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區花園裡和一眾寶爸寶媽嘮嗑,說起來孩子玩手機的問題,有很多家長都非常頭疼,忍不住感慨:現在的孩子實在是太難管了!
李女士說自家兒子天天熬著夜在被窩裡刷小視頻,全是些奇奇怪怪的舞蹈和言論。兒子從中什麼好的東西都學不到不說,近視度數反而升得飛快,可是怎麼都遏制不住,收了手機還要跟父母吵架摔東西,實在是叫人頭疼。
這不是李女士家裡孩子獨有的狀況,作為成年人會很難理解為什麼孩子能沒日沒夜盯著手機,明明是最該活力無限的年紀,卻除了手機,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手機,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
一、 手機中的上癮機制
現在是一個流量為王的時代,但是一個人的經歷是有限的。手機上那麼多的同類app同臺競技,就得想辦法拉住用戶的注意力,因此幾乎現在所有的app,包括各種視頻軟體和遊戲,甚至手機本身,都有可能上癮,這也是我們總會覺得拿起手機時間就好像開了倍速,一天的時間說沒就沒了的原因。
沉迷機制,使手機成了吞噬用戶時間的利器。哪怕是家長有事也會忍不住在手機上浪費時間,而孩子本身並沒有好的自控能力,對事物的認知也不成熟,更容易「中招」,也就是家長所說的對手機上癮。
二、 家庭陪伴的缺失
雖然手機上確實有上癮機制,但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就不會沉迷呢?這與家長的家庭教育息息相關。
周女士家的女兒也是手機不離手,還學會了化妝跳舞,但都不適合這個年紀的孩子,周女士為此說教打罵,都一點用都沒有。
根源就是周女士和丈夫工作太忙,回到家裡為了讓孩子安靜一會兒,就把手機給孩子玩,從三歲就是這樣,孩子現在就對父母愛答不理,反而把在網上看來的東西奉為圭皋,視若珍寶。
像這樣的孩子,或是沉迷小說,或是沉迷遊戲,其實都是源於家庭教育的缺失。清華學霸武亦姝的父親是一位律師。平時工作也是忙得不可開交,但他為了給孩子樹立榜樣,每天下班後四點半就關掉手機,和武亦姝一起學習、讀書。我們的家長又有多少做到了這些呢?
如果父母的陪伴不夠或者太過敷衍,就會使孩子缺少安全感和歸屬感,孩子有沒有行動能力,就只能在網絡上找樂子。但如果長期如此,只會導致親子關係陷入僵局,完全不利於對孩子的教育。
如何才能改變孩子對手機的沉迷?可以採取以下措施,讓孩子遠離沉迷,快樂成長。
1、 父母以身作則,教會孩子抵制誘惑。
2、 為孩子和自己設立規則,鍛鍊孩子的自控力。
3、 高質量陪伴孩子,拉回孩子注意力,為孩子提供安全感。
雖然短視頻、手遊和網絡是時代的趨勢,但在應該認知世界,學習基礎文化知識的年紀沉迷手機,上癮於這種商家精心設計的短暫快樂和滿足感中,只可能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我們父母要行動起來,幫助孩子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避免孩子錯失人生最好的成長時光.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