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三年十二月,在穆宗、張居正、太監等力量的多方努力之下,高拱終於得以復出了。並且很快地提出自己治國的想法然後付諸實踐。下面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些高拱改革的內容吧。
高拱到達京城以後,很快的就在朝廷裡面穩定了自己的地位,然後就將各項改革開始慢慢的準備起來,他做的首先一件事情就是扭轉隆慶時期的一些朝政問題。為了能夠成功的扭轉當時不好的局面,高拱這個人還屬於那種特別有深謀遠慮的人,於是就從整體上面的局勢出發,大膽而理智地否定了原來的政策。對於徐階當初提出的政策,也是光明正大的進行了批評。其實在這之前,他就已經說了這件事情是不對的,但是沒有聽從他的,反而遭到了有權有勢的那幫人接連的彈劾,最終被貶官了,好在是在後來的時候,高拱復位了,可以將這些不好的政策得以改變。
王金等方士在嘉靖後期朝廷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對嘉靖政治的破壞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對他們的懲治不可或缺。嘉靖末年徐階對其進行清算是必要的,及時的。但高拱翻出當年對王金等人的判決,卻發現其中有些不對勁的地方。於是就請求明穆宗中心審問王金這些人重新進行審問核查,重新確定王金這些人的罪名,進一步也是為世宗平定一些罪名。高拱盡力改正揚先帝之過的做法,一再強調世宗是一個聖主明君,這主要是想換個二詔政治對嘉隆父子之間扭曲的關係得到一個好點的緩解,為自己的改革創造有利的壞境。
徹底糾正二詔政治是在隆慶四年九月的時候,這時候的高拱已經是回到朝廷有九個月左右的時間了,各方面的時機也是比較成熟的了,他力反二詔政治,徹底清理大批朝臣頭腦中的二詔政治思維,從而為全面扭轉朝政奠定了理論基礎和政治氛圍,在加上上下一心,都支持改革,這也是為改革創造的一個有利的條件。而且他為什麼要這麼針對二詔呢?小編認為啊,這首先就是這個二詔本身就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對於國家來說是只有壞處沒有好處的。第二個就是對於那些犯了錯的人懲罰太過於嚴厲了,有些甚至是過於荒謬的出發,這第三點就是與歷史的進程不符。
所以說,高拱的這項政策是積極而有建設性的。高拱肯定世宗,肯定大禮議,本質上也是對嘉靖革新的肯定,從而為其改革找到支點和依據。嘉靖革新對明中期以來言官諫言的問題進行了有效的整頓,但是呢,嚴嵩的政策嚴重的破壞了言官進言的這條道路,然後在加上徐階等等這樣人的有意無意的開始放縱言官的進言之路。在這個基礎上,所以呢高拱就採取了特察科道和建立言官約束機制等舉措,用這樣的方式淨化科道風氣,規範言官進言的這條道路。特察科道是當時政治局面的一個必然的要求。
首先呢,初步改革中就會來自這方面的地址和壓力。但是卻遇到了不少的壓力,除了一個官員的一個阻攔的問題,就是這個言路也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在俺答封貢之事上言官很多人都在阻撓,堅定了高拱對言路進行整體整改的這麼一個決心。這樣,於是對言路的考察便以特殊查探的形式出現啦。但是,單純依靠特察科道,這肯定是不行的,這主要是因為言路積累的一些弊端也不是一天兩天就積累出來的,你要想短時間就給他們解決了,這肯定是不現實的。
而且在言路上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一個濫舉行為。這個行為就是說當時有不少的言官隨意的推薦人,一推薦就是十幾個人,根本不考慮那些人是不是有真正的才能,就是紛紛的舉薦了。所以為了扭轉多年言路積累下來的那些漏洞,就要真正發揮其激揚之義。首先你要做到禁止這種濫舉的風氣,懲罰這樣隨便濫舉的人,其次就是要你的舉報一定是要準確的,不能有虛假的地方,更不可一世趁機報復人的行為。第三個方法就是要十分慎重的選擇這個推薦人才的官員,一定要舉薦真正的人才。
而且還不局限於那些人才是不是有一個好的出身,只要是有好的才能就行。正是因為高拱的這些舉措,所以呢,給當時的經濟帶來了一股清流,也算是不錯的改革了。好了,這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了,您要有什麼比較好玩的故事也非常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那我們下期再見了,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