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高拱的改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裡面都包含什麼?

2020-12-25 小天講古今

隆慶三年十二月,在穆宗、張居正、太監等力量的多方努力之下,高拱終於得以復出了。並且很快地提出自己治國的想法然後付諸實踐。下面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些高拱改革的內容吧。

高拱到達京城以後,很快的就在朝廷裡面穩定了自己的地位,然後就將各項改革開始慢慢的準備起來,他做的首先一件事情就是扭轉隆慶時期的一些朝政問題。為了能夠成功的扭轉當時不好的局面,高拱這個人還屬於那種特別有深謀遠慮的人,於是就從整體上面的局勢出發,大膽而理智地否定了原來的政策。對於徐階當初提出的政策,也是光明正大的進行了批評。其實在這之前,他就已經說了這件事情是不對的,但是沒有聽從他的,反而遭到了有權有勢的那幫人接連的彈劾,最終被貶官了,好在是在後來的時候,高拱復位了,可以將這些不好的政策得以改變。

王金等方士在嘉靖後期朝廷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對嘉靖政治的破壞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對他們的懲治不可或缺。嘉靖末年徐階對其進行清算是必要的,及時的。但高拱翻出當年對王金等人的判決,卻發現其中有些不對勁的地方。於是就請求明穆宗中心審問王金這些人重新進行審問核查,重新確定王金這些人的罪名,進一步也是為世宗平定一些罪名。高拱盡力改正揚先帝之過的做法,一再強調世宗是一個聖主明君,這主要是想換個二詔政治對嘉隆父子之間扭曲的關係得到一個好點的緩解,為自己的改革創造有利的壞境。

徹底糾正二詔政治是在隆慶四年九月的時候,這時候的高拱已經是回到朝廷有九個月左右的時間了,各方面的時機也是比較成熟的了,他力反二詔政治,徹底清理大批朝臣頭腦中的二詔政治思維,從而為全面扭轉朝政奠定了理論基礎和政治氛圍,在加上上下一心,都支持改革,這也是為改革創造的一個有利的條件。而且他為什麼要這麼針對二詔呢?小編認為啊,這首先就是這個二詔本身就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對於國家來說是只有壞處沒有好處的。第二個就是對於那些犯了錯的人懲罰太過於嚴厲了,有些甚至是過於荒謬的出發,這第三點就是與歷史的進程不符。

所以說,高拱的這項政策是積極而有建設性的。高拱肯定世宗,肯定大禮議,本質上也是對嘉靖革新的肯定,從而為其改革找到支點和依據。嘉靖革新對明中期以來言官諫言的問題進行了有效的整頓,但是呢,嚴嵩的政策嚴重的破壞了言官進言的這條道路,然後在加上徐階等等這樣人的有意無意的開始放縱言官的進言之路。在這個基礎上,所以呢高拱就採取了特察科道和建立言官約束機制等舉措,用這樣的方式淨化科道風氣,規範言官進言的這條道路。特察科道是當時政治局面的一個必然的要求。

首先呢,初步改革中就會來自這方面的地址和壓力。但是卻遇到了不少的壓力,除了一個官員的一個阻攔的問題,就是這個言路也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在俺答封貢之事上言官很多人都在阻撓,堅定了高拱對言路進行整體整改的這麼一個決心。這樣,於是對言路的考察便以特殊查探的形式出現啦。但是,單純依靠特察科道,這肯定是不行的,這主要是因為言路積累的一些弊端也不是一天兩天就積累出來的,你要想短時間就給他們解決了,這肯定是不現實的。

而且在言路上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一個濫舉行為。這個行為就是說當時有不少的言官隨意的推薦人,一推薦就是十幾個人,根本不考慮那些人是不是有真正的才能,就是紛紛的舉薦了。所以為了扭轉多年言路積累下來的那些漏洞,就要真正發揮其激揚之義。首先你要做到禁止這種濫舉的風氣,懲罰這樣隨便濫舉的人,其次就是要你的舉報一定是要準確的,不能有虛假的地方,更不可一世趁機報復人的行為。第三個方法就是要十分慎重的選擇這個推薦人才的官員,一定要舉薦真正的人才。

而且還不局限於那些人才是不是有一個好的出身,只要是有好的才能就行。正是因為高拱的這些舉措,所以呢,給當時的經濟帶來了一股清流,也算是不錯的改革了。好了,這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了,您要有什麼比較好玩的故事也非常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那我們下期再見了,拜拜!

