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上學焦慮的孩子是怎麼煉成的

2020-09-05 小馬兒讀書和育兒分享


小馬兒哥哥是帶著一種懵懂的表情開始了幼兒園的第一天。

老師很親近,學校很漂亮。

孩子們亂糟糟地排著隊進教室,有些表情茫然,有些驚慌恐懼,有些哭著鬧著身子扭得像個毛毛蟲。

柵欄外也有家長們在掉眼淚。

我躲在街對面的一棵大樹後,嗯,也在偷偷抹眼淚。


時光機器飛速地來到十一年以後。

小馬兒弟弟第一天上幼兒園。

他的心情極其興奮,整張臉笑得像朵太陽花。

「可算上學了,」他驕傲地向每個路人宣稱:「I’m JK!(我上幼兒園低年級啦)」!

每個路人都友善地給了他一個加油的手勢。

到了離別的時候,開始有學生哭了起來。

所有的家長都在笑著拍照或者飛吻道別。

小馬兒弟弟茫然——他不明白為什麼還有人要哭,

上學是多麼開心的事情呀:那麼多玩具,還有遊樂場,好多人可以一起玩和說話。

他站在隊首一溜煙地進了教室(後話:從此成為老師最喜歡的開心果)。

在旁邊開心拍照的老母親腹黑地笑了:

只要準備措施做得好,

人人都可以變成school-lover(愛上學的人)。

我們一起來看看沒有上學焦慮的孩子是怎麼煉成的吧!


對於任何一個新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這是人生中第一個最大的挑戰:離開熟悉的家和家人,到一個陌生的環境。

小朋友會哇哇大哭或者滿心恐懼抗拒上學,這些都是正常的反應,每一個害怕去上學的孩子都會有他們自己的恐懼點。

最有代表性的是這兩種:

  • 對於幼兒園/學校的情況沒有概念,害怕陌生的環境
  • 分離性焦慮,沒有安全感

針對這兩點,家長可以提前至少半年進行入學心理準備,這樣能夠有效減少和完全緩解自己和孩子的入學焦慮。

1. 提前熟悉幼兒園或學校環境,包括教室和教學流程

和國內大不同的是,北美的幼兒園會在每年五六月組織一次參觀和現場答疑活動。小朋友在家長的帶領下參觀學校、了解其他正在上課的學生活動,老師會為家長答疑並展示相關的學習內容和書包裡的日常必需物品。這樣的參觀讓家長和孩子們都大致明白了幼兒園一日的活動內容,並有所期待。

所在區內的幼兒園或活動沒有這樣的活動怎麼辦?希望家長們能夠利用節假日或平時帶孩子們在幼兒園附近走動,熟悉幼兒園的方位,內心地解答「什麼是幼兒園?為什麼要上幼兒園?幼兒園有趣的事情是什麼?」等等這些問題,提早幫助他們樹立一種「上幼兒園就像爸爸媽媽上班一樣「的意識,減緩」分離=不見面「的恐懼。

2. 兩歲以後的寶寶可以選擇一些早教學習、託兒所或者上正規的幼兒園預科班,讓寶寶提前適應集體或者幼兒園的生活,也能培養他們的表達和社交能力。

3. 通過親子閱讀和上學相關的繪本,或者電視節目以及聊天等方式和孩子們交流幼兒園的生活和學習內容,讓孩子們從心理上接受幼兒園,消除陌生感。

小馬兒弟弟除了閱讀了大量的相關主題繪本之外,最喜歡去幼兒園和學校的操場看學生們下課玩耍活動。畢竟一個人在家裡和媽媽面對面也是很無聊的,他非常渴望自己能和園內那些小夥伴們一起跑啊喊啊玩啊,因此,他對於入學充滿了各種期待。

那麼,對於沒有任何準備就入學的孩子們該如何減緩他們的焦慮和恐懼呢?

