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基本沒有老師願意到農村學校來,而且農村學校也留不住原有的好老師。」回憶起8年前初任興慶區掌政中學校長的韓文龍說,當時,教師緊缺的問題令他十分頭疼。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能做的就是先解決教師吃和住的問題。
幾年過去了,現在學校老師們住得暖,吃得好,工作環境也更舒適,加上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的實施,老師是否留得住已經不再是這所農村學校的難題了。
初上任 辦公桌上放了40多份調動申請
「2011年2月,我剛到掌政中學任校長時,就有40多份申請書擺在我辦公桌上,都是想要調離農村學校的。」韓文龍回憶道,這些申請調動的老師中,有的是家和孩子都在城市;有的是家裡有老人需要照顧……「為了調工作,有的老師也是想盡了辦法,個別老師甚至裝病暈倒在辦公室。」韓文龍說,申請調動的老師,雖然大多都有自身因素,但主要原因還是在農村學校任教吃不好住不好,付出多的同時在待遇上又體現不出來。
韓文龍告訴記者,當年掌政中學就有17名老師調走,學校只好通過特崗計劃和臨時聘請代課老師,暫時保證孩子們正常上課。
夥食好了 暖氣熱了 老師們怨言也少了
「如果老師都留不住,還怎麼談提升教學質量。」看著教師隊伍人心不穩,韓文龍十分著急,根據他十幾年在農村學校工作的經驗,韓文龍決定先解決在校老師的吃飯問題。「以前學校餐廳是外包的,飯菜質量不太高,一周才能吃一兩次葷菜。」韓文龍說,學校108名老師僅有三分之一在食堂吃飯,其餘老師要麼自己帶飯湊合吃,要麼在外面飯館吃。
2011年年底,學校將餐廳收回來,聘用了兩位廚師,每天都有一葷兩素一湯的自助餐,所有開支每個月都會詳細公示,老師們的夥食費花在哪兒了一清二楚,一個月下來老師們的怨言便少了許多。
除了解決吃飯問題,2012年春季,韓文龍結合興慶區實施的農村學校供暖工程,爭取資金改造學校暖氣。「之前冬天辦公室暖氣冰涼,老師們都要穿著厚厚的棉衣上班,原本寄宿的學生晚上凍得沒辦法住,只好給他們放假讓晚上回家。」韓文龍說,暖氣改造後,不但學生教室暖和起來,老師宿舍也全熱乎了。「只有吃得好住得暖,老師才能安心教學。」在韓文龍看來,雖然這些都是細小的變化,但老師們心裡都有數。
待遇提高 農村學校也留得住老師
留住鄉村老師,除了學校的努力,近年來各級政府也出臺政策提高鄉村教師待遇。2015年起,國家開始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全面提高鄉村教師待遇,同時職稱、職務評聘向鄉村學校傾斜。根據國家及教育部門的要求,2016年5月,興慶區印發了《銀川市興慶區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年—2010年)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這也給農村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
《辦法》整體提高了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學校教師補貼標準,根據不同地區,每月給予生活補貼180元~280元,交通費每月300元~500元,農村在編教師補貼每月400元等等。與此同時,鄉村教師在評聘職稱時不再作發表論文的剛性要求,在鄉村學校任教一定年限符合評聘條件且業績突出的鄉村教師,評聘中高級職稱也不再受崗位職數限制。
「現在20年教齡同一級別的,農村教師要比城市教師每月多拿1700元到2000元,教齡有25年及以上的,不受名額指數限制,到年齡就可以評高級職稱,比城市學校老師的條件要寬鬆很多,這都為農村學校留得住老師起到了很大的幫助。」韓文龍說。
記者 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