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輪降準降息的時間窗口開啟

2020-12-19 和訊

  12月23日,在成都銀行自貿區支行考察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了解當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時明確表示,將進一步研究採取降準和定向降準、再貸款和再貼現等多種措施,降低實際利率和綜合融資成本,推動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明顯緩解。

  如此明確的政策信號,讓市場對下一輪降準的預期升溫。有媒體分析,以往中國人民銀行通常會在周五傍晚宣布降準消息的「傳統」,本周五(12月27日)將是觀察降準消息的重要時間窗口。

  降準時點或加速到來

  李克強12月23日下午考察成都銀行自貿區支行,仔細了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在哪兒、貴在哪兒,需要政府幫助解決什麼。銀行負責人提出三點願望:一是適時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二是推動貸款需要的涉企信息共享;三是促進大中小銀行形成服務小微企業合理分工機制。

  李克強當場「答應」,表示國家將進一步研究採取降準和定向降準、再貸款和再貼現等多種措施,推動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明顯緩解。他明確要求,金融機構要兌現一個承諾:進一步提高小微貸款比重,切實降低實際利率和綜合融資成本。

  圖源/中國政府網

  降低融資成本也是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政策目標。在這一要求下,要降低貸款利率,就首先要降低銀行的負債端成本,通過降準為銀行提供更多的低成本中長期資金,是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最直接有效的一項措施。

  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固收團隊認為,降成本是貨幣政策的一大目標,後續仍然存在量價配合的寬鬆空間,看好元旦前後重啟逆回購和降準操作,以及明年繼續降息的空間。展望後市,過完元旦就是春節,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安排要馬不停蹄,12月底將重啟逆回購擺渡元旦期間流動性安排,並可能通過降準來保障雙節期間流動性環境的合理充裕。

  光大證券(601788,股吧)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認為,未來央行仍會採用MLF超額續作與(定向)降準交替使用的方式,向銀行體系補充中長期流動性,即MLF超額續作幾次後進行一次(定向)降準。對於降準時點的判斷,預計2020年1月初降準的概率較大。

  1月份到底是不是合適的降準窗口?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臨近春節,市場資金需求量大,特別是銀行的現金需求規模要高於往常,1月降準可以彌補該流動性缺口。再者,明年1月份,地方債有望集中發行,疊加銀行年初信貸投放規模較大因素,這些都需要大量中長期資金注入,此時降準可以向銀行釋放低成本資金,為市場提供充足的流動性。

  此外,他還指出,從近幾年的降準頻次來看,央行不會單純因為春節來臨而降準,但考慮到2020年「提前批」專項債將於1月上旬發行,央行大概率會在1月初降準。

  總結來看,不少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下一輪降準的時點或在明年1月初。但上述李克強的表態,也可能會讓降準時點加速到來。一個重要的觀察窗口很可能是在明天。

  降準路徑猜想:全面降準+定向降準

  在新一輪降準具體可能採取的方式上,採取「全面降準+定向降準」相結合的方式概率較大。

  自2018年1月25日起,央行每年年初都會實施一次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考核,對上一年度普惠金融領域的貸款增量或餘額達到一定比例給予定向降準。

  央行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政策的考核標準分為兩檔,第一檔是前一年貸款餘額或增量佔比達到1.5%的銀行,可降準0.5個百分點;第二檔是貸款餘額或增量佔比達到10%的銀行,可在第一檔基礎上再下調1個百分點。2019年初,央行將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小型和微型企業貸款考核標準由「單戶授信小於500萬元」調整為「單戶授信小於1000萬元」。

  「全面降準+定向降準」的組合拳已有先例。今年9月,央行就曾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同時,為促進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再額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定向降準分兩次實施到位。

  這樣的組合拳降準方式,體現了總量政策的結構性調節功能,是一次精準的定向調控,也體現出「三檔兩優」存款準備金率政策框架的進一步完善。所謂「三檔」是指大型銀行、中型銀行和小型銀行分別執行不同的存準率基準檔;「兩優」是指在三個基準檔的基礎上還有兩項優惠:一是第一檔和第二檔銀行達到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考核標準的,可享受0.5或1.5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優惠;二是服務縣域的銀行達到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於當地貸款考核標準的,可享受1個百分點存款準備金率優惠。享受「兩優」後,金融機構實際的存款準備金率水平要比基準檔更低一些。

