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戰不退,一個團打一個師,團長負傷後,上級調一營長來指揮

2020-12-22 漫步史書

隨著抗戰進入倒數第二個年頭,閻錫山的內心深處突然又活泛起來,在抗戰時期閻錫山形容八路軍是「如大旱之望雲霓」,等到鬼子快被趕走的時候,閻錫山就開始嫌八路軍礙眼了,不僅處處刁難,甚至還故意搞點摩擦,其意思十分明確,就是希望將八路軍擠出山西,為此不惜和日本人合作,趁著八路軍在前方與鬼子作戰,閻錫山暗中派61軍佔領了太嶽第三軍分區。

為了抗戰大局,八路軍保持了相當的克制,但閻錫山得寸進尺,我們也無需忍耐,1944年9月八路軍決定對閻錫山第61軍進行重點打擊,在取得殲敵一個師的戰績以後,我軍將目標定在了61軍下轄的72師身上。需要明白的是,整個閻錫山晉綏軍系統,61軍戰鬥力屬於較強的一支,此前李服膺、陳長捷都擔任過61軍軍長,而72師是其下下最有戰鬥力的部隊。

因此72師所承擔的師61軍所佔防區之中的中樞——柏村,考慮該部實際戰力,八路軍386旅決定調太嶽軍區20團以及772團作為進攻部隊,772團是八路軍抗戰初期建立起來的主力部隊,戰鬥力強悍自然是不用多談,太嶽軍區20團雖然資歷比較淺,但團長卻赫赫有名。20團團長楚大明是太嶽軍區的一員悍將,打仗不要命是出了名的。

據說其渾身上下有60多塊傷疤,與死神擦肩而過就有20多次,他打仗基本上是不講究什麼章法的,就是一個字——猛。就連當時太嶽軍區司令員陳賡野評價這個部下為「太嶽戰將猛,首推楚大明「。楚大明經常習慣性的率部猛烈衝鋒,後來一直幹到了團長,仍改變不了這個習慣,雖然說團長帶頭衝鋒有助於提高部隊時期,但一旦受傷或者犧牲,對於部隊的士氣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與72師戰鬥中,20團與772團同時發起進攻,但由於772團戰鬥力較強,先一步突入敵人防守的區域,楚大明為了加快進攻的速度,下令讓幾個連同時發起進攻,向敵人的縱深腹地發起猛烈進攻,然而由於事先未能摸清楚地形,在突擊過程中,20團遭遇強大的阻力,傷亡慘重,直至楚大明調整部署後,才將敵人壓縮到陣地的一角。

可防守的國民黨軍似乎意識到了20團在進攻部隊中屬於戰鬥力較差,因此抽掉了一個營的兵力,向20團進行猛烈反撲,在傷亡巨大的情況下,未能擋住優勢敵人的進攻,幾個陣地陸續丟失,楚大明見狀野坐不住了,親自帶著部隊衝擊,這才穩定住了潰敗的局勢。

但也因為衝得太猛,楚大明後來也身負重傷,由於20團當時並沒有配備政委,因此所有的重擔全部壓在了政治部主任郭秉公指揮,郭秉公也許是受到了楚大明的影響,指揮部隊一如既往的風格,結果被敵人察覺,自身亦犧牲在戰場上,20團出了團長負重傷外,連排幹部傷亡慘重,不得已之下只能抽掉772團3營營長蒲大義代理20團副團長指揮部隊。

蒲大義改變了原20團作戰風格,而是利用工兵將峭壁炸成斜坡,並以火力為全團開路,在兩個團合力進攻下,最終將國民黨軍第72師全殲,由此可見,戰場指揮對於一個部隊的進攻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打仗不僅僅需要憑藉勇敢,關鍵時候還需要看方式方法,可惜的是楚大明在後來汾孝戰役中還是犧牲了,而蒲大義則在1961年晉升為少將。

