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滿足「幼有所育」的期盼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2020-12-2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更好滿足「幼有所育」的期盼

2019-09-16 來源:《人民日報》

  堅守教育責任、秉持教育情懷,辦高質量、有溫度的教育,才能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夯實人才之基

  又到開學季,不少學齡前孩子也走進幼兒園,開啟了童年的快樂時光。就在不久前,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在京召開。圍繞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審議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情況的報告成為這次會議重要議程。

  辦好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關係億萬兒童健康成長,關係社會和諧穩定,關係黨和國家事業未來。一個故事耳熟能詳:40多年前,7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記者問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裡,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的?」 這位白髮蒼蒼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平靜地回答:「是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會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這是於我一生最重要的東西。」這個故事表明,學前教育對人生軌跡有重要影響。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學前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入園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但相比人民的期盼,學前教育目前仍是整個教育體系的短板;「入園難」「入園貴」依然是困擾老百姓的煩心事之一;學前教育資源尤其是普惠性資源不足,幼師隊伍建設滯後,監管機制不健全,保教質量有待提高……破解這些難題,才能啃下教育領域改革攻堅過程中這塊難啃的「硬骨頭」。連續實施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印發《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正是旨在保持學前教育良好發展勢頭,回應人民群眾對接受良好學前教育的期盼。

  幫助學前教育邁過「爬坡過坎」關鍵期,儘快補上「短板」,需要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提升普惠服務水平。有研究發現,在學前教育上每單位的投資,可獲得17倍的回報,這其中包含對個體成長的回報,也包含對社會福利、預防犯罪、增加稅收等在內的社會公共事業的回報,研究驗證了學前教育的社會公益事業屬性。因而,學前教育必須堅持政府主導,落實各級政府在學前教育規劃、投入、教師隊伍建設、監管等方面的責任,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鼓勵引導規範社會力量以公益普惠為方向、以安全規範為底線,以保教質量為目標辦好幼兒園。

  同時,滿足人民群眾對接受良好學前教育的期盼,還要劃出紅線,遏制部分民辦園過度逐利的現象。近年來,人民群眾對於上好園的旺盛需求使得學前教育成為資本逐利的重要領域。以資本運作追求更大規模、獲取更高回報的行為,背離了學前教育的公益普惠屬性,破壞了學前教育的健康生態。因此,嚴格落實有關社會資本的規定、「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的禁令,對於促進學前教育優質發展,至關重要。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學前教育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唯有政府、社會、學校、個人共同努力,堅守教育責任、秉持教育情懷,辦高質量、有溫度的教育,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幼有所育」的期盼,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夯實人才之基。(趙婀娜)

