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也是服務行業,教師是服務者,學生是被服務者,你贊同嗎?

2020-12-17 師者

在我的心目中,所有的行業都是服務行業,所用的工作人員都是服務人員。我們為他人提供服務,以此來獲得報酬。教師就是服務人員,學生就是被服務人員。所以服務人員的好壞,只有學生說了算。

【好學生需要什麼服務,老師提供】

班裡的學生大多數為好學生,這個好學生不僅是成績好,還包括紀律好,各方面也好的學生。這些學生渴望老師講授學習知識,有不會的問題,希望老師解答,那麼老師就是忙點累點也是值得的。最喜歡學生問題,當一道道難題,在老師的講解下,學生緊皺的眉頭舒展開的時候,老師心情是高興的。想必,好學生為給老師的服務打上滿意!

【差學生需要什麼服務,老師在不違背原則情況加儘量滿足】

每個班級讓老師頭疼的不是好學生,而是差學生。我說指的差學生不僅僅是成績差,他們不守紀律,他們不愛勞動,他們調皮搗蛋,不愛學習……這樣的學生,不管老師怎麼做,他們永遠是給老師差評的,因為我們老師不可能毫無原則的答應學生的無理要求。比如學生上課說話影響其他學生學習,我們不可能聽之任之,肯定會制止,如果我們制止了,那麼在這些差學生心中肯定會埋怨:幹嘛管他。所以這個差評,差生是給定了。

【教師也只是搬運工】

教師是課本知識的搬運工,把課本知識從無聲的變成有聲的,把無趣的知識通過生動的語句表達出來,讓孩子們喜歡聽課,喜歡學習,這需要藝術,而且每個學生是不同的,要想每個學生每節課都認真聽講,這需要老師有很強的授課技巧,讓孩子們始終保持著對學習的興趣。

【教師更相當於廚師】

教師以課本為食材,烹飪一道道知識的菜餚。因為老師的能力有限,也許這盤菜做的好吃,學生喜歡吃。但是老師也是一個普通人,不可能把每一道菜做的符合每個學生的口味。碰見特別挑食的學生,你做什麼菜,他嘗也不嘗,就直呼:太難吃了!如果一道菜,能讓大部分孩子喜歡,就說明老師是合格的。

如果菜沒問題,所以還是請挑食的孩子,去看看醫生,是不是他們缺少一些微量元素!

作為老師,我要當好服務者,服務員班裡的學生,儘量讓每一個學生都滿意,爭取獲得更多的好評!如果您還滿意,請給個好評!教育也是服務行業,教師是服務者,學生是被服務者,你贊同嗎?

