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從《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同一聲驚雷,破除了長久以來的「兩個凡是」的思想禁錮,奠定了改革開放的堅實思想,特別是哲學思想基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人們稱道、傳頌,作為一種解放思想的口號,深入人心。上到老下到小,都能對這一哲學原理作一番精彩評論。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全文)
(本文原載於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6頁)這就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一個理論,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實際,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會實踐來檢驗。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一個基本原理。 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毛主席說:「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誰發現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誇張,而依靠客觀的實踐。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尺度。」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革命導師們不僅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且親自作出了用實踐去檢驗一切理論包括自己所提出的理論的光輝榜樣。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待他們所共同創造的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科學文獻《共產黨宣言》的態度,就是許多事例當中的一個生動的例子。一八四八年《宣言》發表後,在四十五年中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在用實踐來檢驗它。《宣言》的七篇序言,詳細地記載了這個事實。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經典,收藏)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6頁)這就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一個理論,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實際,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會實踐來檢驗。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一個基本原理。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毛主席說:「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誰發現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誇張,而依靠客觀的實踐。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尺度。」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嗎?
事隔近40年了,有一位教授舊事重提,他說:1978年《光明日報》特約評論員提出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命題,在學理上是荒唐的,在實踐上是有害的。這位教授的觀點,似乎很新穎、有突破,確實也有一些群友支持他,另一些群友感到困惑。我仔細想了一下,覺得今天重新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是有意義的。但如果否定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麼,檢驗真理還有什麼其他的新標準嗎?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撰稿之一孫長江逝世
(原標題:孫長江逝世,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主要撰稿人之一)
-
英語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英語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個中國文盲,不懂語法,漢語也是對答如流;一個英國文盲,從沒學過語法,英語也是對答如流。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光說不練假把式。那些整天叫嚷著英語語法學不好,英語就學不好的英語培訓機構,其實良心大壞,語法學不好還勵志或雞湯的機構,感覺就是些水貨英語教師。
-
今天應如何解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頭版刊發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特約評論員文章,這篇長達8000字的文章鮮明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中國現代史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歷史印跡。 粉碎「四人幫」後,「兩個凡是」仍然佔統治地位,文革以來的「左」傾錯誤依然在延續。
-
發現無錫 | 胡福明與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文章標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就是在醫院誕生的。8月底,洋洋灑洋8000字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幾經修改後終於成文。9月初,胡福明將這篇文章寄給了《光明日報》哲學組組長王強華。兩人相識於1997年春江蘇省委黨校召開的理論座談會。當時胡福明在會上作了「誰反對唯生產力論就是反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發言,王強華告訴他,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和他的看法相同,並向他約稿。
-
胡福明憶《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病房走廊寫提綱
1978年5月11日,一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如同一聲春雷,掀起了全國對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思想解放的閘門,在經歷了灰暗後,從那天打開了。改革開放40年,《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同一個標識,成為醒目的歷史註腳。
-
翼豆是檢驗學霸的唯一標準
當然,翼課學生擁有的翼豆越多,說明其學習任務完成的越出色,所以說,翼豆是檢驗學霸的唯一標準最後,快跟小編一起哈皮的賺賺翼豆吧丨查看往期兆義走筆欄目精彩合集,閱讀劉兆義老師隨筆文章回復關鍵字【觀摩課評論】丨查看第十一屆全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觀摩課微信大屏幕精彩合集回復關鍵字【中考英語】丨查看中考英語常見考點匯總,把握中考英語核心乾貨回復關鍵字【英語教師】丨查看有關英語教學和英語教師教育的論文
-
42年前,著名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表,作者是何人?
1978年5月10日,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第60期首先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5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登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特約評論員文章。當日,新華社轉發了這篇文章。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文稿修改紀事 胡耀邦第一次審閱的...
近日,中共中央黨校教授沈寶祥將珍藏一生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胡耀邦同志第一次審閱稿捐贈給了胡耀邦同志紀念館。與此同時,沈寶祥還捐贈了數件與文稿互相印證的書籍、文稿及照片等,讓人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出爐的前因後果有了一條清晰的脈絡。
-
王強華:我見證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表內幕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胡福明的原稿和《光明日報》歷次改稿雖然均無「唯一標準」的提法,但原稿的基本意思,與「唯一」是一致的:「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引毛主席的話)」,「一個理論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實際,是不是真理,不能在思維的範圍內解決,不能靠理論爭論解決,只能靠社會實踐的檢驗來解決,等等」。
-
群眾的接受,是檢驗翻譯質量的唯一標準
另一方面,大學對翻譯人才的培養也不重視,過早的「學術化」和所謂的「通識教育」,導致學生視「翻譯」為末技,即便有興趣也無精力去夯實母語外語基礎。更讓我擔憂的是,與母語隔閡漸遠的批評界高舉「異化勝歸化」的大纛,逼得錢默存、傅怒庵的「神似」、「化境」一律向不土不洋的「翻譯腔」低頭讓路。例如文言譯本一出,必競相撻伐,怒責譯者炫技。如此,何談翻譯風格多元化?無風格,何談出大師?
-
重溫「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年初,我們制定了本集團今年的基本策略是「集中力量辦要事」,如何在當前複雜多變的環境中找準「要事」、辦好「要事」,有必要重溫第三三二期旭日之聲所介紹和引用的主題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每經專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主要作者胡福明:《實踐是...
回溯到40年前的1978年5月11日,一篇以「本報特約評論員」名義發表的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刊登在《光明日報》上,由此引發的真理標準大討論,為同年開啟的改革開放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但很少有人知道,這篇文章的主要作者就是當時在南京大學任教的哲學教師胡福明。胡老為何要下定決心寫下這篇「石破天驚」的文章?
-
《光明日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回想從正式從學校出來已經快三個月了,之前在學校裡面也聽說過,在社會上學習的東西遠比在學校裡面的要多,在學校裡面學習的是一種理論,而在社會則是一種實踐,用之前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就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選入統編新教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選入統編新教材 原標題: 記者從27日上午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年秋季學期即將拉開帷幕,在新的學期,不少孩子們將拿到全新的教材。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有的同學就產生這樣的疑惑,衰衰認為如果自己不親自實踐,就不能確定所學到的是對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衰衰是如何檢驗真理的吧!衰漫畫:教科書上講的就一定對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衰衰利用身邊的物體進行著圓周率的測算,只為證實圓周率是否和教科書上所寫的數值一樣,只有又利用高空拋物法證實伽利略的落體實驗,只有又親自嘗試了海水到底是不是鹹的,化學公式是不是真的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只要是書本上所看到的只是衰衰都想要去親自實踐,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其實筆者認為衰衰的想法是好的,只是有些行為有些過激,比如高空拋物就會對他人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