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科院的報告《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樓市調控:迎來曙光再出發》在北京發布。這次簡報指出:預計2021全年商品住房價格同比增幅可能會下降,同比增幅維持在5%左右。原來預估的在2025年出現住房絕對拐點即住房銷售額絕對量下降可能會提前。這個簡報的內容是比較貼合現在的樓市情況的,從今年的樓市發展來看:房價還是處於增長的,特別是熱門城市和南方主要城市的房價,北方城市的樓市只有少部分的城市處於增長中的。那麼在成交量下降的樓市當中,房價想要再次高速增長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國內城市的房價上漲和主要城市和城市經濟發展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一些有著人口和政策利好的城市,不但可以通過樓市和房價的差異和其它地區拉開更大的差距,還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人」進入城市當中。現在的樓市可以說是房產交易和資本市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飽和度很高的尷尬局面,房價的降溫已經成為人們更加關注的話題。很多熱門城市的人群對房產稅的呼聲也越來越高,那麼房產稅的到來有什麼好處呢?
房產稅的到來可以讓更多人對房產有著更加正確的認識,同時讓投資房產的人群更加理性,如果在樓市當中的炒房客數量大減,大量的泡沫也將隨著樓市發展方向發生破裂。房價的降低會對購房者產生更多的好處,特別是生活在城市當中的人群。如果房產是財富的象徵,那麼財富的差距也將會有更有效地調整。這個結果的出現也將意味著炒房客很大概率會成為接盤俠,如果你是購房者,你會選擇購買炒房客存留手中的「增值」房產麼?還是讓炒房客的房產回歸到它原本的價值上。
對於房價增長過快的熱門城市,社科院的這份《報告》中提到了一個建議:建議在一些熱點城市和炒房屢禁不止的城市率先加快試點開徵,爭取在『十四五』期間開徵房地產稅。這絕對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建議,不但可以讓更多的人口更快地流入城市當中,還可以讓城市的高價房和房價低頭轉向。如果說每年有二十萬的人口流入城市當中,那麼這群人會產生多大的經濟增長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更何況還給更多的企業來帶更加有利的生存條件。
房價的下跌對於未來五年是可以預見到的,特別是在國內最近幾年房價猛漲的二三線城市當中,這些城市的房價已經在「樓市調控」和「房住不炒」的方向上失去了前進的意義,經濟內循環的經濟發展方向也會讓房地產行業的經濟地位發生變化,最重要的是房價已經影響到更多行業的發展和家庭的生活。出現房價的下跌會讓更多賣方市場知道房產不再是暴利的商品,二是作為一個貨真價實的商品存在。
另一個好消息是來自於租賃市場的消息,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提出要發展租賃房建設、完善租賃房政策、管控租金水平。也就是說租賃市場也將變天,不再是那個你要多少就是多少的租賃市場。租賃市場的變革和價格的調整也將讓生活在城市的工薪階層有更多的保障,特別是在住房方面的保障和權益。如果租賃的成本降低了,那麼購房者的壓力會不會降低一些呢?
如果說房價的降低是對炒房客最大的考驗,那麼租賃市場的調整則是讓炒房客的變現之路更加艱難,炒房和高位接盤就會出奇地相似。不管怎麼說房價的下跌是除了炒房客和靠房產盈利的人群最不希望看到的,但是房價的下跌是遲早要來臨的,就讓我們一起來迎接房價平穩著陸的時代來臨。如果成交量和房價下跌提前到來,你會選擇提前進入城市購房還是選擇等待房價更加平穩的時間選購房產,歡迎在評論區給出你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