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財經時報)
馬來西亞華文小學戲劇觀摩賽閉幕式
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間近百年風雲變幻,已經無數次被搬上熒幕。很多觀眾對其中的故事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如數家珍,那麼有多少人看過馬來文版的《三國演義》舞臺劇呢?
6月15日,馬來西亞華文小學戲劇觀摩賽在馬來西亞國家語文出版局順利舉行,來自該國不同州屬的10所華文小學參加了該比賽,通過舞臺劇方式,用馬來文向當地馬來族民眾展現了《三國演義》裡體現中華文化精髓的經典故事。
參賽學校在劇本上苦下功夫,在呈現忠孝仁義內容的同時,還添加了馬來民族傳統習俗。此舉不僅讓馬來族觀眾能更好的理解《三國演義》,也讓中華文明與馬來文明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各支隊伍演出期間,觀眾席不時發出陣陣掌聲,大受好評。
在比賽閉幕式後,馬來西亞駐華特使陳國偉告訴《財經時報》:"桃園三結義的故事最為經典,而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身上的優良美德,應該成為世人的典範。"
"四大名著都已經被翻譯成了馬來文,這有利於中馬兩國間的文化交流,也希望今後能把馬來文的經典故事用舞臺劇的方式向中國人展示馬來文化。剛才也在和(馬來西亞)國家語文(出版)局以及(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負責人交流,希望它們能夠完成此事",陳國偉補充說道。
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主席吳恆燦表示,講好中國故事的前提是要觀眾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聽懂,這也是他自己多年來持續在做的事情。
在問及後續安排時,他說道:"之前已經做了兩屆馬來語《西遊記》,後面《紅樓夢》和《水滸傳》也會被陸續搬上舞臺。"
據悉,本次比賽馬來西亞教育部主辦,國家文化與藝術局、國家語文出版局以及漢文化中心聯辦,首相署國民團結與融合局為活動支持單位。
作者:隆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