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特用戶Pixelated Boat無意地po出一條推文笑話網際網路名人的曇花一現和變化無常後的一年間,有關Milkshake Duck的故事已經被轉發了上萬次,並催生出一條Urban Dictionary的詞條。Milkshake Duck這個術語已經進入牛津辭典的雷達區,收錄到我們的資料庫中,我們將根據資料庫追蹤該詞的持久性和潛在新詞的傳播。
The whole internet loves Milkshake Duck, a lovely duck that drinks milkshakes! *5 seconds later* We regret to inform you the duck is racist
(整個網際網路都喜愛奶昔鴨,一隻可愛的喝著奶昔的鴨子!*5秒鐘後*我們很遺憾地告知你,這隻鴨子是個種族主義者。)
— Pixelated Boat (@pixelatedboat) June 12, 2016
故事是個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奶昔鴨因其天真可愛又滑稽地喝奶昔的動作而受到網際網路社區的喜愛,直到人們發現奶昔鴨竟是個秘密的種族主義者,此時,網絡輿論不可避免地變刻薄了。
隨時間推移,Milkshake Duck逐漸成為一個術語,用來指某人或某物因為看起來賞心悅目而短暫流行,可深挖後發現了他們的過去或觀點上的一些不幸的真相,尤其是與某種形式的偏見相關或曾有某種偏見史。在Urban Dictionary中,2017年6月11日增添了新詞條——這也正好是最初推文po出來的整整一年之後——將Milkshake Duck定義為:
「Someone who gains sudden fame for something nice and positive, only to soon after be revealed as a deeply flawed character with terrible opinions and/or a shady past, often involving corrosive social/political ideologies, which quickly tarnishes their fame and the good will people momentarily had towards them.」
在2017年初,網絡上出現一些使用標籤#milkshakeduck的推文,演示這種引申含義,並在同一時期分別出現在各類博客和娛樂網站上,但該詞組最為顯著的使用出現在2017年6月,這場浪潮使得該術語引起更多人關注。
還沒有詞彙描述網際網路上公眾興趣突然的上升卻又迅速下降的現象,偶然創造了這樣一個詞彙或許能夠看到它將會繼續被人們使用。
這也正是phubbing一詞所經歷的過程,儘管該詞是人們有意創造的:因為這個概念已經是真真正正地出現了,引起很多人的共鳴,因此這個術語得到響應和廣泛傳播,並成功地被收錄在2016年牛津在線詞典中。
註: Phubbing /ˈfʌbɪŋ/ :指那些只顧低頭玩手機,而無暇顧及或冷落了身邊其他人的現象。這是一個杜撰出來的詞,中文可譯為低頭族,英文由phone和snub組合而成。
點擊閱讀原文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牛津辭典(微信號:OxfordDictionaries)以及微博:@牛津辭典微博
(來源:牛津辭典 編輯:Ju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