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融資再收緊?觸及"三道紅線"不許增長有息負債

2021-01-08 網易財經

近日,市場傳言稱監管部門出臺新規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的增長,設置「三道紅線」。

具體為紅線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 紅線2:淨負債率大於100%; 紅線3: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

根據「三道紅線」觸線情況不同,試點房地產企業分為「紅、橙、黃、綠」四擋。以有息負債規模為融資管理操作目標,分檔設定為有息負債規模增速閾值,每降低一檔,上限增加5%。

即如果「三線」均超出閾值為「紅色檔」,有息負債規模以2019年6月底為上限,不得增加;「二線」超出閾值為「橙色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一線」超出閾值為「黃色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10%;「三線」均未超出閾值為「綠色檔」, 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15%。

具體的指標計算方法如下:

紅線1指標: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 =(總負債-預收)/(總資產-預收)

紅線2指標:淨負債率 =(有息負債-貨幣資金)/股東權益合計

紅線3指標:現金短債比 = 非受限現金 /短期債務

此外,還有券商人士透露,對於近一年拿地銷售比超過40%或者過去三年經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連續為負的房地產企業,需要提供近半年購地資金來源情況說明和後續購地繳款資金安排,進一步削減其信用債發行規模,或在其核心指標階段性控制目標未實現之前暫緩發行債券,並對其信託融資、資管產品、海外融資等給予限制。

為此,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多方求證,多名來自債券市場的人士均表示聽說了這一消息,但未見到具體文件。有券商投行部人士稱:「地產融資的政策一向這樣,也有可能是窗口指導,只有拿到批文後,去備案發行才知道能不能發,發多少。」

不過,有商業銀行投行部高管確認近期已經下文。還有某房地產公司融資部負責人也表示此傳言為真。

也有市場人士表示,此舉主要是為了降低房地產公司槓桿率,防止部分大舉負債的地產公司因為資金鍊斷裂而出風險。

在借新還舊方面,也有券商人士透露,交易所8月10日以後對新受理審批的地產債,借新還舊政策有調整,根據批文有效期內的到期額度打85折。且住宅類地產,不再接受永續類債權備案。銀行間市場要求新備案的債券募集資金僅能用於償還舊債。

今年7月份,房企融資創新高。數據顯示,7月房地產行業信用債發行規模達642億元,同比增長29.1%,環比增長86.1%。

與此同時,銀保監系統對房地產金融領域保持強監管態勢,7月以來多地房地產調控政策加碼升級。二季度以來,針對違規向樓市「輸血」行為,地方銀保監局已開出多張罰單,其中不乏「數罪併罰」的百萬元級罰單。

比如,平安銀行北京分行因涉及「採取不正當手段發放貸款、個人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二手房按揭首付比例不符合規定」等案由被銀保監會開出777.22萬元的巨額罰單。南京銀行因「同業投資資金違規用於支付土地出讓金、同業投資資金違規用於上市公司定向增發、同業投資資金違規用於土地儲備開發」等10餘項原因被江蘇銀保監局開出610萬元罰單。

銀保監會召開2020年年中工作會要求,堅決防止影子銀行死灰復燃、房地產貸款亂象回潮和盲目擴張粗放經營捲土重來。

上述新規將會給讓地產企業融資帶來哪些影響呢?

鼎諾投資根據wind數據,統計了全市場有2019年報數據的房地產發債企業,按照觸及紅線條數多少及公開等級做了排序。該公司表示,考慮到很多房地產項目子公司會採用明股實債的方式融資,進一步設計了「歸母淨負債率」指標,歸母淨負債率越高,說明企業的實際債務風險可能越大,定義為: 歸母淨負債率 =(有息負債-貨幣資金+少數股東權益)/歸母權益。

