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實和蓮子補脾益腎,可做粥,固澀止瀉止帶

2020-12-22 致和中醫

芡實是一種叫「芡」的種仁,子黃仁白,芡也叫雞頭,所以芡實也叫雞頭實。三月的時候葉子貼水,葉子和荷花一樣大,其莖葉都有刺,在5月左右開紫色的花,而且花向陽。

下面看芡實的象:

芡實性甘平,入脾腎兩經。芡實是長在水裡,所以可以利溼,健脾利溼。

芡實開的花向陽,花隨陽而生,同時下於水中,得水之精氣,則可以益腎。《神農本草經》記載可以治療溼痺,補中,益精氣。

臨床上主要用於

1 治療帶下、遺精滑精,芡實性澀,能補脾益腎,比如《傅青主女科》裡的易黃湯,治療黃帶,溼熱帶下粘稠,病症為脾虛溼勝,腎熱,與山藥黃柏車前子同用,芡實發揮了健脾利溼,還同時止帶。 在《醫方集解》的金鎖固精丸裡,治療腎虛不固,遺精滑精。與蓮子、蓮須、牡蠣同用。

2 治療脾虛久瀉,與白朮、茯苓、扁豆同用。

相傳北宋文學家蘇東坡喜好醫學,平時也是收集些民間驗方,他的弟弟身體差些,蘇東坡叫他弟弟蘇轍服用芡實,每天嚼10粒,細嚼慢咽,當津液滿口的時候,才咽下。這樣可以 健脾除溼,益腎固精。脾腎同治,先天後天同補治療脾虛氣弱,尿頻腰疼。後世有在粥裡加芡實的習慣。

