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知識丨《詩詞格律》:第一章(3)平仄

2021-02-19 長安vic



第一章    關於詩詞格律的一些概念

 【第三節 平仄】


知道了甚麼是四聲,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詩詞格律的一個術語:詩人們把四聲分為平仄兩大類,平就是平聲,仄就是上去入三聲。仄,按字義解釋,就是不平的意思。


憑甚麼來分平仄兩大類呢?因為平聲是沒有升降的,較長的,而其它三聲是有升降的(入聲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較短的,這樣,它們就形成了兩大類型。如果讓這兩類聲調在詩詞中交錯著,那就能使聲調多樣化,而不至於單調。古人所謂"聲調鏗鏘"[1],雖然有許多講究,但是平仄諧和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平仄在詩詞中又是怎樣交錯著的呢?我們可以概括為兩句話: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對句中是對立的。


這種平仄規則在律詩中表現得特別明顯。


例如毛主席《長徵》詩的第五、六兩句: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這兩句詩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來說,每兩個字一個節奏。平起句平平後面跟著的是仄仄,仄仄後面跟著的是平平,最後一個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後面跟著的是平平,平平後面跟著的是仄仄,最後一個又是平。這就是交替。就對句來說,"金沙"對"大渡",是平平對仄仄,"水拍"對"橋橫",是仄仄對平平,"雲崖"對"鐵索",是平平對仄仄,"暖"對"寒",是仄對平。這就是對立。


關於詩詞的平仄規則,下文還要詳細討論。現在先談一談我們怎樣辨別平仄。如果你的方言裡是有入聲的(譬如說,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華南人),那麼,問題就很容易解決。在那些有入聲的方言裡,聲調不止四個,不但平聲分陰陽,連上聲、去聲、入聲,往往也都分陰陽。像廣州入聲還分為三類。這都好辦:只消把它們合併起來就是了,例如把陰平、陽平合併為平聲,把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合併為仄聲,就是了。問題在於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方言裡有幾個聲調。這就要找一位懂得聲調的朋友幫助一下。如果你在語文課上已經學過本地聲調和普通話聲調的對應規律,已經弄清楚了自己方言裡的聲調,就更好了。如果你是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和廣西北部的人,那麼,入聲字在你的方言裡都歸了陽平。這樣,遇到陽平字就應該特別注意,其中有一部分在古代是屬於入聲字的。至於哪些字屬入聲,哪些字屬陽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韻書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麼,辨別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處稍有不同。古代入聲字既然在普通話裡多數變了去聲,去聲也是仄聲;又有一部分變了上聲,上聲也是仄聲。因此,由入變去和由入變上的字都不妨礙我們辨別平仄;只有由入變平(陰平、陽平)才造成了辨別平仄的困難。我們遇著詩律上規定用仄聲的地方,而詩人用了一個在今天讀來是平聲的字,引起了我們的懷疑,可以查字典或韻書來解決。注意,凡韻尾是-n或-ng的字,不會是入聲字。如果說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和廣西北部來說,ai,ei,ao,ou等韻基本上也沒有入聲字。



總之,入聲問題是辨別平仄的唯一障礙。這人障礙是查字典或韻書才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國大約還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著入聲的,在那些地方的人們,辨別平仄更是沒有問題了。