房地產企業觸紅線情況統計

(數據來源鼎諾投資)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 王曉武_NF

相關焦點

  • 融資三道紅線預期之下 近期眾房企降負債動作愈發頻繁
    133家房企名單「踩線」佔比70%房企融資「三道紅線」即將於2021年起在全行業全面實施,從數據層面來看,多數房企都存在」降負債「的硬性需求。按照設置標準,紅線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紅線2:淨負債率大於100%;紅線3: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根據「三道紅線」觸線情況不同,將房地產企業分為「紅、橙、黃、綠」四檔。
  • 房地產行業「後三道紅線」時期的信託融資觀察與研判
    根據該三道具體財務指標紅線觸線情況將約談房地產重點企業按觸線情況不同分之為「紅-橙-黃-綠」四檔,並將紅色檔(三道紅線均觸碰)以該企業2019年財報的有息負債規模上限作為監管口徑不得增加,其餘橙色檔(觸碰兩道紅線)、黃色檔(觸碰一道紅線)和綠色檔(無觸碰)則對應有息負債規模上限可分別增加5%、10%和15%。
  • 喆安視角|「三道紅線」下,房企何去何從?
    自8月20日央行、住建部召開重點房企座談會,融資新規「三道紅線」正式出臺已過去一個月時間。這也表明,房地產企業以從上半年的寬鬆舒適區間再度跨進強監管領域。如果「三道紅線」全部踩中,開發商的有息負債將不能再增加;踩中兩道,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踩中一道,增速不得超過 10%;一道未中,不得超過15%。這一以有息負債為核心、從房企融資端進行管理調控的規則,成為今年房企生存環境轉換的分水嶺。
  • 三道紅線多米諾骨牌效應 大風大浪席捲房地產
    2021年1月1日起,「三條紅線」融資新規將在房地產全行業全面推行。也就是說,留給房企的「亡羊補牢」時間僅剩4個月。可以肯定的是,「三道紅線」的「落地」倒計時,將倒逼房企們進行一場降負債「大戰」。融資新規指出,連踩三條線的房企有息負債規模不得增加;連踩二條線的房企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踩中一條線的房企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10%;「三條線」均未踩中的房企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15%。「從融資的角度講,『紅線』只會限制房企不能再增加貸款額度,也就是只能用到期的債務進行替換。」
  • 「五道紅線」高壓,房地產還有未來嗎?
    過去,「越限越漲」幾乎成了房地產行業的共識。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幾乎每年都會出臺上百條限制行業過快增長的政策,但都是越限越繁榮。這次卻不同於往日。如果把之前「三道紅線」看成房地產行業的供給側改革,那麼,針對銀行的「兩道紅線」,多少有點釜底抽薪的意思。
  • 天風證券:「三道紅線」新規對行業影響幾何?
    8 月 20 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聯合召開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包括碧桂園、恆大、萬科、融創、中梁、保利、新城、中海、華僑城、綠地、華潤和陽光城 12家房企參與,在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基礎上,形成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具體標準涵蓋「三道紅線」: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70%;2)淨負債率>100%;3)現金短債比<1,此外拿地銷售比是否過高
  • 「三道紅線」新規後,房企的表外負債的那些事
    一、「三道紅線」對房企表外負債的界定監管部門在2020年10月下發了三張監測表(詳見下述附表),這些監測表涵蓋了「三道紅線」的監測指標,其中下述表3還要求房企填寫參股未並表住宅地產項目、明股實債融資、供應鏈資產證券化產品融資以及其他表外有息負債等數據 。
  • 房企數萬億債務風險受關注 「三道紅線」風聲緊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房企數萬億債務風險受關注 「三道紅線」風聲緊2020年,拼命奔跑的房企剛從疫情驚魂中回神,調控消息再次轟然而至。市場消息顯示,為控制房企有息債務規模,有關部門設置出「三道紅線」: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再根據房企觸線情況不同,分檔設定有息負債增速閾值。雖然上述消息至今尚未得到權威部門證實,但房地產行業已是風聲鶴唳。
  • 後疫情時代房地產市場受三條紅線政策何種影響
