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讓孩子沉迷手機了,做好3點,阻止「垃圾快樂」對孩子的侵蝕

2020-11-03 識物集

在小區花園裡和一眾寶爸寶媽嘮嗑,說起來孩子玩手機的問題,有很多家長都非常頭疼,忍不住感慨:現在的孩子實在是太難管了!

李女士說自家兒子天天熬著夜在被窩裡刷小視頻,全是些奇奇怪怪的舞蹈和言論。兒子從中什麼好的東西都學不到不說,近視度數反而升得飛快,可是怎麼都遏制不住,收了手機還要跟父母吵架摔東西,實在是叫人頭疼。

這不是李女士家裡孩子獨有的狀況,作為成年人會很難理解為什麼孩子能沒日沒夜盯著手機,明明是最該活力無限的年紀,卻除了手機,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手機,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

一、 手機中的上癮機制

現在是一個流量為王的時代,但是一個人的經歷是有限的。手機上那麼多的同類app同臺競技,就得想辦法拉住用戶的注意力,因此幾乎現在所有的app,包括各種視頻軟體和遊戲,甚至手機本身,都有可能上癮,這也是我們總會覺得拿起手機時間就好像開了倍速,一天的時間說沒就沒了的原因。

沉迷機制,使手機成了吞噬用戶時間的利器。哪怕是家長有事也會忍不住在手機上浪費時間,而孩子本身並沒有好的自控能力,對事物的認知也不成熟,更容易「中招」,也就是家長所說的對手機上癮。

二、 家庭陪伴的缺失

雖然手機上確實有上癮機制,但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就不會沉迷呢?這與家長的家庭教育息息相關。

周女士家的女兒也是手機不離手,還學會了化妝跳舞,但都不適合這個年紀的孩子,周女士為此說教打罵,都一點用都沒有。

根源就是周女士和丈夫工作太忙,回到家裡為了讓孩子安靜一會兒,就把手機給孩子玩,從三歲就是這樣,孩子現在就對父母愛答不理,反而把在網上看來的東西奉為圭皋,視若珍寶。

像這樣的孩子,或是沉迷小說,或是沉迷遊戲,其實都是源於家庭教育的缺失。清華學霸武亦姝的父親是一位律師。平時工作也是忙得不可開交,但他為了給孩子樹立榜樣,每天下班後四點半就關掉手機,和武亦姝一起學習、讀書。我們的家長又有多少做到了這些呢?

如果父母的陪伴不夠或者太過敷衍,就會使孩子缺少安全感和歸屬感,孩子有沒有行動能力,就只能在網絡上找樂子。但如果長期如此,只會導致親子關係陷入僵局,完全不利於對孩子的教育。