【往期精彩】

第一章(1)韻

第一章(2)四聲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國學經典

相關焦點

  • 詩詞知識丨《詩詞格律》:第二章(3)律詩的平仄
    律詩的平仄規則,一直應用到後代的詞曲。我們講詩詞的格律,主要就是講平仄。(一)五律的平仄五言的平仄,只有四個類型,而這四個類型可以構成兩聯。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在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一字必須用平聲;如果用了仄聲字,就是犯了孤平。因為除了韻腳之外,只剩一個平聲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聲,也叫犯孤平[21]。在唐人的律詩中,絕對沒有孤平的句子[22]。毛主席的詩詞也從來沒有孤平的句子。
  • 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
    有朋友提問: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有人說,平仄韻律是格律詩詞和對聯的基本規則,絕對不能忽視和否定,那種寫格律詩詞和對聯可以不用管平仄的說法是無知的表現;平仄過時了,為了意境可以不顧平仄韻律的說法都是不對的。對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 當代古典詩詞,平仄格律該取消嗎?《中國詩詞大會》的創新是亂來
    古典詩詞的合法性與優先性,就建構在平仄格律的基地之上,平仄格律是舊詩最根本的形式依託,也是傳統詩詞精髓和特徵的體現。取消平仄格律,就是在徹底殲滅中國古典詩詞。中國詩中平仄格律,在擅長之人手中,不僅不是包袱,還是優越性的證據。也就是說,中國古典詩詞必有格律,舍平仄格律必無詩詞。很多人呼籲「舊體詩現代化」,其實不少就是在瞎搞。
  • 不講平仄就不叫格律詩詞:細嚼慢咽學詩詞(一)
    平仄 所謂格律,就是寫詩詞的規律和規矩。格律詩詞講平仄,是格律詩詞的特點之一。不講平仄就不叫格律詩詞了。古風不講平仄,騷體詩不講平仄,漢樂府也不講平仄,現代新詩也不講平仄。但是,由于格律詩詞講平仄,它的音樂性就是其它不講平仄的詩所不具備的。當然,也不否定其它詩體也有其內在的音樂性。既然我們要學習格律詩詞,那就必須掌握平仄及其規律。
  • 網絡詩詞格律檢測大調查
    前兩日整理了一些關於如何區分平仄的基本知識受到網友的收藏與點讚,截至今日閱讀量約有兩千五百多。這很大程度上激發了我繼續為各位熱愛詩詞的網友帶來更多的原創內容。在此表示感謝。同樣陸續收到了些「負面」的反饋,今天我們就來談論這樣的觀點。
  • 格律詩詞入門知識講座
    格律詩詞入門知識講座(之一) 秦敬國 2.關於「通」字的選用 詩詞寫好後,過去對格律的判斷靠作者自己的知識積累,寫作經驗,對照韻書等方法,現在手機電腦上可以用檢測軟體
  • 詩詞寫作常識:格律詩的基本格式及平仄要領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巷,這是我們《格律詩詞創作精講,玩轉格律詩詞》課程的第一章內容。基於大家對格律詩詞的熱愛,詩巷特開設了本專欄課程,我們將全面、系統地講解格律詩詞,從律詩、絕句到詞逐一展開;希望能夠幫助欲學寫格律詩的朋友正確入門,力爭做到不但要學會、還要寫好格律詩詞。歡迎加入詩巷,帶你玩轉格律詩。
  • 王力《詩詞格律》(1)
    目錄目錄第一章 關於詩詞格律的一些概念 第一節 韻 第二節 四聲 第三節 平仄 第四節 對仗第二章 詩律 第一節 詩的種類 第二節 律詩的韻 第三節 律詩的平仄 第四節 律詩的對仗 第五節 絕句 第六節 古體詩第三章   詞律 第一節 詞的種類
  • 不懂詩詞格律,能寫詩詞嗎?
    不懂詩詞格律,能寫詩詞嗎?當然可以。格律是個什麼東西?「格」指格式,「律」指音律,「格律」是指在漢字音韻學發展到較高層次的時候,唐人為了避免大家寫詩的時候出現語病、音病而開發出來的一套平仄格式和規則。
  • 詩詞格律基礎知識簡述——冷子瑜