    後疫情時代房地產市場受到了許多的影響,為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就包括三條紅線政策。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了解這一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其實有必要的。畢竟,我們的住房十分重要。1、何為」三條紅線「所謂「三條紅線」,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以及現金短債比不得小於1倍。按照這「三條紅線」,監管部門將試點房企分為四檔管理,每降低一檔,此後的有息負債規模增速上限將增加5%。
  • 深度|「三道紅線」新政下房企實際負債分析及測算
    翟憶辰地產銳觀察2020年8月,央行、住建部會同相關部門在前期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即「三道紅線」)。且自9月起「三道紅線」已在12家房企(碧桂園、恆大、萬科、融創、中梁、保利、新城、中海、華僑城、綠地、華潤和陽光城)試點實施。同時,根據與部分試點房企溝通確認,表外負債亦納入目前報送範圍,房企需每月報送表內外有息債務數據並每季度進行數據回顧。
  • 房企高槓桿終結:從房住不炒到「三條紅線」
    8月20日,央行、住建部召開重點房企座談會,研究落實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  其中,對房地產融資的管理,主要是以「三條紅線」為標準,具體為: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根據房企的「踩線」情況,分為「紅、橙、黃、綠」四檔,然後實施差異化債務規模管理。
  • 「三道紅線」研究:龍湖深藏47%增長潛力!
    「三道紅線」出臺後,完全沒有踩線的綠檔房企堪稱鳳毛麟角。但是,龍湖作為一家規模排名靠前的民營房企,很好的控制負債率,三道紅線全未觸達。從2019年年報數據來看,龍湖的現金短債比為4.38,淨負債率為51%,剔除預收款後的負債率為66%,全在紅線以內。
  • 天風宏觀宋雪濤:「三道紅線」影響的定性分析和定量估算
    從監管意圖來看,三道紅線指向房企控負債、降槓桿,將對宏觀經濟和行業格局產生中長期影響。   三道紅線指向房企控負債、降槓桿,對宏觀經濟和行業格局有中長期影響。
  • 「三道紅線」下高槓桿停擺,房企將迎以價換量
    剛剛過去的8月,房地產市場絲毫感受不到暖意。房企這個月密集交出上半年的成績單,營運數據和財務指標普遍隱現下行趨勢,行業正式步入「穩增長」時期。與此同時,房企融資新規的坐實,也是房地產行業的另一樁重頭戲。監管層對房企融資設置了「三道紅線」,過去房企提佔市場份額賴以所用的「高槓桿」利器,在「紅線」的高壓下即將宣布失效。
  • 三道紅線生死:綠城、中南置地、華夏幸福、中梁控股和奧園集團等五...
    「三道紅線」融資新規開始試點央行和住房城鄉建設部8月20日聯合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形成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通過三道負債率相關的紅線將房企分為四類進行監管。據官方媒體報導,12家重點房企參加了此次會議並納入試點,且方案將於明年1月1日起向全行業推行該規則。
  • 恆大兌現減債承諾:負債大降1578億
    1月5日,恆大發布公告,2020年實現合約銷售額7232.5億,同比增長20.3%,完成全年6500億銷售目標的111%,成為行業首家合約銷售超7000億的房企。值得注意的是,去年3月恆大宣布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發展戰略,要實現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此次公告則顯示,與3月末相比,恆大有息負債大幅下降1578億,這意味著其順利完成降負債目標。
  • 2020房地產十大關鍵詞:三道紅線、萬人搶房……
    三道紅線  疫情之外,房企今年遇到的最大挑戰莫過於「三道紅線」。  下半年,監管部門設置「三道紅線」,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並分檔設定房企有息負債的增速閾值,倒逼房企去槓桿、降負債,行業迎來顛覆性變革。
  • 中信建投:房地產三條紅線之後 未來中小房企彎道超車機會更小
    風險提示:銷售基本面下滑超預期正文三條紅線:完善融資規則,擴大適用範圍8月2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交易商協會以及部分房地產企業負責人參加會議
  • 去紅線行動,哪家房企安全了
    融資「三道紅線」預期之下,近期眾房企降負債動作越發頻繁。北京商報記者根據同策研究院數據梳理發現,今年三季度,在所統計A股的93家房企中,綠色檔(三條未踩線)房企僅有33家;而在所統計H股的40家房企中,上半年財務指標處於綠色檔(三條未踩線)房企僅有6家。隨著房企未來「成長」空間被收緊,安全成為了第一要義。
  • 花旗料旭輝控股明年毛銷售增長超15% 其負債踩紅線下陷增收不增利
    踩1條紅線: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低於70%  然而,由於監管部門設置的融資「三道紅線」背景下,房企融資受到了限制。在該座談會中,監管部門首次提出了「三道紅線」的管理理念,強調房地產企業需滿足:(1)房企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2)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