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須告知孩子:幾種情況要收起善良,不然受傷害的可能是自己

2020-10-04 媽之道


你的善良,必須要經得起人心的複雜!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樂於助人是中華民族的一項傳統美德,我們從小被父母和老師教育要做一個善良的孩子,可是善良一定要適度,否則某些居心叵測的人很可能利用孩子們天真善良的本性進行欺騙和誘拐,最終受傷的還是娃。

案例

某機構做過一項實驗,工作人員扮喬裝打扮成老人、孕婦等弱勢群體,隨即挑選各個年齡段的孩子,跟他們搭訕,獲得信任後,扮可憐尋求幫助,近八成的孩子最終都選擇跟陌生人走。

如今詐騙的手段越來越厲害,有些成年人尚且無法辨別,何況是辨別能力不強的孩子,他們很可能因為同情心上了陌生人的當。

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韓國電影《素媛》揪起了不少父母的心,善良的素媛在獨自上學的路上,被一個醉醺醺的大叔尋求幫助,為其撐傘,結果,素媛被拖到一個廢棄工廠裡遭遇了性侵,一輩子都要用人工肛門,一個年僅8歲的女孩遭受著行李和身體上的雙重傷害,而孩子的父母也不得不承受來自社會各方和壓力和冷漠,影片最後的素媛慢慢走出陰影。而作為藍本的真實案件中,受害者卻最終選擇自殺。

素媛正是吃了善良的虧,如果她被教育不要隨意幫陌生成年人的忙,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教育孩子善良沒錯,可是一定要告訴他們,在如下幾種情況時,要懂得嚴詞拒絕。

遇到幾種情況,請收起你的善良

1、陌生成年男子尋求幫助

無論是小女孩還是成年女性,都不要輕易幫助陌生成年男子的忙,尤其是不要和他們單獨待在一個密閉的房間裡,或者是人煙稀少的地方,比如荒郊野嶺、深夜的小巷裡,被要求帶路的都要拒絕。

2、危急情況下的求救

在危險面前,作為一個孩子,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實施搶救的,他們的參與只會徒增麻煩,正常情況下,對方應該是報警或者尋求其他成年人的幫助。

3、觸及法律的壞事

有的孩子比較講義氣,或者是受到威脅,被同齡人要求幫助,此時一定要嚴辭拒絕,違背倫理道德、觸及法律的忙不要幫,否則自身的安全和利益都會受到牽連。善良是一種選擇,一定要將善良用在正途,給對的事對的人,不然會將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

4、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忙

樂於助人是一種美好的品質,可是一定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忙,不要為了面子逞強,不然你只會委屈自己的善良去做違心的事兒。


5、不懂得感恩的忙

如果將你的善良給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他們會把你的付出接受地理所應當,如果你連續幫了他十次忙,只要一次拒絕,你在他眼裡就變成了壞人。總之,善良要給懂得感恩的人,否則你的善良在別人眼裡一文不值。

善良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有些看似善良的事情,或許可能因為人性的複雜和貪婪而變成壞事,到底是人善被人欺還是好人有好報呢?關鍵是我們要懂得明察秋毫,行善前務必要考察清楚,你的善良是否可能帶來不良的後果。

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善良?

父母務必要給予孩子善良的教育,可是一定要有底線和限度,否則一個極度善良委屈自己,另一個是極度冷血,缺少同情心。那么正確的教育應該是什麼樣呢?

1、善良是發自內心的

為了達到自己的利益而幫助他人是「偽善」,這種給人的感覺是自私自利,等到被人發現真面目,就會有「牆倒眾人推」的感覺。善良的出發點應該是發自內心的願意幫助,且不傷害自己,無底線的善良就是「聖母」了。

2、父母要做好榜樣

如果父母只是口頭教育,孩子在實際生活中還是會迷茫,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不要總做一個「老好人」,婉言拒絕他人的無禮要求,教育孩子分辨他人的惡劣心思等等,另外,不要有自以為是的善良,如果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人,可能會讓對方困擾。

