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英語為牛津辭典錄新詞增添「咖喱味」

2021-02-15 翻吧

2017年9月,《牛津英語辭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最新一季更新,新增1000多個新詞條、釋義以及子詞條。除了一些舊詞新義之外,英國和美國的一些方言也成為了新詞的來源,更有70多個印度英語詞彙納入,讓英語詞彙的來源更具多元化。

 

一、舊詞新義

在這一次的更新中,與往常一樣,很多所謂的新詞並非是新創的,而是有可能源於古代,並已過時。比如說,有一個新增的動詞「afound」,該詞雖已過時,卻令人回味,其含義為「因為寒冷變得麻木與僵硬」,這是喬叟(Chaucer)使用過的來自盎格魯-諾曼人的外來詞。另外一個詞是「through-smite」(意思是「用長矛或其他尖銳武器刺透或穿透」),這個詞為約翰·高爾(John Gower)和威廉·卡克斯頓(William Caxton)所用。直到19世紀,「through-smite」一詞僅限於一種自覺的詩意用法和古體用法,而到了20世紀早期,該詞完全不再被使用。

 

「Fatberg」一詞則代表了時間範圍的另一個結點,該詞最初出現是在2008年,表示大塊凝結的烹飪脂肪以及其他的垃圾,這些脂肪和垃圾在進入下水道後會凝固和硬化,此外,該詞還表示堵塞排汙管道的大量垃圾。

A large lump or mass consisting chiefly of cooking fat which has congealed and hardened after being poured down a domestic drain; (now esp.) a very large mass of solid or compacted waste found blocking a sewage system

 

「Belsnickel」是萊茵蘭(德國萊茵河西部)民間故事中的一個人物形象,他會在聖誕節前探望小孩子們,獎勵好孩子並懲罰壞孩子。對於大西洋對岸的那些擁有德國淵源的國家而言,該詞用於指代

那些在聖誕節或新年的時候探望他人,並玩惡作劇或討要小禮物或點心的人

a person who visited people at Christmas or the New Year in disguise to play pranks or beg for small gifts or refreshments

(做這樣的事情也就是「to belsnickel」)。

Belsnickel一詞的前一部分時常被拼寫為「Bell」,因此看起來像是與節日鈴鐺(festive bells)有關,但它其實來自於德語「Peltz」(皮毛),意思是德國人的皮毛服裝,而這個形象也是從頭到腳穿著破舊皮毛的男人。

 

「Winterval」一詞與表述季節的詞相似,是「winter」與「festival」兩個詞的結合體,用於聖誕節前後的一些冬季節日,通常這些節日在文化上沒有特定的名稱(a culturally non-specific name for the winter holiday season around Christmas)。它還可以指代這段時間內發生的一些特殊事件(specific events taking place during that time)。

該詞至少是在1982年才開始使用的,只是一直不甚流行。相對應的,此次更新還收錄了詞組spring festival,是不是看著眼熟?它指春季進行的各種慶祝或節日,通常是為了歡慶冬天的離去、春季的到來。如果將Spring Festival二字首字母大寫,它就特指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

OED中所包含的許多詞彙都不歸屬於標準英語,「Worstest」就是一個例子。如2014年所增加的反義詞「bestest」,「worstest」是一個雙重最高級詞彙,主要運用於非標準的演講或是為了達到幽默的效果而使用的。儘管「worstest」被視為非標準用語,但這個詞已經具有悠久的歷史:1768年的一部名為《現代式的求愛》(Modern Courtship)的喜劇中第一次使用了這個詞。

 

動詞詞組to fall off the wagon(直譯為從四輪的貨運馬車上掉下來,始自1906年)表示:

在經歷了一段戒酒期後又重新開始酗酒,或者籠統地說,又一次地陷入了有害的習慣當中。

to begin consuming alcohol again after a period of abstinence, or more generally to relapse into any harmful habit

與之相似的詞組,to be on the wagon(直譯為坐在四輪的貨運馬車上)也就意味著遠離酒精。「wagons」和不喝酒的聯繫出現於一個早期的詞組「to be on the water wagon」(在灑水車上,1889年)中,表示禁酒主義者們選擇軟飲。那些已經從「wagon」上掉下來的人或許也能說成to resort to liquid courage(去藉助酒膽),這樣的說法源於1826年。

 