  年關降至,央行「呵護」流動性每年元旦春節期間都是考驗市場流動性的時刻,央行一般也都會在每年的12中旬前後釋放流動性,以滿足市場的流動性需求。今年也不例外。

  上周開始,央行加大了流動性投放力度。12月16日,央行超額續作3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當天實現流動性淨投放140億元;時隔兩天,在18日無逆回購到期的情況下,央行重啟逆回購,一次性實現淨投放2000億元。此次淨投放規模創下一個月以來的新高,銀行間市場資金面轉寬,當月資金供給充沛。到12月23日,央行再次開展14天期逆回購規模500億元,當日無逆回購到期,央行實現淨投放500億元。連續四個交易日淨投放流動性近7000億元。但7000億的流動性規模並不「解渴」。年底市場對於資金的需求增加,14天期、1個月期等跨年品種利率上行。Shibor利率也同樣如此,除了隔夜和7天期下行外,其餘期限利率全線上行,顯示出跨年資金面趨緊。張旭分析稱,在跨年過程中,市場對於回購融資的需求會季節性地加大,此時資金可得性遠比資金成本重要。小幅降低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並無助於解決上述問題,而增量續作MLF可以從供需兩方面改善金融體系的跨年資金狀況。從期限上看,14天流動性投放或許會更多。隨著春節臨近,央行可能還會重啟28天逆回購操作以補充春節期間的跨節資金需求。此外,明年地方債提早發行已成定局,為此提供流動性支持,保證經濟增長的政策意圖十分明顯。

  下次降息或在明年四季度12月18日,央行開展20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其中,7天期逆回購規模500億元,中標利率2.50%,與此前持平;14天期逆回購規模1500億元,中標利率2.65%,較此前小幅下調5個基點。對市場來說,此次「降息」可以說是「意料之中」。正如上文提及,一個月前的11月18日,央行將7天逆回購操作利率調降了5個基點,至2.5%。再往前看,11月5日,1年期MLF操作利率調降5個基點至3.25%。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表示,重啟14天逆回購併下調操作利率即是跟隨上次「降息」的同步操作,以維持央行逆回購操作利率期限利差在15個基點。這一連續的操作背後反應了央行對合意收益率曲線的管理。從過往經驗來看,14天和7天逆回購利率變化亦步亦趨,2016年以來二者利差保持在15bp。因而本次央行調降14天逆回購利率主要是對此前7天逆回購利率下行的跟隨,並不能代表央行開啟新的一次降息。市場普遍認為,12月份再度「降息」的概率不大。但受穩增長的需要,我國貨幣政策邊際放鬆的環境不會改變。業內普遍認為,明年降準降息都有空間。