相關焦點

  • 孩子太善良未必是好事,父母要教會他:有四種情況不必善良
    在孩子小時候要教他們善良,但是在以下四種情況時,一定要收起善良。如果你處於弱勢,而強勢一方尋求幫助時,事情就可能不會那麼簡單。對方可能另有所圖,因此此時,你應該拋開善良,果斷拒絕對方。儘管這個社會有很多好人,但也有一些壞人,我們不能讓壞人用你的善良來傷害你。
  • 過分的善良會害了孩子!這幾種情況要讓孩子學會拒絕,父母知道嗎
    對於善良這個看不見摸不著如此抽象的東西我們應該怎樣傳達給孩子呢?對於未成年的孩子來說我們是有必要讓他們正確的。我覺得孩子應該通過這幾步來向孩子說明我們要如何善良!大家都知道,如果善良用不好的話,就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傷害。
  • 告訴孩子:遇到這4種情況,請務必收起你的善良
    成年男子一般不會找孕婦幫忙,健壯的成年人一般不會讓老人幫忙,大人一般不會找孩子幫忙,尋求幫助一定是因為你比他強,所以他才找你幫忙。如果你本就是弱勢,而強勢的一方反而要你幫忙,那麼說明他一定另有所圖,這時候,請務必收起你的善良。
  • 教育孩子不能過於善良?遇到兩種情況就該「狠」,不然易吃虧
    ,更應該教會孩子理性,不然最終受傷的還是自己。1、被人傷害時,不能一直隱忍當孩子被人欺負後,有的父母可能會告訴孩子,人應該懷有一個包容心,學會包容,懂得原諒,可是這樣真的好嗎?頻繁給孩子灌輸「忍讓意識」的家長,只會將娃推入孤立無援的境地。作為父母,應該這樣教育孩子,如果有人欺負你、傷害你,你一定要制止,勇敢地反抗,不可以做任人宰割的「羔羊」,在回擊的同時要注意分寸和尺度,不要觸及法律。
  • 做人太善良,往往容易受到傷害,必要時要學會「狠心」
    一個人如果對待別人太過於善良了,那麼久而久之別人就會覺得理所當然,而如果有一天我們做的不夠了,甚至還會反過來怪我們。所以,做人不能太善良,要讓自己的善良帶有一些鋒芒,不然吃虧,受傷害的就是自己。因此在對待一些不善良的人上,我們就要收起我們的善良。
  • 善良就要軟弱嗎?錯,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3點
    電影《素媛》中,有人問素媛,「你為什麼要跟那個叔叔走呢」,素媛說:「因為那個叔叔要我幫他撐傘,我覺得應該給淋雨的叔叔撐傘」面對一個成年人,善良的小素媛不懂得保護自己,而有了後續的一系列悲劇……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沒有人會向弱勢的人求助,除非他另有所圖,比如,男人遇到問題不會找孕婦
  • 孩子出現這3種情況,不分床可能對孩子傷害很大,家長要長點心
    如果出現這3種情況,就要趕緊分床睡,不然可能對孩子傷害很大,家長可要長點心了。膽小害怕當孩子出現「社交障礙」的表現,就要分床了,比如孩子膽子小,不敢和其他小朋友玩,也不願獨自做一些事,別人和他說話,總是嚇得躲在媽媽身後,家長覺得孩子小,可能比較害羞怕陌生人,其實這是對孩子的保護太好了,離開父母的安全範圍,就難以獨自面對,這個時候就要趁早分床了,不然這種膽小的性格,可能會一直伴隨孩子
  • 別再總教孩子要「善良」,遇到這三種情況時,要教孩子去拒絕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很多時候都告訴我們:做人要善良。因此在我們長大後教育自己的孩子時,我們也總是對他們說:做人要善良。 但是一味地善良真的好嗎?當然不是了!善良的確可以讓一個孩子變得乖巧懂事、樂於助人,但是過於善良的孩子卻也很容易受到傷害。孩子善良的「度」需要家長幫他們好好丈量。
  • 孩子再善良,父母也要教會他「三狠」,不然將來會被當軟柿子捏
    我們知道,父母對孩子教育,是能夠影響他們一輩子的。尤其是父母教給孩子的不同性格和品質,更會決定他們以後的人生走向。在這些品質中,善良尤為重要,它能幫助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充滿希望地前行。但是,善良不是沒有底線的!就算再要求孩子們善良,父母也別忘了,要教會他們學會這幾」狠「,不然會被別人欺負。
  • 心地善良的人,對待這幾種人,一定要心狠一點,不然吃虧在眼前
    善良的人,總是站在對方的立場替對方考慮,而把自己放在第二位,同樣針對一件事,善良的人,會害怕這件事做不好,對不起別人,從而形成了心理負擔,經常因為某些小事而鬱鬱寡歡!因為心地善良,不想傷害到別人,所以謹言慎行,事事小心,就怕說錯了做錯了,別人會怪罪,自己的良心上也會過不去!所以,你會經常看到凡是善良的人,心靈都是極為脆弱的!他們事事為別人先考慮,很多時候,其實是成全別人,而委屈自己!甚至是拿別人的錯誤來加之己身,懲罰自己!
  • 請告訴孩子:這3種情況下收起善良,否則很可能害他