相關焦點

  • 129師771團,首任團長授中將營長授少將,一個曾因強行扣車被處分
    771團由原紅四方面軍第31軍第91師改編,首任團長為徐深吉,第1營首任營長徐其海,第2營首任營長鄒國厚,第3營首任營長吳宗先。 第2營營長鄒國厚,於1908年出生於七裡區周家墩村一個貧困家庭,具有很強的抗爭意識,參加了黃麻起義後被編入中國工農紅軍,後在紅四方面軍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副團長,紅31軍第91師277團團長,參加了長徵。
  • 副師長指揮一個團,該團一個營卻消失了,氣得軍長破口大罵
    第四次戰役第一階段,志願軍主要集中了6個軍在橫城方向上反擊,由於態勢相對有利,志願軍決心先拿南朝鮮軍第8師開刀,並拿下聖智山,並由40軍擔任主攻,66軍擔負阻敵任務,38、42軍各抽調一個師的兵力擔負切斷敵人後路的任務。40軍命令層層下達以後,下屬120師負責擔任先鋒任務,並負責奪取聖智山。
  •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 團長是中將 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團長是中將,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看過電視劇《亮劍》的朋友,一定不會對386旅感到陌生,畢竟李雲龍的新一團就隸屬於386旅。那麼,真實歷史上的386旅是什麼樣呢?771團團長徐深吉徐深吉,湖北黃安人,他在771團成立之前,就是紅四方面軍第31軍第91師師長,到了全面抗戰時期,第91師改編為771團,由此擔任團長。後來因為工作的需要,又先後擔任129師獨立旅旅長、冀南軍區分區司令員。
  • 營長連長犧牲了,16歲的司號員站出來:我來指揮!後來他當了司令
    不過有一位將軍非常特殊,他一路從司號員成長為團長、軍長、軍區副司令員,立下赫赫戰功,建國後被授予少將軍銜。他就是少將肖永銀。01 苦難童年肖永銀,1917年出生於湖北黃安,家裡也是苦出身。加入紅軍之後,肖永銀因為年齡太小,被上級安排擔任勤務兵,後來擔任軍部司號連的部長。雖然只是一名司號員,無法上陣殺敵,但是肖永銀一面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一面抓住一切機會觀察和學習如何指揮作戰。
  • 《八佰》謝晉元為團副,團長韓憲元2個月後死在南京保衛戰,2人均晉...
    《八佰》謝晉元為團副,團長韓憲元倆月後死在南京,2人均晉少將 電影《八佰》中帶領八百壯士守衛四行倉庫的團長謝晉元,在當時實際上只是國軍88師262旅524團的中校團副,團副又稱團附,大概等同於副團長,但又有所不同,咱們這裡不具體解釋其中的區別。
  • 陳毅查張靈甫74師戰敗原因:士兵不想死戰解放軍
    投入內戰後,幹部傷亡慘重,如攻打淮陰、淮安時,陣亡團長2名、營長6名,連排軍官傷亡更多,老的經過軍校訓練的下級軍官越來越少,連長一級最多只有1/3是軍校出身。從士兵中提拔起來的下級軍官,指揮能力更差。士兵戰鬥力方面。抗戰時期該師士兵65%為貴州人,15%為湖南人,5%為江西人,其餘為四川、浙江、安徽人。強迫抽丁來的佔80%,自願參加的佔10%,頂替的佔10%。
  • 我軍:還行,一個團20分鐘才滅他一個營
    金鐘五則依託有利地形死戰不退,人民軍第2軍軍長金光俠中將被迫調動已經勢如破竹的7師進攻春川。但還是讓金鐘五給跑了。8月,金鐘五的第六師成為釜山防禦圈中韓軍主力部隊。在美軍飛機大炮軍艦的掩護下,第六師在洛東江一線與人民軍兩個師血戰一個月,終於等來了仁川登陸,隨後與第八集團軍一道向北挺進,10月5日,第六師團跨過北緯38度線,沿春川、金化、平康大道進攻。
  • 零下40攝氏度,志願軍衣著單薄6晝夜死戰,一個團圍殲美軍3000人
    在這裡部署了師坦克營、航空聯隊,陸戰1團(團長劉易斯普勒)2個營、陸戰5團1個營、炮兵11團大口徑榴彈炮1個營,還有師後勤部隊;師部則在真興裡。從鹹興通往下碣隅裡的公路是朝北貫穿南北要衝的唯一大動脈。史密斯身材魁梧,面額消瘦,頭腦清醒,舉止文雅,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對日作戰時是中校指揮官,有豐富的作戰經驗。
  • 這位國軍營長埋下地雷,幹掉日軍師團長,自己到晚年才得知這件事
    這位國軍營長埋下地雷,幹掉日軍師團長,自己到晚年才得知這件事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有很多日軍高級將領都死在戰場上。最轟動的莫過於2個人,一個是阿部規秀,被稱為日軍「名將之花」;另一個叫酒井直次,不認識他嗎?今天就來說說他被消滅的故事。當年,酒井直次的死確實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因為他在日軍中的職務很高,擔任第15師團的師團長,地位和我軍的軍長差不多。阿部規秀還只是個旅團長,還沒有酒井直次的職務高。在此之前,還沒有一個日軍師團長戰死的。
  • 蔣氏想調八路軍部隊,劉總讓李達拒絕:越級指揮,不符規矩