  圖源/網絡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受豬價高漲引發的CPI持續上行影響,央行明年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維持政策利率水平不變。而降息重啟的時點,則主要看CPI何時會從高位開始明顯下行,預計明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會重啟降息,但降息幅度預計在10bp左右。「央行還會有進一步降息的必要,但預計降息節奏會非常緩慢,畢竟化解金融風險不能單靠金融監管政策和貨幣政策,推進主要針對國企和地方政府的結構性改革同樣重要,如果降息速度過快反而不利於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朱海斌稱。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降準降息落空?央行縮量投放2000億「麻辣粉」,下一輪降息窗口8月見?
    5月信貸、社融數據強勁,支持央行合理把握貨幣政策邊際寬鬆節奏,下一輪降息或要等到8月以後。MLF資金「貴」市場需求低本次MLF操作保持利率不變,在市場預期之內。在前期連續多次降準降息後,進入5月以來,貨幣政策進入觀察期,央行無意進一步放鬆流動性,以防範大水漫灌和資金空轉。
  • 央行連續釋放暖意 下一次降準降息在何時?
    央行連續釋放暖意,下一次降準降息在何時?人民幣匯率近幾日持續下跌,對短期內貨幣政策進一步放鬆形成一定製約。5月27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幅進一步擴大,日內一度跌超300點,最低報7.1759,創2019年9月以來新低。截至券商中國記者發稿前,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超200點至7.15上方。
  • 降準是什麼?降息與降準的區別?
    必考要點降準1.降準實際降得是存款準備金率;2.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在央行的存款,簡稱存款準備金;當經濟不景氣,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銀行有更多資金放貸,企業和個人能獲得更多資金髮展和消費,促使國家經濟發展;5.降準和降息這兩個貨幣政策主要是作用的方式和範圍不同,降準是釋放銀行在央行的保證金,增加市場資金供給,但只作用在銀行,影響放貸規模,而降息不增加市場資金量,作用在個人和企業上,可以直接影響改變資金的投向,另外因為降息的作用範圍更廣,力度會更大;
  • 2020年央行降息降準最新消息 未來降息降準的概率降低
    在跨月的時間窗口,央行連續進行逆回購,更是打破月中續作的慣例開展2000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體現了其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政策意圖。而長期來看,貨幣政策將逐步回歸正常,進一步寬鬆的可能性在下降,降息降準的概率也相對降低。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為靈活適度,但不會貿然收緊。  12月2日,央行開展了100億元7天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由於當日有1200億元逆回購到期,實現淨回籠1100億元。實際上,在11月下旬,央行連續多個工作日為資金面「補水」。11月30日,還開展了2000億元MLF操作。
  • 央行降準和降息是什麼意思?
    有網友提問:題目:央行降準和降息是什麼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調節市場貨幣投放,讓更多的貨幣投放市場,下面就來說說。一、降準央行也就是人民銀行是管理行,負責貨幣發行與管理,發行渠道就是各商業銀行。降準就是降低繳存比例,既然降低了繳存比例,各商業銀行多出的存款可通過貸款等方式投放市場,調節市場經濟。降準起著調節市場貨幣的經濟槓桿作用。二、降息隨著市場貨幣經濟的調整,降息也是市場貨幣調節的一種手段,降息可以降低企業負擔,少支付利息,增加企業流動性,降低企業成本,有利於搞活企業,搞活經濟。
  • 一文讀懂,什麼是降準降息!
    為什麼經濟疲軟,消費需求下降的情況下,今年央行頻出降息降準政策,開閘放水。今天小碧就帶你了解,什麼是降息降準!降息是一種央行採用調整利率的方式,來改變市場中現金流動的措施。央行採用降息,企業的貸款利率會降低,這對企業的經營來說更為有利。銀行的存款被企業利用,成了投資和消費,經濟也就同步上去了。
  • 今日突然「降息」 降準是否可期?
    會議指出綜合運用降準再貸款等工具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國常會重提降準後,分析人士指出近期降準的概率加大。據中信證券明明表預測近期可能進行定向降準,大概降0.5個百分點,降息政策可能延後。然而今天上午,央行竟意外降低14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這一波意外的「降息」操作,再次提升了市場對於接下來降準降息的期待。不過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表示,此次下調14天逆回購利率是「補降」的措施,因為自4月份起一直未做14天期逆回購,這次是補4月份的操作。
  • 中信證券明明:如何看待降準降息的政策效果?
    但在降息周期中,樣本上市銀行2019年的貸款平均收益率由5.09%上升至5.38%,樣本外銀行貸款收益率則降至5.56%。這種分化可能是由於中小行貸款期限相對較短,貸款重定價較快導致的。降息「降成本」的效果的「平均化」可能要等待存量浮息貸款定價基準全部完成後才能徹底顯現,效果出現仍然需要時間。從政策目標看,「降成本+寬信用」仍然需要降息政策的支持。
  • 央行降準、降息究竟是什麼意思?對咱老百姓有啥影響?
    今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各國央行都開啟了「降準、降息」的通道,但是不少人並不清楚,「降準、降息」究竟是啥意思?總的來說,降準的全稱是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而降息是指降低存貸款利率水平,二者都是央行的貨幣政策,這些政策對於股市、對於咱們老百姓有何影響呢?下面詳細和大家說說:01 什麼是「央行降準」?