相關焦點

  • 高拱想要報復徐階 此人跑到高拱家裡大哭 讓高拱改變了主意
    嚴嵩之前,嘉靖所任用的兩個首輔張璁、夏言都是極為進取的官員,他們希望採用激進的改革措施來解決明武宗時期留下來的各種弊端。但嚴嵩卻是一個只知獻媚、謀求個人私利的首輔,在他的任上,朝廷貪腐橫行,賦稅入不敷出,直到嚴嵩倒臺後,繼任的徐階、高拱、張居正等人勵精圖治,才使大明朝又喘過一口氣來,尤其是張居正的改革,被認為是明朝的中興之政。
  • 高拱向左,張居正向右:曾經志同道合、患難與共,為何反目成仇
    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呢?1.同舟共濟:共事翰林,協助裕王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十三歲的張居正考中進士,位列二甲第九名,他的考官是徐階。由於年輕而又才華出眾,張居正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成為帝國的高級儲備人才。在翰林院,張居正受到翰林院學士徐階的大力提攜。
  • 在高拱和張居正的齟齬中,有個人顯得特別重要,他就是大太監馮保
    俺答封貢之初,張居正以獨到的眼光,主張跟俺答和談,明朝自詡天朝上國,跟外邦和談,還只是一個蒙古的部落,誰都反對,沒哪個頭這麼大支持張居正,只有高拱。俺答封貢幾乎是他們倆雙人主角的對手戲,鐵一般的政治同盟。事實證明,這個同盟的結果,奠定了明朝北邊土默特等部落數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是明朝的鐵桿藩籬。張居正是怎麼弄的?簡直如有神助。
  • 【走近鄭州歷史名人】明代名臣高拱
    說到高拱,首先他必須是一棵勤奮好學、立志學以經世致用的好苗子,出生官宦世家的他29歲的時候就中了進士,初任翰林修編。不得不說,優渥的家庭環境造就了他「自負凌人」的性格,除了皇帝誰都不給面子,包括嘉靖時期人人巴結的嚴嵩,官場老狐狸、首輔大臣徐階,都曾當庭叫板、秋風掃落葉,這種彪悍的作風這也為他以後的政治鬥爭失敗埋下了隱患。
  • 連載·一朝東山再起,高拱的蓄意報復
    ,畢竟死馬當做活馬醫,他也無有什麼好顧及的,一場權力的交易,就此達成。當日高拱離朝之時,並沒有選擇哀求隆慶讓其留下,而是將兩人之間的情誼保留起來,以留待日後的轉機,而此刻重返官場,便就是收穫之時,高拱在入閣的同時,同時被任命為吏部尚書,按照明朝的慣例,閣臣是不能兼任吏部尚書的,因為一個把握朝政,一個捏著人事任免,這兩大權責若是歸於一人所有,恐怕架空皇權。
  • 由保守到改革:隆慶朝的政局走向,源於首輔的政見和思想分歧
    、由保守到改革的走向,同嘉靖時期密切相關。比如,據統計僅僅嘉靖一朝大小農民起義的數量就有244起,其中聞名於世的有嘉靖32年的河南柘城鹽徒師尚詔起義,此次農民起義軍數量達數萬人,明朝的一府二州八縣都被佔領,可謂震驚朝野;以及嘉靖44年的白蓮教起義,明朝的七個州縣都被起義軍攻破。雖然這些起義最後都以失敗告終,但是,也能體現出嘉靖中後期社會動亂的現象。
  • 連載·誓要高人一等,在終掌權柄之後,高拱的不世成就
    連載·《大明首輔傳》——高拱傳(八)最終的成就對於現在的高拱而言,成為內閣首輔並不難,如今內閣之中共有五人,其中三人都是高拱的老同事了,分別是陳以勤、張居正和李春芳,而新來的一個,是趙貞吉,其實論資歷,趙貞吉是要高於前面的三人的,他是嘉靖二十年進士,而此刻擔任內閣首輔的李春芳,不過是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場歷來都是論資排輩的地方
  • 如果萬曆保持張居正的改革,明朝還會那麼快滅亡嗎?
    張居正(1525年5月24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號太嶽,幼名張白圭,湖廣荊州衛(湖北省荊州市)軍籍,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進行「萬曆新政」,史稱「張居正改革」。
  • 明朝人過年都吃什麼呢?帶你了解明朝時候的過年習俗
    《閒情偶寄》的內容一共八部,這八部他從戲曲,從歌舞然後說到服飾,說到器玩,然後由建築,由園林說到飲食,說到養生,也就是說吃喝玩樂在這裡都可以找到。其中的一部專門談飲食,專門談明朝以及清初有些什麼東西吃,他把這一部叫做《飲饌部》,把明朝可吃的分成三大類。第一蔬食類,第二穀食類,第三肉食類,而且每一類他又列出了多種類型,我們看看他是怎麼列的。
  • 明代:高拱所奏題本,特有的奏本,涉及的事務具體包括哪些方面?
    奏疏的種類很多,漢代有章、奏、表、議等,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沿用章、表、議等外又增加了啟文;隋、唐、宋時期一般用表和狀兩種,宋代增「加子」,是大臣上殿奏事前先期呈遞的程式比較簡便的文種;元代有奏、啟和表章,明、清兩代有題本、奏本、表、籠、啟以及康熙朝後廣泛使用的奏摺等。
  • 萬曆飽讀詩書,為張居正改革鋪路,為會何三十年不上早朝?