現在的白領大都長期久坐,伴有壓健康疾病,動腦多動手少,時間長了就脾虛溼勝,這類人可以用芡實自做粥喝。可以適當加點白糖,這樣白糖能引芡實入脾中,能化溼濁為津氣。

蓮子和芡實功效很像,所以放一塊說,蓮子是蓮的成熟種子。有一個名方參苓白朮散,是治療脾虛久瀉,食欲不振的,裡面就是有用蓮子補脾,與黨參、茯苓、白朮同用。

還有一位中藥是蓮子心,是蓮子的乾燥幼葉及胚根。

蓮子心由下往上生長,到最上面的時候,又折而向下,心火宜降,以此類象,蓮子有養心安神的作用。這個功效是芡實沒有的。

常人可以單用蓮子泡水,清心降火。治療失眠。每次3g。如果有患者心悸嚴重,可以用蓮子心5g,龍眼肉10g,煎水喝。效果也是很好。

相關焦點

  • 食療妙方|清淡、營養又補脾的芡實蓮子牛肉湯
    做食療,料不在多而在精,今天我們繼續從補脾入手,讓芡實與蓮子合作一把,來個芡實蓮子牛肉湯吧!>芡實味甘、澀,性平,歸脾、腎經,能夠固腎澀精、補脾止洩、除溼止帶。《本草求真》中記載「芡實如何補脾,以其味甘之故;芡實如何固腎,以其味澀之故。」芡實也是我們常用的補脾食材,它可以煮粥、煲湯,做成芡實糕也是美味得很呢!
  • 「廚房良藥」芡實的食療運用
    中醫認為,芡實性平、味甘澀,歸脾、腎經,無毒,具有益腎固精、健脾止瀉、除溼止帶的功效。特別適宜腎虧腰酸、白帶多的婦女,體虛小便失禁的小兒及夜尿多的老人,也可用於遺精早洩、慢性腹瀉的患者。《本草新編》記載,「芡實不特益精,且能澀精補腎。」
  • 芡實是什麼 秋季經常吃這物身體會更健康
    很多朋友相比沒有聽過「芡實」這個名詞,事實上芡實是中藥的一種,對於我們的身體有著良好的保護作用,在生活中多吃芡實是很有好處的,下面就讓我們了解一下芡實是什麼、芡實的功效、芡實怎麼吃。芡實是什麼東西芡實,中藥名。為睡蓮科植物芡的乾燥成熟種仁。分布於從黑龍江至雲南、廣東等地。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之功效。
  • 芡實和蓮子的區別 芡實要煮多久才熟
    導讀:芡實和蓮子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也是藥物。因為長得比較像,很多人都不分不清蓮子和芡實。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芡實和蓮子的區別,希望對大家有用!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吃芡實。可是芡實煮起來相當麻煩,好像煮很久也不熟。接下來小編教大家煮芡實的技巧,希望對大家有用!
  • 蓮子除了清心解熱,還有補脾益腎等眾多作用
    子葉2,黃白色,肥厚,中有空隙,具綠色蓮子心。無臭,味甘、微澀;蓮子心味苦。《本經》:"主補中、養神、益氣力。"《本草拾遺》:"令發黑,不老。"《食醫心鏡》:"止渴,去熱。"《日用本草》:"止煩渴,治瀉痢,止白濁。"《滇南本草》:"清心解熱。"《綱目》:"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利耳目,除寒溼,止脾洩久痢,赤白濁,女人帶下崩中諸血病。"
  • 秋涼第一補,選芡實
    【功效】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特點】「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為秋季進補佳品。芡實能健脾補腎,最適合秋天夏天脾胃功能比較弱,秋冬又要開始進補,可是得先把脾胃調理好了,才能更好地吸收。芡實就有這樣承上啟下的作用,尤其適合需要補腎的人。芡實,又名「菱弟」、「水中丹」,俗稱「雞頭米」,有著上千年藥用歷史。《神農本草經》將它列為上品,說芡實可「益精氣,強志,令人耳聰目明,久服輕身不飢,耐老神仙」 。《本草綱目》記載:「芡實能止渴益腎,治小便失禁、遺精、白濁、帶下」。
  • 芡實常用的家常吃法是什麼?幹芡實在食用之前要注意什麼?
    九月份是芡實成熟收穫的季節,芡實,也叫雞頭米,生長於池塘、湖沼中。芡實營養豐富,富含澱粉,脂肪及鈣,磷,鐵,維生素C,核黃素,既可食用、釀酒、也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本草經百種錄》中記載:「雞頭實,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腎之藥也。」 中醫認為芡實幹澀而平,入脾、腎二經,為健脾止瀉、益腎固精之良藥。
  • 第十八章 收斂藥 蓮子(附:石蓮子、蓮須、荷花
    入脾、腎、心經。  【功效】養心安神,益腎固澀,健脾止瀉。  【臨床應用】1.用於心悸,虛煩失眠等症。  蓮子能養心寧神,常配合茯苓、酸棗仁、柏子仁等藥,用於心悸,失眠等症。  2.用於腎虛遺精,崩漏,帶下等症。  蓮子益腎,且有固澀作用,對下元虛損的遺精、崩帶等症,常配合沙苑蒺藜、菟絲子、芡實、山藥、牡蠣等同用。
  • 芡實米的功效與作用你知道嗎
    現在,人們餐桌上最常見的一種芡實米形式,便是作用於煲湯,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芡實米的功效與作用。一、芡實米的功效與作用芡實性味甘、澀、平。歸脾、腎經。有補脾止瀉、益腎固精、祛溼止帶等功能。用於夢遺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
  • 什麼是芡實 芡實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芡實的出產地大部分在黑龍江、雲南、廣東等地。芡實對人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常見的功效有益腎固精。芡實經常被用於遺精症、遺尿症的治療,除此之外芡實還可以治療脾虛久瀉、白濁、帶下等症狀。芡是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
  • 養心補脾食蓮子
    國內統一刊號: 養心補脾食蓮子   蓮子味甘澀性平,有養心益腎、補脾澀腸之功效,治夜寐多夢、遺精淋濁、久痢虛瀉、婦人崩漏帶下。蓮子的功效為「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利耳目,除寒溼,止脾洩久痢。 」蓮子營養豐富,每100克蓮子可食部分含蛋白質66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62克、鈣89毫克、磷285毫克、鐵64毫克。此外,還含多種維生素。
  • 秋食芡實進補佳
    他的養生之道中有一條是吃芡實,吃法頗為奇異:時不時取煮熟的芡實一粒,放入口中,緩緩含嚼,直至津液滿口,再鼓漱幾遍,徐徐咽下。他每天用此法吃芡實,堅持不懈。據說蘇東坡還極喜愛吃用芡實煮成的「雞頭粥」,並稱之「粥既快養,粥後一覺,妙不可言也」。  芡實,又名雞頭米、雞頭實,因其莖上花似雞冠,苞形類雞,故有「雞頭」之稱。
  • 食用芡實好處多 但芡實有什麼副作用
    芡實有什麼副作用芡實雖然有很多營養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粗纖維、鈣、磷、鐵等,但芡實性質較固澀收斂,不但大便硬化者不宜食用,一般人也不適合把它當主糧吃。另外,亦有將芡實炒焦使用的,主要以補脾止瀉為主。值得注意的是,芡實無論是生食還是熟食,一次切忌食之過多,否則難以消化。
  • 去溼最厲害的不是薏米, 而是芡實! 來個四神湯除溼健脾! !
    祛溼很多人會用薏米,其實芡實祛溼才是最好的。薏米性寒,不能久用。  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能抗衰延年,最益脾胃。  蓮子——養心健脾,對胃腸有保護作用,可增強人體免疫機能,有抗老防衰的功效。  茯苓——健脾化溼,能促進、強化人體的免疫機能,常食用可加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 【智慧廳堂】初秋一碗粥,百合蓮子紅棗粥
    材料:新鮮蓮子50克或幹蓮子(去心)25克,大米50克,紅棗、冰糖適量。將幹百合、幹蓮子分別洗淨,放入清水中泡軟(新鮮百合或蓮子洗淨即可),紅棗洗淨。鍋置火上,加入適量清水,放入蓮子、紅棗、大米,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30分鐘。
  • 有水中人參之稱的芡實,這些作用也不容忽視,這2種食法效果好
    芡實又稱雞頭米,最開始的時候是記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古代醫家列為上品,有「水中人參」「水中桂圓」「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美稱,是傳統的中藥材和珍貴的天然補品。芡實的具體作用芡實味甘、澀,性平,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的功效,常用於慢性洩瀉、夢遺滑精、小便頻數、帶多腰酸、脾虛久瀉等,一直被古人作為葆青春、防衰老的良物。
  • 蓮子有補脾止瀉養心安神的功效,用這樣的方法保存蓮子,能放半年
    蓮子,顧名思義,它是睡蓮科植物蓮的種子,中醫認為它性平味甘、澀,有補脾止瀉、益腎固精和養心安神的功效,臨床上主要適用於的脾虛久瀉、小便不禁、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疾病症狀的治療。朋友今天從微山湖拿回來一些新鮮的蓮子,給送了一些過來,趁熱打鐵先把它們收拾出來,以防時間長了再變質。
  • 吃芡實對身體有些什麼好處
    很多人以為芡實是一種糧食,其實芡實與蓮子相似,是睡蓮科植物芡的果實,又名雞頭米、刺蓮蓬實、刀芡實、雞頭果、蘇黃等。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水生植物芡的乾燥種仁。中醫認為芡實味甘、澀,性平,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的功效。1、芡實有助於補充營養芡實中含有豐富的澱粉,能為人體提供大量的熱量,同時還含有許多維生素與礦物質,能為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提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