  • 13大專家評降準:2019年還有3到4次降準 全面降息可期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降準有助於提振市場全年信心此次降準選擇了重要的時間窗口,年初和春節之前市場流動性通常會有較為明顯的波動,降準有助於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提振市場全年的信心。4.2019年二季度通脹又向上脈衝高達2.9左右,提前降準也避免了二季度降準促發通脹和匯率擔憂。5.銀行新一年信貸工作安排之前及時降準,利於銀行做全年信貸工作部署。6.在經濟下行壓力仍存的背景下,降準或明顯提升銀行超儲率,利好長端利率繼續下行,同時一定程度從流動性利好資本市場。
  • 6月降息再落空!降準降息還在路上嗎?
    整體看,沒有降息,這個最大的利好沒有出現,對於房地產來說,雖然不論是按揭還是房企資金都非常寬裕,但沒有降息降準的市場不會再衝高。 在這樣的背景下,銀行主動下調LPR報價加點的動力不足。 不過6月LPR報價不變,並不意味著實際貸款利率也將保持不動。事實上,銀行還可能根據信貸政策、客戶資質等原因,在新發放貸款中下調實際利率,即在LPR的基礎上調整加減點。
  • 2020年,降息降準概率仍較大……
    通過降息、降準,打通貨幣傳導機制,以國家投資帶動社會資本投資的信心和熱情,也會帶動居民加槓桿的欲望。經歷了兩三年的樓市調控,M2增速也控制在9%以下,處於過去十年地位,這也為降息和降準騰挪出了空間。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效果是有滯後性的,因此1季度我們見到降息降準的可能性也不小,不必意外。
  • 粵開證券李奇霖:下半年降準降息值得期待
    原標題:粵開證券李奇霖:下半年降準降息值得期待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5月22日發布研報表示,下半年降準降息仍然值得期待。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直接提出要充分利用好「降準降息」手段,推動(企業融資)利率持續下行,也沒有「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的表述,而是提出要引導M2和社融增速明顯高於2019年。這意味著今年必然是一個寬信用的大年。從經濟和市場的角度看,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有以下方面值得關注:第一,沒有設定GDP增長目標。
  • 齊俊傑:降息降準全部落空!央行在考慮什麼?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齊俊傑降息降準全部落空!央行在考慮什麼?上周開完國常會,我們就做了即時點評,說到了很可能在周末降準,原因就是每次國常會提到的降息降準,央行通常都會快速落實下去,一般都不會過周末,再加上周五市場的大幅上漲,說明整個市場都在期待著降準的發生。甚至我們在做一周復盤的時候,還說20號又到了利率調整的日子,也不排除降息的可能,雖然這種可能不大。
  • 降息又降準,六大影響與你息息相關(附最全解讀)
    當然,就短期而言,對銀行股顯然是利空,因為降息使得貸款利率下降,而鑑於現在銀行仍然缺流動性,它們就不得不繼續上浮存款利率。如此,銀行存貸款利差將再次被擠壓。降息最大利好的板塊就是房地產板塊。因為,對於當前房地產行業來說,貨幣價格高和資金壓力大是兩個最重要的矛盾。上次降息後,市場迎來一輪購房潮,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面壓力有所緩解。
  • 降準是對國常會會議精神落實 降息可期—9月6日央行降準點評
    此次國常會會議中也提到「落實降低實際利率水平措施」,考慮到近期重要會議頻頻釋放出寬鬆利好預期,利用「逆周期工具」對衝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意圖明顯,且政策落實推進速度較快,未來一段時間內降息可期。降準之後或迎來股債雙牛,對於股市來說,降準疊加未來降息的預期,會在一定程度提升全市場風險偏好,而且近期出臺一系列嚴控資金進入房地產的政策,股市持續上漲可期。
  • 機構火速解讀:降準後降息也不遠了!股市...
    降息不遠了?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對記者表示,隨著全面降準的落地,降息預計也不遠了。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也認為,央行已進入降息周期,預計明年貨幣政策力度將顯著加大,2020年降準或有2-3次,共計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5-2個百分點;降息有望實施4次,共計下調MLF利率40個基點。光大策略謝超團隊表示,從政策經濟周期的角度看,2020年上半年屬於「數據強、政策松」的第一階段,此次降準符合預期。
  • 機構預期降準降息幅度或會變小 股債性價比趨於平衡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機構預期降準降息幅度將會變小,股債性價比趨於平衡來源:第一財經 周艾琳鑑於7月30日政治局會議並未出現降準等表述,加上最新發布的製造業PMI超預期和經濟周期上行,各大機構紛紛發布報告預測,年內政策寬鬆幅度可能會收窄。
  • 國家再次降準,2019年還會降息嗎?
    總理強調,要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的力度,進一步採取減稅降費措施,運用好全面降準、定向降準工具,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總理講話一出,馬上得到了反饋。央行網站發出通知: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同時,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
  • 業內預判:利率下行通道或將再次開啟 月底將有降準窗口
    機構普遍預期,6月份央行仍會出臺一系列的貨幣政策來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如OMO操作、引導LPR利率下行、降準等組合拳,利率下行通道或將再次開啟。而在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之下,有機構預計,M2和社融的增速也將進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