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齊俊傑
降息降準全部落空!央行在考慮什麼?
上周開完國常會,我們就做了即時點評,說到了很可能在周末降準,原因就是每次國常會提到的降息降準,央行通常都會快速落實下去,一般都不會過周末,再加上周五市場的大幅上漲,說明整個市場都在期待著降準的發生。甚至我們在做一周復盤的時候,還說20號又到了利率調整的日子,也不排除降息的可能,雖然這種可能不大。只是因為在降息周期,所以大家就在每月的20號,都想著會不會降息
但沒想到,周末就這麼過去了,只有上證指數調整編纂方式的消息,並沒有降準,而到了周一,LPR報價利率也沒有調整,1年期利率仍然是3.85%,5年期仍然為4.65%。所以降息降準的預期雙雙落空。其實降息還可以理解,畢竟6月15日,MLF操作的時候就沒有降息,麵粉沒動,麵包大概率也不會動。但是降準沒來,這個事確實有點意外。
表面上,央行已經兩個月按兵不動,但這其中,央行卻在不斷地推動寬信用周期,也就是說,不再繼續往銀行體系注水,而是想辦法讓銀行把錢都發放到實體經濟當中去,推動社融和M2的回升,增加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放低融資門檻,需要資金的地方多了,銀行的錢也就變少了。現在股市債市也就都變成了存量博弈,股市漲的時候,債市就會跌。反過來,股市跌了,債市就會漲。
最近股市連續上漲,創業板創出新高,於是資金也就都跑到股市那邊去了,那麼市場利率也就不斷抬升,最近已經達到了2.9%的水平。反彈幅度達到了16%,對應的就是債券市場全面下跌,一個多月中,債券基本回撤了1%以上。
之前在星球老齊的讀書圈,給大家講積極型資產配置指南這本書的時候,就反覆提到一張圖,就是債券,股票,商品的周期圖,完美的反映了這一時刻,目前已經進入了周期3的位置,也就是債券牛市進入尾聲, 股市進入上漲中段,商品剛剛開始恢復,三大類資產先後交替運行。現如今經濟復甦依然脆弱,甚至製造業和消費都還尚沒有恢復,所以說現在經濟有過熱的苗頭肯定為時尚早,現在依然需要寬利率政策,所以我們也判斷,央行應該不會坐視不理,隨著資金需求的日益增加,利率肯定水漲船高。如果央行始終不採取措施,那麼肯定就會迅速轉到緊利率寬信用周期,這肯定也是央行不願意看到的,就好比一個人得病了,得多吃點補品調養身子,隨著病情好轉,吃的肯定越來越多,理論上來說,你也得給他越來越多才行,如果不給了,甚至還拿走一部分,這就相當於病情還沒康復,你就逼著他開始減肥了?很快身體就會又虛弱下去,這就不合理了。現在我們的貨幣環境就面臨這樣一個情況。
所以我們總覺得,央行不應該這麼幹,降息現在還可以進一步觀察,但是降準其實很有必要,現在市場利率節節攀升,說白了就是胃口越來越好,東西不夠吃了,央行得多送點飯才行,這有助於身體快速恢復。至於很多人都擔心,會不會一下就吃大發了,這個擔心應該放在以後,現在起碼沒必要,從各種經濟指標來看,復甦並不強勁,所以現在應該是助力,而不是撤力,雖然這周降準預期落空,但是老齊始終覺得,降準應該不會等太久。
我們之前一直說,現在的行情跟2013年很像,宏觀上錢比較緊張,利率上升,債券市場進入牛市末尾,甚至有熊市跡象,股市上大盤不漲,但中小創結構性行情不斷,市場人氣逐漸恢復,其實是一個不錯的賺錢機會。就拿當前的市場來說,昨天降準降息雙雙落空,但是市場仍然繼續上漲,創業板又漲了1%,說明現在市場現在已經越來越熱了,開始不反應利空了。那麼恐怕離調整也就不遠了。但即將發生的調整,就好比2014年的調整一樣,只是上升的中繼,而不是行情築頂,所以沒必要太緊張。還是那個策略,拿好你的配置跟隨市場調整就好。在市場瘋狂之前,你根本看不出高點和低點。回想一下2014年,你會在這個位置離開嗎?
當年創業板從1560點回撤到1230點,回撤幅度也就20%,當年老齊也是心存僥倖,在1420多點用止盈退出,自以為賣在了高點,但等到創業板漲回來的時候,其實已經是1380點以上了,稍微一猶豫就過了1480點,在加上買入賣出的手續費,其實成本非常高,這次操作判斷對了,但卻虧了不少,教訓也是慘痛的。所以20%的空間,你尚且賺不到錢,更別提空間更小的操作了,所以想戰勝市場沒那麼容易,除非是巨大的漲幅和巨大的跌幅,否則最好的策略就是留在市場裡面,你要不放心,頂多頂多做一次動態再平衡,客觀上實現低買高賣,但不要完全賣出,因為你根本在低位買不回來。每次都賣在高點,買在低點,靠著判斷去做波段,那是根本不現實的。而一買一賣才構成一次正確的操作,你賣對了,但買錯了,那麼結果就是錯的。所以牛市裡最佳的策略就是持股不動,波段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