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銀行青年
作者: 山海
6月18日上午,央行發布公告,為維護半年末流動性平穩,展開了1200億元的逆回購操作,其中包括7天期5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0%;14天期7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35%。
此次14天期逆回購操作是自今年2月份以來再次重啟,並且中標利率下降至2.35%,降低了20個BP。同時這也是自4月份以後央行再次進行「降息」。
本周MLF「降息」落空
15日MLF縮量續作,「降息」預期落空!
6月15日,央行宣布開展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2000億元,中標利率為2.95%。今日無逆回購操作。
而本期共有7400億元MLF到期,其中6月6日5000億元到期(順延到6月8日),6月19日2400億元MLF到期。
15日MLF利率出爐後,對於「降息」落空多位分析師指出可能造成本次MLF利率不變的原因。
其中央行旗下金融時報發表文章,介紹了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於利率未下調的猜測,王青表示,當前下調MLF利率,可能導致市場利率隨之下降。目前正在打擊資金空轉問題,此時下調MLF利率不利於穩定市場利率水平。
另有光大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也表示,當前資金套利現象也可能是制約MLF利率下調的原因之一。下調MLF利率會釋放出寬鬆信號,導致資金利率進一步下行,可能使套利行為加劇。
國常會重提降準
央行「補降」14天期逆回購利率
6月17日,中國政府網消息顯示當天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會上對金融機構進一步向企業讓利作出部署引導。
會議明確,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主要包括引導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下行、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發放小微企業無擔保信用貸款、減少銀行收費等一系列政策。
會議指出綜合運用降準再貸款等工具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
國常會重提降準後,分析人士指出近期降準的概率加大。據中信證券明明表預測近期可能進行定向降準,大概降0.5個百分點,降息政策可能延後。
然而今天上午,央行竟意外降低14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這一波意外的「降息」操作,再次提升了市場對於接下來降準降息的期待。
不過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表示,此次下調14天逆回購利率是「補降」的措施,因為自4月份起一直未做14天期逆回購,這次是補4月份的操作。
降息,降準是否可期
今天央行開展逆回購操作的原因公告中指出是「為維護半年末流動性平穩」。根據今天14天期逆回購的重啟與利率下調,以及昨天國常會重提降準後,市場普遍預期近期將再現降準。
是否可以期待短期內的降準到來?
從5月LPR報價利率出爐後,市場對於後續降息降準的預測經歷了多次起伏。
5月20日LPR報價利率未下調。當時有分析人士表示,6月後降息的節奏將加快,MLF利率年內仍有40個基點的下行空間,而6月份可能會下調10-20個基點。6月份的LPR也將受此傳導有所下調。
6月15日MLF利率並未下調。有專家指出本月降息可能性不大,7月份也有待觀望,如若降息的話,幅度可能為5-10個BP。
此前華泰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張繼強曾預計,5、6月份可能會有一次降準。
6月政策可期的原因有三。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曾表示,6月份仍然存在流動性壓力,原因有三:一是半年末的季節性壓力;二是6月有兩期合計7400億元MLF到期;三是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今年財政赤字和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政府債券有望加快發行。
儘管5月份「降息」落空,本輪對降息降準預期再次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