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幹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24分)
1.下列關於科學的正確描述是( )
A.科學以改造自然為目的
B.科學回答的是「為什麼」的問題
C.科學是創造發明的過程
D.科學是將理論應用於實踐的過程
2.兒童學科學諸要素中,最活躍、最不穩定的要素是( )
A.探索態度 B.探索對象
C.探索過程 D.探索結果
3.「能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思考」屬於教師應具備的( )
A.教育知識 B.教育技能
C.科技素質 D.教育觀念
4.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評價標準是( )
A.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 B.教師的教育觀念
C.上級文件的規定 D.園長的要求
5.科學知識的最低層次是( )
A.初級科學概念 B.抽象科學概念
C.科學經驗 D.科學理論體系
6.一般來說,「了解周圍生活中的環境汙染現象和人們保護生態環境的活動」,這一目標適合於( )
A.小班 B.小班和中班
C.中班 D.大班
7.下列有關兒童科學探索過程的論述中錯誤的是( )
A.科學探索過程能使兒童獲取豐富的科學經驗
B.科學探索過程能使兒童理解抽象的科學概念
C.科學探索過程能使兒童學習學科學的方法
D.科學探索過程能使兒童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滿足
8.影響兒童科學探索的內部因素之一是( )
A.同伴交流 B.自然環境
C.生活經驗 D.教師強化
9.下列關於間接指導的論述中,錯誤的是( )
A.間接指導一般不直接幹預兒童的探索過程
B.間接指導主要表現為操作材料的設計、選擇和提供
C.間接指導旨在讓兒童實現「自我指導」
D.間接指導僅適合於非正規性科學活動
10.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內容的廣泛性是指( )
A.可以不加選擇地向兒童提供教育內容
B.可以無限制地增加兒童的學習內容
C.應該要求兒童掌握全面的科學知識
D.可以從兒童的日常生活中選擇多樣的教育內容
11.對農村兒童來說,下列活動中不合適的是( )
A.參觀養雞場 B.觀察莊稼
C.認識無土栽培 D.了解基因工程
12.以下既能體現中華民族特色又可以作為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內容的是( )
A.認識茶葉 B.認識鴕鳥
C.認識袋鼠 D.認識地鐵
13.在正規性科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對兒童進行指導,而在一切指導之前最重要的是( )
A.適當參與兒童的活動 B.觀察、分析兒童的行為
C.保證兒童有充足的活動機會 D.合理運用評價的手段
14.兒童在非正規性科學活動中最主要的學習形式是( )
A.個人探索 B.集體教學
C.分組學習 D.小組討論
15.下面尾於開開放性問題的是( )
A. 「這是什麼顏色的?」 B. 「你還見過什麼樣的蝴蝶?」
C. 「你喜不喜歡蝴蝶?」 D. 「它叫什麼?」
16.在為兒童選擇種植的植物時,錯誤的做法是( )
A.選擇生產周期短的植物 B.選擇易於生長的植物
C.根據生產需要決定種植內容 D.選擇有種有收的植物
17.兒童通過養蠶了解蠶的生長變化過程,這是屬於( )
A.長期系統性觀察 B.個別現象的觀念
C.個別物體的觀察 D.比較性觀察
18.在組織兒童進行科學閱讀時,錯誤的做法是( )
A.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讓兒童選擇 B.限定閱讀時間
C.創設安靜的閱讀環境 D.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
19.在分析教育環境的各個維度中,反映環境對兒童行為限制程度的維度是( )
A.簡單一一複雜 B.開放一一封閉
C.冷硬一一柔和 D.幹預一一隱退
20.下列做法中符合學前兒童心理環境創設要求的是( )
A.教師及時制止兒童之間的爭論
B.教師提醒兒童不要亂發表意見
C.在兒童科學探索遇到困難時,教師激勵兒童繼續探索
D.教師對兒童不合邏輯、幼稚可笑的推理給予批評並糾正
21.下列關於自然角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自然角是兒童進行非正規性科學活動的場所
B.兒童要在教師的統一計劃和指導下進行活動
C.兒童要分班、分組地輪流進行活動
D.自然角中只能進行隨機的科學活動,而不能進行長期系統觀察
22.評價幼兒園的教育質量是否「達標」,或者評價教育質量達到什麼等級,這體現了教育評價的( )
A.鑑別作用 B.診斷作用
C.預測作用 D.改進作用
23.在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評價中,收集資料的常用方法不包括( )
A.觀察分析法 B.實驗法
C.問卷調查法 D.訪談法
24.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評價與教育測量或心理測量最根本的區別在於教育評價( )
A.是一個事實判斷過程,而不涉及價值判斷
B.是一個價值判斷過程,而不涉及事實判斷
C.是在事實判斷基礎上的價值判斷過程
D.是在價值判斷基礎上的事實判斷過程
二、填空題(每小題1分,共8分)
25.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範圍,從它的教育對象來看,應該包括_________歲兒童的科學啟蒙教育。
26.制定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的依據有:社會的需要、_________和自然科學的學科特點。
27.在科學探索過程的第二階段即「_________」階段中,兒童表現為嘗試性地擺弄物體。
28.生態學是研究生物和_________的相互關係的科學。
29.教師在設計、組織和領導兒童開展科學遊戲時,應注意遊戲的_________、遊戲的趣味性、遊戲的活動性和遊戲的規則。
30.種植園地種植的植物可以選擇一些兒童常見、且生長周期_________的瓜果蔬菜和農作物。
31.根據教育評價的不同功能和運行時間,可以把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評價分為_________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
32.在幼兒園中,兒童的_________科學活動主要是指在科學發現室、班級的自然角、科學角以及室外的飼養角、種植園地中開展的科學探索活動。
三、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33.學前兒童學科學有哪些特點?
34.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情感目標具體包括哪些方面?
35.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36.簡述學前兒童科學活動的重要性。
37.在學前兒童科學教育中,觀察法有什麼作用?
38.教師設置科學發現室空間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四、論述題(10分)
39.試比較正規性科學活動和非正規性科學活動之間的區別。
五、應用題(第40、41題每小題8分,第42題12分,共28分)
40.請為中班科學活動「沉浮」設計活動目標,並說明理由。
41.請設計一個行為檢核表,以供評價小班兒童觀察小白兔的行為時記錄之用。
42.請選擇兩種植物,設計一個比較性觀察活動。要求寫出活動目標及活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