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劉禹錫的「秋詞」扯一扯

2020-12-11 霅溪邊

鸚鵡遇到烏鴉,籠中的鸚鵡安逸;野外的烏鴉自由。鸚鵡羨慕烏鴉自由,烏鴉羨慕鸚鵡安逸,二鳥便商議互換。烏鴉得到安逸,但難得主人歡喜,最後抑鬱而死;鸚鵡得到自由,但長期安逸,不能獨立生存,最終飢餓而死。

——做最好的自己,不要羨慕他人的幸福,也許那並不適合你。

偶爾進了一下QQ空間,QQ見我進空間了,就問我:想說點什麼!我想沒什麼可說的,為此矯情了好久,「漸」「賤」的受不了了,來了,就說點什麼吧!

從一首詩說起吧——

秋詞(其一)

作者:劉禹錫 年代: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我們知道,中國的文人,大抵就是指中國的古代知識男人,遇事不順,便有了種天然的職業病:悲秋。處處是「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要不就是「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畢竟矯情從來沒有說過就是女人的專利,原本就可以是男女通吃的,因此,這種天然的職業病用「犯矯情」大體是可以兜得住的!

但劉大哥比較自我,他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認為天高氣爽的秋天使人心胸開闊,更有詩意。

劉大哥是個唐代文人,那時候的文人不管是誰,心氣都是那麼的高傲,又都是那麼的足,因為那個是唐代,時代給了他們底氣!古來悲秋之人的實質是志士失志,對現實失望,對前途悲觀,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蕭條,感到寂寥,死氣沉沉。劉大哥同情他們的遭遇和處境,但不同意他們的悲觀失望的情感。他針對這種寂寥之感,偏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要好,強調秋天並不死氣沉沉,而是很有生氣。

我們知道,古代「秋」和「愁」很多時候是互通的,劉大哥的這首詩的前半部分也可以是這個意思:自古逢「愁」悲寂寥,一樣說的通!

當然,扯了這麼遠肯定不是為了說古代文人的「愁」,也不想矯情泛濫了以至於「賤」氣傷人!大抵是想談師弟師妹們擔心以後就業的問題——這是個問題,而且這居然是一個問題!

近期師弟師妹們訴苦的不少,擔心以後工作怎麼辦?其實,工作沒什麼可擔心的,工作無非就是謀生的手段!所以擔心工作,不是原因,矯情完了,自然都會去工作的,就是如此!

那擔心什麼呢?擔心:比較,自己找的工作和別人相比不夠好,或並因此帶來的失敗感!

這個時代或許還沒有給我們足夠的底氣,讓我們可以不用去宣揚——我不怕失敗!是的,我們還是要去宣揚——我不怕失敗,哪怕僅僅是為了騙自己。因為我們這個社會還處於上升期,很多制度並不完善。特別是社會的兜底制度讓我們感到不安,以至於會讓我們不自主的洩掉底氣。我們知道,社會階層結構是否合理遵循木桶原理,它能盛多少水,僅僅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就是說:不是看你最有錢的人過得如何,而是看你最沒有錢的人過得怎樣!

怎麼改變呢?

