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師:我是這樣改變自身壞習慣的

2021-02-19 腦場生命意識健生法

本文節選自《弘一大師文集》

吾人因多生以來之夙習,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環境之薰染,而自然現於身口者,名曰習慣。

習慣有善有不善,今且言其不善者。常人對於不善之習慣,而略稱之曰習慣。今依俗語而標題也。

在家人之教育,以矯正習慣為主。出家人亦爾。但近世出家人,惟尚談玄說妙。於自己微細之習慣,固置之不問。即自己一言一動,極粗顯易知之習慣,亦罕有加以注意者。可痛嘆也。

餘於三十歲時,即覺知自己惡習慣太重,頗思盡力對治。出家以來,恆戰戰兢兢,不敢任情適意。但自愧惡習太重,二十年來,所矯正者百無一二。

自今以後,願努力痛改。更願有緣諸道侶,亦皆奮袂興起,同致力於此也。

吾人之習慣甚多。今欲改正,宜依如何之方法耶?若臚列多條,而一時改正,則心勞而效少,以餘經驗言之,宜先舉一條乃至三四條,逐日努力檢點,既已改正,後再逐漸增加可耳。

今春以來,有道侶數人,與餘同研律學,頗注意於改正習慣。數月以來,稍有成效,今願述其往事,以告諸公。但諸公欲自改其習慣,不必盡依此數條,盡可隨宜酌定。餘今所述者、特為諸公作參考耳。

學律諸道侶,已改正習慣,有七條。

一、食不言

現時中等以上各寺院,皆有此制,故改正甚易。

二、不非時食

初講律時,即由大眾自己發心,同持此戒。後來學者亦爾。遂成定例。

三、衣服樸素整齊

或有舊制,色質未能合宜者,暫作內衣,外罩如法之服。

四、別修禮誦等課程

每日除聽講、研究、抄寫、及隨寺眾課誦外,皆別自立禮誦等課程,盡力行之。或有每晨於佛前跪讀法華經者,或有讀華嚴經者,或有讀金剛經者,或每日念佛一萬以上者。

五、不閒談

出家人每喜聚眾閒談,虛喪光陰,廢弛道業,可悲可痛!今諸道侶,已能漸除此習。每於食後、或傍晚、休息之時,皆於樹下簷邊,或經行、或端坐、若默誦佛號、若朗讀經文、若默然攝念。

六、不閱報

各地日報,社會新聞欄中,關於殺盜淫妄等事,記載最詳。而淫慾諸事,尤描摹盡致。雖無淫慾之人,常閱報紙,亦必受其薰染,此為現代世俗教育家所痛慨者。故學律諸道侶,近已自己發心不閱報紙。

七、常勞動

出家人性多懶惰,不喜勞動。今學律諸道侶,皆已發心,每日掃除大殿及僧房簷下,並奮力作其他種種勞動之事。

以上已改正之習慣,共有七條。

尚有近來特實行改正之二條,亦附列於下:

