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秦剛老師關於如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篇文章,裡面提到:
持續輸出,例如每天寫一篇文章或者錄製一個視頻。大腦就像肌肉一樣,需要鍛鍊,好的輸出會讓大腦越來越靈活。這方面我也寫過一篇文章——《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變老的》。
問自己選擇題,而不是問別人「問答題」。即遇到問題自己找若干個解決方案,從中選擇,而不是直接問別人。
我很同意這兩點,再補充一點想到的:問一個高質量的問題,本身就是能力的體現和鍛鍊。
有的人問的問題,直接百度、谷歌一搜就能出來答案,這種問題意義不大。既浪費自己的時間,也浪費別人的時間。
也有人問的問題,相當空泛,或者說其實不是在問問題,是在表示、顯示自己的態度,這種問題我覺得也意義不大(單純從提問的角度來說)。
針對對方的情況,問一些能夠激勵、引導對方說出乾貨的問題,這是體現水平的,而且有真正有意義的交流。
當然,真正乾貨的答案,很可能也不是免費能獲得的。但是在不付費的情況下,問一個能引發別人思考和催生優質答案的問題,這的確很體現水平。
在提問方面,有一個有意思的名詞,叫做 Hamming Question,即漢明問題。
在貝爾實驗室工作了三十年的著名數學家 Richard Hamming 喜歡跟不同領域的科學家聊天。他在其著名的演講 「You and your research」(「你和你的研究」,點擊「閱讀原文」可以訪問)提到,有一次在貝爾實驗室的餐廳裡面,問了在座的很多化學家們一個問題:在化學領域,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
數學家Richard Hamming
化學家們紛紛侃侃而談,如此這般。他接下來又問了問題:那麼,為什麼你不在研究那些最重要的問題?
這幾個問題聽起來有些不太禮貌。事實上也是,那次聚餐之後,這些化學家們都不喜歡跟漢明一起吃飯了。
但是幾個月之後,當時在場的化學家之一,Dave McCall找到漢明,說道:「你之前提的那幾個問題,讓我徹夜難眠,整個夏天我都在想這幾個問題。我開始反思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方式。謝謝你。」
Dave McCall之後成為了美國科學院院士,而這兩個問題也就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漢明問題」。
它會促使我們思考,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為什麼,我們的精力沒有用在這些最重要的事情上?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正視這些問題,也許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如果你想要和崔哥一起學習、閱讀和探討創新、管理和科技知識,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崔哥的知識分享社群(每日一元,年費365元)。
歡迎閱讀崔哥的更多文章:
怎樣免費使用「知網」
崔哥周末推薦
微信中如何避免自動扣費、防範盜用和關閉廣告
為什麼疫苗的研製急不得
中國超算在最新世界500強排名中退出前三
三文魚的紅顏色是染出來的嗎?
每件事,都是一個項目
在朋友圈或者群裡分享照片的注意事項
異鄉人和故鄉人
關於付錢和賺錢
馬雲的觀點 「商業是最大的公益」,錯了嗎
美元增發是在掠奪全世界的財富嗎?
三分鐘讀懂負油價
三分鐘讀懂央行數字貨幣
「美日要求企業撤出中國」的謠言是怎麼來的
數字科技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系列之一)
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變老的
從長徵七號甲火箭發射失敗談如何對事故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