二、英美方言獲認可

在英格蘭的一些地區內,「croggy」的意思是騎自行車的人讓乘客搭個便車,搭車的人坐在橫梁上、車把上或坐在腳踏板的後方。有人認為這個詞的形成來源於「cross-bar / 自行車的橫梁」一詞中的「cro-」,並受「doggy、piggy和ciggy」這些詞的形成法的影響。這個詞是英格蘭地方方言之一,而這些方言單詞是由BBC(英國廣播公司)地方廣播的聽眾們所提出的。其他的單詞包括來自西部內陸的「yampy」(發瘋或瘋狂)、西北內陸的「snived」(泛濫成災、大批滋生)、東北部的「goke」(蘋果或梨子的核),還有北方俚語「corporation pop」,指代「飲用水,尤其是指自來水」。

 

由於方言主要運用於會話語境,通常不會以書面的方式記載下來,因此要想找到此類地區方言的書面證據時常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從服務於社會媒體的交流平臺「推特」上我們能夠搜尋到成千上萬的非正式英語用法記錄,正因如此,該平臺也為詞典編纂者們提供了意想不到的恩惠。

推特上的用語體現了許多地區方言新詞條的特徵。關於東北部的方言「mafted」(因氣候炎熱、人流擁擠或身體勞累而變得筋疲力竭)的使用始於一個來自於1800年左右的詞彙表的定義,最近的一次引用來自於推特用戶@lucyinglis在2010年時所說的話:

Dear Lord—a fur coat on the Bakerloo line, she must have been mafted

天啦嚕——貝克魯線上有人穿著皮大衣,她一定會熱壞的。

類似的新詞條栩栩如生地闡述了現代的詞典編者是如何用這些數字時代獨特的資源來將我們祖先留下的傳統文化發揚廣大的。

 

美國人和英國人的諺語版本不盡相同。美國人與英國人之間存在一個意思相同,形式不同的表達法——英國人用「it isn’t true」來表達某些東西的質量達到了頂尖的或難以置信的程度,而美國人則用「it isn’t funny」(1930年)來表達這個意思——該含義也被納入了OED的更新版中。在所有相關的引文中,美國作家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在1958年所寫的一封信中吹牛皮時用到這一用法:

I have invented so many new words it’s not funny

我創造了這麼多新詞,這簡直太吊了。

三、印度英語,另一種方言?

不可否認的是,英國在印度的四百多年殖民統治,對這個國家的語言烙上了深刻的印記。兩國之間共同的歷史也留下了大量的「詞彙」,以及在新詞創造上提供了新思路。對於牛津辭典的編輯來說,這極大地豐富了英語詞彙。

九月更新的牛津辭典新收入了70個印度英語詞彙,這不僅反映了印度的歷史,也體現了對印度英語形成與發展過程中所受到的多樣文化和語言影響。 

「印度人的說話禮儀反映出了一個複雜的血緣和地址體系,其中包涵有關有年齡、性別、社會地位和家庭關係的細分詞語,而且 這些詞語並沒有在英語裡有直接的對等詞。」《牛津英語詞典》世界英語主編Danica Salazar說道。因此,牛津英語辭典將這些詞作為單獨的詞語收錄其中。

在新收入的印度英語詞彙裡,有分別來自Telugu(泰盧固語), Urdu(烏爾都語), Tamil(泰米爾語), Hindi(印地語)和Gujarati(古吉拉特語)等民族的詞語。很多詞在印度生活中很常見。例如 ,jugaad, dadagin, achcha, bapu和surya namaskar。 

如上所述,有一些是表示血緣關係的,如anna意為「哥哥」(elder brother),abba意為「父親/爸爸」(father)。 另一些則是有關印度食物的,如gulab jamun(玫瑰奶球), mirch masala, keema, funda和chamcha. 

在此之前,2015年納入到《牛津英語辭典》的200多印度英語詞彙裡也大多與印度食物有關,如samosas(咖喱角)、pakoras(帕可拉)、tandoori(印度烤雞)等。當然也不乏Bollywood(寶萊塢)、bindi(眉心貼)、namaskar(合十禮)等文化類詞語。

「風靡西方的不僅僅是印度菜名,日常用語中的大量印度詞彙也在逐漸進入這些大牌詞典中。」《牛津英語詞典》總編輯Joanna Turnbull說道。「除英國、美國、澳大利亞這三大英語國家外,印度是惟一一個向這兩本詞典貢獻了這麼多本土詞彙的國家。這也表明我們十分重視印度英語正在歷經的變化。」

