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常說啊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兒,這個會說話裡很重要的一點呢就是要會提問,其實仔細想想就會發現沒有提問的對話非常少。
微博上有的人向大v提問,對方就能回答,並且還能得到高贊和圍觀,一舉兩得,大家雙贏。而有的人提問,人家連點開都不會點,還有知乎上也同樣如此。
有的問題看起來特別低能兒,有的問題不用看答案,光是問題本身就非常精彩,很有價值。比如我在知乎上看到過的一個問題,他說給你10億美元,但是呀,有一隻蝸牛會永遠的追殺你,你會不會接受?那應該如何避免死亡?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思想實驗,關注的人有30多萬,回答的呢也有5000多人,可見這個問題呀,讓人回答的欲望有多高,而且每個回答的背後折射出不同的人格,其中有很多非常漂亮的回答,而且越是漂亮的回答,就越能提現一個人的價值。
面對不熟悉的人呢,想要讓對方打開心扉,並且營造出愉悅的談話氣氛,重點就在於能夠提出一個精彩的問題。一個好的問題,不僅能夠讓對方打開話匣子,更能夠讓我們從對方的回答中獲取有效的信息,只要你懂得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那麼你跟誰都可以聊得來。
那麼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呢?
這第一點呀,就是要找對對方和自己的共同點產生共鳴,共同點是拉進兩個人關係的一大殺器,比如聊天兒的時候,你發現她竟然和你都喜歡某一個作者寫的書,那麼你就可以提問說,誒這麼巧啊,你也喜歡這個作者,他的哪本書是你最喜歡的呀。
然後兩個人揪著這個問題,就可以聊好長時間啦,聊起來就完全停不下來啦。所以說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到對方和自己的共同點來增加共鳴。雖然談話的兩個人有著不同的人生經歷,但是只要找出交叉點,那麼接下來的話題就很容易了。
因為啊,我們都喜歡和別人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一旦發現兩個人有共同的地方,就會有你是我的同類的感覺,距離,那就會變得更加親近,氣氛呢也會越來。熱絡地聊天兒可能就停不下來啦。然後呢我們從這些信息中又可以輕易的找到一些問的好問題,不過呀需要我們注意的是要多談對方喜歡的東西,即使你沒有多少興趣,如果只是大談特談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不顧對方對此的反感認同。那麼久沒什麼作用了。
就比如說如果對方是一個華為公司的程式設計師,那我們就可以說能進華為這樣的大公司,說明你的能力不錯,不過聽說你們經常加班很辛苦吧。進一步還可以問,工作這麼辛苦,你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呀?這樣雙方就變得熟悉起來,話題也多了很多,可以聊很久。
很多朋友看過我的文章之後,都感覺醍醐灌頂。其中有個叫小婷的朋友和我說,她在相親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醫生,她就用我教給他的方法問醫生說醫學專業一般都比別的專業學習的時間長,你當時是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呀,然後對方的話就多了起來。小婷呢,順便就了解到了對方更多的信息。
其實當一個人願意讓我們了解他更多的信息的時候,也是他的心在向你慢慢敞開,那第三根據對方的變化提問,我們這一生中啊,想必會有很多特別的時刻,你作出了某種選擇,那從此以後,你的人生的道路就走向了另一個岔路口,見識到了不一樣的風景,所以說對於這樣特別的時刻,提問會得到不少有用的信息啊。
包貝爾說由於他的形象呀,不太符合觀眾的審美,戲路受限,沒有演過男一號,想要演男一號啊,他就要去尋找適合他的戲,但是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等到。後來有個製片人朋友就告訴他,說那你不如自己做拍戲吧。
於是他腦子裡靈光一現,打定主意要拍劇。那當導演沒有劇本啊,他就四處找編劇,做各種各樣的準備工作,那這個時候有人又問了一句,說你沒告訴人家,你要當導演,白貝爾,說他只是想做一部戲。
但是沒想到拍戲這麼難,於是他就打開了話匣子,把自己拍戲經歷呀,都說了出來,包括缺錢,怎麼應付演員,怎麼找代理,如何寫劇本的歡樂故事等等。
等到他說的開心,觀眾們聽得很投入,整個訪談過程呀,都非常快樂。這個問題就問的很好,他針對包貝爾的新身份只提了兩個問題,就讓他說出了很多改行做導演的事情來,不僅了解了他做導演的經歷,也知道了他拍戲的辛苦,所以就提升了他的個人形象,那這個訪談無疑十分的成功。
對於我們來說呀,如果在聊天中像記者一樣把握這樣的時機,問對方是什麼促使你當時做出了某個選擇,那對你來說最大的影響就是什麼呢?這種感受性的話題也會調動對方的情緒,讓她覺得跟你聊得越來越投機。
其實啊,溝通並不在於會傾聽,而是在於會提問,因為問題本身就會彰顯我們自己的能力,好多問題不僅不會讓對方反感,而且會讓對方更加樂意表達,有興趣對你說出更多她不願意在其他人面前說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