    作者:峻藝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原紅四方面軍的部隊主要被編為八路軍第129師。西安行營主任蔣鼎文在蔣氏的指使下,派自己的高級參議喬茂才拿著手令,命令129師通過隴海路轉平漢路北上,加入石家莊方向作戰,迫使129師進行正面陣地防禦。劉伯承立刻向上級報告了這一情況,同時決定自己不出面,讓參謀處長李達出面拒絕。李達向喬茂才指出:「自古國有國法,軍有軍規,蔣委員長不通過八路軍總部,直接要求129師改變作戰方向,這是違背軍事指揮系統的做法。」
  • 連指導員負傷昏死,下葬時被營教導員從棺材中救出,後成開國少將
    有一位紅軍的連指導員負傷昏死,就要被下葬的時候被營教導員從棺材中幸運救出,後來成為了開國少將。他就是黎錫福將軍。黎錫福,出生於1909年,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黎家坳人,出生在一個貧窮農民家庭。為了生活,他給地主家放過牛,做過長工。黃麻起義時,19歲的黎錫福加入了紅軍隊伍,1928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 滇軍60軍血戰臺兒莊剩下一個師,漢江防禦戰只剩下4個營4個連
    其中一八三師整整一個師,打完臺兒莊戰役後,直接縮編成一個團的兵力,就可以看出這場戰爭的慘烈。後來又作為解放軍第50軍,參加了抗美援朝戰役。更是在朝鮮戰場上全殲了英國皇家重型坦克營,但後來由於聯合國軍的火力太猛,第五十軍最後傷亡過半,能投入戰鬥的只剩下四個營、四個連。
  • 一個博士團長的「制勝秘笈」
    第二炮兵某通信團團長周傳剛的辦公室裡,到處都是書。無論是厚厚的「大部頭」,還是幾十頁的小冊子,大多被他翻毛了邊,書中批註密密麻麻。    2013年5月,周傳剛從第二炮兵機關處長崗位調任通信團團長。
  • 對越反擊戰時,坦克團團長不幸遇難犧牲,兇手真實面目卻讓人驚訝
    1979年2月19日凌晨,125師李師長親率師前指和步兵375團發起穿插奇襲,一舉奪取復和縣城。當繼續向復和縣城西北發展進攻時,在哥新地區遭到越軍圍攻,陷入被動。當時125師前指和步兵375團所處地形非常不利,多次遭到越軍炮火襲擊,傷亡較大,375團的團長、政委均中彈負傷。
  • 滕縣保衛戰打得有多慘?50年後,一位連長的回憶錄道出了實情
    此時滕縣城內沒有戰鬥部隊,師長王銘章命令第122師第364旅第727團從北沙河陣地抽出一個營,由團長張宣武親自率領跑步趕回滕縣防守。此時,翟紹先是727團第二營第一連連長,也跟隨著張宣武趕回滕縣布防。3月16日黎明,日軍磯谷廉介師團主力對界河中國守軍第45軍主陣地發起全線進攻。同時,東關外日軍一個大隊向東關的警戒部隊發起進攻。
  • 志願軍180師從挫折走向勝利!
    180師在這次戰役中,主要由於上級決策的原因,遭受了巨大挫折,受到巨大損失,但遠非人們所說的覆滅。解放軍檔案館中保存的180師的原始作戰日誌 從中可以看出,1951年6月五次戰役結束後,整個三兵團(轄12軍、15軍、60軍)減員39558人,平均每個師都減員4500人左右。
  • 著名的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第1任團長是誰?後來怎樣了?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根據當時軍委改編命令,原紅75師,迅速改編為688團,率屬於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徐海東擔任344旅的旅長抗戰初期,參加平型關戰役,配合友軍保衛山西太原,在晉西北一帶開展遊擊戰爭,有力地牽制了日本對山西的進攻
  • 最幸運的小兵,因為憋了一泡尿,炸死了日軍師團長
    這個地區的守軍都是些地方保安團,沒什麼戰鬥力,日軍一進犯,義烏就失守了。當時義烏車站有一列火車,載有千餘枚地雷,因為日軍轟炸車站,不得不提前轉移到金蘭鐵路支線上來。第63師於是前去交涉,最終將這千餘枚地雷要了過來,充實了火力。一下來了千餘枚地雷,全師立刻富了起來,第188團第2營因為有幾個士兵是工兵出身,對埋設地雷很內行,於是多分得了幾百枚。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空軍第二師師長...
    參加革命後,歷任八路軍排長、連長、營長、團長,空軍師長、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司令員助理等職。一生經歷了大小無數次戰鬥,指揮果敢,作戰勇敢,屢建戰功,多次獲得模範英雄稱號,其傳奇故事在家鄉廣為傳頌。 1938年4月,張慶和參加冀豫抗日遊擊支隊。11月,進入河北抗戰學院學習。河北抗戰學院是當時冀中抗日革命根據地創辦的一所革命學府。
  • 頂著狂轟濫炸,志願軍空軍一個月建五個師,卻有兩個師一仗沒打?
    該師25團於1952年6月調給海軍,轉隸為海航4團(1976年後改為海航8師22團),空9師整體則於1955年轉隸為海航6師,為此1956年空軍又組建了新的空9師。在副師長張慶和的指揮下,空2師6團也於翌年1月15日結束輪戰鍛鍊,返回上海歸建,在70餘次戰鬥起飛中,該團副團長邢海帆擊落擊傷F-80戰鬥機各1架,楊木易擊落B-26轟炸機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