欲了解全部的更新詞彙,請點擊右下角的「閱讀全文」。

來源:牛津辭典博客、牛津辭典微信公眾號、Gulf News、scoopwhoop網站、21世紀英語網站等。


相關焦點

  • 牛津辭典追蹤中的新詞:broflake
    Snowflake的這一新含義在2015年以「special snowflake」的組合進入到牛津辭典的新詞追蹤資料庫中,今年早些時候被正式收錄到牛津免費在線辭典中。但是,故事並未就此止步……回到2013年,牛津辭典發現許多由bro-組成而來帶有幽默性質的新詞。其中某些詞彙,例如bromance(兄弟情)、bro hug(兄弟抱)和brogrammer(花花碼農)日益確立起來,堂堂正正地被收錄到牛津辭典中,而其它的就煙消雲散了。
  • 《牛津英語辭典》公布新一季收錄詞,又到背新詞的時候了!
    2016年12月中旬,英國《牛津英語辭典》公布了新一季收錄的全新新詞、新增組詞和新增詞義,總數有1500個。
  • 牛津辭典追蹤中的新詞:Milkshake Duck
    Milkshake Duck這個術語已經進入牛津辭典的雷達區,收錄到我們的資料庫中,我們將根據資料庫追蹤該詞的持久性和潛在新詞的傳播。在Urban Dictionary中,2017年6月11日增添了新詞條——這也正好是最初推文po出來的整整一年之後——將Milkshake Duck定義為:「Someone who gains sudden fame for something nice and positive, only to soon after be revealed as a deeply flawed character
  • ​語料庫和牛津辭典——牛津英語語料庫(OEC)
    牛津辭典一直不斷地監控並研究英語是如何進化的,而語料庫分析就是達成此目的的核心,並為我們的語言研究提供真實的證據。語料庫(corpus)是什麼?語料庫是書面或口頭語言文本合集,並以電子形式展示。它提供證據展現真實場景下如何使用語言,幫助編輯們寫就準確和有實際意義的詞典條目。
  • 從TEOTWAWKI到hoyay:牛津辭典監控中的新詞(二)
    本文中,我們就將列出部分尚在牛津辭典監控中的新詞,其中有些最終會或已經通過我們的標準而正式收錄,有些終是失去吸引力而不再使用了。時間最後會證明哪些成功收錄進牛津現代辭典的平臺。今天我們來看看第二部分。這顯然是結合了shower(贈禮)和 stag party(英式英語中的單身派對)。在給朋友發出邀請前,請一定謹慎說明這到底是個什麼聚會。說到表示關係的混合詞,牛津詞典監控下有個新詞fauxmance,它結合 faux(仿造的、人造的)+romance,指假情侶或被人懷疑為假的情侶,尤其是涉及名人作為宣傳噱頭之時。還有一個詞彙showmance更易理解,指電影世界、電視劇中銀幕情侶。
  • 牛津英語辭典新增詞彙(一)
    2017第一個季度牛津英語辭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簡稱OED)增添了500多個新詞、新短語和新意。freak flag,名詞與更多創造性新詞相比,英語中簡單的雙詞複合往往被忽略,但複合是產生眾多新詞的來源之一。和其他詞條一樣,OED記錄了它們最早的用法。
  • hate-watch, 420,一波新詞入選牛津英語辭典,又得啃字典去了~~
    牛津英語辭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簡稱OED)2017第一個季度增添了500多個新詞、新短語和新意
  • Thing有了新含義、post-truth正式入列……《牛津英語辭典》新詞第二波更新
    2017年六月,牛津英語辭典網站發布了第二季度《牛津英語辭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新詞新意列表。
  • 牛津在線辭典收錄新詞(下)
    運動和遊戲近期,與paddleboarding / 槳葉式衝浪相關的詞彙收錄至牛津辭典,包括paddleboarding, paddleboarder和 paddleboard;paddleboarding是「一種休閒運動,運動者可採用俯臥、跪或站在槳葉式衝浪板或普通衝浪板上,用槳葉或雙手划水。」
  • 生活在印度:印度英語,純正「咖喱味」
    要說,所有的外國人講英語,都多少有些口音,這實在是再正常學校是標準印度英語的傳播地不過的事。網上瘋傳的《義大利人在馬爾他》說明,連同在歐洲的義大利人說英語也很搞笑。中國人的「洋涇浜」英語也有自己的口音,俄羅斯人、阿拉伯人的英語也都各自帶有母語的味道。
  • 牛津辭典監控中的新詞:英國政治詞彙,強大而穩定嗎?(之二)