如何才能改變孩子對手機的沉迷?可以採取以下措施,讓孩子遠離沉迷,快樂成長。

1、 父母以身作則,教會孩子抵制誘惑。

2、 為孩子和自己設立規則,鍛鍊孩子的自控力。

3、 高質量陪伴孩子,拉回孩子注意力,為孩子提供安全感。

雖然短視頻、手遊和網絡是時代的趨勢,但在應該認知世界,學習基礎文化知識的年紀沉迷手機,上癮於這種商家精心設計的短暫快樂和滿足感中,只可能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我們父母要行動起來,幫助孩子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避免孩子錯失人生最好的成長時光.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影響孩子的不是手機,而是父母的縱容,不能再無視「垃圾快樂」
    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快樂,對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這不僅是孩子幸福感的表現,而且決定了孩子的性格和未來發展方向。因此,大多數家長,在早教育兒的過程中,都會不遺餘力地為孩子營造快樂的氛圍和環境。
  • 玩手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孩子沉迷在垃圾快樂中,
    千萬不要讓孩子沉迷玩手機的垃圾快樂當中。」是什麼引發了垃圾快樂?那就是能讓人獲得短期快感的事物。心理學家亞當·阿爾特說:「遊戲、八卦、直播等娛樂產品,就像毒品,一不留神就能讓人上癮。」孩子一旦嘗到了垃圾快樂的甜頭,就會上癮,忍不住地想要更多,甚至會讓意志迷失,忽略了本來應該做的事情。
  • "垃圾快樂"已然泛濫,父母要讓孩子遠離,別等孩子毀了才後悔
    但是隱患也隨之出現,許多過早接觸手機的孩子,或多或少都出現了沉迷於短視頻的快樂之中。"垃圾快樂"已然泛濫,父母要讓孩子遠離張女士最近在管還在這件事情上犯了難,上周周末,她難得不用加班,本想著趁著周末休閒的時光好好陪伴一下孩子。
  • 沉迷於「垃圾快樂」中的孩子,未來多半沒出息,父母要有教養格局
    孩子成年之前,心理髮育不夠成熟,很容易沉迷於一些與學習無關的娛樂活動中,比如遊戲、小說、電視劇等等。由於自控能力差,很多孩子一旦沉迷進去,就像吃了會上癮的「毒藥」而無心學習,成為一個渾渾噩噩、虛度光陰的人。雖然他們能從其中獲得「快樂」,但這些快樂實際是「垃圾快樂」,有害無益。
  • 孩子沉迷垃圾快樂,會讓他墮落!(深度好文)
    它沒有多少「營養含量」,但卻可以讓很多人沉迷其中,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沉迷於垃圾快樂的孩子,未來真的太懸了!:找來了100名孩子,有50名極其沉迷於電子產品,而另外50位則是接觸不到手機的學生。韓女士算是幸運的,事實上,很多家長,都因為孩子過度沉迷手機裡的垃圾快樂,而付出了沉痛的代價。
  •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沉迷於「垃圾快樂」中吧
    孩子成年之前,心理髮育不夠成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沉迷於一些與學習無關的娛樂活動中,比如遊戲、小說、電視劇等等。很多孩子一旦沉迷進去,就像吃了會上癮的「毒藥」而無心學習,成為一個渾渾噩噩、虛度光陰的人。知乎上就有這樣一個話題:「如何看待毀掉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給他一部手機?」有網友表示:「玩手機不可怕,可怕的是垃圾快樂。千萬不要讓孩子沉迷玩手機的垃圾快樂當中。」
  • 成就孩子需舉全家之力,毀掉孩子卻只需讓他沉迷在「垃圾快樂」中
    文|西紅柿媽媽成就一個孩子,需要舉全家之力。可毀掉一個孩子,卻只需要讓他沉迷在「垃圾快樂」中,就足矣。什麼是垃圾快樂?知乎高贊有個回答:能夠獲得短期快感的事物,就是垃圾快樂。還有一些很常見的垃圾快樂,都會影響孩子的學業和思維。比如,對弱者打罵式,以此發洩情緒等。對於孩子沉迷垃圾快樂這件事,有媽媽抱怨:本來不想給孩子買手機,可孩子卻要完成網上作業,導致孩子拿著手機玩遊戲,現在孩子沉迷其中,批評教育都沒用。
  • 「垃圾快樂」是毀人毒藥,怎麼才能讓孩子不沉迷?
    而一說到學習,孩子就頭疼,犯懶,找各種藉口玩。這個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因為人的大腦都是有惰性的,會自然的避免深度思考,喜歡簡單娛樂化的信息。這一類東西,可以稱之為「垃圾快樂」!那麼,為什麼沉迷垃圾快樂,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呢?
  • 孩子玩手機不睡覺?家長做好這2點,孩子不會沉迷手機!
    一味禁止孩子接觸手機,試圖將孩子和電子產品隔離起來的做法都是註定不會成功的。這種行為反而會激化孩子的叛逆心理,讓他們對手機產生更加持續而濃厚的興趣。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鄭州青舟研究了解了無數孩子和父母案例,均證明了:父母的一言一行和一舉一動,都對孩子擁有巨大的影響力。所以一個明智的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是告訴孩子要怎麼做,不該怎麼做,這種空洞地說教對孩子教育起到微乎其微的效果。
  • 孩子沉迷玩手機,不要一味的阻止,應引導孩子成為手機的「主人」