一般來說,不熟悉幼兒園的寶寶往往需要至少兩周的時間去適應這個環境。家長們要信任在這方面老師們會更加有經驗,他們會很好地引導孩子們去熟悉幼兒園;但是,另一方面,家長也需要更多的耐心去和孩子們進行交流溝通。

孩子們安全感的獲得主要還是來自於家人,尤其是經常陪伴左右的媽媽或者其他長輩,所以家人必須要在上學前後不斷表揚和鼓勵孩子們以緩解他們的焦慮。結交新朋友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家長們鼓勵孩子們去認識新的朋友,每天可以多聊一些這方面的內容,也可以邀請小朋友們課後甚至周末一起玩耍,分享有趣好玩的事物,這樣能夠很快讓孩子們融入集體,不再因為孤單或陌生不合群更加抗拒去幼兒園。

家長們還需要做到」兩個不要「:

  • 不要輕易被孩子們的哭鬧所左右,堅持送他們去幼兒園,孩子們的適應能力比家長想像得要強大很多。
  • 不要把所有的責任都放在老師身上,家長的責任往往更加重要和有效,多和孩子們溝通討論,你會發現即便是三歲的兒童,他們的思維和思考能力也令人驚喜。


繪本閱讀是幫助我們減少焦慮和認知幼兒園生活的一個有效的工具,我們為大家選讀了這五本與開學有關的主題繪本,喜歡的話可以進入公眾號了解更多的繪本信息和下載,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孩子儘快適應學校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如何處理孩子上學的分離焦慮
    【不許哭】家庭養育模式的背後,孩子會形成一個錯誤的認知,【有情緒是不好的】,情緒不能及時表達,焦慮就會變成恐懼。身為父母,當孩子在學校門口面臨分離焦慮,然後大聲哭泣時,需要做好溝通的四部曲:蹲下來,眼睛平視,用手環繞著孩子,溫柔的告訴他: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你想哭就哭吧,媽媽陪你一起,等你平靜下來了,再進去。2、爸爸媽媽不要我了。
  • 「鋼鐵」是怎麼沒有煉成的?專家直言都是嬌慣心靈惹的「禍」
    為什麼「虎爸虎媽」要用「直升機式」的教育方法把孩子們照看得密不透風?為什麼這些孩子,雖能在考上精英大學的「軍備競賽」中脫穎而出,卻對焦慮和抑鬱毫無免疫力在青春期時成為前所未見的脆弱一代?新近引發教育界廣泛關注的教育心理學著作《嬌慣的心靈——「鋼鐵」是怎麼沒有煉成的》給出了答案,8月4日晚,多位專家在線上直播,就相關問題展開對談。
  • 緩解分離焦慮,讓孩子喜歡上學
    「我不要去上學,我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嗚嗚嗚……」新學期開學已經一個多禮拜了,幼齡家長們討論最多的都是孩子入園時孩子哭鬧、自己擔心等焦慮情況。其實大多數孩子拒絕上學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捨不得離開可「依賴」的父母。 孩子初入託兒班、幼兒園時大哭大鬧,抱著家長的腿不讓其離開,孩子回到家鬱鬱寡歡,一聽去上學就如臨大敵,這種情況常見的原因是分離焦慮。
  • 孩子上學哭鬧不止的主要原因—分離焦慮,做為家長應該怎麼解決?
    豆豆媽媽是全職媽媽,經過十月懷胎、哺乳期終於熬到了豆豆上幼兒園了,上學第一天從早起豆豆就開始哭鬧不止,經過一系列的抗爭,總算是到了幼兒園,新的一輪撕心裂肺的哭鬧又來了。這讓豆豆媽非常為難,為什麼孩子上學會哭鬧不止,應該怎麼去解決呢?
  • 開學季入園焦慮怎麼解決?4個辦法來緩解,讓孩子輕鬆上學
    導讀:開學季入園焦慮怎麼解決?4個辦法來緩解,讓孩子輕鬆上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孩子你為什麼哭著去上學?談分離焦慮,快樂上學
