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種瀕危語言使用者僅剩一人 每兩周消失一種

2020-12-17 網易新聞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李雪報導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4月27日報導,聯合國日前公布的新版瀕危語言地圖中,從199種瀕危語言中特別列舉18種即將消失的語言,它們的使用者僅剩下一人。聯合國估計,每兩周就會有一種語言消失,這些語言中有的可能已經滅絕。語言差異性最大的地區,也是瀕危語言最多的地區。

1.亞皮阿卡語(Apiaka)是巴西馬託格羅索省土著亞皮阿卡人使用的語言,屬於圖皮語系(圖皮語系是南美洲的一個語系,包括在巴西、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和法屬蓋亞那的合共70多種語言)。到2007年為止,官方記錄只有一人在使用這種瀕危語言。

2.比基亞語(Bikya)是西非國家喀麥隆西北地區土著人使用的語言。最後有記錄的使用者還是1986年,這種語言現在可能已經滅絕。另外一種瀕危的喀麥隆語言比蘇奧語(Bishuo),最後一名使用者的記錄也是在1986年。

3.查納語(Chana)是阿根廷恩特雷裡奧斯省首府巴拉納附近的土著人使用的語言。到2008年,也只剩下一名使用者。

4.丹波爾語(Dampal)是婆羅洲附近印尼人使用的語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稱,2000年時這種語言剩下一名使用者。

5.迪亞奧伊語(Diahoi)有多個名字,比如Jiahui、Jahoi、Djahui、Diahkoi以及Diarroi,這種語言的使用者是居住在巴西南亞馬遜州馬德拉河附近的土著人。到2006年,只剩下一名使用者。

6.凱贊納語(Kaixana)也是巴西語言。2008年,最後的使用者被確認為一位已經78歲的老人,他住在亞馬遜州亞普拉河利穆埃魯附近。

7.拉烏語(Laua)是巴布亞紐幾內亞中央省民眾使用,它是跨紐幾內亞語系的一部分,現在幾乎已經滅絕,2000年時只有一名使用者備案。

8.帕特溫語(Patwin)是美國西部土著使用的一種語言。他們的後裔居住在加州外面的科迪亞區和克魯薩區,1997年只剩下一人可以流利使用它。

9.帕澤語(Pazeh)是臺灣土著部落使用的語言。2008年,95歲的潘槿瑜(音譯)是唯一已知使用者。

10.派莫諾語(Pemono)是委內瑞拉人使用,只剩下一名使用者,居住在上馬加瓜阿村。

11.塔傑語(Taje)是印尼面臨滅絕的最危險語言之一。2000年時,只在蘇拉威西島有一名使用者。

12.特奧希羅語(Taushiro)是唯一在秘魯使用的語言。使用者居住在洛雷託省和泰戈爾盆地,他們的後裔與其他種族通婚,後被西班牙語和其他語言吸收。2008年,只剩下一名使用者。

