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訪道?
先來說說道家的事跡,在上古時代的中間一段無佛出世的時期,確實有一些世外仙人常居此世界,如廣成子一脈,其法脈傳承秘授極為宏大,凡是具有殊勝的師徒緣分,可以直接授功,當下度化,這種方式與三豐祖師度沈萬三成仙相類似。當然所接之人要有善根基礎的,如徒弟道心不生,凡心不死,欲望不減,已然是難度的。對於基礎好的,給功的結果,相當於直接成就命功基礎,經脈全通,深入各種三昧定境,乃至神通自顯。當然,命功還需性功悟性來配合,才能顯發所有的功德受用,性功之智慧也不是他人所能完全給予,具緣師傅最多給予啟發和引導,悟道之成還在自己的參悟之力。
話說回來,實際的訪道中如此直接成就的事跡不會太多,特別是末法根基的時代,別說能否遇到這種勝緣,就連能放下俗情,真心出去訪道的人也不會太多,大都離不開紅塵牽掛,人間俗事,五欲紛勞。或是在家人能攝心為戒,把兒女私情從心中完全放下的並不多。修仙離生死得解脫本來就在一個隱字,除非是發大心大願的人,願做菩薩人,行菩薩道,常與眾生相依伴,在惡世凡塵中不懼苦難病痛生死,在逆境中無怨無悔的度化有緣,這種人自然不多,根基也不是一般人可比,像祖師級別一樣的慧根,屬於大根基之列。
大多數還是像我們這樣根基不是很高的人,就需要給自己創造一個適合修行的環境,乃至尋覓一個合適的法門,以及對機的師傅來薰習修證,這就需要求善知識來指導,去訪道,去參訪,這既是向道之心,也是成就之本。如果沒有初發心之真實修行志向,沒有宏大的目標,肯定走不出第一步,也無法走向成功的彼岸。其實以我的覺知來講,訪道可以分兩種,一種是主動訪道,一種是被動訪道。主動訪道比較辛苦,要四處走動,乃至深入古寺深山,來回求索,說是訪道,其實與磨練心性信心差不多,歷經千難萬苦,得來的成果自然隨著自身基礎的牢靠而不俗,成就也非凡,因是直接面見真師明道,耳提面授,加持殊勝故。而被動訪道就是安住一處,默默培基,靜等佳緣,直到此處緣分盡時,再安居別處,依然是如前行持,直到緣遇真師,如此較不辛苦,屬於不急不慢的心態,以逸代勞的方式來訪道。
不管是主動訪道還是被動訪道,想要確認是否遇到有緣,以我的經驗來講,只有一個感受,那就是-----心安。講到心安,必須講一下聖人的加持力,在佛經中講到一些惡人,煩惱之人,在未曾遇見佛陀以前,都是窮兇極惡,煩惱難擋,但是一旦靠近佛陀,面睹聖容,當下被佛陀之氣質感化,被完滿的三十二相所吸引,被佛之氣場所融化,當下噁心,惱心,紛爭心等不良情緒,突然熄滅無影,情不自禁地拜倒在佛陀面前,自然合掌禮敬,正所謂有緣之中,自有感化,對根對機。若是無緣,縱是遇見,也如同陌路,毫無感覺,故也有像佛陀也度不了的人的典故發生。故說心安很重要,在訪道中能遇見一見如故,能讓你狂心頓息,心生悲戚,如歸家一樣心安覺受的人,多半不會差到哪去。
當然訪道之中,還有一些不是直接遇見的緣分,而是通過他人間接指引來遇見緣分。然,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都會遇到各種大跌眼鏡的人,甚至於遇到表面上如同乞丐,瘋子,老弱病殘等衰敗像,煩惱像,苦痛像,無非是聖人考驗學人德行,觀察學人分別心之淺深,若是通過考驗,必定出言給你指明方向,指出某處有何真師明道,這時若是信得過,見得了,多半不差。