    過去的幾周,新聞中出現了一系列新詞和新義,但這些新興的詞和詞義又能有多少最終進入牛津辭典呢?下面是我們列出的幾個實例,讓我們看看它們是否能保持長久的影響力。今天我們來看看第二部分。根據牛津英語新詞語料庫中的記錄,該詞在英國大選期間使用有增長的模式。我們自2013年就一直追蹤Nasty Party一詞的使用,就像所有其他不為人稱道的別名一樣,保守黨人看來一時半會兒還無法擺脫這個暱稱。
  • 牛津新詞熱詞彙總(二)
    本文中,我們就將列出在近一兩年部分尚在牛津辭典監控中的新詞,其中有些最終會或已經通過我們的標準而正式收錄,有些終是失去吸引力而不再使用了。時間最後會證明哪些成功收錄進牛津現代辭典的平臺。這顯然是結合了shower(贈禮)和 stag party(英式英語中的單身派對)。在給朋友發出邀請前,請一定謹慎說明這到底是個什麼聚會。說到表示關係的混合詞,牛津詞典監控下有個新詞fauxmance,它結合 faux(仿造的、人造的)+romance,指假情侶或被人懷疑為假的情侶,尤其是涉及名人作為宣傳噱頭之時。還有一個詞彙showmance更易理解,指電影世界、電視劇中銀幕情侶。
  • 牛津在線辭典收錄新詞(上)
    路見不平Upstander2015年7月時,牛津辭典曾就upstander是否足以收錄進詞典而展開討論,現在該詞已經收錄進來,但詞義與之前有所不同。它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為表示支持而發言或行動的人,尤指該人代表受到攻擊或被欺負的對象而出面發言或作出行動。」
  • 牛津辭典追蹤中的新詞:firgun
    Firgun可以用來描述schadenfreude相反的情緒,後者也是借用到英語中的詞彙,沒有直接翻譯。Schadenfreude借鑑自德語,意為「從別人的不幸中獲得快樂」,頗有些幸災樂禍的意味。然而,正如英語中沒有這樣的替代詞彙,希伯來語中也沒有,只有用冗長的短語,而無法用單個詞彙表示。Firgun很快在希伯來語中確立了地位,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進入英語。根據牛津辭典資料庫,它在英語中的首次使用證據來自1994年,《耶路撒冷報告》的一篇採訪報導中,企業家和商人Benny Landa抱怨說,在以色列商業界「an absolute lack of firgun」。
  • 新詞入牛津詞典? 「存活」5年才收錄
    文藝看臺  如何讓90歲高齡的《牛津英語詞典》在數字時代重獲生機?數字時代給辭典編纂者帶來了壓力,也帶來了新的工具——語料庫語言學出現了。在過去,傳統的辭典編纂模式通過整理並依據已知的單詞及其注釋,尋找證據證實編纂者認為的詞義。
  • 90歲牛津詞典在線更新 新詞「存活」5年才收錄
    在過去,傳統的辭典編纂模式通過整理並依據已知的單詞及其注釋,尋找證據證實編纂者認為的詞義。但如今,以計算機為主導的語料庫語言學要求編纂者通過數位技術批量獲取人們真實使用著的語言,比如社交網絡用語等,並以此為依據來編纂辭典。  牛津大學出版社的一名主管興奮地說,辭典編纂與語料庫語言學資源結合,「可以實現一些不一般的事」,這種說法一點也不誇張。
  • 牛津新詞熱詞彙總(一)
    本文中,我們就將列出在近一兩年部分尚在牛津辭典監控中的新詞,其中有些最終會或已經通過我們的標準而正式收錄,有些終是失去吸引力而不再使用了。時間最後會證明哪些成功收錄進牛津現代辭典的平臺。Prepper 已經收錄在牛津辭典網站,它最初源自 prepare 一詞,其釋義為:a person who believes a catastrophic disaster or emergency is likely to occur in the future and makes active preparations for it, typically by stockpiling food
  • 印度英語,為何自帶「咖喱味」?
    如今印度英語已經成為印度最有趣的一張名片,從「哈魯?」到「Belly good!」,人們一提起印度就會想起咖喱和寶萊塢一樣,印度英語已經成為英語口音地圖上的特色之一,如同中式英語一樣,充滿「咖喱味」的印度英語成為喜劇中常用的梗。
  • (原創)印度咖喱味的普通話是什麼樣的?
    但從消息裡面可以看出,印度軍方主張學習中文,是為了監控中國軍隊。據悉,印度陸軍東部司令部已經在巴納格爾設立高等中文培訓試點機構,對部署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附近的印度軍人進行中文培訓。看到這裡,筆者不禁虎軀一震。繼咖喱味英語之後,咖喱味普通話也即將登場了嗎?
  • 牛津英語新詞:Receipts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牛津英語新詞:Receipts 2017-06-01 11:16 來源:牛津詞典 作者:   「Com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