13.蒂尼瓜阿語(Tinigua)是哥倫比亞一種幾近滅絕的語言。最初起源於亞裡河流域,大多數後裔居住在瑪嘉雷納地區,基本已經不再使用這種語言。

14.託洛瓦語(Tolowa)是美國土著印第安人的語言,他們居住在加州紐奧良市的史密斯河附近。這種語言是阿薩巴斯卡語系的一部分,08年只剩一名使用者。

15.沃爾瓦語(Volow)是西南太平洋島國萬那杜的馬塔拉瓦島當地語言,萬那杜位於澳大利亞東海岸附近,08年剩下一名使用者。

此外還有威圖-諾姆拉基語,亞幹語亞拉威語。

本文來源:東北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趣聞】盤點全球18種嚴重瀕危的語言
    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全球瀕危語言圖冊」顯示,全球現存的6700種語言中,約有2500種瀕臨滅絕,其中更是有199種語言「嚴重告急」,其使用者已經不足10人。  在處境危急語言中,有18種語言由於僅有一人使用而被列入「極度瀕危」名單:  1.阿皮亞卡語(Apiaka)是巴西北部土著居民阿皮亞卡人使用的語言,屬於圖皮語系,截至2007年只剩下一個使用者。  2.比基亞語(Bikya)是西非喀麥隆西北地區的一種語言,有關這種語言的最後記錄是在1986年,這意味著該語言現在可能已經消失。
  • 國際母語日|世界上有六千多種語言,但每兩周就有一種消失
    今天是國際母語日,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了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而設立的節日。雖然現在全世界有6000多種語言,但充滿活力的語言並不多。根據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全球每兩周就會有一種語言消失。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它是13億人的第一語言。由於內部差異較大,漢語又被分為13種方言。
  • 國際母語日 | 世界上有6000多種語言,但每兩周就有1種消失
    根據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全球每兩周就會有一種語言消失。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它是13億人的第一語言。由於內部差異較大,漢語又被分為13種方言。但即便如此,漢語依舊是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超過9億人從小講的就是官話(即普通話)。母語是一個人最早學會的一種語言,人人都有一種母語。你的母語是哪種?現在還常說嗎?
  • 世界上1/3語言面臨消亡,每兩周就消失一種,怪sei?
    甚至每兩周就有一門語言消失,這到底是怎樣一種情況,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吧。文章來源:寶安日報、國際在線、新華網、人民網、中國經濟網、國家地理雜誌等日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中國一家企業就「世界語言地圖」達成了合作夥伴的關係,希望建立起一種語言保護機制,挽救和保護逐漸消失的語言。
  • 每兩周就會有一種語言消失
    語言如果您回顧歷史,很容易發現曾經很流行但後來消失的語言實例。以拉丁文為例,歐美的高中都開設該語言,但是這是一門枯燥的語言。但只是書面和學習,沒有人說。根據國家地理學會的數據,在我們星球上使用的7,000多種語言中,每兩周就會有一種語言消失,不再積極使用。這意味著即使您閱讀本文,也會有許多種語言滅絕。何時以及為何絕種語言消亡?為什麼語言會滅絕?文化和人民完全放棄一種語言的過程需要很長時間,甚至跨越了幾代人。
  • 聯合國發布全球瀕危語言地圖 18種面臨滅絕
    18種聯合國所列的極度瀕危語言在地圖上的分布(第一張)(圖片來源:國際在線)18種聯合國所列的極度瀕危語言在地圖上的分布(第二張)(圖片來源:國際在線)中廣網北京5月2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8時19分報導,據美國媒體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前發布了最新的「全球瀕危語言地圖
  • 調查對於瀕危語言及方言的看法(投票,討論)
    三.語言多樣性的現狀:全球範圍在全球範圍來看,已經有超過750種語言滅絕,還有許多語言也只有少數的使用者。聯合國估計,目前世界上現存語言中,有一半的語言只有不到一萬名使用者,四分之一的語言只有不到一千名使用者,並且,除非採取有效措施,否則在一個世紀之內這些語言(至少3000種)都要滅亡。
  • 粵語、上海話將在50年內消失?全球語言瀕危等級發布,你的家鄉話安全嗎?
    預計到本世紀末,世界上 7, 000 種語言中將有多達一半的語言瀕臨消失邊際;據估計, 每14天就有一種語言消亡。當一種語言只被少數的年長者當作母語使用,它就被認為是瀕危語言。每一種語言都是與世界交流的僅有的獨特媒介。
  • 中國100多種語言正在消失,你說的語言還安全嗎?