    保持一顆真心,做人要善良是家長們經常教育孩子的一句話,為別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寬容忍讓他人的不足、富有同情心……這些都是善良的表現,也是家長們時刻教育孩子的話語。不過,在如今這樣複雜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時候會導致善良的人被欺負、被騙。扶起摔倒的老人被訛錢、人販子扮成孩子家長拐孩子等等現象就是在提醒家長的教育要有兩面性。
  • 文明的孩子總吃虧,要不要教孩子善良呢?#學浪計劃#
    孩子8歲應該上小學了,「在學校被人欺負」這個需要詳細了解一下是什麼情況,有幾種可能:第一種情況:孩子比較敏感細膩,同學之間、尤其是男孩子,下課了或上體育課之類的互相打鬧,可能碰到了孩子的身體,讓孩子不舒服。如果是這種情況,可以問一下孩子哪裡有沒有受傷,具體是怎麼回事,這種情況比較常見。
  • 小時候越善良的孩子,長大後越容易被社會傷害,真相很傷人
    文|文兒從小就教孩子要善良,卻沒料到這是長大後不幸福的根源。作為父母,我們從小就教會孩子要善良,要幫助他人,要做一個對他人有用的人,可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卻不幸福。朋友家孩子是前年畢業的,對待工作很努力,對朋友也很友善,從來不會和人紅臉。
  • 告訴孩子這四種情況,千萬不能善良
    我們從小就教導孩子要學會善良,但是現在社會非常複雜,有多少小孩甚至是大人被善良給害死了。告訴孩子要善良,但是還要告訴孩子,這四種情況,要收起自己的善良。1.你弱勢他強勢有一天,一位媽媽接孩子經常遲到,人販子就抓住了機會,哄騙小孩,試圖讓小孩幫助哄騙他到廁所,然後和同伴下手。結果小孩子一直拒絕,人販子惱了,說「你這孩子不知道助人為樂嗎?」
  • 為什麼剛出生的孩子要報「幾斤幾兩」?醫院不會告知,家長鬚知道
    為什麼剛出生的孩子要報「幾斤幾兩」?醫院不會告知,家長鬚知道每一位孕婦媽媽懷孕之後,一家人都會十分期待孕婦媽媽可以生出一個健健康康、白白胖胖的小寶貝。而很多人都知曉,腹中的孩子是要通過汲取母親身體的養分來成長發育的。因此,孕媽媽的身體狀態會直接影響到腹中胎兒的狀態,孕媽媽吃的更多更影響,小寶寶也便有更多營養成分。
  • 不想孩子受欺負,媽媽要教會孩子立足之道:生而為人,別太善良
    「文/豆寶奶奶育兒經,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對於父母來講,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越來越優秀,於是乎從小就給他們灌輸一些思想,比如要樂於助人、要懂得謙讓、要善良等等。1、校園霸凌現象事實上,像小米這樣的情況還算好的,現如今有多少孩子忍受校園霸凌,常常一幫人欺負一個人,有些時候受到的傷害未必是身體上的,也有可能會給心理造成無法磨滅傷痛。
  • 不想孩子受欺負,媽媽要教會孩子立足之道:生而為人,別太善良
    被比自己小的孩子欺負了這麼長時間,還覺得自己委屈了」。聽了這句話我就知道孩子哭的原因了。小米的同桌比她小一歲,小米一直遵循善良的原則,儘可能地幫助同桌,因為媽媽告訴過自己要多幫助別人,更要照顧比自己小的同學。
  • 這4種父母,帶給孩子的傷害會是一輩子的,希望你不在其中
    文|文兒有幾種父母,可以說孩子在他們的教育和影響下,不僅各方面的教育得不到好的發展,就是身心和性格也會受到極大的傷害。如果你屬於這幾類父母,還是儘早收手吧,不然孩子長大你再後悔可就晚了。經常吵架的父母對孩子來說,如果自己的父母經常吵架,並且是當著自己的面吵架,對孩子來說傷害是很大的。孩子小的時候不了解情況,他們甚至會以為父母經常吵架是因為自己的緣故。對孩子來講,父母是他最親近的兩個人,如果這兩個人也經常吵架,孩子的安全感,以及心底的某種信念就會坍塌。
  • 這10種行為,可能正在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作為父母的你做過幾種?
    這位媽媽可能心情非常的不好或者很累需要休息,不過孩子總歸是孩子,他沒有長大,所以不懂事。其實,退一萬步講,現在的我們,誰不是在負重前行呢?著名教育家葉瀾老師指出:「如果不對這些傷害孩子的行為加以避免,會極大地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今天,彩彩關於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問題和大家探討一下,這10種行為,可能正在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作為父母的你有過幾種?
  • 4種常見的嬰兒用品,父母最好別給孩子買,不然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傷害
    4種常見的嬰兒用品,父母最好別給孩子買,不然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傷害! 2.背帶 背帶確實很方便攜帶和收納,但很容易傷到寶寶同時媽媽自己也會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