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有家譜嗎?他們的家譜又是怎麼樣的,和我們的是否一樣。宗教信仰和家譜會衝突嗎?此文將帶你了解國外的家譜知識。
1540年瑞士哈布斯堡家族木刻彩色家譜樹
2008年11月5日,貝拉克-歐巴馬不負眾望,成為美國歷史上的第44任總統。所有的事情都非偶然,歐巴馬的當選也亦然。 美國Ancestry網站上曝光了歐巴馬的家族樹,揭示了其當選的一些必然性。據其世系顯示,歐巴馬的身世和血統相當複雜,他的祖先是來自肯亞、英格蘭、德國、愛爾蘭等地。歐巴馬和佩林的共同祖先是曼徹斯特的一位牧師,他們均是該牧師的第10代子孫。歐巴馬與前任總統小布希是第11代表兄弟,他們的祖先是塞繆爾·辛克萊和莎拉·辛克萊兄妹,來自17世紀的美國麻薩諸塞州。隨著這份家譜的曝光,引發了國外新一輪的家譜熱。
義大利家譜樹
國外的家譜,他們叫做「family tree」,家族樹,和我們的家譜基本是一樣的。在外國,世系表不一定按照嫡系繼承來列表,有時還將女王列在表內,比如英國、柬埔寨等國。人們通過繪製家譜樹,記錄家族成員的相互關係。家譜樹是一種描繪家庭關係的樹狀結構圖,樹中的每個成員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家族起源、家族關係以及其他成員的基礎信息。許多複雜的家譜樹經常應用於醫學、系譜學和社會工作當中,被稱為基因家譜圖。
法國舍維尼城堡家譜樹
我們最常見到國外書面記載比較古老的譜系,那就是《聖經》中記載的耶穌基督的家譜。就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記錄了生下耶穌的以色列歷代先祖,從亞伯拉罕開始到馬利亞為止。從亞伯拉罕到大衛,共有十四代,從大衛到遷至巴比倫的時候,也有十四代,從遷至巴比倫的時候到基督,又有十四代。又記錄從耶穌生下的所有後裔,就是歷世歷代的基督徒。凡生耶穌的直系親屬名單都寫在馬太福音第一章;凡耶穌所生的後裔(即重生的基督徒),因為人數很多,聖經上寫不下,都記在「生命冊」上。把馬太福音第一章與「生命冊」加在一起,即生耶穌的人與耶穌所生的人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耶穌基督的家譜。
1886年美國維吉尼亞州和馬裡蘭州李氏家族家譜樹
阿德裡安娜·墨菲是馬裡蘭州羅克維爾市格林阿克裡學校7年級一名學生,今天她的社會學的內容是講述家族歷史故事,並繪製出「家族樹」。這是每個美國孩子社會課上都要經歷的課程。
美國畫家諾曼羅克韋爾家譜樹
「家族樹」,顧名思義,就是一棵樹的模樣,家族樹是把祖先設置在底部,後裔就是枝幹,隨著後代不斷繁衍,樹的枝椏就會不斷的發展延伸,枝繁葉茂。這和中國傳統的家譜遷絲圖不同,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觀念的差異。與中國思想重視傳承不同,西方更重視的是思想和個性的發展。
1785年約翰羅爾很滑稽的家譜樹
國外家譜檔案的利用多年來一直持續升溫,利用家譜檔案的佔到利用檔案的一半以上。國外的「家譜」檔案並非國內的「家譜」檔案,國外的家譜檔案的範圍十分廣泛,主要有:1、出生記錄;2、死亡記錄;3、婚姻記錄;4、籍貫和移民記錄;5、財產記錄;6、家庭或家族成員記錄;7、業績記錄;8、其他文獻資料。這與我國的家譜是大相逕庭,完全不是一回事。
1612年義大利佛羅倫斯本德爾圖爾科家族家譜樹
二十世紀日本侵略中國前研究過中國的家譜,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美建交,柴澤民任中國駐美第一任大使,美國人也研究過柴大使的家譜。而NBC電視臺有個真人秀的節目叫《你以為你是誰》,專門挖掘明星們的族譜,講述祖先的故事。馬友友(Yo-Yo Ma,1955年10月7日-)是一位大提琴演奏家,為法國出生的華裔美國人,曾獲得多座葛萊美獎。對此,美國公共廣播公司特地委託了美國猶太州家譜學會家譜圖書館中國家譜顧問李行遠(Grace Chan)女士來中國尋找馬氏宗譜。這都說明了國外對家譜文化的重視和其重要性。
李行遠(Grace ChanGrace Chan)女士(前排中)與本文作者(後排左一)在慈谿勵雙傑先生的藏書樓「思綏草堂」合影
