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識世系圖表,別說你懂家譜丨詳解家譜之樹狀結構圖

2020-12-11 悅華海音

世系圖表是記載家族成員信息的結構圖與表格,是家譜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也是編修(續修)族譜的中心工作。

編修者可能遇到過這種情況,把辛辛苦苦新修的家譜展現給族人時,族人的第一句話是:辛苦了!第二句話可能就是:我在哪一卷(冊、本)上,怎麼找不到呢?是不是把我落下了?編者:……

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尷尬狀況呢?主要方面是讀者沒有家譜查閱、檢索的常識;但編者也需要反思,我們在編輯世系圖表時,有沒有考慮到檢索的便利性?

要想讀懂家譜,首先要對世系圖表有個總體認識。

一、世系圖表的內容

通俗地說,世系圖表就是一個家族所有人員構成的大名單。而這個名單中的成員並不是雜亂羅列的,而是一個用血緣聯繫起來的系統。

首先,我們可以把其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視為系統的一個要素,他們按照「祖—父—子—孫」的關係構成了一個樹狀結構。

這個樹狀結構的最頂端(或者說根部)一般是一個家族的始遷祖(也叫肇基祖),也即血緣關係上的始祖。下面是一個個的層級結構,每一個層級上的成員(或者說「要素」)都是由他的子代、孫代、三代、四代乃至無窮代構成。

圖1:「家族樹」

表中的主體是成年男性,在他的名諱一側,還載有很多信息(下面是完全模型):

①他的字、號,職官,生卒年,墓地行穴方位;

②配偶的姓氏(或姓名),其父(或兄弟)姓名,籍貫,其生卒年;

③雙方子女數量,子名,女嫁某地某門,婿名(或甥名);

④對家族或社會有突出貢獻者的附傳。

圖2:女性信息在清代家譜中就存在了

二、世系圖表的形式

繁多的成員,豐富的信息,該用什麼形式體現出來呢?那就是世系圖表。其實,世系圖與世系表是表述世系的兩種不同的方式。

世系圖,是典型的樹狀結構圖,用家譜的術語叫「寶塔式」,或者「葡萄架式」,這是最適應家譜內容的形式。「祖—子—孫」以豎線連接,兄、弟以橫線連接,關係一目了然。如下圖所示:

圖3:世系圖

而世系表則是在樹狀圖基礎上發展擴充而成的,有牒記式的,如下圖,五世一提式的如文中圖2。

圖4:牒記式世系表

從原則上說,一個家族無論成員多少,都可以把他們的信息組織進這個樹狀圖中。可是實際上卻受諸多條件限制。

第一點,如果家族傳承時間久遠、成員眾多,這個圖表會很長,長到紙張容納不下。

做一假設:一個包含20000多個名字,傳了30幾代的家族如果用一張樹狀圖表達出來,您估計得準備多長的紙?

有個家族就試過了:他們把始遷祖至十八世這18代男性成員的名諱做成了一個折頁,結果這個折頁完全展開後長達15米!現在他們已發展至30幾代,如果都放進樹狀圖中,這長度不可想像。

圖5:長達15米的折頁式世系總圖

第二點,樹狀圖要素越簡單,結構越清晰,越讓人容易理解。

如圖3世系圖所示,除去主要名諱外,僅僅有右上角有「一二三四」等表示兄弟排行的數字及右下角表明傳承與遷徙的簡單說明。如果名諱旁再加上這一成員帶有的諸多信息,那麼結構會十分複雜,不僅讀譜人搞不清楚,連編修者也會陷入超密集信息所帶來的思維混亂中去。

那麼世系圖(樹狀圖),對編輯者與族譜修編有何作用,又應該如何合理使用呢?