相關焦點

  • 教育是服務行業嗎?如果是,是否唯有被服務者的評價才是真的?
    「教育是服務行業」嗎?如果教育變成了服務業,那麼教師成了什麼呢?服務員嗎?很多人可能不相信,但是教育真的是屬於「服務業」!本人因為是工科出身,所以喜歡擺事實、講邏輯,努力做到不言則已,言必有中。那麼「所有服務行業,唯有被服務者的評價才是真的」這點有錯嗎?我們再來看看文首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那條:「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教育是服務行業,所有服務行業,唯有被服務者的評價才是真的?
    教育是服務行業,所有服務行業,唯有被服務者的評價才是真的?作為在高校工作多年的人,我認為,教育就是不折不扣的服務。我們常說:要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滿意,不就是服務的最高標準嗎?教育是一種服務,服務的是學生,服務的是社會,服務的是國家。教育服務的對象是多重的,而不是單一的,正是因為如此,教育並不是經濟學意義上的服務,也和其他服務業不一樣,絕不能以經濟利益作為回報。教育作為一種服務,當然應該按照服務對象的滿意度來評價服務質量了。
  • 家長是把老師當作合作者還是服務者,觀念不同,學生的教育也不同
    家長是把老師當作合作者還是服務者,好的教育,需家長與老師合作。學生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細心教導,學生的教育自認也是離不開老師的精心栽培。所以在學生的長道路中,家長的教育與老師的教育都至關重要。對於學生而言家長的教育思想上,道德上的教育,更是學生的三觀教育。當然老師的教育不僅體現在知識的教育上,更是體現在學生的道德思想上的教育。
  • 教師是服務行業嗎?對這個問題我可以苟同嗎?
    有人說教師就是服務行業,對這個問題在名詞上我可以認同,但是在意義上我真的不敢苟同,不是因為我在從事著這個行業所以去否定他,其實把教師當做社會上的那種服務行業,我個人覺得是非常錯誤的,要是這麼想的話說嚴重點甚至會導致國破家亡。
  • 教育是一個服務行業嗎?如果是,還需要尊重教師嗎?
    前面回答了一個悟空問題: 「學校教育、教師的工作,是服務行業嗎?「師道尊嚴」還有嗎?」 現在整理一下這個問題。ε=(´ο`*)))唉,老師的教育理想最後就簡化為成績、成績、還是成績!當然,最後社會的價值標準也就趨同了,教師的服務價值高低就看給社會、家長、學生提供了一個什麼樣的高考錄取通知書!這不等同於菜市場買菜嗎?教育是服務,教師服務水平的高低,要看是否有利社會的發展,是否有利國家的發展,是否有利於未來人才的需要,是否有利於塑造了一個民族的精氣神。
  • 教育需不需要服務心態?
    教育需不需要服務心態?NO.1教育中是否有對孩子的足夠關心?現在,大部分人的回答應該是肯定的。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授者,同時也是服務者,但是在20年前,更多教育從業者並不認為自己是服務者。學生是聆聽的人,在知識差面前,雙方天然就不平等,老師會認為自己是給予者,不是服務者。教育行業沒有服務。中國教育長期以來瀰漫資源思維,教育都是高高在上。不管是中國的高等教育,還是北京的中小學名校,教育從業者更像資源分配者,而不是服務者。此外,教育是一個專業的工作,和律師、心理醫生、銀行相似。
  • 當教育成為服務行業,誰來為中國的未來買單?
    如今的社會,對教師似乎頗有微詞,現在最流行的話就是「教育是一個良心行業」,我深表贊同,但同時感慨,當人們把「良心」和一個行業結合在一起時,不就是對該行業的一種侮辱嗎?學生現在是皇帝,皇帝背後還有兩位甚至多位太上皇,伴君如伴虎啊!於是有人提出,當前的教育已經淪落為服務行業了!誠然,我們教育的現狀是和服務行業有很多相似之處,拋開義務教育不說,光是我們現在的高中教育,就有這樣的現象:學生付費來學習,教師領著工資教書。
  • 教師究竟是屬於「服務行業」、「行政單位」還是「教育部門」?
    近年來,聽到不少同事在問:「我們究竟是屬於服務行業還是行政單位?」其實,我想說的是:「都不是。我們屬於教育部門!」1、教育不屬於服務行業。也是,誰會在意一個地位低下、可以隨意揉圓搓扁的人呢?你會嗎?我想你也不會的,因為人性如此!沒有了師道尊嚴,家長再抱怨幾句老師的不是,老師在學生面前完全失去了威信,學生對老師的話想聽就聽,不想聽就當作耳邊風。這樣的學生多了,歪風邪氣盛漲,很多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孩子也被帶歪了,於是整個輿論再次譴責老師,以此證明自己的先見之明。
  • 教育的可悲之處就是在逐漸的淪為服務行業
    上一秒還在小店裡吹著空調享受著服務員的服務並對服務指手畫腳地作一番評價或者對服務員吆五喝六,轉過身就要指導別人填表或者為別人服務一些事,前後過程也許三十分鐘,也許十幾分鐘。實際上我們都是在享受別人服務同時去服務別人。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在強調一個服務,我們也會對服務進行評價。
  • 有人說:「教育是服務業,教師是服務員」,你怎麼看?
    教育是服務業,教師是服務員這種提法有很大迷惑性和欺騙性,是從市場經濟原則出發,把學生和家長比作消費者,把學校和老師比作教育服務提供者。消費者是上帝,作為服務提供者就要為消費者服務,滿足消費者的各種需求。
