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大學生擺脫「內卷」,高校也要有所作為

2020-12-12 中國青年網

  如今,從大學生圈子中走出來的「內卷」,成為整個社會的熱詞。

  在學術意義上,「內卷」概念最初是為了解釋近代中國為什麼沒有孕育出更高級、更創新的生產方式。而在大學生群體中,裹挾著學分績、課外活動、學生工作、出國考級……這些大學生則身不由己陷入了「內卷」中。

  在以往人們的印象中,不少大學生的生活似乎十分輕鬆,玩幾年就可以拿到畢業證。然而,隨著近年來國家對大學教學質量的嚴格要求,對大學生「畢業關」的嚴格把控,大學生活不能再這麼「划水」了。而對於本就好強的名牌大學學生來說,他們的壓力就更大了。

  從宏觀來看,競爭是好事,有壓力和學習的動力更是值得稱讚。說明這些被「卷」的大部分是在乎自己的成績和未來發展的「好學生」。但是,當這樣的競爭從「論文作業變成字數比拼」、從「簡歷競爭變成證書炫技」、從「學習競爭成為時間消耗戰」時,原本的良性競爭和積極的學習環境就變了味道。

  筆者採訪的多位大學生都表示,「內卷」現象的確普遍,自己曾或多或少經歷過「內卷」式的競爭,那樣的焦慮和迷茫是很難保持置身事外的。在這樣的惡性競爭中,避免「內卷」需要大學生們積極調整心態。不被「卷」首先需要一個強大的內心。一個不被外界幹擾的心態,其實也是成就更大事業的基礎。那些被他人「卷」著走的人,難以正確認識自己,難以明確自己的目標和人生發展道路,也容易盲從。他們不僅活著很累,也在這樣的內耗中消耗了自己。

  在採訪中,不少大學生表示,現在自己可以正確看待「內卷」現象,不會受其他人影響。對於他們而言,在這樣的環境中保持定力,有自己的辨別能力,堅定追尋自己的人生目標,就是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但是,僅有大學生的努力是不夠的。筆者認為,作為承載「內卷」環境的高校,也有責任和義務引導同學們,讓大學生們有一個良好的競爭生態。

  作為任課老師,在布置作業、課程設計等方面,應當避免留下可以「內卷」的空間,例如,是不是可以限制一下字數的上線、作業內容包含的體量。老師們也應向學生們明確表達,學生並不會因為文章字數的長短、作業中無效的繁瑣而取得更高的分數,這樣才是一個高效的、健康的課堂氛圍。

  此外,當大學生們面對升學或就業壓力,開始一些證書數量、offer數量的惡性比拼時,高校裡的輔導員或相關的學生工作老師也應及時疏導同學們的壓力,並給予他們相應的心理疏導、職業規劃建議等,防止大學生們在對未來的迷茫和未知的恐懼中陷入「內卷」。

