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試題
課程代碼:0039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兒童學科學的內在動機和原動力是( )
A.受表揚 B.好奇心
C.學本領 D.活動身體
2.不屬於教師科技素養內涵的是( )
A.掌握豐富的科技知識 B.能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思考
C.能尊重兒童 D.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科學技術
3.兒童認為花盆不聽話才摔碎了,這屬於( )
A.道德方面的自我中心 B.認知方面的自我中心
C.情感方面的自我中心 D.社會方面的自我中心
4.兒童建構科學概念的基礎是( )
A.初級科學概念 B.抽象科學概念
C.科學經驗 D.科學理論體系
5.學前兒童發展的需要是制定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的( )
A.哲學依據 B.心理依據
C.學科依據 D.社會依據
6.「幫助兒童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感官感知事物特徵,發展觀察力」的目標屬於( )
A.大班目標 B.中班目標
C.小班目標 D.託班目標
7.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過程是( )
A.教師教科學的過程,而不是兒童學科學的過程
B.教師指導的過程,而不是兒童探索的過程
C.教師指導下兒童自主的科學探索過程
D.兒童自發的科學探索過程
8.屬於間接指導的是( )
A.教師通過同伴的相互學習來實現指導
B.教師通過學習材料的設計來實現指導
C.教師先讓兒童自己探索然後再教給他們答案
D.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導
9.教師參與到兒童的科學探索過程中,其目的是( )
A.教兒童如何探索
B.與兒童同玩同樂
C.讓兒童重複人類歷史上的科學探索過程
D.克服兒童在自發的科學探索過程中的盲目性和偶然性
10.適宜於冬季進行的科學教育活動內容是( )
A.霧和雪 B.昆蟲
C.彩虹 D.小草
11.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內容選擇的要求中不包括( )
A.科學性和啟蒙性要求 B.學科性和系統性要求
C.地方性和季節性要求 D.時代性和民族性要求
12.有關幼兒園自然生態環境教育的觀念中,錯誤的是( )
A.要向兒童展示自然環境的多樣性
B.要讓兒童認識到自然環境各組成部分之間廣泛的、動態的聯繫
C.要培養兒童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精神
D.要告訴兒童人類必須不斷地徵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維持自身的生存
13.不適合幼兒探索的科學內容是( )
A.氣溫的變化 B.四季的成因
C.雨、雪現象 D.季節變化與人類、動植物的關係
14.兒童在非正規性科學活動中最主要的學習形式是( )
A.個人探索 B.集體教學
C.分組學習 D.小組討論
15.在設計正規性科學活動的目標時,要結合活動的具體內容,也就是說活動目標要具有( )
A.可操作性 B.針對性
C.層次性 D.靈活性
16.有關學前兒童科學遊戲規則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規則應服從於科學教育要求和遊戲展開的需要
B.規則應有利於兒童的操作和智力活動
C.規則應限制兒童的活動
D.規則應簡單,便於兒童執行
17.不適合在自然角飼養的動物是( )
A.貓 B.烏龜
C.蠶 D.金魚
18.在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方法中,運用感知覺探索物體的特性,發現某種現象的發展過程或所發生的變化的方法是( )
A.科學實驗 B.觀察
C.分類 D.科學遊戲
19.關於自然角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自然角是兒童進行非正規性科學活動的場所
B.兒童要在教師的統一計劃和指導下進行活動
C.兒童要分班、分組地輪流進行活動
D.自然角中只能進行隨機的科學活動,而不能進行長期系統觀察
20.請科學家到幼兒園來向兒童介紹南極考察的經歷,這一做法是利用了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社會資源中的( )
A.信息資源 B.材料資源
C.人力資源 D.組織資源
21.關於學前兒童教育評價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教育評價是一種純客觀的活動
B.教育評價要排除主觀因素的幹擾
C.教育評價是一種純主觀的活動
D.教育評價是建立在客觀資料基礎上的主觀判斷過程
22.不符合客觀性要求的觀察記錄是( )
A.他對自然角很有興趣
B.他今天早晨來園後第一件事是觀察自然角
C.他在自然角持續觀察了20分鐘
D.他今天帶了一隻小烏龜放到自然角中
23.不屬於電教媒體特點的是( )
A.形象生動性 B.注意穩定性
C.時空寬廣性 D.媒體多樣性
24.在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評價中,「確定評價目的」這一步驟不涉及的問題是( )
A.由誰評價 B.為什麼評價
C.評價什麼 D.怎樣評價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5.科學教育能夠促進學前兒童認知、情感和_______的全面發展。
26.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應引導兒童獲取廣泛的科學技術經驗,並在經驗的基礎上,建立_______水平的初級科學概念。
27.在學前兒童科學教育中,過程和結果並不是相對立的,而是相統一的。它們相統一的基礎就是兒童自身的_______。
28.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內容包括人體、自然生態環境、_______和科學技術教育等四個方面。
29.對於中、大班兒童,我們可以通過「_______」的問題來指導兒童認識事物之間簡單、明顯、外在的聯繫。
30.就具體分類方法而言,挑選分類一般用於_______班。
31.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環境包括_______、物質材料和心理環境等要素。
32.根據教育評價的不同對象,可以把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評價分為課程評價、_______評價和環境評價等。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33.什麼是初級科學概念?
34.簡述影響學前兒童科學教育過程的外部因素。
35.簡述學前兒童科學技術教育的內容。
36.偶發性科學活動對學前兒童學科學的作用是什麼?
37.幼兒教師在創設和管理科學桌、科學角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38.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評價資料的收集方法主要有哪些?
四、論述題(本大題10分)
39.試舉例說明科學遊戲和科學探索活動的區別。
五、應用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40、41題每小題8分,第42題12分,共28分)
40.為小、中、大班兒童分別設計一個以「小草」為主題的科學活動認知目標。
41.快要入冬的時候,某園小班兒童奇奇發現自然角裡那條挺活躍的小魚不動了,於是急忙從魚缸裡把小魚撈出來用手帕包好,然後小心翼翼地把它放進自己的被窩裡。結果小魚死了。有的小朋友責怪奇奇害死了小魚,奇奇卻委屈地哭了起來,說:「我是看到小魚快要凍死了才把它放進被窩裡的……」
根據創設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良好心理環境的要求,談談教師面對這一事件應如何處理。
42.某中班最近的活動主題是「泡泡」。孩子們已經有了很多吹泡泡的經驗,而且他們也會用圓形的「吹泡泡器」(實際上就是用鐵絲做成的一個環)來幫助自己吹出一個大「泡泡」。這天,老師給兒童提供了幾種不同形狀的「吹泡泡器」:三角形、方形、半圓形等。她引導兒童討論:用它們可以吹出什麼樣的泡泡來呢?大多數孩子都認為,三角形的「吹泡泡器」能吹出三角形的泡泡,方形的能吹出方形的泡泡……接下來是孩子們的實驗。出乎意料的是,實驗的結果和他們預先猜想的大不相同: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形!「為什麼這些吹泡泡器吹出來的都是圓形的呢?」孩子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老師對他們說:「我本來也是以為會吹出各種形狀的泡泡,沒有想到卻是這樣的結果!我也覺得很奇怪呢!」帶著這個奇怪的問題,活動結束了。
你認為這個活動從哪些方面體現了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目標要求?談談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