劉大哥說了:你們都說失敗多麼傷感,我覺得失敗比成功還要好。那隻振翅高舉的鶴,就是你們,雖然孤獨,但只要排雲直上,就一定奮發有為,大展鴻圖。

——做最好的自己,不要羨慕他人的幸福,也許那並不適合你。

相關焦點

  • 欣賞唐詩,學習寫詩:《和劉禹錫<秋詞>》
    酒泉市玉門油田第二中學舉行語文課教學研討活動,下午第一節聽蘆蓉老師講解初中語文中唐朝詩人劉禹錫的《秋詞》,聽課者有50位學生及十幾位教語文的老師,當時課堂氛圍熱烈,師生紛紛學習作詩。我負責錄像,聽課有感,和詩一首。
  • 劉禹錫的七絕《秋詞二首其一》賞析
    《秋唱二首.其一》唐 劉禹錫自古逢秋皆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而今立秋,讓我們讀一讀關於秋天的詩歌吧。等我們讀一下劉禹錫的《秋詞二首》其一,我們就應該會感覺到,原來秋天並非是一貫的老氣愁悲的,也可以是另外一番與眾不同性情。劉禹錫傳下來的詩詞一共有八百多首,世人都稱他為劉賓客,因為他在暮年曾經做過太子賓客的官職。
  • 草書創作劉禹錫:氣勢雄渾,意境壯麗的詩篇《秋詞》
    唐代詩人劉禹錫 劉禹錫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中唐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 劉禹錫的詩:洋溢在我們心頭的,絕非什麼悲涼的氣息
  • 詩豪劉禹錫兩首發人思索,耐人吟詠的《秋詞》
    秋詞二首唐代: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劉禹錫貶到朗州(湖南常德)時,是三十四歲。正感到春風得意,卻被趕出了朝廷,其苦悶是可想而知的。但他這個人求異心理很強,做事都想與眾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詞二首》就是被貶朗州時這種心情下寫的。提起描寫秋天的詩,大家會很自然地記起宋玉在《九辯》中寫的「悲哉,秋之為氣也」的這一悲秋名句。正是由於他這一悲秋名句,悲秋就成了後世文人作品中的傳統題材。
  • 晴空那隻排雲而上的白鶴——劉禹錫《秋詞》詩意
    詩,是文字舞蹈;詩,是音樂建築;詩,是社會良心;詩,是道德救贖;詩,是旅途感恩;詩,是宗教頓悟;詩,是精神錦瑟;詩,是靈魂歌哭…… 時事情動處,當為之歌與哭……晴空那隻排雲而上的白鶴----劉禹錫《秋詞》詩意文/秦緒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劉禹錫首次被貶寫下《秋詞》兩首,不開心時讀一讀,馬上變樂觀
    關於「詩豪」劉禹錫,讀書君想先說幾句話。一、劉禹錫實在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寶藏詩人。二、劉禹錫不僅詩才了得,寫起論說文來也很厲害。劉禹錫我們稍一回顧他寫的詩,有讒言?被貶謫?不得不說,劉禹錫刻在骨子裡的樂觀,實在讓很多人拍馬都難及啊。而他那首著名的《秋詞》,也為很多人所喜愛,在一片悲秋之聲中顯得格外「振作」: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 讀劉禹錫《秋詞》:人到中年,誰說只有油膩和危機
    在一眾「悲秋」之聲中,有一個昂揚的聲音格外響亮,那朗聲高唱《秋詞》的便是向以豪闊舒朗蜚聲詩壇的一代「詩豪」劉禹錫。這當然不是詩人譁眾取寵的故作驚人之語,他在《秋詞·其二》中對自己的觀點做了解釋。秋詞·其二 唐·劉禹錫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 劉禹錫寫的不是秋,而是一種精神,這首《秋詞》讓我們愛上秋天!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與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詩豪」之稱。今天,我們一起品讀劉禹錫的一首絕句《秋詞》,這首絕句最能體現詩豪的特點,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詞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劉禹錫的《秋詞二首》,第一首是人人能背,第二首很少人讀過
    「詩豪」劉禹錫,有詩《秋詞二首》,是描寫秋天的千古經典,第一首選入高中語文教材,是高中生必背的古詩文之一,第二首則未能選教材,所以讀過的人較少。這兩首詩,都是非常經典的,所以今天小樓就推薦這兩首《秋詞》給大家。
  • 扯豬草
    扯豬草其實也是一門技術活,有的草輕輕一扯就斷了;有的草是帶刺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把手割破,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嫩嫩的手,更是不堪一擊,所以我們的手經常會被割破,不過那時候這些對於我們農村的孩子來說,就沒有那麼精貴了,割破了感覺也是一個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事情,完全不像現在的小孩的嬌生慣養,出一點血就大喊大叫,痛哭流涕;有的草是有很強的韌勁的,一扯會連根拔出,有時候為了留住上面草