第一、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存在。

首先,修(續)譜者,在頭腦中應始終存在著這樣一個圖,辨別縱向的親代關係與橫向的兄弟關係。

相關焦點

  • 家譜|世系編修格式、形式、字體、人員信息格式詳解!
    家譜是中國歷史三大文獻之一,並且還是記載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記載的珍貴古籍。近年來,人們對於編修家譜的熱情逐漸高漲,但人們對於家譜的了解普遍不高,編修出來的家譜良莠不齊,不僅沒有很好的傳承家族精神,還無法讓後輩很好的學習家譜精神。
  • 豐富多彩的歐美家譜樹
  • 範仲淹家族家譜是什麼樣子的?叫牒記式世系表,很古老的一種
    上一篇寫到家譜世系呈現的最基礎樣式,樹狀圖。這篇說說家譜世系呈現的第二個樣式,牒記式世系表。牒記式世系表,是一種很古老的樣式,不過現在還有些家族族譜在使用。先看看一個例子。這是範公仲淹後人所修的《範氏家乘》的一頁:
  • 「歐蘇遺式」:以歐陽修、蘇洵為代表的譜法,是家譜世系編修主流
    以範公仲淹家譜為代表的牒記式世表,其使用歷史久遠,影響至今尚存,但北宋時又出現了新的體式,今稱「歐蘇遺式」。「歐蘇遺式」即北宋歐陽修、蘇洵二公在分別編修自己的家譜時使用的世系表的樣式。與牒記式世表不同,它無限接近樹狀圖,有效地避免了牒記式存在的世代敘述交雜、檢索不便等問題,從而達到了易修、易懂的效果,因此成為後世修編家譜通行的範式。
  • 國內外家譜軟體簡介
    軟體為每個成員定義了一個相冊、影像集和錄音集(不加入資料不佔空間),您可以將成員精彩的照片、視頻及音頻資料加入到家譜中,製成一個圖、文、像、聲並茂的現代數字家譜,軟體內置媒體播放器。「原版」能使族譜的真實面貌得以長期保存下來,「文字版」的錄入,讓族譜內容和背景圖像、音樂結合在一起,在多媒體化的同時,又不失傳統風味。8.高效率的成員處理,載入一本15000人的中型族譜,只需要幾秒鐘時間!9.高效的加密方法,族譜內容用用戶的密碼加密,安全性高。所有族譜內容都是用你的密碼加密的,這樣即使別人盜走了你的族譜,也無法正常打開。
  • 聊一聊外國人的家譜
    一個人在世界上生存近百年,如果連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豈不是有負先人對自己的養育之恩?人一生最喜歡聽到的、看到的是什麼?是自己的名字!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而要了解自己的祖先,看到自己的名字,並且希望你自己的後代記住你的名字或者事跡,也只有家譜能做得到。不想知道自己的祖先,不想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記,也不希望讓後代知道自己是誰,人和普通動物也就沒有區別。
  • 家譜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現代修建新家譜應記載哪些內容?
    所以姓氏源流,要慎重、認真去考證,千萬不要使家譜成為無源之水。 居住地 居住地信息是新家譜一項重要的內容,記載家族生活的地理環境、經濟環境,參加的政治活動、社會活動、經濟活動等等,突出族人居住的地方特點,同時有利於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提供豐富的資料。
  • 新家譜應記載的內容
    因此,姓氏源流,需要下工夫認真、慎重、準確考證,不要使家譜成為無源之水。過去編修的「原譜」已考證無疑的,可以照實收錄,有疑則考,或補充詮釋,「原譜」 已經散失難以找到或首次修譜,姓氏源流需要從頭調查考證。2.居住地地情人類的歷史是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積累起來的,家譜就是記載家族成員的活動和世系的圖書形態。
  • 新家譜的體例
    家譜在初創時期,只有單一的世系和人名,經過魏晉南北朝、隋唐兩個高峰期後,到宋代,家譜體例基本定型,就是「蘇歐體例」,到明清時期,進入成熟期,家譜體例更加完善。今天,我們正處在社會主義事業高速發展的歷史時期,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藝術、外交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社會分工更加細密,出現了許多新興產業,新生事物像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社會生活更加多樣和豐富,舊家譜的體例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創新不是完全拋棄舊體例,另搞一套,可是在繼承的基礎上構建社會主義家譜的新體例。
  • 家譜標準範本
    圖冊家譜對逝者、健在人均有記載,由各支系長者珍藏,圖表家譜只記載乘鶴之人供全族後裔供奉。         中堂又稱堂幅,將料紙全開或比全開稍小而單獨或並掛於楹聯間之條幅。其畫幅既寬又長,主要懸掛在堂屋正中。    條幅與手卷:條幅寬度不及中堂的直幅書畫,可卷可掛。手卷是把書畫裝裱成卷子形式,手卷有大有小,不可懸掛、只可展閱。