(責任編輯:俞曼悅)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又增三語種版本
    為進一步深化我國與越來越多非英語國家的教育合作與交流,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推出了法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三個語種版本,即日起上線試運行。至此,加上去年上線的德語、日語、俄語版本,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已形成以英文版為主、6個語種為輔的外文網站群。
  • 電化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8月20日,教育部高教司從有關高校和單位聘請27位學科專家分9個組,對中央電大試點專業培養目標的確定、專業設置的原則、指導性教學計劃、條件保證、教學實施方案的制定、教學文件規程的完備程度等工作進行檢查,並通過召開座談會等形式了解部分試點省級電大教學情況。9月24日-28日,教育部專家組到中央電大進行試點評估。
  • 強化基本公共服務,讓「幼有所育」更有保障
    作者:趙志疆9月7日,教育部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包括9章75條,內容涉及幼兒園的規劃與舉辦、保育與教育、學前兒童、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管理與監督、投入與保障等多個方面。作為基礎教育的「基礎」,學前教育的重要意義毋庸贅言。
  • 努力回應「幼有所育」的期盼——東昌府區多舉措破解學前教育普惠發展難題
    辦好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關係千萬兒童健康成長,關係黨和國家事業未來。為提升保教質量,回應群眾對接受良好學前教育的期盼,東昌府區實施了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和教育重點項目三年會戰。為破解建設資金缺乏的難題,東昌府區經廣泛調研與充分論證,創新推出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政府從公共服務的直接「提供者」,轉變為社會資本的「合作者」。「實施過程中,政府不用投資,15年後將獲得幼兒園的產權,既避免了政府債務,還彌補了資金缺口。」風貌街實驗幼兒園園長馮興共說。
  • 努力回應「幼有所育」的期盼 ——東昌府區多舉措破解學前教育普惠發展難題
    辦好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關係千萬兒童健康成長,關係黨和國家事業未來。為提升保教質量,回應群眾對接受良好學前教育的期盼,東昌府區實施了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和教育重點項目三年會戰。為破解建設資金缺乏的難題,東昌府區經廣泛調研與充分論證,創新推出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政府從公共服務的直接「提供者」,轉變為社會資本的「合作者」。  「實施過程中,政府不用投資,15年後將獲得幼兒園的產權,既避免了政府債務,還彌補了資金缺口。」風貌街實驗幼兒園園長馮興共說。
  • 【兩會問教育】擴大託育服務供給 更好滿足「幼有所育」的期盼
    2019年江蘇《政府工作報告》的十項民生實事中,提出要「新建改擴建幼兒園300所」。截至去年10月,全省新建改擴建幼兒園就已經達到455所。   在揚州寶應縣的城南新城,寶應縣新城實驗幼兒園去年8月正式開園,幼兒教室全部採用最現代化的設計理念,還配備了繪本館、生活館、美術館、樂高遊戲館、機器人館等優質教育設施,滿足城南新城居民孩子的入園需求。
  • 立足四個「服務」 實現「幼有所育」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研究員 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 楊菊華  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建構0-3歲嬰幼兒託育服務體系,是實現「幼有所育」的重要支撐,是滿足廣大女性對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舉措。託育服務體系建構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目前尚處於探索階段。
  • 湖南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2005年1月23日,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了《湖南省中小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並於4月1日起施行;《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湖南省教育督導條例》已正式列入省人大常委會議案;《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辦法》也經省政府法制辦調研與修改,並召開了省直有關部門協調會。
  • 教育督導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新聞媒體共刊播各類報導70篇次,對報告中反映的成績和各級政府的努力作了高度評價,對發布《國家教育督導報告》這一形式給予了充分肯定。有的新聞媒體評論,《報告》的公布「無疑是一項加強對政府教育行為的行政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的重要措施。」  各地教育部門普遍反映,《報告》抓住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核心,瞄準了大家關心的公共資源配置問題,針對性強,指向明確。
  • 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面向農村進城務工人員開展職業教育與培訓]  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滿足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學習要求,2001年5月14日,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中等職業學校面向農村進城務工人員開展職業教育與培訓的通知》,這是教育戰線落實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方針、擴大職業教育服務面和拓寬辦學渠道、推進終身教育體系建立的重要舉措
  • 語言文字工作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原國家語委主任柳斌及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教育室、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教科文衛、政府法制辦、教育廳有關負責同志出席了會議。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教育室負責同志向與會代表介紹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立法的必要性、立法過程,並對該法的主要內容進行了闡述。
  • 牢記總書記的囑託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根據人口分布和結構變化,鞏固家庭養老育幼基礎地位,強化政府保基本兜底線職能,健全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的政策體系,擴大多元主體多種方式的服務供給,促進服務能力提升和城鄉區域均衡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
  • 河南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高校加快教育網站建設和信息資源開發,全省有54所高校建立了教育網站,比上年增加19家。所有網站均提供了www.ftp、E-Mail、視頻點播等基本的網絡服務,全省有42所高校建設教務、科研、學生、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資料庫,購置或開發了基於網絡的電子圖書和電子期刊等大型資料庫。全省高校多媒體教室達540個,可同時供6.5萬名大學生上課。
  • 十九大報告為什麼提出"幼有所育""弱有所扶"
    「幼有所育」「弱有所扶」,是十九大報告中的新提法。實現「幼有所育」「弱有所扶」需要啃下哪些硬骨頭?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問為何增加「幼有所育」「弱有所扶」記者:十九大報告為什麼新提出了「幼有所育」「弱有所扶」?這對於完善民生藍圖有什麼意義?
  • 貴州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經黔東南州委、州政府同意,2001年6月,榕江民族師範學校由黔東南州政府移交榕江縣政府改辦縣級民族高中;12月天柱民族師範學校由黔東南州政府移交天柱縣人民政府改辦縣級民族高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通知》,對全省各地(州、市)各部門提出了學習宣傳和貫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工作要求。
  • 浙江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修訂完善《浙江省教育強縣評審認定操作標準》,組織第二批省教育強縣的評估驗收工作;鞏固提高「兩基」成果,繼續加大中小學布局調整的力度,基本完成義務教育學制統一工作,理順幼兒園辦園體制,大力發展幼兒教育;加快發展特殊教育,最大限度地滿足殘疾少年兒童入學的需求;啟動「百萬農民培訓工程」,提高農民素質和農業現代化進程。
  • 省政協專題調研健全幼有所育公共服務體系 黃莉新參加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顧 敏) 8月19日,省政協主席黃莉新率調研組赴揚州,就「健全幼有所育公共服務體系」開展調研,為即將召開的發展·民生專題協商座談會作準備。儀徵市實驗幼兒園是市教育局直屬的省優質幼兒園。
  • 上海市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成立公眾服務處,強化政府信息公開和對社會、公眾的服務功能,制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意見》,完成《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政府信息目錄》的編制工作。  [特殊教育、民族教育與對口支援]  制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免費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方案,在全市開展上海市示範性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工作。
  • 廣東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印發了《廣東省省一級幼兒園等級標準》,召開第二屆省一級幼兒園工作研討會,加強了對省一級幼兒園的管理和規範化建設,使其更好地發揮示範作用。   [特殊教育]  召開部分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座談會,研討特殊教育學校的發展策略。
  • 河北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同時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河北省教育網,正在建立集教師信息查詢、國內外教育信息服務、教育教學改革動態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河北省教師教育網站。   [行風建設]  2002年初,省教育廳制訂了行風建設工作方案,主要內容包括:加強思想作風建設,促進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強化服務意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