  葉雨婷

相關焦點

  • 大學生也「內卷」了?
    大學生也「內卷」了?「內卷」的熱度,不僅是大學生的一種自我調侃,也是大學生面對學業以及自我發展的眾多壓力的真實寫照。那麼,今天的年輕人是否能突破自我,擺脫「內卷」的束縛?公眾關注「內卷」,歸根結底還是和當下社會日趨激烈的競爭形勢有關。身處象牙塔的年輕人,對此有著更深的感受。《中國青年報》的一篇報導就指出,有些大學生認為,網絡上關於「內卷」的討論更多是在販賣焦慮。
  • 大學生的「內卷」:競爭還是內耗
    最近,「內卷」這個詞火了。  「內卷」的本意,是指人類社會在一個發展階段達到某種確定的形式後,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然而,最近這個詞在大學生中廣為流傳、屢次出圈,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網絡討論。  隨著高校進入嚴字當頭的時代,大學生「划水」也能畢業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 大學生熱議「內卷」不只是自我調侃
    隨著高校進入嚴字當頭的時代,大學生「划水」也能畢業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據媒體報導,記者通過採訪多名大學生和高校教師發現,大學生之間的「內卷」是一個較為常見的現象。
  • 媒體聚焦大學生的「內卷」:無效消耗還是競爭動力?
    隨著高校進入嚴字當頭的時代,大學生「划水」也能畢業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不少大學生表示,「內卷」的熱度,不僅是大學生的一種自我調侃,也是大學生面對學業以及自我發展的眾多壓力的真實寫照。如何破解「內卷」,也是每一個大學生需要完成的人生課題。大學裡的「內卷」有多少種操作?說起「內卷」,最早的「出處」是幾張名校學霸的圖片。
  • 大學生說的內卷是啥意思 內卷這個詞怎麼火了
    大學生說的內卷是啥意思內卷通俗的說就是內部競爭。內卷是從內捲化而來,內捲化最早是描述農業問題的,本來是一個社會學術語,大意是指社會文化模式發展過程中的停滯。現在很多高校學生用內捲來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類似於養蠱、互相傾軋之意。
  • 大學生「內卷」有多少種操作?
    最近,「內卷」這個詞火了。  「內卷」的本意,是指人類社會在一個發展階段達到某種確定的形式後,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然而,最近這個詞在大學生中廣為流傳、屢次出圈,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網絡討論。  隨著高校進入嚴字當頭的時代,大學生「划水」也能畢業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 什麼是內捲化?內捲化的成因是什麼?
    很多人說中國社會的內捲化越來越嚴重了。我們能不能克服內捲化,重新高速發展?1、什麼是內捲化?家裡的孩子考慮98分,結果家長就說了,「我知道你們班的誰誰誰考了一百分,為什麼你才98分?」這個孩子就被迫陷入了內捲化。
  • 頂尖高校、績點為王、全面發展:大學生如何突破內卷困境?【文案】
    看完文章,我真是由衷地佩服這些清北的大學生。不禁感慨,這尼瑪都是超級賽亞人嗎?還是我的時間一天是24小時,他們的時間是一天48小時?可能這就是大佬們的世界吧,這才是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羅志祥看完後直呼內行。 其實,這或許早已不是清北的特色了,如今換在任何一個比較入流的高校,都已經出現了簡歷上的「競賽」的現象。
  • 大學生內卷是好事!嚴進寬出造成大學生普遍眼高手低,缺乏真本領
    最近有一個詞很熱,叫做內卷,說的其實就是大學生的競爭更加激烈了。有人說,大學生划水都可以畢業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有人擔心,這會不會成為無效消耗。我覺得這種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我們的高等教育,以前確實太寬鬆了。
  • 當代大學生如何破解「內卷」?這些神操作,究竟是虛耗還是提升
    烤魷魚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魷魚的表現就是一種自然現象的內卷。而最近火爆全網的「內卷」,尤其是在大學生圈層中,抽象起來的大致意思就是一個人或者某種事物發展到某種穩定形態下,很難再前進和改變為更高級形態的現象。
  • 還在提倡給大學生增負?大學生內捲化的消耗,都已經讓00後禿了頂
    引言前不久,教育部門提出了「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增負」的意見。從提倡素質教育開始,中小學生減負就成為了一句經久不衰的口號,在這幾十年裡被反覆「點名」,已經司空見慣。而「給大學生增負」,則讓人們開始把目光從高校的牌匾移到圍牆之內:大學生的生活,真的如傳統所認為的那樣輕鬆嗎?真的需要強行「增負」嗎?大學生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
  • 內卷是什麼意思 內卷梗內涵出處含義來源用法介紹
    內卷是什麼意思梗?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公布後,其中一個詞「內卷」很多朋友表示不認識,不知道「內卷」表示什麼?有什麼含義?為什麼成為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下面小編帶來了網絡用詞內卷意思,一起來看看吧。
  • 績點內外:我們因何內卷,又何以自由?
    另一種觀點認為,參與績點的競爭中瘋狂「內卷」,這無非是一種個人選擇,我們同樣可以選擇勇敢地超越績點制的束縛,為何要一面選擇內卷,一面又痛斥制度有問題?為此,復旦圍爐組織了一次討論,對關於三聯文章的這些觀點進行了延伸的討論。當然,我們更關心的還是文章之外的東西。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對這種「內卷」有何切身體會?
  • 警惕「內卷」對教育規律的扭曲
    近年來,「內卷」這一概念逐漸被引申到社會學、管理學、教育學等諸多領域,內涵愈加豐富。綜合多個版本的解釋,「內卷」主要指一個組織、群體或文化發展到某一階段後,無法繼續前進或升級,只能不斷向內捲曲、收縮,並引發惡性競爭或持續內耗。據媒體報導,「內卷」現象在當下的大學生中較為常見。
  • 內卷、加速與當代中國社會的「趕工遊戲」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內卷、加速與當代中國社會的「趕工遊戲」如果要評選一個2020年的熱門詞彙,「內卷」一定會榜上有名。作為一個曾經只在被巫術版的學術話語纏繞的學術圈內被小範圍使用的學術詞彙,內卷在2020年突然「出圈」,成為流行在精英大學生與中產群體中間的一個文化現象。
  • 「內卷」走紅,你的職場有沒有遭遇「內卷」?
    #這個詞忽然火了起來,它頻繁出現在職場青年人和大學生的口中。遭遇內捲化的職場和白領們經常關注一些微博職場熱門話題的人們,可能看到過網友「內捲化」的吐槽。比如某發達省份一所中學招聘教師,投遞簡歷者多數是清華北大等名校的碩士博士,於是評論中出現了這樣的說法:「超級內卷」「這也太卷了」「名校碩博卷在高校也就算了,都卷到中學去了」。
  • 加班996為何成為普遍現象,內卷時代沒有受益者,我們能否擺脫
    加班996為何成為普遍現象,內卷時代沒有受益者,我們能否擺脫今天我們講一下加班996為什麼如此盛行,以及有沒有破解之道。前幾天新疆的某電商平臺的員工,一個小女孩,二十三歲,凌晨一點三十分下班的時候在路上猝死了。前兩天我也應粉絲要求,就這件事拍了一個文章,但是那個文章完全是就事論事。那麼今天我們就心平氣和地聊一下996加班這件事。
  • 莫名其妙被「內卷」?909萬應屆畢業生哭了
    要說2020年最出圈的詞,肯定少不了「內卷」。 人人皆可卷,萬物皆可卷。 600分以上考生破30萬—高考在內卷 清華學子邊騎車邊用電腦—高校仍在卷 天天加班996—職場卷得更厲害
  • 拒絕內卷,良性競爭
    內卷,作為這幾年的熱詞,尤其戳中了年輕人的內心。生活中,到處都有內卷現象的出現,卷,可以說是中國目前的社會競爭常態。很多人都疲於應對這種複雜激烈的社會資源爭奪,但為了生活,為了一個好一點的未來,只能夠被人潮裹挾前進,被迫參與到這種惡性競爭中。但這種內卷現象終究是不正確的,其存在是不合理的。
  • 清北碩博生,也難逃「內卷」
    高校擴招的20餘年,也是學歷貶值的20年,中國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學歷泡沫。▎學歷貶值:呈指數增長的「內卷」速度上個世紀,考上大學意味著能當「幹部」,吃「城鎮糧」,一個大學生甚至能帶動整個家族實現鯉魚躍龍門的階級跨越;而現在,博士學歷才勉強擁有留校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