  • 手工麵條最簡單的做法,只需扯一扯,入口筋道爽滑,一看就會!
    但要知道現在外面買的一些麵條裡面大部分都是加入了添加劑的,可能賣相非常的好看,但吃起來的口感和味道總是沒有手工麵條筋道爽滑,加上現在很多人都是以麵條當做早餐,所以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想吃麵條了還不如在家製作,一般手工製作出來的麵條,不僅口感和味道更好,它裡面的營養成分也是非常豐富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下,手工麵條最簡單的做法,只需扯一扯,入口筋道爽滑,一看就會
  • 我都忙死了,沒空扯東扯西
    我都忙死了,沒空扯東扯西作者 | 薩德加個好友唄?我都忙死了,沒空扯東扯西。忙人,像一架戰鬥機,每天從早到晚各種十萬火急;閒人,像一棵向日葵,每天各種無聊煩悶。忙起來,人變得特別簡單,像機器一樣按照既定路徑去完成任務;閒下來,人變得特別複雜,像很多蔓藤到處生長擴散。
  • 湖北仙桃的「扯臉」習俗
    每臨丈夫回家的前一天,黃阿姨都會到我家裡來,讓我媽幫她扯扯臉。有時候她來了,碰到我媽正在忙農活兒騰不出手,我媽就勸她,你才扯了臉沒幾天,改日再過來我幫你扯。黃阿姨是從來不聽勸,也不會掃興而歸的,她總有理由讓我媽停住活兒替她打理面容,嚷得最多的理由是:「寧可荒田荒地,不可荒眼荒鼻」。就是說,即使再忙,也要抽點時間來扯臉,打理一下自己。可見,扯臉對愛美的女人而言,顯得多麼重要。
  • 論中唐時期劉禹錫寫秋詞的清寒與溫情春色美在哪裡?
    《論中唐劉禹錫寫秋詞的清寒與溫情春色美在哪裡?》中國古典詩詞的詩人們都是在秋天的景色中,寄予悲涼的胸懷,從而訴說內心的悽苦,以達到借景述情懷的目的。而劉禹錫確說,秋日勝過春天朝陽。其實這句不僅僅是詩人的感嘆之聲息,感嘆的氣息,更是秋天的豔陽天比起春天更是溫暖一些。
  • 扯兔兒草往事
    文\張明華扯兔兒草,就是收割兔兒草。當年我是一棵一棵地扯、拔、割、鏟、撬,工具有鐮刀、剪刀甚至鏟子,所以用割字反而不準確,好像成都方言就叫扯兔兒草。1959至1961年三年困難時期,糧食定量本來就少,副食供應更加奇缺,連蔬菜地瓜之類有時也得憑票供應,還得按通知分組分時段趕緊去買,去晏了就沒得了。啥子芹菜根、白菜根,老葉子梆梆都捨不得丟棄。
  • 「扯我的頭髮」英語怎麼說?
    pulling my hair:扯我的頭髮。She was reprimanded by her teacher for biting another girl and pulling her hair.
  • 唐詩鑑賞:劉禹錫《秋詞其一》,點讚秋天,其中七個字豪情萬丈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這首七絕,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秋詞二首其一》,寫於他在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任上。「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自古以來的文人墨客每到秋天就悲嘆寂寞蕭條,而我卻要說秋天勝過春天。
  • 「你扯我頭髮,我也要扯回來」,反正都是第一次當媽和孩子
    相信孩子在小的時候不知道好與壞,也沒有意識到打人是一種不好的方式,當他們和家長玩「瘋」了以後,就習慣性去扯家長的頭髮。相信是所有大人都經歷過這樣的一幕吧。當孩子抓著大人們的頭髮不肯放時,有些家長就會好言好語地勸孩子放掉,有些還會去打孩子的手,迫使孩子放掉。
  • 「詩豪」這首《秋詞》,一反「悲秋」傳統,最後2句氣勢不凡!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今天和大家聊的主題是:「詩豪」這首《秋詞》,一反「悲秋」傳統,最後2句氣勢不凡!立秋,預示著秋天的到來。偏偏有一個人不願「隨大流」,別出心裁,一反文人們「悲秋」的傳統觀念,創作了一首詩,僅僅讀了開頭就讓人感覺意境開闊,驚豔絕倫!這個人就是「詩豪」劉禹錫,一起來欣賞下他的這首《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唐詩鑑賞:劉禹錫《秋詞其二》,14個字以白描手法,寫盡秋天美景
    劉禹錫的《秋詞》共兩首,這是第二首。兩首詩的主題有所不同,第一首是贊秋氣,以彰顯精神;第二首是詠秋色,以自比情操。山楓說文化與歷史為你細細解讀這首詩。「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我們解讀古詩繞不開的一個成語就是「詩情畫意」,劉禹錫這一聯詩,十四個字,純以白描手法寫盡秋色之美,鮮明生動,令人陶醉。如果按照這兩句詩中的景物畫下來,那就是一幅意境優美,清新絢爛的「山中秋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