    萬曆皇帝十歲便上位當上了皇帝,在他做皇帝的前十年中一直都是明朝名臣張居正主持大局,張居正是一位非常有才能也非常有思想的大臣,在他的改革下明朝這十幾年間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之後就萬曆皇帝主持政事來說,雖然在戰爭和國家利益上他都有著極為強硬的態度,萬曆朝鮮戰爭也是大明打過國威的一戰,但是到了後期他卻成了人人唾棄的存在。
  • 明朝最帥的內閣首輔張居正,只想做個安靜的美男子,最終為權所累
    ——《明史·卷二百十三·列傳第一百一》2年之後,張居正根據自己對當時朝政、民生、軍事等方面的了解,洋洋灑灑地寫就了一篇《論時政疏》,重點指出了當時明朝廷在約束皇親國戚、官員任用考核、制止貪汙腐敗、加強國防軍備、廣開言路等方面所存在的弊病,希望明世宗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張居正當時畢竟人微言輕,他遞上的這份奏疏,最後有沒有到嘉靖皇帝的面前,都還是個問題。
  • Tobii Eye-Tracking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早在新款Alienware 17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前,它就已經引起了玩家們濃厚的興趣,大家對它的新面貌開始眾說紛紜,其中也有網友提到了新款17的新增技能,對此大家更多的也只是猜測,並不了解它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飯圈媚粉是什麼意思 王一博肖戰媚粉翻車事件究竟怎麼回事
    媚粉是什麼意思,飯圈媚粉與寵粉的區別是什麼?日前,王一博媚粉翻車引起了不少網友熱議,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據悉這跟肖戰在線跟粉絲說晚安有關,兩人憑藉這陳情令可謂是大火了一把,但被頻頻被扒出粉絲開撕,肖戰媚粉是什麼意思,肖戰被叫媚粉事件始末曝光,究竟是怎麼回事?
  • 世間再無張居正:最偉大的改革家之一,大明由此續命了百年
    讀過《範進中舉》的人都知道,當時的科舉是有多難,可是這對於張居正來說簡直是小草一碟。其實張居正字13歲的時候就能中舉,只不過當時的巡撫顧麟認為張居正太優秀了,自古都是大器晚成,想要將其磨練磨練,就將其落榜了,等到3年後張居正再次中榜後,親自將自己身上的犀帶送給他作為勉勵,以後的張居正也沒有讓其失望。
  • 喜馬拉雅山裡面竟然是「空心」的?裡面究竟是什麼?你知道嗎?
    喜馬拉雅山裡面竟然是「空心」的?裡面究竟是什麼?你知道嗎?中國地理結構很複雜,其中就包括西藏地區的山脈地形,不過最近卻有專家分析,馬拉雅山鏡是空心的,裡面到底藏著什麼秘密,科學家揭開最終的謎底,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貴州深山驚現巨洞城堡,裡面住的人穿明朝衣服,他們究竟是什麼人
    每個人都有感覺心累的時候,所以很多人都希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桃花源」。在貴州深山中有一個巨洞城堡,附近形成了一個村落。住在這裡的人衣著打扮都是明朝樣式。不禁好奇,這些人究竟是什麼人?村長這樣介紹自己居住的地方。「這洞叫做人人洞,人人洞在幾百年前一直有人居住,村裡還派人守護著。
  • 令明朝崇禎焦頭爛額的農民起義,究竟時是怎麼回事?
    崇禎帝沒有當過皇太子,也不是什麼長房長孫,他是在同父異母的兄弟朱由檢死之後倉促即位的。這種即位方式就決定了他在位期間執政相當的「緊張」!這個「緊張」,不是說整個王朝都處於高壓之下,而是他自身為免被人指摘而相當地「勤奮」。
  • 王陽明心學影響深遠,但他才是明朝「一哥」,貢獻和影響力巨大
    更何況,當初還趕上了明朝的政治人才井噴期,徐階、高拱。加上嘉靖皇帝這個權謀第一的朱明皇帝,更是舉步維艱,沒有出色的才能,是很難出人頭地的。 曾經王陽明有這樣一則故事,老師問天下第一等事是什麼,王陽明說做聖人。 看似十分偉大。但是卻凸顯一個問題,王陽明想做自己。而張居正想做國家。這完全不一樣。聖人的目的在於教化萬民,以先人之法導萬民。但是張居正則不然,時刻以改革國家為主,苦一人而富國家在所不惜。從結果論就可知,他的各種改革措施,讓萬曆朝煥然一新,一改大明日漸式微的頹勢。
  • 明朝歷史上最會和稀泥的內閣首輔申時行
    張居正在張居正當政時期,張四維時刻都跟隨在他身後,堅決擁護老張的所有政策和主張,儼然就是「張居正改革」的「副帥」。不過,很多人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跟在他倆後面的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申時行。臨終前,明穆宗託孤高拱、張居正和高儀作為輔政大臣。很快,在張居正和馮保的聯合夾擊之下,高拱又一次被趕出了內閣,灰溜溜的回家養老去了。此刻,正在禮部任職的申時行領教了政爭的殘酷,也見識了張居正的手腕,對他是又敬又怕。擔任首輔後,張居正在李太后和太監馮保的支持下,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