州吃到的味道並不一樣。
於是,黃海飛又去蘇州向嚴阿姨請教,這一次,他的收穫更多。「一分火候一分味道,怎麼熬豬油、怎麼炒豆沙,還有糯米、赤豆等原材料來自什麼地方,都有講究。要把嚴阿姨的手藝變成標準化產品,不是照著配方做就能行。」仔細研究中,黃海飛覺得標準化和匠心並不衝突,「嚴阿姨的八寶飯之所以好吃,是裡面有她52年的匠心,而我們,要用匠心做標準化」。於是,嚴阿姨變成新品八寶飯的「監工」,與盒馬團隊合作,開始了長達兩個月的研發過程。
面對黃海飛的誠意,嚴阿姨手把手傳授自己的經驗,根據標準化生產條件,不斷調整原材料的選擇和烹調方式。在經過了七八次的實驗之後,最終選定了安徽懷遠的白珍珠糯米、東北的黑米以及河北唐山的珍珠紅小豆,將它們作為嚴阿姨八寶飯的標準化生產食材,然後再設計了符合規模化生產的工藝流程。
當最終的成果呈現時,大家都深深鬆了一口氣。嚴阿姨笑著說:「過年時全家人在一起吃一碗熱熱騰騰、團團圓圓的八寶飯才算是圓滿,這隻八寶飯可以了。」而這款八寶飯也被命名為「嚴阿姨八寶飯」,隨著盒馬門店向全國銷售。
嚴阿姨八寶飯實現了標準化生產和供應(採訪對象提供)
市場反響再一次證明了「盒馬廚神」的眼光,除了蘇浙滬,北京、深圳、西安、青島等地的消費者也對這款甜品表示出濃厚興趣。春節前,嚴阿姨八寶飯第一次在深圳,一天內13家盒馬門店全部賣空,期間緊急追加了兩次貨,銷售火爆遠遠超出了採購人員的預估;在青島開出首店的盒馬集中推出很多年味,可嚴阿姨八寶飯成為臘八節當天全國單店銷售冠軍;武漢盒馬的銷售模式既創新又懷舊——一位打扮成挑貨郎模樣的小二挑著籮筐在門店一邊走一邊售賣,招徠了不少顧客……
「生鮮產品的區域消費偏好很強,比如八寶飯這種商品,以前華南、華北地區的消費者都沒有江南地區的消費者需求強,但我們覺得,只要產品本身足夠好吃,在哪裡都能賣爆。」黃海飛表示,「嚴阿姨八寶飯」也成為盒馬「傳承手藝人計劃」的第一款產品,這為他接下來再去各地尋訪老手藝人、通過標準化生產供應鏈帶來了信心,「盒馬能做的,是將這些有特色的傳統美食在工藝上進行傳承或創新式改良,在品牌上進行推廣,也在文化上進行發揚光大,這是新零售不一樣的地方——做商品既要有情懷也要有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