我們相信,大多數人都有一個基本願望,即了解他們是誰,他們祖先是從哪裡來的以及他們的祖先有過怎樣的光輝事跡。全球化浪潮讓很多人如同蒲公英,被吹到世界各個角落生長,這加大了人們探索自己是誰、來自哪裡的欲望。
附錄:美國猶他家譜學會介紹
猶他家譜學會(以下簡稱學會)在1894年成立,總部設在美國猶他州的鹽湖城,其運作經費來自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教會,活動範圍遍及全世界。作為一非牟利機構,學會的宗旨為推廣世界各地家譜記錄的保存工作,及鼓勵所有的家庭追本溯源。如果家譜及有關的記錄遭到損毀,我們與先人的關係可能永遠也不得而知,很有價值的歷史資料亦會遺失。質地脆弱的歷史文件若使用頻繁,便有破損之虞。相對地,微縮影片可重複使用,亦可經常複製,不必動用原件而使其毀損。從1938年起,學會便不遺餘力地在世界各地與不同的團體合作,用縮微技術拍攝幫助大眾追尋其祖先世代關係的歷史記錄。目前學會已在100多個國家拍微縮影片,學會所儲存的微縮影片,亦可為世界各地的檔案作備件,以防這類貴重資料遺失及損壞。現時學會從世界各地所收集的資料包括族譜、戶口冊、人口登記資料,以及出生、結婚和死亡記錄,教會教籍記錄,遺囑記錄、地契,及陣亡戰士等資料。
摩門大教堂是鹽湖城的標誌性建築(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學會存放微縮影片記錄的地點,是花崗巖山的記錄庫,鄰近於猶他州鹽湖。此記錄庫在200公米深的堅硬花崗巖山中,在谷地之上,可以防備自然災禍及人類的蹂躪。庫中的空氣環境經過控制,以保存微卷。此記錄庫有6個儲藏室,可以儲存超過2500冊的記錄縮微影片(每冊為三百頁,大約為六百萬卷膠捲)。學會在1971年便開始以縮微膠捲形式收集有關中國人的家譜資料,從來沒有間斷。學會在世界各地,例如美國、日本、馬來西亞、中國和香港、臺灣等地區,通過與不同機構,例如圖書館、檔案館、學術研究機構、宗親會,或學者的合作,已收集了不少有關中國的家譜資料。學會早期所收藏的在中國大陸以外的族譜來源,包括哥倫比亞大學、香港大學、美國國會圖書館、日本國會圖書館、京都大學、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芝加哥大學及香港大學。學會亦注重在民間收集族譜,例如從70年代中開始便花了十年的時間,在臺灣各地區進行了田野調查及收集工作,先後共得到了至少10000種族譜。
鹽湖城城外的花崗巖山洞
在80年代初,學會更與中國大陸的檔案館及圖書館合作做微縮拍攝。現時學會收藏的中國資料,包括皇家族譜、民間族譜、清朝考試冊及比丁冊、人事記錄、墓碑碑文,及古代私人契約等。其中家譜17000種左右,包括的姓氏超過300個,為首的姓氏為張、陳、李、王、吳、劉、徐等,覆蓋範圍超過20個省及483個縣。從公共機構所得的家譜,絕大部分是在清朝及民國時a候編纂,這亦反映了清朝以前編纂的家譜流傳甚少。藉著這些資料,學者及尋根者可以找到家族源流及遷徙、家訓、人物等資料。
地方志為中國原始歷史資料的重要來源之一。學會在這方面亦有相當的數量,已在海外各地收集了近種左右的地方志,覆蓋地方包括安徽、湖南、江西、江蘇、浙江、河南、河北、廣東、福建、山西等省。在地方志所記載的資料對地區性風土及文物的研究甚為有用,與族譜有關的資料包括了家族的遷徙、社區內的有名望人物,甚至出生與死亡的日期。值得注意的是此等資料的多寡,似乎與編纂者及作者的意向而定,因而在不同的地方志裡會有很大的差異。學會的中國收藏亦包括清朝東北戶口冊、清朝科舉資料、墓志銘、同鄉會刊物、傳記等。為了使各地的家譜使用者能夠閱讀學會的資料,學會在世界各地都設有家庭歷史或族譜中心,總數超過二千八百間。在亞洲,學會在香港、臺灣、新加坡等地亦設有族譜中心。中心設置了查尋學會中國家譜資料的目錄軟體。此目錄內容包括了一般的圖書分類,另及姓氏、所在地、祖籍、始遷祖、現居地的資料。若用者在族譜中心查到所需的族譜,當地的義務工作人員或在該地提供所需資料,或需要向別的族譜中心或學會在美國猶他州鹽湖城的總圖書館訂閱,使用者在用學會所提供的縮微膠捲時,需要尊重族譜的原持有人或機構的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