一、食碗所剩飯粒

印光法師最不喜此事。若見剩飯粒者、即當面痛訶斥之。所謂施主一粒米、恩重大如山也。但若爛粥爛面留滯碗上、不易除去者,則非此限。

二、坐時注意威儀

垂足坐時、雙腿平列。不宜左右互相翹架,更不宜聳立或直伸。餘於在家時、已改此習慣。且現代出家人普通之威儀,亦不許如此。想此習慣不難改正也。

總之,學律諸道侶,改正習慣時,皆由自己發心。決無人出命令而禁止之也。

相關焦點

  • 李莉娟:我眼中的祖父李叔同——弘一大師
    今天我們有幸請到弘一大師的嫡孫女李莉娟居士,來到晉江五店市傳遞大師遺風,讓我們得以學習大師精神。李莉娟居士:尊敬的法師,各位朋友,很高興來到泉州,來到晉江五店市,跟大家分享我所了解的我的祖父李叔同,弘一大師。弘一大師跟泉州非常有緣,我本人也多次來到泉州,但是今天是第一次跟大家分享我的祖父的事跡和貢獻。
  • 弘一大師的人格和道行
    見到弘一大師的遺物,一度「悲欣交集」。在紀念會上,我談起大師的人格,希望跟當下社會做一對比,以說明人生的可能性。弘一大師在有限的歲月裡所示現的成績是無限的,我見過他在修行期間跟外界往的信函和書法,用功之勤,我們今人多半望塵莫及。
  • 弘一大師的書法 究竟好在哪?
    弘一大師書法要寫好,我以為至少包括這樣幾個因素:靜而不躁,文而不野,潤而不枯,簡而不繁,整體上呈現出樸實無華、自然本真的藝術風貌。讀弘一大師的書法,我們能夠感覺到這樣一種境界。弘一大師是在歷盡人生繁華後,由一翩翩濁世佳公子,自願皈依佛門,自稱「朽人」的。絢爛之極歸於平淡,他皈依得徹底而純粹,徹底到超然塵外,成為一代律宗大家。他曾有多種才藝:書畫、金石、詩文、戲劇、音樂、藝術、教育。入空門之後,通通拋舍了,只留下書法作為傳播佛學思想的工具和途徑,他把書法看作符號或者即是佛法本身,他說: 「我的字就是法,居士不必過分分別。」
  • 弘一大師逼真蠟像落戶承天寺重現大師風採
    (記者羅劍生 實習生林婷婷 文/圖)  逼真蠟像重現大師風採  「真是太像了。」昨日上午,弘一大師的蠟像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賞,80歲的晉江老阿伯施先生看到弘一大師蠟像時不斷感嘆。  施先生告訴記者,他見過弘一大師兩回,印象很深刻,最早是7歲時在泉州開元寺見過大師本人。
  • 弘一大師的書法究竟好在哪?
    書法要寫好,至少包括這樣幾個因素:靜而不躁,文而不野,潤而不枯,簡而不繁,整體上呈現出樸實無華、自然本真的藝術風貌。讀弘一大師的書法,我們能夠感覺到這樣一種境界。入空門之後,通通拋舍了,只留下書法作為傳播佛學思想的工具和途徑,他把書法看作符號或者即是佛法本身,他說: 「我的字就是法,居士不必過分分別。」 (王麗新《一輪明月耀天心》)因而它不是為書法而書法,為藝術而藝術,他更看重的是文字表情達意的功能,他不是在展覽或炫耀自己書法方面的造詣與才華。有了這樣的心,筆下自然一派肅然、寂然,平穩衝淡,恬靜自適。  另一方面,則與他的書寫習慣相關。
  • 弘一大師:臨終絕筆寫下「悲欣交集」四個字,什麼意思?
    快樂在滿足中尋求,有些人天天尋找快樂,但是找不到快樂,於是天天憂傷,為什麼這樣,因為他不滿足。如果每個人都能心中滿足 「我夠用了、我夠穿了、我夠吃了……」人間的物質看淡一點,什麼也不要掛在心上,那麼你的煩惱就不會多。心中無缺便是「富」。
  • 弘一法師是這樣改變自身壞習慣的
  • 弘一大師研究會移址承天寺
    泉州弘一大師學術研究會日前正式移址泉州承天寺,新址設在承天寺山門甬道北側「月臺別院」內,來自佛教界及文化界、藝術界的專家學者,共同見證了這一文化盛事。
  • 福建泉州舉辦弘一大師作品音樂會傳唱經典
    福建泉州舉辦弘一大師作品音樂會傳唱經典 2018-12-30 10陳龍山 攝   中新網泉州12月30日電 (陳龍山)「百年一音——弘一大師作品音樂會」29日晚上在福建省泉州市南音傳承中心劇場舉行,吸引了百餘名市民現場聆聽。據悉,音樂會以弘一大師所創作的部分音樂作品呈現,採用合唱、獨唱、演奏、朗誦等形式演繹弘一大師的作品。
  • 印祖故事:弘一大師受教,一筆一畫必恭必敬
    這一段時間,弘一法師多次向印光大師寫信請教,印光大師都給予悉心指導
  • 弘一大師出塵百年紀念活動在寶相寺舉辦
    據常州寶相寺報導,為學習弘一大師愛國愛教、嚴持淨戒的精神,2018年12月7日,寶相寺舉辦了弘一大師出塵百年紀念活動,社會各界近200人參加本次活動。「戒是無上菩提本」,學戒、持戒乃沙門釋子之本分。值此弘一大師出家百年紀念之期,寶相寺僧俗齊聚,或以佛學講座,或以生平展覽,或以音樂演唱,或以書法作品等多種形式,紀念大師,以追慕聖賢之德風,誓效佛陀之芳跡。