    每年都在幼兒園門口迎接新生,同時也看著骨肉分離戲碼不斷上演,分離焦慮是孩子常見的情緒狀態,並非發展落後的表現,而是孩子心智進展上具體的調適歷程。當孩子因為看不到爸媽而哭鬧時,爸媽可以簡短地回應孩子,像是呼喊他的名字、告訴他媽媽在這裡,讓他知道爸媽一直在身邊。共讀與實地體驗,陪孩子做好準備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上學,強調因為長大了,可以去學更多東西、交很多好朋友,讓孩子感受成長的喜悅、對上學產生期待,而非告訴他因為你不乖,所以送你去上學。
  • 孩子第一天上學焦慮了嗎?這本繪本幫孩子治癒焦慮
    有沒有被入學焦慮症打敗?新入幼兒園的小朋友,最害怕的是父母分離,那為什麼新入一年級的小學生也會出現入學焦慮呢?因為和幼兒園以玩為主不同,進入小學,就意味著正規的學習生活開始了,此後孩子們會面臨著考試、競爭、排名。孩子雖然小,但是他們能感受到父母傳達給他們的期待和壓力。
  • 獨立的孩子是怎麼煉成的?
    到了某站,一個女聲把我驚醒了:「司機師傅,麻煩到xxxx那一站讓我孩子下車。」然後,那個媽媽就自己下車了。前排的一個熱心大姐說:「孩子,你到前邊來,別讓我們到時候給忘了。」我回頭看去,只見一個背著小書包的男孩,大概五六歲的樣子,正在往前邊來。那孩子在前邊坐下,我們好奇地問:「孩子,你多大了?」小男孩大大方方地說:「五歲半,快六歲了!」
  • 孩子不想去上學,多半是分離焦慮,了解孩子的心要做好3個方面
    >校車來家門口接孩子去上學的時候,孩子躲在屋裡不願意出來。對於孩子的這種不想去上學的行為,很多父母感覺到困惑不已,學校裡有那麼多玩伴,還有好玩的東西,為什麼就是不願意去學校?其實,孩子不想去上學,多半是分離焦慮在作祟。
  • 爸爸送女兒去上學後大哭,家長要克服分離焦慮,孩子才能安心上學
    而這些孩子的焦慮,遠遠沒有他們父母的嚴重,有些孩子面對上學本身是不焦慮的,但他們會因為父母的焦慮而產生焦慮感。1、 擔心孩子在學校的生活為人父母,總難免要為孩子操心,孩子到了該上學的年齡,父母會擔心孩子在學校的生活,他們會擔心孩子在學校不能自己照顧好自己。
  • 孩子厭學後不願上學,新學期開學,家長為何焦慮自責?
    可是有這樣一批家長卻是內心始終焦慮且彷徨著,因為他們的孩子已經厭學在家一段時間了,他們曾經試探過孩子是否想再次上學的念頭,可是孩子都「無情」的拒絕了,這讓這些家長很自責,認為自己真是個失敗、糟糕的父母。
  • 孩子不想上學,多半是「分離焦慮」在作怪,這4個關鍵階段要做好
    一直以來家長送孩子上學都是連哄帶騙,讓那麼小的孩子離開父母,面對陌生的環境的確有些困難。很多孩子不願意上學,其實是「分離焦慮」在作怪。分離焦慮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反應,這並不是孩子的矯情,強硬地把孩子扔到學校並不解決問題。
  • 孩子不想上學,多半是「分離焦慮」在作怪,這4個關鍵階段要做好
    很多孩子不願意上學,其實是「分離焦慮」在作怪。分離焦慮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反應,這並不是孩子的矯情,強硬地把孩子扔到學校並不解決問題。小張的兒子今年剛上幼兒園了,平時開朗活潑的兒子就是不願意離開父母去上學,小張千方百計安慰兒子說幼兒園有好多小夥伴、好多玩具,兒子都聽不進去,沒辦法小張只能採取強硬措施,把兒子強行扔到了老師手裡。
  • 寶寶哭鬧不肯上學?父母掌握這幾點,輕鬆解決孩子「入園焦慮」
    這時候很多寶寶都會產生入園焦慮,他們面對幼兒園這個新環境感到不適應,甚至一到上學就哭鬧不止。成人對於陌生環境都具有緊張感,那更何況是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孩子比起成年人,沒有自我調控能力,所以他們對於陌生環境表現的焦慮性會更強。那麼作為家長就要了解孩子入園焦慮的具體原因,幫助孩子去化解不安的情緒,緩解入園焦慮。
  • 減少孩子上學分離焦慮,父母要做對六件事