    導讀:孩子沉迷玩手機,不要一味的阻止,應引導孩子成為手機的「主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沉迷玩手機,不要一味的阻止,應引導孩子成為手機的「主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毀掉一個孩子,就讓ta沉迷於「垃圾快樂」
    還是拿孩子玩手機舉例,手機滿足了孩子一時的歡愉,但是手機製造出的垃圾快樂殺死了孩子的垃圾快樂,不僅拉開了孩子與同齡人之間的距離,也在一步步毀掉孩子。 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那些愛玩遊戲、愛刷短視頻等沉迷於垃圾快樂無法自拔的孩子,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能獲得短期快感之外的事情,毫無興趣。
  • 毀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對「垃圾快樂」上癮
    我們的孩子,甘願淪為碎片娛樂的俘虜,讓無節制的感官享受淹沒自己。當孩子沉迷於垃圾快樂,哪還有什麼將來可言,未來可期?獲贊最多的回答是:「玩手機不可怕,被手機玩弄才可怕,千萬別讓孩子成為垃圾快樂的奴隸。」我們聽過太多玩手機影響孩子成績、影響健康、影響前途的例子了。
  •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家長束手無策,怎麼才能幫娃戒掉「手機癮」
    雖說這些電子產品能給我們帶來一些便捷,但同時也是慢慢地"侵蝕"著我們。現在越來越多人已經成為"低頭族",無時不刻都在抱著個手機,就連孩子也不例外,整天沉迷在手機遊戲當中,讓很多家長感到束手無策。
  • 孩子沉迷手機,家長該知道對孩子的危害,並幫助孩子戒掉手機
    手機的出現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條件。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但手機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同樣對我們的身體也會造成一定的傷害。現在普遍處在這&34;,整天抱個手機,沉浸其中,很多孩子也是這樣,過早的接觸手機,並沉迷於手機遊戲,讓很多家長感到無計可施。
  • 孩子沉迷玩手機怎麼辦?父母不用打罵,學會3招讓他放下手機
    而孩子能不能對手機進行合理的使用,也就成為了困擾許多家長的問題,有的家長害怕手機會對孩子的學習和專注力造成影響,就儘量不允許孩子玩手機,而孩子又喜歡通過手機看電視或者玩遊戲 ,這就成為了親子關係之間一個矛盾爆發點,爸媽和孩子經常在是否能夠玩手機的這個問題上出現爭吵的情況。那麼孩子經常玩手機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哪些影響呢?
  • 「垃圾快樂」正流行,悄悄「毀了」無數孩子,許多父母還不自知
    李女士的孩子經常看這一位吃播,他平時所拍的視頻都是各種各樣的極限挑戰,還會用鼻子喝牛奶,用鼻子喝雞蛋液,喝完米醋之後喝料酒,這些操作都讓人十分的匪夷所思,也無法理解。孩子卻偏偏非常的喜歡看,十分迷戀,這種視頻就讓孩子獲得了一種快樂,叫做「垃圾快樂」。現如今有不少孩子都非常沉迷於這種快樂,這種快樂似乎帶有強烈的刺激感,會讓人越發沉迷於此。
  • 致家長:不讓孩子擺脫「垃圾快樂」,孩子就難以健康成長
    由於自控能力差,很多孩子一旦沉迷進去就容易上癮而無心學習,從此渾渾噩噩、虛度光陰。當孩子沉迷於垃圾快樂時,父母要懂得及時引導,讓孩子及時走回正確的道路上。「垃圾快樂」對孩子的成長沒有絲毫幫助,雖然他們能從中獲得快樂,但這些快樂實際上對他們的成長有害無益。01 沉迷「垃圾快樂」的孩子會失去上進心什麼是垃圾快樂?垃圾快樂其實指的就是只能讓人獲得短期快感卻無長期效用的事物。
  • 疫情之下,做好這3點,成功防止孩子沉迷電子產品
    疫情當前,不出門、不串門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但是,孩子長期待在家裡,沒有了學校嚴格的紀律約束,不免容易懶散,還有的孩子在不經意間愛上了刷劇、打電子遊戲等,沉迷於其中而無法自拔,耽誤了學習不說,還必將對眼睛等帶來傷害,怎麼辦呢?其實,將心比心,我們不少成年人也抵制不住電子產品的誘惑呀,何況自制力相對較弱的孩子呢?
  • 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手機?這三大原因是關鍵,別讓他被手機「支配」
    那麼作為人們便利工具的手機,為何會對孩子產生如此不良的影響,使他們沉迷其中甚至做出令人痛心之事呢?要想讓家長滿意,老師滿意,每一個孩子都必須頂住各方傳來的壓力。也許能夠使他們感受到快樂與輕鬆的時候,也就是家長允許他們玩手機的那幾個小時。在那個時間段,他們是不受拘束,不受催促,自由而快樂的。因為一旦回到現實,他們又將努力的去實現別人為他設下的目標,別人為他構建好的未來。很多時候手機或許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精神寄託。沉迷於手機也成為了他們釋放壓力的方式之一。
  • 禁止學生帶手機!新學期,別讓手機偷走孩子的夢想!
    為什麼孩子容易沉迷手機?但孩子沉迷手機只是表象,所隱藏的真相,是孩子從未被滿足過的心理需求。《少年說》中,有一個孩子流著淚控訴父母:「小時候,我以為手機才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我每次看他們,他們都在盯著手機。他們想讓我安靜,不搗亂,就把手機丟給我,讓我在一邊玩。」父母,才是孩子和沉迷手機之間的一道牆。父母教育的缺失,才是孩子痴迷垃圾快樂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