  • 恭喜齊氏家譜被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收藏!
    家譜的收藏方式,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早在宋朝以前, 家譜就有著官藏和私藏,因為宋代以前的家譜所代表很大的政治權利,民間家譜修好後要繳送一份到官府收藏。但宋朝以後,民間修譜逐漸盛行,但私藏和官藏之分依舊存在,並一直持續到現在。
  • 家譜!,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
    戰國時代的《春秋公子血脈譜》,開啟我國家族史籍以"譜"為名之先河。家譜,或稱族譜,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它不僅記錄著該家族的來源、遷徙的軌跡,還包羅了該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規、家約等歷史文化的全過程。世系表:
  • 略論家譜體例
    家譜體例在宋以前是很簡略的,體例以圖表為主,輔以文字敘述。圖表用來表示世系,以表格分代,分格填寫;文字則用來敘述得姓源流與遷徙情況。 自宋以後,私家譜開始興起,譜學由官府向民間轉換。經歐陽修與蘇洵的倡導,家譜體例開始定型。歐體與蘇體兩種主要體例大行於天下。歐體與蘇體有何區別呢?
  • 有關家譜及家族的常識
    家 譜 的形 式 家譜的形式有多種。在文字家譜出現之前就有口授家譜和結繩家譜。 後來,人們有的用圖表裱制垂掛於中堂的,也有的裝訂成冊供家人翻閱的。歷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採用裝訂成冊的家譜。
  • 崑山這個長長長長長的家譜世系圖!
    跨越300多年的時間,共十六世,其中還不乏歷史名人,這是潁川陳氏錦溪支世系圖所呈現出的別樣精彩。這個長卷總長4.5米、寬0.4米,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崑山最長的家譜世系圖。日前第一版正式完成。展開這幅錦綾裝裱、宣紙彩印的家譜世系圖長卷,濃厚的歷史感撲面而來,卷首人物為東漢名士陳寔,後續配有大有裡支、敦和裡支、長埭廊支、同昌裡支錦溪陳氏後人四個主要支系。清順治初年,陳元瑛從松江府青浦朱街閣鎮遷居至錦溪鎮,成為了遷陳一世祖,現錦溪陳氏共有十六世。
  • 陳氏家譜怎麼看,學會這些就行了!
    弘揚陳氏優秀文化傳播正能量 傳家風丨揚正氣丨鑄族魂丨促發展 家譜是記載了一整個家族從古至今的繁衍以及人事物,在古代更是有名的權貴家族才擁有記載的權利,平民大多沒有這樣的記載,你家是否有本家譜呢?
  • 家譜是什麼
    魏晉南北朝時期,士族門閥勢力極度膨脹,選用官吏實行九品中正制,「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家」,官之任用,「不考人才行業,空辨姓氏高下」,「有司選舉,必稽譜牒」,「家之婚姻,必由譜系」。此時的家譜,成了政府選舉、士族出仕、門第婚姻的依據。與之適應的是修家譜之風極為盛行,國家設譜局,置譜官,「人尚譜系之學,家藏譜系之書」。同時,偽造世系門第的造假現象應運而生,由「尚官」「尚姓」至於「尚詐」。
  • 為什麼修家譜要有凡例?看完你就懂了!
    家譜,是中國人的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現今中國人最缺少的文化內涵和厚重底蘊。 現今修譜,因為對傳統知識缺乏認識,再加上老譜的內容雜亂無章,導致現今修譜人,即使家族有老譜存在,卻因為不懂其內容,而導致修譜寸步難行。究其根本,就是因為缺少了家譜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凡例。
  • 唐朝為什麼出現多次官修家譜的現象?唐朝家譜的形式有什麼變化?
    唐朝是官修家譜最發達的朝代之一,也是編修家譜的高潮期。唐朝時期組織編修了數部大型家譜著作,這是出於對門第的追逐;唐朝的建立是依靠關隴士族,由於實行科舉制,士族的政權慢慢失去,當時皇帝想通過家譜提高關隴士族的門第。
  • 外國人有家譜嗎?
    外國人有家譜嗎?他們的家譜又是怎麼樣的,和我們的是否一樣。宗教信仰和家譜會衝突嗎?此文將帶你了解國外的家譜知識。在外國,世系表不一定按照嫡系繼承來列表,有時還將女王列在表內,比如英國、柬埔寨等國。人們通過繪製家譜樹,記錄家族成員的相互關係。家譜樹是一種描繪家庭關係的樹狀結構圖,樹中的每個成員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家族起源、家族關係以及其他成員的基礎信息。許多複雜的家譜樹經常應用於醫學、系譜學和社會工作當中,被稱為基因家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