    截至2013年,全球有6000多種語言,但是80%的人口使用的是其中主要的83種語言,剩下的語言裡面,有2500種被列為瀕危語言,其中有大多數沒有任何文字記載。>該語言被祖父母輩及以上輩分的人們使用,父母輩可能懂得該語言,但不會使用它與孩子及同輩交流;極度瀕危型:該語言只被祖父母輩及以上輩分的人們使用,而他們也不能流利使用該語言;已經消失型:1950年以來所有的使用者皆已去世
  • 全世界現有2500種語言瀕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本周四發布最新的世界語言圖譜時表示,目前全世界尚存的6900種語言當中,有大約2500種語言處於瀕危局面,比2001年發布的瀕危語言數量增加了好幾倍。圖譜還指出,有199種語言的使用人數不足十人,178種語言的使用人數在十人到五十人之間。另有200多種語言在流傳三代後消失。世界各地雖然經濟發展情況各異,但都存在著語言消失的現象。
  • 高考英語閱讀和寫作拓展:拯救瀕危語言
    前幾天一起學習了2018年高考英語全國卷I的閱讀C篇,了解到許多語言都處於瀕危境地,消失的語言越來越多。其實,關於瀕危語言的話題不僅會出現在高考閱讀中,也可能會出現在英語寫作中。在外刊原文「Babel runs backwards」,中間也談到了很多關於拯救瀕危語言是否有必要的觀點,今天我將挑選一些相關觀點、態度的句子段落,不僅是很好的拓展閱讀,也有助於我們在寫作中提煉觀點。比如認為沒有必要拯救瀕危語言的觀點有:只使用固定的幾種語言可能減少誤解的空間。
  • 論強勢語言影響下遼寧蒙古族語言的現狀與發展
    任何一種語言的消失,可能帶走的是千百年留存下來的文學、哲學、民間智慧,一個民族的記憶也會就此消逝。因此,在當今「弱肉強食」的年代,保持語言文化的多樣性,維護弱勢語言的生存,是全球範圍內的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
  • 經濟發展,語言滅絕
    (amber_tear/譯)世界上已知的語言有將近7000種,現在,它們正在以比物種滅絕還要快的速度消失,大約每兩周就有一種語言被宣告死亡。最近,通過借鑑社會生態學中對瀕危物種進行追蹤的科學方法,研究者發現威脅語言多樣性的主要因素是經濟的快速發展。研究人員表示,儘管之前就有經濟發展導致語言消失的個案研究,但這是首項證明這個現象是全球性的研究。
  • 語言之死:為何應該扶持瀕危的自然語言而非克林貢語
    就像我們面對寶貴事物消失時的感情一樣,語言的消失也喚起了人們類似的感受。語言的消失自然是不幸的,但究竟是為何?那些行將消逝的語言,其所具備的價值,值不值得發動全社會的資源來保護?關於小語種語言,最為簡單的定義就是在一些國家和地區,使用這些語言的人數沒有過半。通常當人們提到小語種時,指的是那些即使是在其使用範圍最廣泛的國家或地區裡都只是少數人在使用的語種。這就是我們要關注的重點。我們尤其關注目前瀕危的小語種,或是那些不加以搶救保護就將面臨消失的小語種。
  • 人類語言消亡簡史
    幾十年前,Boa 的父母先她而去,她失去了這種部族語言的最後兩個交流者,這讓她感到異常孤獨。她不得不花幾年的時間學習印地語,以便與當地人交流。類似的文化悲劇正在當今世界頻繁發生。根據聯合國相關組織統計,全世界平均每兩個星期就有一門語言徹底消失!
  • 科學網—美國國家地理創建有聲字典 記錄世界瀕危語言
    巴布亞紐幾內亞,語言學家哈裡森(中)在說本族語言的約翰-阿吉德(左)的幫助下記錄瀕危語言Matukar Panau。根據《國家地理雜誌》的「不朽的聲音」計劃,Matukar Panau是8種瀕危語言之一。
  • 2018全國卷I閱讀C篇外刊原文解析:瀕危語言(4)
    2018高考英語全國卷I閱讀C篇外刊原文解析:瀕危語言2018全國卷I閱讀C篇外刊原文解析:瀕危語言(2)2018全國卷I閱讀C篇外刊原文解析:瀕危語言(3)Everybody agrees that endangered languages can be saved only if their speakers are prepared
  • 科技為文化添翼 騰訊雲攜手全球說推動語言多樣性保護
    你是否知道在現存語言中,接近1/3(2680種)的語種已被列為瀕危語言,其中199種的使用者不超過10人或已經消失?作為絕對強勢語言的使用者,我們是否應該任由少數群體的母語在世界地圖上逐漸暗淡、消失?如今,這項議題不僅局限於聯合國的圓桌會議上,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加入將能力和責任賦予了每一個人。
  • 這個世界是否需要一種通用語言?
    他們盡其所能保存瀕危語言,是為了給理論語言學提供更多證據,也是為研究歷史、文化保留一份必不可少的資料。但是在學術研究之外,某些語言也註定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淘汰。而我們,沒有任何權力要求這5%的人類,去做語言的保護者。
  • 聯合國稱世界現存約6000種語言 100年後消失一半
    據聯合國統計,現在世界上六千種左右的語言,大致上一百年左右至少要消失一半。  對於方言我們怎麼採取保護措施包括瀕危方言我們在採取搶救,這是我們跟保護非物質文化一樣的。我們國家做的比較早,本來工業化國家語言保護、語言搶救一般都是經過一二百年以後才做的,比如英國的一些語言都是消失後重新搶救,現在重新採取一些培訓之類的措施,這個是必然要發生的,但是我們國家意識到這種情況,抓得比較早,我們政策上的預測力比較強,這還涉及一個語言權益問題,我們構建和諧社會,其中語言權益也是我們國家要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