    詩詞格律基礎知識簡述冷子瑜在我的詩詞學習過程中,一直認為格律是最容易學的東西,然而經常看到網絡上的很多文章
  • 詩詞格律簡便入門(一)
    導讀:本文的目的,是為想要學習詩詞格律的人,提供一條準確而又簡捷快速的途徑。詩詞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塊絢麗的瑰寶。
  • 詩詞格律零基礎,怎麼自學?
    有朋友問:詩詞格律零基礎怎麼自學?這個問題有兩個重點,都不是在詩詞格律上。
  • 詩詞格律的原因分析
    詩詞格律的原因分析上一篇文章講到了詩詞格律,武則天時期出現了格律,但是格律不是法律,不靠國家強制性推行,而是很自然的國家所有的讀書人都遵守了這套章程。從唐到清、到近現代,如果寫格律詩,就要守格律。為什麼要發明這麼一套東西要大家來遵守呢?
  • 格律詩第一講: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平仄格律
    不是不能寫,而是本人什麼都寫,每天的文章更新基本上沒停過,詩詞知識,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並不是全部。基本上在所有詩評文章都牽涉到詩例的平仄分析,而在原創的詩詞過程中一般也詳細地講明了如何寫近體格律詩,所以我以為大家只要能持續關注,自然會在讀文章的過程中發現寫詩的方法。也就沒有針對詩詞寫專欄。
  • 學習吟誦之詩詞格律
    學習吟誦之詩詞格律之前的課程裡,講到了吟誦的讀書規律和基本知識點,準備工作做完了,現在可以帶領大家接觸詩詞格律了。我將用接下來三篇文章的內容,給大家介紹詩詞格律。格律是一個專有的名詞,它是指唐朝以後出現的一種詩的形式結構的一個固定模式。它正式出現在武則天時期。
  • 詩詞微刊_藍水河詩詞大會:談詩詞格律同題詩
    藍水河詩詞大會:談詩詞格律同題詩發起:藍水河主題:就詩詞格律寬嚴之主張,以詩詞的形式表達個人觀點(宋 · 朱熹)3王廣常談詩詞格律信手塗鴉已有年,辭山韻海也留連。性靈意寄袁才子,浪漫心儀李謫仙。格律嚴時欽學問,工夫到處自方圓。
  • 三天學會詩詞格律,詩詞愛好者必讀
    對一個幾乎不懂格律、智商在90以上的人來說。詩詞格律有三天時間就足夠了。這個三日通蓋源於此。因此。這裡所寫的可能會在今後的某一天作一些修改。以便更切合一點實際。2、我的三天的概念。實際上準確地說應該是三個課時。但是我相信一個人一天中如果全部都沉浸在平平仄仄中。對大腦是會有損傷的。我可不想看到有人因此而變得神經兮兮。所以我覺得每天上一節課。然後自己再花點適當的時間去消化一下。
  • 是否可以改革詩詞格律裡面的平仄和押韻要求?
    古人制定平仄交替的規律不是偶然拍腦門之舉,是幾百年間語言發展的結果,是規律的總結,是先進文化的代表。平仄最早是那些譯經的和尚們發現的。早期的佛典大部分佶屈聱牙,讀起來磕磕碰碰不友好,而有些則讀起來朗朗上口,在此過程中他們發現了平上去入四聲。於是,他們用這個指導佛典的翻譯,取得了巨大成功,後期翻譯的佛典則平暢許多。進而被文人利用,以周顒為代表,發現平仄交替對於詩文創作的意義。
  • 十分鐘搞定詩詞格律
    詩詞,很多人都喜歡寫上幾筆,博客上、微博上就有不少。然後,真正懂得詩詞格律的人卻很少,多數人只是字數對了,其他的,如平仄押韻等,一概不對。很多人也不願看書,或者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覺得書上講得太複雜。那麼,這裡是一個以前的講座,現稍加整理重發,目的在於針對零起點人群,以最簡明的方法,教會大家詩詞寫作的基本格律。
  • 十分鐘搞定詩詞的格律
    然後,真正懂得詩詞格律的人卻很少,多數人只是字數對了,其他的,如平仄押韻等,一概不對。很多人也不願看書,或者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覺得書上講得太複雜。那麼,這裡是一個以前的講座,現稍加整理重發,目的在於針對零起點人群,以最簡明的方法,教會大家詩詞寫作的基本格律。詩詞的格律看似很難,實際上很簡單,只要堅持把這篇文章看完,不出十分鐘你就能搞定它,哪怕你以前沒有任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