    每到開學季,經過幼兒園就會聽到我不要的哭泣聲,其實不光是幼兒園,有些孩子剛上小一也會有分離焦慮,只是未必會用哭來表現而已。上學焦慮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吃手、咬指甲變頻繁,早上會一直賴床,早餐吃不下去,甚至抱怨肚子或頭不舒服等,這都是焦慮產生的症狀。
  • 「媽媽我不想去上學!」—如何緩解孩子分離焦慮
    開學「攻堅戰」 適逢開學季,不少父母都表示慶幸「經過了漫長的假期,終於可以把家裡的『神獸』送去上學了,太好了!」。不過,父母們可別高興的太早啊,你們還沒完全解放呢。 如今「分離焦慮」已成為了當下熱議的頭疼話題,如果父母處理不當,不僅會加重孩子的「分離焦慮」,還會加重父母的焦慮。增加老師的工作負擔不說,嚴重者還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心理困擾哦。 請耐心閱讀這篇文章,讓我帶你來快速了解「分離焦慮」+攻克「分離焦慮」難題,還你一片清淨!關於「分離焦慮」 首先,我們先弄明白孩子們如此恐於與親人短暫的分離究竟所為何故。
  • 娃不哭鬧也會遭遇入園分離焦慮,快來領悟幫助孩子順利上學的方式
    朋友圈都是送孩子上學的照片。家裡的娃只是升班的,老父親老母親恨不得敲鑼打鼓慶祝。但是第一次送娃上幼兒園的家長心情恐怕就沒有那麼輕鬆。搞笑如鄧超,當年送娃去幼兒園都要一步三回頭,偷偷躲在門口落淚。往年把孩子第一次送出門上學,也只是從0到1邁出第一步。今年好多孩子被憋在家裡好幾個月,學習能力、社交能力等等還倒退,差不多從負開始。
  • 有聲繪本故事《情緒小怪獸去上學》幫助孩子緩解上學焦慮
    上學焦慮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兒童心理問題,它產生於與熟悉的人或事物(父母、家庭)分離的恐懼。  儘管常見,我們也要正視這個問題。因為嚴重的上學焦慮可能會引發厭學症(School Refusal)或者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等心理障礙。安娜創作《情緒小怪獸去上學》就是為了幫助孩子消除上學恐懼,解決上學焦慮的問題。《情緒小怪獸去上學》細緻地展現了小怪獸從害怕去上學,到逐漸適應學校生活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展現,可以幫助孩子了解學校生活,發現上學的樂趣。
  • 如果你的孩子有上學焦慮,一定要讀這個繪本
    家長在孩子書包裡放上大蔥,寓意「聰明」可即便是這樣,到了幼升小的時候,家長朋友們也還是有很多孩子的上學難題,不知道該怎麼辦。比如孩子不愛去上學。。因為小學的學習模式和幼兒園差別很大,不少孩子在進入小學時都會產生不適心理。如果你的孩子逃避寫作業,每天上學情緒低落,這些都有可能是「上學焦慮」的徵兆。其實,厭學並不等於討厭上學,只是在上學過程中遇到了一些令他們感到不舒服的事件或者人群。一旦孩子流露出厭學的情緒,家長一定要積極溝通,找出孩子不願意上學的真實原因,是同伴不好相處?是老師太嚴厲?還是作業太多?
  • 孩子去上學,父母悄悄抹眼淚,大人也有分離焦慮
    今年由於特殊原因,孩子放假了很久,也和父母在家呆了很久。突然間,孩子要上學了,很多爸爸媽媽都會覺得不舍。很多爸爸媽媽表示,雖然天天嘴上說著要讓孩子趕緊上學,但是真的到了上學的那一天,又是非常不舍的。很多爸爸媽媽在孩子上學之前都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一旦孩子上了幼兒園,爸爸媽媽沒有辦法及時地發現孩子的需要,就會擔心孩子在學校中的生活。久而久之,爸爸媽媽的分離焦慮症就會越來越嚴重。第二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控制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