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些天同事聚餐的時候,幾位有孩子的寶媽坐在一塊聊天。聊孩子總是離不開學習,同事A說她家的孩子對於學習一點都不上心,家長督促也不是很有效果。
正當我們七嘴八舌地討論關於如何激發孩子學習動力的問題時,又有一位同事湊過來加入了我們的討論,在得知我們討論話題時,她向我們支了一個招。
為孩子的學習設置獎懲制度。當孩子學習進步或者是能夠按時完成老師家長布置的各項任務時就會得到相應的分數,相反,如果孩子成績退步或者是出現一些不良行為。
例如,玩手機打遊戲等就會扣掉相應的分數。當孩子的分數攢夠一定程度,時會獎勵孩子一樣他想要的東西。這樣的辦法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但是如果細想的話就會發現其實並不管用。
首先,儘管家長設置獎懲制度,當孩子玩手機時會扣掉相應的分數,但是家長並不能時刻守在孩子身邊,孩子們更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家長前腳剛制定了實施辦法。
孩子後腳就能夠想出一系列應對辦法。其次,這樣的辦法並不能夠鍛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孩子學習缺乏一定的自我驅動力。那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看到這樣的場景。父母鼓勵孩子做完一件什麼事情就會進行獎勵。啊,很多家長都發現他們的這些獎金獎勵方式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完成一些平常看似很困難的事情。
其實這是孩子大腦中的獎勵機制在起作用。詹姆斯和彼得米爾納曾經利用小白鼠做過電擊實驗。他們將電極小白鼠大腦中並形成槓桿,當小白鼠觸碰到外面的槓桿時就會刺激電流到電腦中。
而這種輕微的電流感讓小白鼠得到享受。讓他通過不斷地按壓槓桿形成電流來刺激他呢。儘管這樣做會對他有危險,但他依舊不會停下,直到最後力竭身亡。
這個實驗被羅伯特重複到病人身上,他將槓桿換成了控制,和病人只要一按控制盒上的按鈕就可以感受到電流,結果和小白鼠一樣,人也會不停地按按鈕來實現電流刺激。
根據這兩個試驗進行研究,提出了大腦獎勵系統。當小白鼠和人類大腦受到刺激時,啟動了大大獎勵系統。
這種大腦獎勵系統導致了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會由於掉裝備等原因不斷的沉迷進去。同樣家長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控制孩子的學習。但是不一樣的是,由於大腦的自我保護機制,這種獎勵有時候會出現失效的情況。
最開始家長提出獎懲機制時,孩子會為了得到獎勵而又快又好的實現任務,然而隨著次數的增加這個獎勵對孩子已經不起刺激作用了,他們已經產生了比獎勵更高一級的需求。
由於大腦保護機制的影響,當父母給予孩子的獎勵總是不發生變化時,孩子對於他受到的刺激就會越來越小,直到消失。
時間長了以後,父母所提出的這種獎懲機制就會失去他理想的效果。其實這樣的獎勵機制和公司對員工的獎懲機制有類似之處,當員工總是拿到你要數量的獎金時,他已經對獎金不再抱期待,所以獎金不能夠再刺激員工進行努力工作。
所謂交換式的獎勵機制,就是家長提出寫完作業可以看電視等機制,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就會讓孩子產生為了看電視而去寫作業的想法,對於寫作業他不是要複習功課也不是要完成作業,而只是為了看電視去寫而已。
這樣做會讓孩子失去認知,讓他對寫作業和看電視這兩件事情產生混淆。這樣的方式帶來的危害則更明顯,當孩子發現自己不寫作業也能夠偷偷看到電視的時候,她的選擇當然也是不寫作業。此時他發現了一種更直接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寫作業就會直接被捨棄。
當家長們在為孩子的學習動力發愁,為獎勵機制不奏效煩惱時,布萊恩科的實驗給了我們新的想法。他經過研究發現在得到獎勵的過程中,得到獎勵前的期待遠比要得到獎勵後的開心情緒波動更大。
換句話來說,得到獎勵之前的期待才更加讓人著迷。就像你很想要去吃一樣東西,當你快要吃到它的時候會表現的非常興奮。當你真正吃到它的時候反而平靜了。
通過這樣的研究我們發現了為孩子提供獎勵的新機制來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
1.突如其來的小驚喜
我曾經試過這樣做:當我陪著女兒一起閱讀繪本的時候,我們總喜歡就要繪本的劇情進行討論。有時候女兒在說完他自己的看法時,我會為他鼓掌或者是誇獎他一句。
有的時候會給他一顆小糖果或者是獎勵他一個小東西。而每當這樣做之後,女兒閱讀繪本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
這些不被他提前了解到的驚喜,讓她閱讀繪本時有了期待,慢慢地也就喜歡上了閱讀繪本這件事情。因為在讀繪本的時候,他的情緒總是快樂的。
2.猜不到的大獎勵
大獎勵通常採用抽獎的方式,對於這種方式,人們往往不知道自己得到的獎勵是什麼,反而更有興趣去參加。
在關於戒菸的實驗中,有獎勵的組戒菸率要高於沒有獎勵的組。根據這種方式,一些商場或者是公眾號就會提供抽獎服務吸引人們前去購物或者是閱讀。
在對於孩子的教育中,我們的大獎勵可以不提前跟孩子說。可以適當孩子考到第一名或者是成績有進步的時候跟孩子說要給他一個獎勵。
可以是給他買一個心儀已久的玩具,也可以是帶他出去玩。不管怎麼樣,這些都是突如其來的意外獎勵。有了這次獎勵以後,孩子將會更加期待下一次成績進步之後得到的獎勵。
3.以進步為目標
獎勵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的學習並且能夠做到自主學習。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種獎勵不僅來源於物質上的外界獎勵,還源於精神上的內在獎勵。
當孩子能夠實現自我鼓勵的去學習的時候,他就能夠實現自律了。孩子將具體的進步作為他的奮鬥目標不斷的為之努力,在進步的過程中也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得到雙份的成功。
獎懲機制的設置還是有一定必要的,通過這種設置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和興趣,但是一定要注意設置正確的,有利於孩子學習的獎懲機制。在不斷的發展進步中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最終實現自主學習。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