  • 弘一大師(李叔同)出家前給妻子的信:放下你 非我薄情
    弘一大師(圖片來源:資料圖) 很多年前,我讀到李叔同在杭州出家的一段——   西湖邊楊柳依依、水波灩灩,沒有比西湖更合適送別的場景了。上回與你談過,想必你已了解我出家一事,是早晚的問題罷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索,你是否能理解我的決定了呢?若你已同意我這麼做,請來信告訴我,你的決定於我十分重要。 對你來講硬是要接受失去一個與你關係至深之人的痛苦與絕望,這樣的心情我了解。但你是不平凡的,請吞下這苦酒,然後撐著去過日子吧,我想你的體內住著的不是一個庸俗、怯懦的靈魂。
  • 弘一大師出家前給妻子的信:放下你,非我薄情
    上回與你談過,想必你已了解我出家一事,是早晚的問題罷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索,你是否能理解我的決定了呢?若你已同意我這麼做,請來信告訴我,你的決定於我十分重要。對你來講硬是要接受失去一個與你關係至深之人的痛苦與絕望,這樣的心情我了解。但你是不平凡的,請吞下這苦酒,然後撐著去過日子吧,我想你的體內住著的不是一個庸俗、怯懦的靈魂。
  • 弘一法師是華嚴宗高僧,堅持拜在印光大師門下轉求淨土,原因何在
    隨著縛在指頭手臂的香火漸漸燃燒,發願者的指頭手臂勢必遭受炙烤乃至冒出縷縷青煙,那撕心裂肺的痛苦並非尋常人所能忍受,故此古往今來,不是心如鐵石的人不敢輕易發這樣的宏願。印光大師不願接受這個才學聲譽遠遠高出自己的弘一法師為徒弟,忍心掉頭走進了關房。不多時,關房裡飄進來皮肉燃燒發出的奇臭,不言而喻是那弘一法師燃臂香的結果。
  • 弘一大師 丨 晚晴集
    《晚晴集》,乃弘一大師1941年夏(時年六十二歲)掩關福林寺,集佛經、祖語、警句編集所成。共101條,前49條為上卷,後為下卷。《晚清集》可謂融貫弘一大師畢生佛學之精髓。弘一大師晚晴集 弘一大師編著  1、若失本心,即當懺悔,懺悔之法,是為清涼。
  • 弘一大師湛山寺的故事| 紅塵內外看世間 |素食TV
    佛教教歌《三寶歌》弘法利世 延續佛燈明-----也是李叔同號弘一大師,作曲。「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這首歌《送別》的作者是李叔同。38歲的李叔同卻在杭州虎跑寺出家為僧,師從了悟上人,法名演音,字弘一,後被尊為弘一大師。
  • 悟道法師:弘一大師的律學造詣及高德懿行之探微
    文化交流周上將舉行弘一法師紀念館新館剪彩儀式,《南山五部》善本再造新聞發布會等一系列活動。通過佛教增強兩岸間的文化交流,促進彼此互信互動、互助互融的發展與共榮。期間還專門舉辦了以「亭亭菊一枝,高標矗勁節——弘一法師·佛教精神·中華文化」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研討會上廣東尼眾佛學院講師悟道法師發表了題為《弘一大師的律學造詣及高德懿行之探微》的論文,闡述了的弘一法師出家因緣,對南山律的宏揚,及日常行持。
  • 弘一大師(李叔同)出家前給日本妻子的信:放下你,非我薄情
    今天說的這個人物弘一法師就是李叔同,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佛學大師。李叔同很有文藝天賦,痴迷於西洋繪畫,尤其是裸體畫。西洋繪畫注重寫實,進行人體寫實練習是一項必修的課程,然而尋找裸體繪畫模特,成了李叔同在剛開始學習西洋繪畫時最棘手的問題。這一天,正在練習繪畫的李叔同無意中發現了給他送飯的房東女兒,剎那間,李叔同發現了自己尋覓已久的最佳模特人選。
  • 《弘一大師文集》書簡(下)
    《弘一大師文集》是迄今為止已出的大師文集中規模最大、篇幅最多、收集最全的一部。 我們將連載大師最核心的論述,以法義、律學、修持、書簡、開示等分類推薦給大家,約十餘期,歡迎學習。《弘一大師文集》書簡分上中下,共為:與豐子愷居士二通與夏丐尊居士九十四通
  • 弘一法師:這個世界,我總要來
    -  弘一法師  -這 個 世 界 , 我 總 要 來在俗的李叔同與在僧的弘一法師,都義無反顧地活成了世人眼中的「傳奇」。「這個世界,我總要來。」臨去前,弘一法師偶爾會有這樣的言語,「釋迦牟尼佛與我們這個世界有不盡的因緣,我們與未來的世界亦然。」弘一安身之清末民國,時局混亂,河山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