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期權的時間長了,過夜頭寸變大了,就會發現自己的過夜頭寸組合不外乎是一大堆期權日曆價差或者是對角價差組合。
如何交易和管理這些日曆價差或者對角價差,同時要達到盈利的目的,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期權的日曆價差希臘值風險要比期權的其他策略複雜得多。
期權日曆價差(包含對角價差)策略可分為買入日曆價差(Debit Calendar Spread)和賣出日曆價差(Credit Calendar Spread)。
買入日曆價差是指賣出近期期權合約同時買入相同協定價格的標定資產的遠期期權合約,並持有該組合接近至近期期權合約到期日,做平倉了結。之所以稱之為買入,主要是因為構建該策略一般需要支付權利金(保險費)。相應地,賣出日曆價差策略則意味著賣遠期期權合約,買近期期權合約,收取權利金(保險費)。
買入期權日曆價差
A..買入期權日曆價差的主要收入是 Theta 收入. 也就是期權保險費時間值的衰減.
B.但是買入期權日曆價差有兩個風險:
1. 如果遠期期權隱含波動率下降,這一頭寸將會有損失。
2. 這一頭寸的 Gamma 值是負值,若要對衝這一頭寸,高吸低拋是不得不做的交易。
期權日曆價差的買方希望建倉之後市場小幅波動, 但遠期隱含波動率保持不變或者升高, 時間是期權日曆價差買方的朋友。
賣出期權日曆價差的定義是:賣出相對長期的期權,買進相同協定價格相對短期的期權。
賣出期權日曆價差
A.賣出期權日曆價差的主要收入為:
1、遠期隱含波動率的降低;2、同時對衝這一頭寸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高拋低吸。
B 但是,期權保險費時間值的衰減是他最大的敵人。
期權日曆價差的賣方希望建倉之後短期期權隱含波動率大幅度上升。
遠期期權隱含波動率大幅度下降,賣方能夠在短期內關閉這一頭寸。
期權日曆價差的複雜性在於:期權日曆價差頭寸的希臘值風險分配, 完全不同於其他的簡單期權頭寸。
比如說,跨式套利。跨式套利買方的希臘值風險組合是+ Gamma, +Vega, - Theta.
跨式套利頭寸的賣方希臘值風險組合是 -Gamma, -Vega +Theta.
也就是說,跨式套利頭寸,希臘值Gamma 與 Vega 在同側。
但是期權日曆價差希臘值風險分配則是 Gamma ,Vega 不同側.
假定隱含波動率相等:
期權日曆價差的賣方希臘值風險分配則是 +Gamma ,-Vega, -Theta.
期權日曆價差的買方希臘值風險分配則是 Gamma, +Vega, +Theta.
這就是期權日曆價差(包含對角價差)和其他簡單期權頭寸的希臘值風險最根本的區別。
所以構建期權日曆價差買方頭寸的最主要的要求之一是遠期波動率可能在歷史的低點。
同時遠期期權的隱含波動率一定要低於近期的期權的隱含波動率. 下面一張圖中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黃金期權(OG) 隱含波動率的在不同時間段成上升趨勢.(圖中紅線 )是絕對不可以輕易構建期權日曆價差買方頭寸的。
如果在過夜頭寸中真出現了這樣的組合,那麼連教科書中所告訴我們的期權日曆價差的買方 Theta收入不但沒有,而且總和的Theta也會變成負值(支出).
關於作者:
寇健先生,任職於矽谷衍生品學院,為資深的交易員和基金經理,曾任職於摩根史坦利、花旗及新加坡大華銀行,擁有逾30年期貨和期權交易往績。
(責任編輯:邵一迪 HF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