  • 教育行業的未來,是可複製的服務
    疫情,讓教育行業受到了不小衝擊。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教育。有一次,我和晨興資本的創始合伙人劉芹聊天。劉芹是中國最知名的風險投資人之一,也是小米最早的投資人。我常常從他的深刻洞察裡,獲得啟發。我們聊著聊著,就聊到線下教育,聊到在線教育,聊到教育行業的未來。教育行業的未來,是什麼?
  • 教育真的是服務行業嗎?教書容易,難在育人呀!
    家長不滿老師態度惡劣,以命令的語氣安排任務;家長不滿把孩子交給學校,成績上不去,還交一堆錢;家長不滿幫老師改作業,卻分不到老師的工資……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教師做得不夠好,讓社會上那麼多家長不滿意。說白了,教育不就是服務行業嗎?給錢了就給我乖乖辦事,把我小孩教好就行。但是,我們不得不思考,教育真的是服務行業嗎?在我們所有的服務行業裡面,可否有育人的要求?
  • 劉潤:教育行業的未來,是可複製的服務
    疫情,讓教育行業受到了不小衝擊。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教育。有一次,我和晨興資本的創始合伙人劉芹聊天。劉芹是中國最知名的風險投資人之一,也是小米最早的投資人。我常常從他的深刻洞察裡,獲得啟發。我們聊著聊著,就聊到線下教育,聊到在線教育,聊到教育行業的未來。教育行業的未來,是什麼?
  • 劉潤:教育行業的未來,是可複製的服務
    疫情,讓教育行業受到了不小衝擊。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教育。有一次,我和晨興資本的創始合伙人劉芹聊天。劉芹是中國最知名的風險投資人之一,也是小米最早的投資人。我常常從他的深刻洞察裡,獲得啟發。我們聊著聊著,就聊到線下教育,聊到在線教育,聊到教育行業的未來。
  • 教育是服務行業?教師得不到應有尊重的時代,是沒有希望的時代
    偶然看到一個話題,說教育應該屬於服務行業。在我看來,當所有人真的都認為教育是服務行業的時候,那教育就走向了末路,對此我不敢想。如今教育環境複雜,家長矛盾增多,就是有太多人潛意識裡認為學校就應該為學生和家長服務的。
  • 看不見的教育「新基建」,「隱形服務者」阿里雲如何做好雲端的教育?
    今年,在線教育再度被放到了聚光燈下審視。在線教育巨頭在前端獲客上的比拼有目共睹,但從業者往往容易忽視在線教育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  為在線教育行業提供「新基建」的阿里雲,更像是行業的隱形服務者。然而,資本的湧入也讓在線教育機構之間的競爭更加白熱化,營銷及用人成本攀升,機構自身的盈利能力變得更加脆弱。  在阿里雲智能在線教育行業負責人解航看來,疫情是在線教育行業的一個「超級變量」。阿里雲服務的在線教育客戶中,有不少企業在疫情期間通過更低的成本實現了更高效的獲客。不過,教育市場在當前以及未來的競爭中仍有非常多的不確定性。
  • 教育漸成服務行業?老師們這樣說
    學校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聖地,老師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領路人,啟蒙者。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事業要更快更好的發展,教師無疑是起關鍵作用的。教育本是公益性的事業,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教育慢慢的被人認為是為學生服務,為家長服務的行業。
  • 家長要和老師建立怎樣的關係,是互相合作,還是把老師當成服務者
    教師這個職業,在不少人眼中,一直都是鐵飯碗的工作,所以很多家長都會願意然給自己的孩子在高考的時候選擇師範類的大學或者專業報考。但是我們也能夠發現,一些師範專業的畢業生,在大學畢業之後,會選擇轉行,而不是投身於教育行業。有一部分人是因為,經過大學幾年的學習,認為自己並不適合當老師,還有一部分則是因為其他的原因。
  • 讓教師佩戴標有職稱的校徽,這種奇葩的想法,就是教育的一個笑話
    學校要求教師佩戴校徽是對教師是一種責任的提醒,其意義不但在於讓人們識別出自己是這個學校的一位教師,更在於讓教師隨時記住自己的責任。所以,一所學校要求教師佩戴校徽是一種正常的管理手段,教師自覺地佩戴校徽也是一種義務。但是如果一個學校的校徽上不僅有學校的名稱,還有教師的姓名和教師的職稱,嚴格地說這並不是一個校徽了,而成了一個工牌。
  • 自如服務者拍攝親子照暖人心 愛讓服務更有溫度
    近日,自如成長夏令營第四季活動在北京落下帷幕,來自自如一線的城市服務者與他們的子女,共同經歷了一段奇妙的親子之旅。自如成長夏令營活動是自如於2016年發起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今年已舉辦至第四季,旨在為一線服務者及其子女營造溫馨的親子時光,提升城市服務者的幸福感、融入感。本季夏令營為期三天,其中包括首日下午進行的親子照拍攝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